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时代社会化学习本质探寻 *

2014-11-28 08:49
中国电化教育 2014年8期
关键词:社会化话语课堂

王 帆

(江苏师范大学 教育研究院,江苏 徐州 221116)

微时代社会化学习本质探寻*

王 帆

(江苏师范大学 教育研究院,江苏 徐州 221116)

在微时代,学习的“社会”属性日益彰显,促使研究者从认知科学个体视角转化到群体的立场考察学习的变化。该文应用传统教学设计中目标、内容、过程、评价、策略五部分组成的框架深入解析社会化学习原生态下的五个基本属性,阐释它们存在的机理以及和当前对学习认识的差异,并尝试将这些属性应用到一线教学中去,进一步揭示社会化学习环境能够改变课堂信息流向的本质,从而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展示社会化学习可以改造传统教学的潜能。

社会化学习;本质属性;微时代

很多教育研究者热衷于把各种新兴的信息技术引入教育,或打着教育的名义开发各种系统,认为技术能够改造教育这种力量来自技术本身,同时技术也可以促进教育方式方法的演化,而事实证明很多努力是徒劳无功的。为何?这里恰恰忽略了一点,教育体系或教育方法的形成从何而来,是整个社会进步发展的结果而不是技术自身,科学技术的发展无疑可以促进社会的发展,但是让其直接作用于教育之中,缺乏对于社会发展过程中某些催化剂的认识,而这些催化剂可能是思想的、文化的、传统的,完全改造了技术的客体属性,改造后的技术再进入教育体系其作用力是巨大的。比如在课堂中我们几十年来一直在倡导教师要放弃主导地位,赋权于学生,但是现实是那么的不尽人意。是我们的思想不到位,还是方法不够详尽,还是技术手段不够先进。都不是,而是社会发展集聚的力量还未能颠覆上一次社会发展成果的影响。所以我们在谈及技术对教育的影响,有必要首先考察技术如何促进现实社会中人们学习方式的改变,揭示这种改变的天然属性,然后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之上善加利用并修正应用于现有的教育体系之中,这可能是加速教育教学方法演进的最佳途径。

随着社会化软件的发展,每个人都会感到它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冲击,仅仅是一两年的时间,微博、微信、微应用席卷而来,其中社会化学习的兴起是十分值得教育学关注的问题。这里所提及的社会化学习,主要是微时代下利用社交软件社会群体进行学习的方式,这种方式与以往的网络化学习或学生自主学习有着很大的区别。

对社会化学习本质的探寻,希望引发教育者对于它的重视,社会化学习不是学校教育毫不相干的事情,不要认为它是一种社会环境状态下自然演化形成的学习方式,它可能是现有学习方式发生改变的一种现实表现,更可能引领整个教育领域教学方法的发展。如果漠视其存在,仍然将教学视为限于教室之中与现实割裂的场域则无疑是一场灾难,而这种现实不仅和自然、社会、学生的生活环境有关,而且与虚拟生活有关,随着科技的发展,后者不再是活色生香现实生活的点缀,而是现实生活的映射甚至是引领,这些变化并非渐进式的而是突变式的,顺势而动先知先觉才是教育领域的必然。

一、微时代学习中“社会性”回归的诉求

应用社交软件进行群体性学习的现象其实是当代学习属性中“社会性”回归的体现。众所周知,20世纪50年代以来认知科学迅猛发展,对学习概念产生了诸多影响,教育者开始关注对个体的研究,尤其试图打开脑部黑箱,去剖析人们是如何学习知识的,所以演化出知觉、学习、记忆、推理、注意、情感等统称为意识的高级心理名词,追踪“学习就是新手变为专家”的过程。教育界提出了各式各样适应个别化学习的理念,开发种类繁多的教学模式去适应不同的个体。但是教育研究者逐渐发觉,由于“抽象”与“规范”是认知科学的核心方法,结论过于“纯净”,缺少某些“琐碎物质”。教育的真实世界太复杂了,单纯的认知规律是将人处于的社会世界与自然世界抽离出去的结果。研究者希望从真实境脉的视角探讨学习,其中社会性因素的作用不断地展现,逐渐为人所重视。

几乎在认知科学萌发的同期,班杜拉提出以交互决定论、观察学习、自我效能为核心的社会化学习理论,指出人的行为由认知、行为、社会环境三方面相互决定相互作用。其中强调个人认知和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影响,具有跨时代的意义。但随着人类认知水平和社会行为规范尤其是社会发展发生了巨大转变,原有的社会化学习理论已不能完全适用。尤其他对环境的理解,是从认知科学的维度描述以个体为中心的“环境”,即未能从整个社会环境入手探讨学习群体的学习及相互影响,微观个体的视角探讨社会性因素是有一定局限性的。到了Web2.0时代,大量碎片化知识和便携移动设备,使广大教育研究者与实践者迷失在旖旎的信息洪流中,如何探讨教育显得力不从心,引发信息时代“社会环境”对教育影响的大讨论,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正式/非正式学习研究如火如荼。加涅在对“学习的条件”的解释中提到,学习的本质就是“信息传递”,即个体接受到有用的信息就是“学习”行为。而“信息传递”的路径从20世纪末就已经产生了巨变,到了“微时代”这种变化已经从单纯的量变发展到了质变。但是很多教育研究者并没有意识到这种转变,比如论及非正式学习触及环境的影响,大致跳不出1999年比贝尔、伊劳特对工作场所中学习背景的论述,应将学习看作一个从正式学习到非正式学习程度逐渐变化的连续体。而且在同一场所、甚至对同一个学习者而言,可能存在连续体中几种不同形态的学习[1]。这还是单一的认知科学个体的视角,研究学习者如何在非正式学习时间和场所内自我发起、自我调控、自我负责的学习,最为典型的是PLE(个人学习环境) (Personal Learning Environment)研究的兴起。但是使研究者困惑不已的是,从这个视角无法解释一些群体现象,一种思想如何在一个学习群体中产生、传播、理解与构建的,这种学习是如何发生的。学习群体在Web 2.0时代SNS(社会性网络服务)的作用下与网络诞生的初期的社群也有着质的飞越,它涉及的人群更多、成分更复杂,技术门槛更低,因此使学习这个本身相当个性化的东西披上了浓厚的“社会性”影响的色彩,而且这种社会化学习的环境已经渐成,裹挟着巨大的能量影响每个人的生活,这已经不是正式与非正式学习场域式划分研究所能涵盖的了。

学习科学带着“社会性”回归的理念再次回到教育研究者的视域,2014年在华东师范大学举办的“学习科学”国际大会上,华盛顿大学学习与脑科学研究所主任Andrew Meltzoff教授在主场报告中着重提出了“社会性成为重新理解学习的一个重要维度”的观点[2]。在学习研究领域“社会性”视角的回归绝非某些学者心血来潮之举,学习的设计应当以学习者为主体,学习内容与活动的安排要与人类社会的具体实践相联通,通过类似人类真实实践的方式来组织教学,同时将知识的衍生、传播、获得与学习群体的发展、身份建构等统合在一起。人类的学习既是个体行为,又是社会性活动。尤其在当下微应用普及情境下,人类学习的社会文化氛围转型以及学习过程中的社会性协作,绝非仅是个体心理的研究,学习科学研究的思路无疑为“社会化学习”前行推波助澜。

微时代为学习者提供了高效的学习条件和全新的学习环境,以SNS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将学习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种群体性的课上与课下的交流互动促进了学习活动的产生与升华。强调社会性的学习环境作用,即认可学习者群体的影响,而当下这种群体影响力远超过我们印象中所谓班级群体与有限社群的作用,应当摒弃原有对学习者个体过度重视的倾向,要将学习者群体的整体发展以及群体如何促进个体发展作为研究的重点。整个班级、学校以至于整个社会的学习进步才是当代学习型社会所大力倡导的。当然, “社会化学习”强调技术环境和群体效应对学习者影响,并没有摒弃原有学习理论的巨大成果,而是从另一个视角探讨学习,让其能够促进现实中教育的改进,紧跟时代步伐。

二、社会化学习本质探寻

“社会化学习”实质上在促使研究者从不同的视角思考学习的维度,主要是超越个体的维度,去发现社会化学习群中学习发生在多重并行整合的情境中,这种情境含有迅速增长的社会性因素,而非产生于既有的课堂“自然”的脉络之中。这种分析的目的,不仅要探寻社会化学习原有的本质,更重要的以教学设计者的眼光演化出社会化学习的基本规律,能为现有的教育教学活动所用,让社会化学习在现实的教学中发光发彩。

分析社会化学习,如果把它看作某种纯粹的结构,认为其属性是固定的,不随时间而变动,那么是有违现实的。所以这里所阐述的并不想演化出一套教学行动的程序、结构或者规范,而是从教学设计的目标、内容、过程、评价、策略五个因素组成的框架中分析社会化学习的属性,探讨与现有教学实践的差异。这些属性犹如生物体基因一样,根据它的发展原则,教师和学生可以有效利用或创造出利于所在群体发展的社会化学习环境、氛围,实现“社会性”因素在课堂中的回归。

1.学习目标:摆脱具象化束缚,以思想的延伸为目标

在当代所有的教学中,学习目标无疑是一个相当重要的指挥棒,承载着学习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重任,甚至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所以教师在为学生制定的目标描述上极费心思,要详尽、可操作。而在社会化学习当中,看到了另一番景象,学习目标的泛化和模糊性,每个参与者甚至是发起人对于他们既定的学习目标都是模棱两可的,只是一个大致的方向,比如名为“股票学习群”的微群,其学习目标大致局限于域于股票的范畴之中,至于具体的目标,参与者并不清楚,至于某个时刻讨论什么要看当时的情境,即具体目标是生成性的或突现性的而不是既定性的,但是所有卓有成效的社会化学习群中都有一个学习核心目标,那就是为了更好地延伸大家思想或改进而努力,为想法提供宽容的空间。

这种目标的叙述有悖于传统学习目标的理解,很多教育者一贯认为学习是为了追求真理,向着终极目标迈进,那才是既定的目标。这里忽略了每提出新的理论或历史新知都会产生新的问题,技术的发展也会开辟新的领域,都会呈现出进一步发展的可能,所以思想的延展是没有尽头的,进步是与过去比较来衡量的,而不是距离预定的终点。就如我们经常所说“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境界,像工程师和设计师不会承认所谓的完美的终极状态。直接追求思想的延伸,促使社会化学习表现出专业化水平,代替了靠近真理的程序化思想。

带着这种思考进入现实的教育领域,会发现“改进”一词是一个熟悉但没有被教育界普遍接受的概念,将“思想延伸”作为考察教学本身的标准几乎是不可思议的。但是在社会化学习中参与人员追求思想前行是一个明确的原则,是共同体努力的方向,而不是隐藏在探究与学习活动之中的。对每个人来讲,产生想法是很自然的事情,尤其是求知欲望强烈的学生,但是缺乏可持续性。这其中缺少某种中介,而在社会化学习中,这个中介是明晰的:SNS与当代教学设计思想的完美结合,没有这种东西的结果同样是不理想的。

2.学习内容:具有生成属性,致力于改变参与者的知识结构

社会化学习群彼此相互联系的枢纽不是知识本身,而是成员的交往活动,这样的社交活动有着“从做中学”意味。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教育界非常盛行将学习内容分为两类,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程序与陈述性知识的区分在计算机模拟当中得到了充分的认识,但是应用到教育和创新中却有明显的缺陷[3]。从社会化学习微群中会发现,学习内容不再是课本、课程指导、测试或“研究”论文,即所谓的陈述性知识或程序性知识,而是由大量的实际问题组成,学习内容来自于参与者,不存在一个中心式的内容推送系统。在传统教学里中心式内容是由教师和教材组成的,在所谓网络教学中学习内容也是各种资深专家建设与推送的,同样存在一个资源中心。而社会化学习中看不到这样一个中心,参与者甚至自己也不知道下面要学习什么,学习内容具有很强的生成性。

如果要知识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就必须围绕问题,而不是主题[4]。当然有时主题和问题经常连接在一起,但这种连接通常是类比性质的,即表面层次的联系,并没有涉及更深的底层机制。而这种深入的联系是发明、创造,解决劣构问题的关键。通常教师有责任在课堂中建立这种深层联系或者提醒学生有意识地建立这种联系,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更需要自己具备这种联系的能力才能处理实际问题,这才能改变个人的知识结构。

教学设计者普遍同意通过解决真实问题获取真正的知识是最好的方法,比如基于项目的学习,基于问题学习、探究性学习等。但是,解决问题并不会自动生成深刻的结构性知识。在具体教学中,基于问题的解决环境通常会局限在限定的情境中,比如任务驱动教学法都会给定既有的任务,在这种极端限制下,学生的创造性工作被寓于具体问题中显得比较狭隘,他们无法触及基本原则。而在社会化学习中问题以及其解决都不是预设的,是在与参与者知识结构转变中协同产生的。这里引发出知识结构转变的层次是深还是浅,是对还是错的疑问,但是社会化学习能够促进参与者知识结构变化确实是不争的事实。

3.学习过程:涌现性理解是动力,典型的自组织形态

借用网络科学中涌现的概念,认为当一些人聚在一起时,总会涌现一些新的、不是从他们的原有性质中可以明显推出的现象[5],而这一原理成为社会化学习的源动力。如网络、蚁群,都是通过简单的元素组合碰撞涌现出来的,但绝不是简单的累加或组合就能出现新概念。单个的个体通过SNS的简单的话语互动,造就的无法预知的复杂样态现象,为学习提供了奇特的场域。

事实上,一直以来人们困惑于如何有逻辑地学习“比已经存在的概念还丰富的概念系统”?这本质上就是一个悖论,也就是说如果学习者自己建构他们自身的知识结构,如何创造出比他们自己已经拥有的知识结构更复杂的系统呢?唯一可信的解决方案是某种自组织形式。如生物体自动地由无序走向有序,由低级有序走向高级有序都是成功的自组织形式,这种自组织的发展在社会化学习当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在零零散散的话语中,简单的思考碰撞中,复杂的想法与概念不断地涌现,每次的涌现都是前一个阶段学习的积累,又为下一次涌现打下了基础。不同的学习群落自组织发展的层次不同,学习效果高下与自组织层次呈正相关。可以看到三个层级,首先是被组织到自组织,由群发起人号召建立某个学习群,这是社会化学习的起点;其次是自组织程度低演化到自组织程度高,这里需要涌现的不断支撑给予动力,大量社会化学习群在这个层次上都显现动力不足,出现散漫、无序没有成效的现象;第三,在高度的自组织层次上从简单向复杂,这需要依靠与外界的“特定”干涉,不断向结构化、有序、多功能方向发展,这里“特定”指并非外界强加给社会化学习群的,而是指社会化学习群对外界环境的适应。

4.学习评价:学习成果是群体性的,共同进步是社会化学习评判标杆

每个领域发展到一定时期都会出现一些反思与总结。不同的人会给出自己的见解,但是这些认识不可能是统一的,争论对每个领域都是有益的。但是某领域发展的情况并不是领域内每个人都知道的,即使是领域中领军人物也未必能掌握全局,除非大家形成集体认识。形成了共识,某个领域才得以真正前进,这里隐含的假设是学习不仅是积累,更重要的是推进与扩展。在这个动态过程中,吸收先进的务实的信息与思想,引导前沿,解决遗留问题,废弃伪问题。从这个角度,学习成果应被定义为在一定的社会群体内知识推广的状态,而这个社会群体可大可小。这种认识与当代教育实践完全不同,现实中教学强烈地关注学生个体知识,而不是一种心理状态或心理的聚合状态。然而,在社会化学习组织中却是显而易见的。凡是优势突出的社会化学习群,一个关键因素就是群体性的认同,每个人的所谈所想在不断地讨论磨合中得到共识,这样才能有利于学习进一步地展开与延续。

从根本上讲,社会化学习对成果的描述不是每个个体对问题的认识,而是社群中的整体形态,并努力将这个社群置于更大的社会群体的学习之中。这种视角让我们评判个体的学习成效不是因为他们脑中有什么样的想法得到尊重,而是为组织或社区做出怎样的贡献而得到认可。

5.学习策略:以话语为工具的学习,信息分享具有建设性与创造性

当代在学校领域仍有这样的观点,话语是分享知识接受批评的主要方法。但是话语并不仅是一种过滤器,它同样可以发挥人的创造作用,积极地改善思想,社会化软件的盛行证明了这种观点。在社会化学习中存在三种话语,一是公共话语,二是是协作话语,三是无关话语,前两者容易理解,第三种指与学习无关的话语,是社会化学习中力避的一种东西,比如无实质内容的帖子或广告之类。当然此处所指前两种话语与做讲解和文献中的话语截然不同,它们更专注合作和分享思想。公共话语和协作话语是相互补充的,然而协作话语更倾向于一种学习的理解。在社会化学习中必须精通这两门语言。

对于社会化学习的话语的考察,发现有利于学习发展的话语具有以下特征:(1)对事物发展有帮助,而不是聚会当中的闲聊,谈话或讨论致力于信息共享或发布意见。(2)寻求共识而不仅仅是某种协定,这里不具备政策性话语的特征。(3)拓展接受事实的基础,增加宽容度,而不是像法庭或辩论中一样攻击对手的主张。按照这种特征,目前学校中盛行的论证、辩论是不符合的。他们更强调论据和说服性,这些并不能对共通性问题的解决产生影响,而社会化学习中的谈话则更具有建设性和创造性。

自从以学生为中心和建构主义教育的兴起,如何应用信息就是教育者的一个难题。一方面我们不希望学生顺从地接受权威的论断,只是因为“某个权威这么说”或“某本书这么写”,希望他们更有质疑精神[6]。另一方面没有大量的权威信息作为基石产生的观点很可能是偏颇的,即使是挑战权威也要以其他权威的信息作为依据。

社会化学习的一个优势是即使不解决与权威信息相关的问题也能缓解这方面的矛盾。各种信息无论是一手的还是二手的,只要对话语建构、思想延伸有帮助那就是有价值的。不再以某种高标准严要求对待信息的应用,因为在与信息共存过程中每个人信息应用的标准是与自身的经验以及信息化环境有关的,这是一个不断养成的过程。

三、社会化学习方式在大学课程中的实践

以上这5个基本属性,无论被视为目标、规则、信念或设计参数,都可能让人觉得过于抽象,为此课题组把这种从业已存在于社会化学习微群中的基本原则应用到学校教学当中去,体验社会化学习的力量。

2013年3月到5月,在江苏师范大学开设的“新媒体研究”选修课程中,尝试应用社会化学习的方式教学,将以上5个基本点贯彻其中,以新浪微博群为载体,设计课程。学生是教育技术专业大三的学生,一共51人参与微群,教师是“新媒体研究”微群发起人。课程的基本形式是:课下讨论发帖,课上大班同学来展示问题,讨论解决问题。课题组对一个学期1454帖子以及相应互动留言,进行了量化与数据分析。

1.学习目标的设定转为准则的协商

在课程开始之初并没有设定具体的教学目标,仅是划定了四个大致方向:新媒体技术、新媒体艺术、新媒体营销、社会化学习,每个方向预计历时1个月。取而代之的是根据对社会化学习的理解设计了6条准则,让学生开始了解这种学习方式:(1)学习的内容源于你们,每周教师仅提示相关词汇,能学到多少要靠大家共同努力;(2)群现在仅限班级成员,所以广告宣传效果不好,请不要随意灌水;(3)这里不是辩论场,无需争个你对我错,宽容的言语是美德,觉得对你有启发,赞一下是礼貌;(4)无论你的信息源于何处,只要你认为有价值都会对课程做出贡献,当然添加你的理解会更出彩,应用“我的看法”“我的理论是”“我的理解是”这样的开场词,尊重任何形式对于学习群的贡献;(5)回复他人的帖子,会让你们更紧密,更了解,产生奇妙的合作之旅;(6)课程的考核不是你本学期获得了多少知识,而是你对相关问题的认识有无新改变,有无新见解,有无对微群做出贡献。

刚开始学生并不知道要如何做,非常期待着教师发布信息与学习内容,但是他们很快发现自己和同学都很会发掘新鲜有意思的话题,相互思维的碰撞是件有意思的事情,有些话题线上线下课上课下的讨论呈现一种焦灼状。学生在学期结尾典型的表述是:“通过对这门课的学习,我认为提高了我们信息检索的能力,对新的媒体与科技有了更多的了解,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锻炼了我们的表达能力,对兴趣也有一定的培养,微博是个有意思的东西。”

2.学习内容生成改变学习者知识结构

如图1所示,展示了一学期学生微博群中的发帖总量,可以看出学生的发言是越来越积极的,但波动很大,其原因是一方面学生开始适应这种学习方式,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知识结构发生了变化,所以学生努力的方向是动态的,体现了学生兴趣、学习能力本身的愿望。从教的角度来讲,只能顺势而为,相对于学而言不再具有前瞻性,教学内容是在迷雾当中逐渐清晰的,就连最初的四个方向与时间安排都不再以教师的意愿为主了,实质上四个主题是不断交织在一起的,并没有象教师预计的那样以时间为结点分段展开。从图2的发帖量分布来看,四个主题大家的关注度是不一样的,这促使最后课程所上的内容也不是平均分配的。我们在课程中最多可以看到接下去两次课程大致的具体内容,比如在新媒体技术主题中对于3D打印学生报以极大的热情,教师只能预计下次课中学生会展示与讨论该问题,但问题的回复会将课程引向什么具体问题,是3D原理、或是应用、还是产生的伦理问题这也是无法预计的。但原则是只要思想有推进就予以鼓励,无论课上还是微博群中不予对错评论。从总体来看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学生思维深度与广度的延伸,问题的质疑从一个层次到下一个层次的推进。

图1 发帖日期与发帖总量趋势图

图2 发帖数量分布图

3.应用数据分析为涌现性理解力创时机

应用社会化学习方式开展教学,令教师最为困惑的是抓不住主线,不像传统教学存在既定的目标、学习内容范围,面对各种纷繁的琐碎的帖子不知道课程该如何进展下去。此时教师要做的工作是分析学习数据,才能够厘清学生的学习状况。每星期课题组依据既定的标准对每个帖子打分,标准主要从内容、影响力、跟帖、表现、主题、形式几方面考虑,制定了一个详细的评价量规,为了避免主观性,由两名课题组成员进行独立打分,出现较大分歧时进行协商,每周教师都会看到如图3所示的周报。根据周报分析学生基本的层次,这种分析代替教师观看学生跟帖内容而产生的主观臆断,能够有效分析学生群体步调。以3图为例,群聚性较高的水平相当的帖子让其在课堂上有展现的机会,比如43、51、24号附件的发帖内容,为某些个体的认知转化为群体性的认可创造机会。并在微博上力挺高端帖子42、36的内容,引发群聚性注意,为某些出其不意的想法创造延展的空间。每周的质量分析图的聚集点都会呈现出不同的样式,表明新思想在不同群体中涌现,教师根据报告在课上和微博群中做出某些调试。这种调试仍然要根据社会化学习的基本原则,力避重回到教师这个中心上,SNS只是为学习提供了一种工具创造了一种可能,比如教师在微博上发表了较多的资源信息,过多表明了自己的观点,或在课堂中过分强调了某个问题,都会将学生的思想重新封存在某个范围之内。

图3 某周发帖质量分析图

4.关注群体进步,发挥自组织功能

在评估上,注重集体进步,并不强调个人的表现,鼓励个体的理解在分散的小群体中通过协商讨论转化为该群体的共同思想。小群体的协作与传统意义上的小组合作有着很大差异,小群体协作呈现出自发、松散、流动的特色。学生基本是通过相同主题汇聚在一起,这种汇聚在某个主题深化到一定程度时才会发生,问题探讨处在浅层次时,学习内容浮在表面,学生无话可说,在微博群可以看到学生各说各话,互不理睬。教师此时不是针对某个人的话题予以回复或鼓励,而是多发总结性公告评述群体的进展情况,让主题演变成一些具体问题,激发协作的产生,构建一些问题探讨的初始情境。一旦形成某些群聚的点,教师要在课堂上及时予以描述和肯定。群聚点很快会舍弃一些不相关或他们认为不重要的问题,同时参与人员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某个成员一个时期不只参与到一组协作之中,可能会关注多个讨论。这种自行合作,自我衍生的过程在一个成熟的社会化学习群中会随着不同主题的出现不断往复,如滚雪球般将学习一直推行下去。

5.强弱协作话语共创和谐微群

学生表现自己掌握了知识主要从协作话语得到反映,在实践中发现协作话语存在强弱之分。强势的协作话语总会将协作话语引入到公共话语,这类发帖者认为此种行为才会对群体做出贡献,体现自我的价值,以得到他人认可为主。弱势的协作话语认为只要进入我的头脑,彼此之间有交流就是学习,脱离了微群社区所知将会发生改变,而这种改变对自身无所谓,微群平台只是提供了自我展示的载体与他人无关。这两种协作话语对公共话语的形成都起到了促进作用,造就了群体的共识与心理氛围,都应予以鼓励与尊重。强势话语者更喜欢多种多媒体的表达方式,主动添加图片、视频、超链接以提高微群互动中的参与度和认可度。弱势话语,更显独特性与创新性,或许发帖之时并不受人重视,但很多时候会发现问题延展到一定深度,回头再看贴很多人会发现他原来讲的是这个意思,颇有醍醐灌顶之态。强弱协作话语各有千秋,两者结合就能够为创设和谐有效的社会化学习群,为自组织功能的发挥提供了最基本的保障。

四、社会化学习环境建设的核心:改变课堂信息流向

尽管社会化学习被广泛使用,但是在微时代下赋予它新的内涵,在国内尝试将它搬入正规的课堂尝试并不多。社会化学习可以用来替代主动学习、自主学习,抹平所谓正式与非正式学习之间的鸿沟,让学习与整个的社会文化真正融为一体,使其内涵更为丰富,让学习个体的行为溶解在群体之中,更注重群体知识水平的提升。

这里社会化学习比以往“自主学习”或“网络化学习”更丰富一些,它更能体现个体的生存目标,群体的意识状态。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已经掌握很多“获得、转化知识”的方法,尤其对于大学生业已成年,但是为什么只要回到我们传统意义的课堂,他们所学的方法产生的效力就荡然无存?答案是现有的课堂特征阻碍了学生自己的方式,其中最关键的因素是课堂交流结构,过去提及利用网络进行学习,只要在正规课堂上,实质上的信息中枢还是教师,比如典型的Webquest教学,教师精心设计了各种任务,任务的完成还是要靠教师输出各种信息为指导,其交流结构还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放射状。而社会化交流软件的应用,改变了信息流向。将社会化学习方式应用到课堂潜在的动机是,承认学生自身就代表了资源,而这些资源经常被忽略或浪费,通过社会化交流软件,让他们在课堂中复活。

有人会质疑我们的实践中不就是应用了微博群进行了讨论了吗,与以往的在线讨论有何不同?笔者想要阐述的不是某种特定的形式,而是社会化学习的思想。微群的应用只是其中一种,它能够影响整个课堂的信息的走向。因为微博的短小,形成了一个个群聚点,在课上教师只是协调群聚点之间的关系,但不干涉也无法引导聚点内部的具体内容。事实证明,此时教师不是赋权学生而是不想交出课堂的权利都不行,因为资源在学生那里,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而不是像“双主”理论那样某种妥协的产物。

事实上当下翻转课堂或者MOOC引发的讨论都是在转变信息流的走向,抑或学生本身所代表资源的回溯,比如翻转课堂,原本课下作业课上讨论,信息流由教师到学生的放射状转变成学生到教师的收拢状,MOOC想要保证学生的持续性和完成率,必须注重学生本身的资源,相互的交流,形成社区氛围。应用社会化软件,课堂如同一个社群,拥有真正的精神生活,这不是个体精神的累加,而是形成了学习的背景,在这个情境之下个体的才能呈现出新的价值。社交软件重构了教室中的信息流向,各种问题、思想、批评、建议为公共空间做出了贡献,对每个人是平等的,而不是通过老师传递信息,或个别学生之间传递信息。根据这些资源,学生们创造出能够代表集体智慧的超文本,不仅仅是个人知识的参与。社会化学习能够产生集体的公共知识,个人的学习是在这种背景下重要的副产品。

社会化学习环境与其它环境一样,需要精心建设。应用了社交软件不是核心,它仅提供了一种可能,一种工具,在理解社会化学习5大属性的基础上建设适宜的环境才是关键。我们在课堂中做了一些尝试,效果很好,但是问题也很多,例如:面对各种庞大的数据,教师应用怎样的学习分析技术才能快速有效地掌控全局?利用什么策略让学生浮于表面的理解更加深入?如何建设适于不同群体的社会化学习环境?这些都需要广大教育者不断努力与尝试,发现问题,探讨规律,这里只是一个开端。

[1]邢蕾.成人非正式学习的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

[2]学习科学国际大会举行,跨学科研究汇聚顶尖专家[DB/OL].

http://news.ecnu.edu.cn/s/192/t/342/77/6d/info96109.htm,2014-5-19.

[3]Anderson, J. R.. Cognitive psychology and its implications[M].San Francisco: Worth Publishers ,1980.27-28.

[4]Bereiter, C.. Referent-centered and problem-centered knowledge:Elements of an educational epistemology[J]. Interchange, 1992,(4):337-362.

[5][美]邓肯.J.瓦茨.六度分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3.

[6]克努兹·伊列雷斯.我们如何学习:全视角学习理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6.

2014年4月10日

责任编辑:李馨 赵云建

Explore the Nature of Social Learning in Micro Era

Wang Fan
( Educ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Jiangsu Normal University, Xuzhou Jiangsu 221116)

In Micro era, the “social” attribute of learning is increasingly conspicuous. It makes the researchers change the view from the individual of cognitive science into position of the group study. Applying traditional teaching design frame of goal, content,process, evaluation, strategy to analyze 5 original basic properties of social learning of, and illustrating the its existing mechanism and difference from the current understanding of learning. And we tried to apply these attributes to a university classroom, further revealing the nature of social learning environment which can change classroom information flow, so as to realize the student -centered teaching, showing the bright future of combination of social learning with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form.

Social Learning; Essential Attribute; Micro Era

G434

A

1006—9860(2014)08—0019—07

* 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国家青年课题“‘微博’对大学生交往行为影响及其教育策略研究”(课题号:CCA110108)的研究成果之一,并得到2012年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资助。

猜你喜欢
社会化话语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企业退休人员移交社会化管理的探讨
美在课堂花开
牵手校外,坚持少先队社会化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行政权社会化之生成动因阐释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
话语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