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史前时期的课程内容谈历史教学中证据使用的方法

2014-11-28 23:18姚锦祥
历史教学·中学版 2014年9期
关键词:课程内容初中

?眼关键词?演史前时期,课程内容,初中,证据意识,证据使用

?眼中图分类号?演G63 ?眼文献标识码?演B ?眼文章编号?演0457-6241(2014)17-0016-05

我国一般将夏朝以前的历史阶段称为史前时期。由于没有文字记载,证据的使用对这一时期内容的学习就显得特别重要,初中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此做了一些安排。本文以修订稿①中史前时期的课程内容为例,就历史学科中重证据的要求和教学中证据使用的方法培养问题作一探讨。

证据是指那些能够证明某事物真实性的事实或材料,有实物、文字证据和证人证言几种类型。历史学是有关过去的学问,过去的人和事无法重现,史料就成为了解过去的媒介,真实的史料对历史知识的建构具有证据作用。“史料为史之组织细胞,史料不具或不确,则无复史之可言。史料者何?过去人类思想行事所留之痕迹,有证据传留至今日者也”。②历史学科的证据意识,指的是对史料证据的重视,并将其自觉运用于确认史实、理解和评价史事之中的心态和能力。

鉴于史前时期课程内容的独特性,修订稿在实验稿③的基础上加强了证据意识培养的要求。

如表1所示,远古居民、粮食生产和祖先崇拜是史前时期课程内容不可或缺的三个要素。修订稿与实验稿都以此为学习要点,不同之处在于所选择内容的知识范围、类型和学习视角。

实验稿选择的知识范围比修订稿要大得多。远古居民除“北京人”外还有山顶洞人等“早期人类”,先祖除炎帝和黄帝外还提到了尧、舜、禹,粮食生产则涉及与农耕文化特征有关的诸多问题。修订稿在精选历史事实的同时增加了与史料证据有关的知识,如“考古发现”以及“传说和神话”等。学生借此可以知道史前时期的历史主要是在考古发现和传说材料的基础上形成的,进而认识到证据在历史研究和历史学习中的重要性。

与实验稿相比较,修订稿虽然也以远古居民、原始农业、人文始祖为要点,但学习重点由知识和情感转向了方法,从而与内容的学习价值更为匹配。从知识层面来说,史前时期的历史事实主要由历史遗存和传说推断而成,存在时间常以千年或万年为单位,相关的知识点没必要形成精确的记忆。从情感层面来说,若以我国是人类发祥地而自豪并将其作为主要目标的做法并不合适。因为学术界在我国是否是人类起源地的问题上争议较大,也不主张中华文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元谋人和北京人时期,课程标准修订稿就认为“中华文明诞生于考古学上的新石器时代”。但从重证据的学习视角来说,由于史前时期的历史知识源于考古学家对古人遗物等证据的解释,相关内容的学习容易使学生把握知识的形成过程与方法。从考古发现和传说了解我国境内早期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可使学生从一开始就懂得证据在历史学科中的重要性以及历史这门学科的特点。

通过课程内容培养学生证据意识的目的和要求是什么?证据意识与学科知识、能力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修订稿的“课程目标”部分对此作了一些规定。

知识与能力目标方面,证据意识的要求体现在历史理解和历史解释的相关内容之中。“历史理解”着重在设身处地地认识过去,以尽可能地接近无法再现的过去。初中阶段,主要是通过对教科书等文本材料信息的解读,“初步学会从多种渠道获取历史信息”,并在处理相关信息的基础上辨识史料、史实和史论的特点与相互关系。“历史解释”以历史理解为基础,有意识地对过去建构合情合理的、系统性的因果联系。对初中生而言,主要在于“了解以历史材料为依据来解释历史的重要性”,“初步形成重证据的历史意识”。过程与方法目标方面,培养证据意识的要求与探究和表达历史问题的活动有关。修订稿指出,“搜集资料”和“掌握证据”是问题探究的前提,“言而有据”和“推论得当”是问题表达的基本要求。价值观方面,“树立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明确了证据意识培养的原则和方向。证据意识的内核是真实,这是历史学习的基础和历史教学的底线。中学历史教育的本质属性是公民教育,凭证据说话是处理社会生活的基本准则,也是现代公民意识的基本内容。

修订稿在课程目标的范畴中对史料证据的运用问题提出了基本的要求,涉及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各个领域,“初步形成重证据的历史意识”是其核心。史事的确认、解释和评价需要具有以史料为证据的观念,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则离不开以史料为证据的方法训练。正如英国史学家柯林武德所言:“历史学是通过对证据的解释而进行的……历史学的程序或方法根本上就在于解释证据。”①可以说,证据意识是史学知识、能力和价值观中不可或缺的要素,也是历史学科的基本素养。只有具备一定的证据意识才能获得科学的历史知识和能力,也只有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才能逐步形成历史学科的证据意识。

从课程目标的要求出发,结合初中生历史学科入门学习的特点,史前时期内容的教学应当将学习证据使用的方法作为重点,教学目标的设计可从以下几方面展开:

①通过北京人的发现、半坡与河姆渡原始农业的产生,以及炎帝和黄帝的传说等内容的学习,知道我国史前时期历史发展的大致进程。

②通过北京人以及河姆渡和半坡居民历史遗存内容的学习,知道化石和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历史的重要依据;通过炎帝、黄帝的传说故事,了解传说和神话中蕴含着一定的历史信息,认同“我是炎黄子孙”的说法。

③通过对教材、教学中叙述与证据关系的辨析以及史料证据的搜集和处理等活动,了解历史学习中证据使用的常用方法,知道诸如想象、质疑和推断等有利于证据意识培养的思维方式。

历史学科重证据的意识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指重视史料的证据作用,知道对任何史事的说明和解释都要有一定的依据;二是指具有使用史料证据的能力,即面对历史问题时能够以史料为证据对相关历史现象做出正确的理解、解释和评价。在史前时期的课程内容中,以下几种方式有利于学生把握证据使用的方法。

1.引导学生了解教材叙述与证据之间的关系

从内部结构看,历史教材内容大体上有相互联系的三个部分所组成。第一部分为历史材料,主要由文献史料和图像方式呈现的实物史料所组成;第二部分是历史叙事,涉及与时间、地点和人物有关的史实;第三部分是历史解释,如历史现象产生的原因、作用和影响等结论。后两个部分的内容可称为历史叙述。教学中,通过教材叙述与证据之间关系的展示,可加深学生对史料证据特点和作用的认识。

例1.北京人复原图及其化石照片的比较

北京人的发现对研究人类起源的价值,一是证明了人类进化过程中直立人的存在,二是为远古时期亚洲大陆的人类社会提供了罕见的历史证据。如表1所示,相关的课程内容是从强调证据作用的角度切入和建构的。从逻辑上看,要“了解北京人发现的意义”,就要“知道北京人的特征”(包括体貌特征和文化特征),这就得借助于相关考古发现的证据。

对北京人体貌特征的叙述,多数教材配有复原图及其考古现场的照片,教学中可对此加以充分的运用。如,教师可在展示以下图片和设问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等活动理解证据在复原北京人头像中的基础作用。

思考:

①从复原图上看,北京人的长相与我们有何不同?

②三幅图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它们在证明北京人体貌特征的过程中各自起着怎样的作用?

③北京人的长相与复原图是一模一样的吗?为什么?

经过1927—1937年的考古发掘,北京周口店地区共发现6个比较完整的古人类头盖骨化石和200多块骨化石,分属于40多个男女老幼个体。上面左图就是其考古现场发现的骨骼化石碎片,中间的图是由碎片拼接而成的头骨模型,右边的则是在其基础上形成的复原图。通过北京人复原图形成过程的展示,有利于理解化石在研究人类起源中的证据作用。

为帮助学生理解古人生产和生活的场景,人们常依据史前时期的历史内容制作相关的示意图。如,北京人头部复原像和用火想象画、半坡人与河姆渡人房屋复原图以及生产和生活的示意图等。复原图、想象画与相关的文字表述一样都是历史叙述,虽有事实依据但也有一定的想象。初一的学生容易将复原的历史与真实的历史相混淆,教学中还原相关示意图的形成过程,有利于认识历史叙述与证据之间的关系。

2.引导学生证明或质疑相关的史实和结论

教材上所说的历史现象是一种历史叙述,课堂中与讲课、讨论有关的历史话语也是一种历史叙述。教材和教学内容体现了编者、教师和学生的立场,其说法不一定完全正确。但很多人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如有的同学不知道教材和课堂上的历史知识是哪来的,对其完全接受。教学中通过对相关史实的质疑和结论的证明,有利于学生在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的基础上形成言必有据的证据意识。

例2.证实河姆渡人会种水稻的课堂讨论

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的考古发现,展示了六七千年前我国长江流域原始农耕文明的图景。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稻谷、稻秆遗存,以及许多用水牛等动物的肩胛骨制成的骨耜和石斧,还发现了干栏式房屋的遗迹和刻画有动植物图形的陶器。教材中的这些材料运用得当,可引导学生掌握使用证据的方法。如,有的老师以教材①中河姆渡遗址的考古发现为材料,要求学生在阅读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通过课堂讨论展开了以下的教学过程。②

师:为什么书上说河姆渡遗址已经出现原始农业?

生:因为河姆渡遗址中有碳化水稻粒。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书上有实物照片。

师:这些水稻粒可能是人工栽培,也可能是天然形成,你怎么知道是人工栽培,而不是天然的?

生:图片上的注释明确指出这些碳化稻粒属于人工栽培。

师:很好,所以我们读图时不仅要观察图像本身,还要注意图上的文字说明。除此之外,还有其他证据吗?

学生沉默。

师:种地需要什么?

生:农具。

生:对了,骨耜是用来种地的。

师:你怎么知道骨耜是农具,而不是其他?

生:外观像铲子,估计是挖土的。

教材上有“河姆渡遗址已经出现原始农业”的结论表述,教师以此为话题,要求学生以相关的史料为证据予以证明。先启发学生寻找直接的证据,即遗址中保存下来的已经炭化的水稻粒。并通过是天然形成还是人工栽培问题的辨识,引导学生对证据进行质疑和证实。后引导学生从种地的工具出发,寻找其间接的证据——骨耜,并从外形和功能上推测其与农业的联系。这样的教学较好地展示了证据使用的方法和要求。一是关注证据的多元性。证据学上有孤证不立的说法,意思是说如果只有一条证据支持,其结论是不可接受的。为证明河姆渡原始农业的产生,老师要求学生从稻谷遗存中寻找其直接证据,又从“骨耜”遗物中寻找间接证据。二是质疑证据的真实性。真实是证据的生命,不真实的证据是伪证,无法起到证据证明的作用。老师通过一系列反问和质询,提醒学生注意证据的真实性问题,如你是怎么知道的?为什么是这个而不是那个?这些问题的讨论,有助于学生对证据的真实性和适当性的重视。

教材、教学中涉及的史实和结论都是一种历史叙述。以“史料”为证据辨认“史实”和证明“观点”的做法,可使学生知道史实性内容所依托的史料以及结论性内容所凭借的史实,还能促进学生学习使用史料证据的方法,并从中理解“史由证来”“论从史出”的道理。

3.引导学生尝试搜集、处理和运用史料证据

史料提供证据,但史料本身并非证据,史料只有转化为证据才有意义。为此,首先要建立史料与相关问题的联系,知道史料可从哪些方面对相关问题的解释和说明提供证据;其次要对史料进行辨析,使选择的史料真实有效。尝试史料证据的搜集、处理和运用工作,有助于学生逐步把握史料转为证据的方法和能力。以史前时期的内容为例,可通过实地参观来感受文物的证据作用;可以古人的生产和生活用品为对象,在观察、想象或仿制中认识证据的特点和价值;还可以通过故事会等相关活动,在围绕主题搜集和处理史料证据的过程中体验相关的过程与方法。

例3.炎帝和黄帝故事小报编辑活动的设计

炎帝和黄帝时期有许多反映其创业活动的故事。如,炎帝教人农耕、发明医药的传说,黄帝造车船、令仓颉造字和其妻嫘祖发明养蚕缫丝的传说等。这些人物和事件是否真的存在尚需证实,但其中蕴含着我们祖先过定居生活、走向农耕文明的历史信息。

炎帝和黄帝的传说是史前时期教学单元的最后一课内容,可结合单元总结以两节活动课的方式安排教学活动。第一课时帮助学生了解传说故事的基本内容,并布置搜集和整理故事的作业;第二课时展示和交流活动成果。

(一)活动目标:

1.结合史前时期的知识理解神话和传说中蕴含的历史信息,能够解释“我们都是炎黄子孙”的理由;

2.初步学会从网络、报刊资料和图书中搜集和整理故事材料;

3.知道故事小报的编辑方法和基本要求,认识到小组成员合作的重要性。

(二)活动准备

1.指导学生阅读教科书中与炎帝黄帝故事有关的文字和图片内容;

2.介绍从图书、报刊杂志和网络等途径搜集故事材料的方法;

3.以具体事例呈现故事小报的内容、形式和编辑中要注意的问题。

(三)活动过程与建议

1.小组分工:按照故事的内容或类型将全班同学分成四五个小组,每组负责一个版面的内容;

2.材料的搜集和整理:各组成员按要求分别收集材料,将之整理成有故事色彩和历史信息特点的短文,注明编写者的姓名和资料来源;

3.版面的编辑:各组在分工合作的基础上将同学整理的故事编辑成一个版面的报纸内容,编排的形式力求图文并茂;

4.活动总结:在课堂展示时,每组推举一人简要介绍本组故事选择的内容、说明的历史现象,以及编辑思路和特色。课后将各版面汇编成整份报纸,并在教室或学校中展示。

传说和神话对认识史前时期的历史具有重要的作用。钱穆先生认为:“各民族最先历史无不从追记而来,故其中断难脱离‘传说与带有‘神话之部分。”通过编辑故事小报的活动,一方面可在了解传说和神话中历史信息的基础上加深对炎帝和黄帝时期历史的认识,知道我们都是“炎黄子孙”的道理;另一方面可促使学生掌握证据使用的方法,亲身感受资料收集、处理和运用的途径、策略和要求。

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起,西方国家就把证据意识的培养作为历史课程目标的重要内容,并以重视史料的处理和运用为突破口使教学改革取得了重大的进展。我国2011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反映了相关的成果,但实施过程面临着许多的困难和障碍,如何将以史料为证据的教学落到实处则是首要解决的问题。

【作者简介】姚锦祥,男,1959年生,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历史课程与教学论。

【责任编辑:吴丹】

例3.炎帝和黄帝故事小报编辑活动的设计

炎帝和黄帝时期有许多反映其创业活动的故事。如,炎帝教人农耕、发明医药的传说,黄帝造车船、令仓颉造字和其妻嫘祖发明养蚕缫丝的传说等。这些人物和事件是否真的存在尚需证实,但其中蕴含着我们祖先过定居生活、走向农耕文明的历史信息。

炎帝和黄帝的传说是史前时期教学单元的最后一课内容,可结合单元总结以两节活动课的方式安排教学活动。第一课时帮助学生了解传说故事的基本内容,并布置搜集和整理故事的作业;第二课时展示和交流活动成果。

(一)活动目标:

1.结合史前时期的知识理解神话和传说中蕴含的历史信息,能够解释“我们都是炎黄子孙”的理由;

2.初步学会从网络、报刊资料和图书中搜集和整理故事材料;

3.知道故事小报的编辑方法和基本要求,认识到小组成员合作的重要性。

(二)活动准备

1.指导学生阅读教科书中与炎帝黄帝故事有关的文字和图片内容;

2.介绍从图书、报刊杂志和网络等途径搜集故事材料的方法;

3.以具体事例呈现故事小报的内容、形式和编辑中要注意的问题。

(三)活动过程与建议

1.小组分工:按照故事的内容或类型将全班同学分成四五个小组,每组负责一个版面的内容;

2.材料的搜集和整理:各组成员按要求分别收集材料,将之整理成有故事色彩和历史信息特点的短文,注明编写者的姓名和资料来源;

3.版面的编辑:各组在分工合作的基础上将同学整理的故事编辑成一个版面的报纸内容,编排的形式力求图文并茂;

4.活动总结:在课堂展示时,每组推举一人简要介绍本组故事选择的内容、说明的历史现象,以及编辑思路和特色。课后将各版面汇编成整份报纸,并在教室或学校中展示。

传说和神话对认识史前时期的历史具有重要的作用。钱穆先生认为:“各民族最先历史无不从追记而来,故其中断难脱离‘传说与带有‘神话之部分。”通过编辑故事小报的活动,一方面可在了解传说和神话中历史信息的基础上加深对炎帝和黄帝时期历史的认识,知道我们都是“炎黄子孙”的道理;另一方面可促使学生掌握证据使用的方法,亲身感受资料收集、处理和运用的途径、策略和要求。

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起,西方国家就把证据意识的培养作为历史课程目标的重要内容,并以重视史料的处理和运用为突破口使教学改革取得了重大的进展。我国2011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反映了相关的成果,但实施过程面临着许多的困难和障碍,如何将以史料为证据的教学落到实处则是首要解决的问题。

【作者简介】姚锦祥,男,1959年生,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历史课程与教学论。

【责任编辑:吴丹】

例3.炎帝和黄帝故事小报编辑活动的设计

炎帝和黄帝时期有许多反映其创业活动的故事。如,炎帝教人农耕、发明医药的传说,黄帝造车船、令仓颉造字和其妻嫘祖发明养蚕缫丝的传说等。这些人物和事件是否真的存在尚需证实,但其中蕴含着我们祖先过定居生活、走向农耕文明的历史信息。

炎帝和黄帝的传说是史前时期教学单元的最后一课内容,可结合单元总结以两节活动课的方式安排教学活动。第一课时帮助学生了解传说故事的基本内容,并布置搜集和整理故事的作业;第二课时展示和交流活动成果。

(一)活动目标:

1.结合史前时期的知识理解神话和传说中蕴含的历史信息,能够解释“我们都是炎黄子孙”的理由;

2.初步学会从网络、报刊资料和图书中搜集和整理故事材料;

3.知道故事小报的编辑方法和基本要求,认识到小组成员合作的重要性。

(二)活动准备

1.指导学生阅读教科书中与炎帝黄帝故事有关的文字和图片内容;

2.介绍从图书、报刊杂志和网络等途径搜集故事材料的方法;

3.以具体事例呈现故事小报的内容、形式和编辑中要注意的问题。

(三)活动过程与建议

1.小组分工:按照故事的内容或类型将全班同学分成四五个小组,每组负责一个版面的内容;

2.材料的搜集和整理:各组成员按要求分别收集材料,将之整理成有故事色彩和历史信息特点的短文,注明编写者的姓名和资料来源;

3.版面的编辑:各组在分工合作的基础上将同学整理的故事编辑成一个版面的报纸内容,编排的形式力求图文并茂;

4.活动总结:在课堂展示时,每组推举一人简要介绍本组故事选择的内容、说明的历史现象,以及编辑思路和特色。课后将各版面汇编成整份报纸,并在教室或学校中展示。

传说和神话对认识史前时期的历史具有重要的作用。钱穆先生认为:“各民族最先历史无不从追记而来,故其中断难脱离‘传说与带有‘神话之部分。”通过编辑故事小报的活动,一方面可在了解传说和神话中历史信息的基础上加深对炎帝和黄帝时期历史的认识,知道我们都是“炎黄子孙”的道理;另一方面可促使学生掌握证据使用的方法,亲身感受资料收集、处理和运用的途径、策略和要求。

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起,西方国家就把证据意识的培养作为历史课程目标的重要内容,并以重视史料的处理和运用为突破口使教学改革取得了重大的进展。我国2011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反映了相关的成果,但实施过程面临着许多的困难和障碍,如何将以史料为证据的教学落到实处则是首要解决的问题。

【作者简介】姚锦祥,男,1959年生,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历史课程与教学论。

【责任编辑:吴丹】

猜你喜欢
课程内容初中
走向学科育人
付费买课 还要细思量
课程思政视域下职业院校实训课程内容的重构
析课程内容 谋教学佳策——“数的认识”模块知识的教学思考
新生态学校如何诠释课程内容
联系式教学法在历史与社会课教学中的运用
音乐快乐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