张克安
初中思想品德课旨在促进初中生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肩负着为使学生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合格公民奠定基础的任务。新《课程标准》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那么如何在思想品德课中落实这一目标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我结合多年教学实践,谈一谈初中思想品德课中渗透情感教育的点滴做法: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情感
“情感总是在一定情境中产生的,教师要以情育情、以理激理、借景生情,把学生置于情景之中,以便根据教学预期触发学生某一方面的情感”。思想品德课的教学需要情境的协调和配合,在良好的环境中学生会产生一种好的情感。教学中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情境,让学生如临其境、触“境”生情,引发积极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创设情境的途径有如下几种:
1.生活展现,创设情境。
即从生活中选取某一典型场景,教师辅以语言描绘,鲜明地展现在学生眼前。如教学《撑起自我保护伞》时,先创设五种生活情境:一个人独自在家时;家中意外发生煤气泄漏时;放学、上学途中,突遇雷雨天气时;陌生人让你跟他走时;发现坏人作案时。让学生在课堂上分角色进行模拟表演,同学们兴致很高,积极参与。这样,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生学到了知识,这正是思想品德课要达到的教育效果。
2.实物演示,创设情境。
即以实物为中心,设计必要的背景,构成一个整体,以演示某一特定情境。如教学《我自信我快乐(下)》时,有这样一个环节:找支点(实际是一个人自信的支点,即自己的优势和长处)。教师准备了一个小球和一只木棍,让学生想办法把这个小球撬起来。同学们非常踊跃,都想动手试一试,都想表现自己最能干。于是,同学们这节课的学习积极性就会被调动起来。
3.音乐渲染,创设情境。
即用音乐把听者带入特定的情境中,现成的乐曲、歌曲,教师的清唱、表演唱、哼唱等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如教学《我自信我快乐(下)》这节课时,教师可以播放歌曲《爱拼才会赢》,让学生注意听一听歌词的大意是什么?“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爱拼才会赢”,从而引出要相信自己、敢于尝试的教育内容。
4.故事引入,创设情境。
即通过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故事,将教学内容穿插其间,增强学生感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教学《学会主宰自己》这节课时,教师先给同学们讲一个《农夫和驴》的故事(内容大致是农夫缺乏主见最后落个掉下悬崖而亡的下场),用这种形象生动的故事引导穿插,学生有兴趣,学得轻松,便于理解知识。
如能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恰当地、巧妙地创设情境,点燃学生心底的兴趣之火,变外部说教为内在需求,化枯燥为生动,变沉闷为轻松,化抽象为具体,变平淡为神奇,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出奇制胜的效果,使思想品德课充满生气和灵气。
二、重视实践体验,激发学生情感
新课程标准非常重视思想品德课的实践性,即强调学生主动学习,提倡体验、探究、参与、合作、讨论、调查、社会实践等多种学习方式,通过学生的自主道德实践丰富道德情感体验,促进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发展,最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是教学的主要场所,加之教材中的知识都是在人类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所以,教师要在教学中组织和引导学生尽可能地重新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达到体验、发现、探索和领悟的目的。实践体验形式多种多样,如社会调查、辩论、竞赛、采访、实际操作等。这些形式可以帮助教师发掘学生的潜能,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活动,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培养,合作精神得到加强,道德情感得到内化。
例如,学习《环境问题》一课时,一方面让学生收集家庭、社区、街道、商业区、景点等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然后加以整理邮寄给相关单位。另一方面,在学生中开展青少年如何为家庭、校园的环境保护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的专题讨论。这些活动不仅给学生创造了很好的情感体验机会,而且升华了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感情,从而实现了思想品德课要求的树立正确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实现了知行统一。的确,通过这样的亲身实践体验,学生不仅对书本知识理解透彻了,而且进一步明确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最重要的是学生通过情感体验,懂得了以实际行动保护我们共同家园的必要性,继而在学生内心世界产生保护环境的强烈渴求,并对学生将来的行为产生指导性作用。
三、运用评价手段,增进学生情感
科学的、富有人性化的评价,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进取意识,又是形成好公民应有的态度、能力、价值观和行为的手段,有利于促进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所谓人性化,就是对学生学习的评价蕴含着师爱,体现出赏识激励的特点。
每个学生都是一本厚厚的书、一个世界,要读懂他们,除了用心还要用情,评价他们首先要用爱心和公平的心。教师对学生的行为要少进行横向比较(如同班同学学习行为间的比较),多进行学生行为发展历程的纵向比较。当学生在活动中能力状况(包括语言能力、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独立学习的能力等)、学习态度和方法、人格等各方面的特点真实地呈现在教师面前时,教师应积极观察、努力捕捉教育机会,善于发现学生行为中的“闪光点”,及时对学生实施激励性评价以促进学生发展。
教师在运用激励性评价时要注意做到:第一,评价要准确,有感情,突出学生的个性特征,体现活生生的具体学生,做到“恰如其人”。第二,评价实事求是,凸现学生特点,反映学生进步,指出学生缺点,既不伤其自尊,又有所触动。第三,评价体现教师对学生的殷切期望,无论是肯定优点还是指出缺点,都是意在启发、引导、激励、鞭策,使学生受到鼓励和教育,促进学生品德发展。如“你今天表现很出色,希望我们每天都能看到出色的你”;“你提的问题十分有价值,让我们共同研究吧”;“能成为你的老师,我感到很荣幸”……一句句充满人性化的评语可让学生找回自信,融洽师生关系,为思想品德教学营造良好的氛围。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只有针对不同实际情况,注重学生学习状况和思想品德的成长发展过程,发挥各种评价的不同作用,从而形成合力,才能使评价真正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手段。
总之,在思想品德课的整个教学活动中,只要我们把教学和情感结合起来,不断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以情换情、以情激情,唤起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就能真正落实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