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 珏 杨国士 沈吉萍 孙伟臻 杨 骅
我院作为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开设床位2000余张,各科待床患者众多[1]。为了加快手术科室住院床位周转效率,减少患者术前住院时间,让患者尽早得到确定性治疗,也让异地就医患者在待床入院时“有事可做”,我院从2013年下半年起,对拟住院手术或治疗的异地就医患者,根据“主诊医师建议、患者认可”的原则,将各项入院后必须进行的术前(治疗前)检查,在入院前待床阶段,前移至门诊进行。为此,由门诊部牵头,成立了院前检查服务中心(下称服务中心),负责为待床入院患者预约辅助检查、标本采集、心电图检查、各项报告归集和收治协调等工作。
服务中心承担的预约检查、实验诊断学标本采集、各类检查结果查询与归集等功能分别归属于医院HIS中不同的子系统,工作中必须加以整合。服务中心还要动态掌握患者各项院前检查完成情况,随时与主诊医师和病房保持沟通。现有的医护软件应用系统对此支持不够,缺乏信息的互动与共享,无法给院前检查服务中心的工作提供很好的交互平台。我们将现有数据资源与相应的链接功能相结合[2],创建了以卡片化管理为基础的院前检查服务信息系统,较好满足了工作需要。
院前检查服务以主诊医师开具住院证和下达院前检查医嘱为开始,至通知患者收住院和递交院前检查结果为结束。我们首先梳理工作流程,明确了需要信息系统提供支持的有关节点(见图1),制订需求方案。院前检查服务信息系统界面友好、简明直观,覆盖全程,还可追踪问效,固化了服务流程,杜绝了服务差错。
图1 院前检查服务基本流程
根据服务中心工作需求,信息支持部门开发了院前检查服务管理系统。系统主要包括院前检查登记、预收治信息查询、报告打印、信息采集录入、报表查询等模块,同时整合了已有的电子叫号、住院登记、预约检查等子系统,开设了相应端口,基本框架如图2所示。
1.3.1 主诊医生门诊诊室与病房。主诊医生在门诊选择需入院行择期手术、病情较轻能自行前往检查的异地患者,开具电子住院证和院前检查批量医嘱申请单,指导患者前往服务中心。在门诊医生工作站电子住院证模块新增“院前检查标记”,在住院医生工作站新增“临床医生预收治信息查询系统”,查询预收治信息。
1.3.2 服务中心。以卡片式管理为基础,全程跟踪患者实施院前检查全过程。(1)院前检查登记模块。护士测量患者生命体征并登记,如符合院前检查指征,指导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标记患者状态为“院前检查开始”,如不符合指征则标记“院前检查取消”。(2)记录各种服务与操作时刻。自动或手工录入抽血与心电图实施时间、各项检查与报告归集时间、报告送达住院处时间、院前检查结束时间、收治时间、手术时间、出院时间、结账时间等,并通过其它系统收集病人缴费信息。护士根据病人的生命体征评估其是否适合院前检查,如果不适合则标注电子住院证为“院前检查取消”,如果符合条件则让病人签署知情同意书,标记电子住院证为“院前检查开始”。(3)向主诊医师报告检查进展。登记完病人信息后,院前检查中心为病人预约安排各类检查,然后向住院处和收治科室发送第一次预收治信息。完成各项检查后归集报告,把电子住院证标记为“院前检查完成”,如果病人适合住院,则向住院处和收治科室发送第二次预收治信息。(4)实现各类报告现场打印。调用已有的报告打印模块,打印病人化验、超声、放射等各类报告。(5)实时查询各类信息。系统提供卡片式数据查询功能,可分别按全院、科室、主诊组等类别分别统计查询患者基本情况。查询单个病人各检查项目的开始、结束时间,进度理论完成情况与实际完成情况。
1.3.3 院前检查收费。安装门诊收费系统和住院收费系统,根据申请单录入检查费用,按合计费用收取押金,打印收据记账,待入院后一并转入住院发票。因各类原因终止院前检查,收费系统根据实际检查内容退出尚未检查项目的押金,转为门诊收费,打印门诊发票。
1.3.4 预约辅助检查。在中心安装检查预约系统,根据已收费的申请单,进行各类辅助检查的预约。相关辅诊科室均预留专门空位供院前患者使用,保证规定时间内完成相关检查。
1.3.5 住院登记。修改住院登记系统,新增住院处预收治信息查询系统,从而在待床患者中准确识别院前患者信息。
开展院前检查服务打破了以往择期手术患者必须入院后才能进行术前检查的惯例,让患者在院外待床期间 “有事可做”,将相关检查如抽血化验、心肺功能评估、影像学检查等尽早完成。同时,规范化的院前检查流程和知情同意让患者明晰和理解院前检查和收治入院后的医疗步骤,有效缓解了“术前焦虑”,规范的操作步骤和明显缩短的术前等待时间将极大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院前检查服务覆盖了医院门诊和病房日常运行中的多个流程,各流程交叉节点多,对数据质量要求高,必须依靠信息系统的完善和优化。我们与信息支持部门充分合作,首先让信息工程师理解和熟悉院前检查服务的目的、作用和具体要求;其次和信息工程师共同参与系统定制的全过程,在系统试运行期间,持续完善和优化系统界面和功能。整个工作流程通过信息的研发与融合实现,最大限度地实现信息交互[4]。
在信息部门的保障下,通过聚焦待住院患者各项需求,稳妥推进院前检查服务工作,制定了一整套信息管理保障措施,有效提高了服务效率。优化了服务流程,减少患者往返,合并多项工作流程,集约使用工作人员,整合门诊和病房多个工作系统,使用卡片式界面显示,减轻医生和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
由医院主导开展有组织的院前检查服务,能以信息技术规范院前检查项目,实时跟踪检查进度,及时收治已完成院前检查的患者,有效缩短入院后等待手术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提高了开展院前检查服务科室的工作绩效,实现了医疗资源最大化使用。
[1]杨骅,樊晓鸣.大型综合性医院门诊运营管理[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9,16(11):1076-1078.
[2]陈金雄,陈建成.医院特需医疗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医疗卫生装备,2009,30(6):45-47.
[3]王志勇,杨骅.服务于门诊运营管理的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医疗卫生装备,2013,1(1):42-44.
[4]杨春梅,詹永丰,海玲,等.医院药师、营养师和心理师共同参与诊疗的信息系统建设[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3(1):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