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宋词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其大量的英译作品,对宋词在世界的传播产生了积极影响。词牌名作为词的曲调,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根据词牌名的历史来源对其进行分类,并从模因论的视角出发,对宋词词牌名的英译进行对比研究,试图为词牌名英译中归化和异化的翻译策略的选择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关键词:宋词;词牌名;模因论;归化;异化
一、引言
宋词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种独特文学表现形式。它不仅蕴含丰富的意境,而还有其特定的词牌名。然而,宋词作为一种高度精炼的语言艺术形式,对宋词的翻译并非易事,而其第一步就是词牌名的翻译。词牌名是词调的名称,也即是词的格式的名称,例如《菩萨蛮》、《浣溪纱》等。大多数的宋词词牌名或与词的内容关系不大,作者填词时只视哪种词调形式更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不去考虑词牌名称的原有含义和词曲的内容[1]。但是,在词牌名的英译时,译者则既要传达出词牌名本身的语言艺术美感,同时还应考虑它的历史来源和包含在其中的典故。
二、宋詞词牌名溯源与分类
词牌名作为词的曲调,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关于词牌名的溯源及其分类的探究,众家各说纷纭。陆春艳从十个方面分别探讨了宋词词牌名的来源及其语言特点分析[2]。武咏梅则把词牌名分为两大类:有历史典故的词牌名和一般性的词牌名。她认为一般性的词牌名指没有历史典故或取自前人的某个词句的词牌名,以及仅为风雅而取的词牌名等[3]。本文认为可以把宋词词牌名分为四类:
(1)来源于古诗词或本词中的一句,或者由词人自己创制或只是一个风雅名词而已。如:《点绛唇》来自诗句“江淹明珠点绛唇”;《满庭芳》来自诗句“吴融满庭芳草易黄昏”。《浪淘沙》是吟咏大浪淘沙的,《忆江南》是抒发回忆江南之情的。其中,也有些词牌名只是此人创作的风雅名词,与词的内容并无关联,如《清平乐》、《梅弄影》等。
(2)以古代人名、地名命名的词牌名。以古代人名命名的词牌名,最为人们所熟知的有《念奴娇》、《虞美人》、《何满子》等。白居易的词《何满子》自注曰:“何满子,开元中沧州歌者姓名,临刑进此曲以赎死,上竟不免。以地理得名的词牌名在宋词中也很常见,如:《水调歌头》、《八声甘州》、《南乡子》等。
(3)来自民间传说、文学典故或历史故事的词牌名,如《鹊桥仙》、《雨霖铃》、《浣溪沙》等。《雨霖铃》又名《雨霖铃慢》,取自于杨贵妃在马嵬坡被赐死后,玄宗日夜思念,入斜谷后遇连日霖雨,栈道中又听到铃声阵阵,于是作《雨霖铃曲》寄托思念之情。
(4)还有一些词牌名原本是乐曲的名称或引自外族、边地的曲名。如:《采桑子》源自于汉代乐府《采桑曲》。《破阵子》又名《十拍子》,出自唐初大型武舞曲《秦王破阵乐》。来自外域的、最著名的要数《菩萨蛮》和《苏幕遮》。据说唐宣宗年间,女蛮国派遣进贡的使者身披珠宝、头戴金冠、发髻高梳,号称菩萨蛮队,当时教坊就因此制成《菩萨蛮曲》,后来《菩萨蛮》就成了词牌名。
虽然一些词牌名与词的内容没有联系,但词牌名仍能激起人们丰富的美感和想象,如《长相思》、《梅弄影》、《满江红》。像此类名字美、意境深的词牌名数不胜数。理解宋词词牌名的含义不易,而其英译就更加困难了。因此,对宋词词牌名的英译的研究具有较高实践价值,而基于模因论的视角去探讨词牌名的英译且具有一定创新性。
三、模因论与归化、异化翻译策略
模因(Meme)这一术语在牛津大学动物学家Richard Dawkins (1976)的专著《自私的基因》中首次出现[4],2003年何自然教授将模因论引入中国以来,国内学者们对这一理论的引介和探讨,逐渐转向将其应用到语用和翻译研究的层面上来。模因论者把模因定义为“人类文化传递的复制因子[5]”。翻译的过程则可看作跨文化领域中文模因进行转化并传播的过程[6]。翻译过程中,译者的工作就是解码源语模因并将其编码为目的语模因。因此,译者在翻译时有两种情况:一是将源语模因复制为目的语中的相似模因;二是源语模因的核心再加上其他模因来替代源语模因[7]。
归化与异化是美国学者韦努蒂提出的两种翻译策略[8],而模因论对于归化与异化之争提供了一个新的分析视角。就翻译中所涉及的文化转化而言,异化以源语文化为归宿,而归化则是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即异化策略则追求从语言、文化和风格上与原文尽可能的保持一致,提倡译文应当尽量去保存和反映原文中的异域文化特征和语言风格特色。而“归化”则主张译文应尽量去适应目的语的语言文化习惯,去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异域文化。从模因论的观点来看,归化则是在目的语中寻找与源语模相似的模因,而异化则是把源语特有的模因复制到目的语中,保留源语语言文化特色。在对宋词词牌名的英译中,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具有很高的理论指导意义。
四、基于模因论视角的宋词词牌名英译策略
基于翻译模因论的视角,尽管源语和目的语模因有其独特的内涵,但人类的翻译活动可以使语言进行模因复制并传播,从而实现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文化传递。下面本文将从模因论的视角出发,对宋词词牌名不同的英译本进行比较,试图以一个新的视角来探讨归化与异化策略在宋词词牌名英译中的应用,并对其英译策略的选择提供一点建议。
(一)可采用归化策略翻译的词牌名
1.一些源自于文学典故、历史故事或民间传说的词牌名,由于译者在翻译时无法在目的语中找到对等模因,因而通常可采用归化策略,在理解词牌名相关历史典故的基础上,对词牌名进行归化处理。例如:
《鹊桥仙》来源于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民间神话,常用来咏叹牛郎织女的故事。本文认为《鹊桥仙》译成“Immortals Meeting on Magpie Bridge”比“Immortals at Magpie Bridge”更能传递出牛郎织女鹊桥相会这一典故的文化内涵,更加生动贴切。
2.词牌名本身就是乐曲的名称或引自外族、边地的曲名。
来源于乐曲名称的词牌名常带有“令”“慢”“歌” “词”“吟”“歌头”等汉语模因,虽然英语中没有与之相对等的模因,但译者可以找到与之相近的模因来替代源语模因。例如,词牌名“歌头”指的是序曲或前奏,译者就可用“prelude”这一相似模因来代替。又如“歌”“词”“吟”等汉语模因则可以用“Song”或“Chant”等来表达。
有一些来至外族、边地的曲名,无法在英语中找到其对等或相似的模因,可直接采用归化的翻译策略。如《苏幕遮》,有的译者在翻译时没有考虑到词牌名的来源,将《苏幕遮》译为“Screened by Southern Curtain”,而许渊冲先生将其译为“Waterbag Dance”[9],既点明了舞曲,又使读者领略到了舞曲的内容和形象。
(二)可采用异化翻译策略的词牌名
有些词牌名来源于古诗词或本词中的一句,或由词人创制的标题或风雅名词。有的译者在翻译这一类词牌名时直接采用了音译法,如:《忆江南》译为“Yijiangnan”,《清平乐》译为“Qingpingle”。在翻译这一类词牌名时,译者不能在英语中找到对等模因,因而也有些译者按词牌名的字面意思采取直译的方法,可以较好地传达原文的神韵和美感。如:《点绛唇》译为“Rouged Lips”,《满庭芳》译为“Courtyard Full of Fragrance”,《相见欢》译为“Joy at Meeting”等。因此,译者在翻译时采用符合目的语读者语言文化习惯的模因,也可看成是归化翻译。
(三)归化与异化策略的统一
以人名或地名命名的词牌名,一般采用采用音译人名或地名( 约定俗成的人名、地名则沿用既定译法)并在其后加注的方法。
许多译者在此类词牌名的翻译时或音译人名,如《忆秦娥》便译为“Remembering Qine”,或是以历史人物的某一特征代表该人物,如《昭君怨》译成“Lament of A Fair Lady”。 在文化模因传播的过程中,也有很多音译成功的实例,如《祝英台近》就可译为“Slow Song of Zhu Yingtai”。“Zhu Yingtai”作为一个强势模因已经在英语文化中被接受,已成为外国人耳熟能详的人物。本文认为“Tune , Lament of Zhaojun —A Fair Lady”在直译其姓名后加注的方法更为妥当。这样既不妨碍外国人的理解,又保留了原词牌的含义。又如《八声甘州》可译为“to the tune of Eight Beats of Ganzhou Song”[3]160,《扬州慢》译为“to the tune of Slow Tune of Yangzhou”。
五、结论
对宋词词牌名的翻译并不容易,译者不仅要有很深的英汉语言根底,还需要有较丰富的文史知识。我们在对宋词词牌名进行英译的时候,归化和异化两种翻译策略占据重要地位。在翻译含有典故以及人名、地名的宋词词牌名时,译者可采用意译、音译或直译加注等方法。在翻译源于诗词或风雅名词的词牌名时,译者则采用音译或直译的方法。翻译模因论为宋词词牌名的英译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从本文的研究可以看出,在词牌名的英译实践中,归化和异化策略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是模因传播的两种不同手段。从模因论的视角分析,在模因传播的较早阶段,归化翻译是模因传播的必要手段,译者不得不运用目的语文化中的对等模因或相似模因来促进源语文化的传播,然而随着文化之间的文化传播和渗透,异化翻译策略是模因传播的必然要求和趋势。
参考文献:
[1] 谢真元. 一生必读宋词三百首鉴赏(汉英对照)[M].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6.
[2] 陸春艳. 宋词词牌名的语言分析[J]. 科教文汇, 2008 (05): 168.
[3] 武咏梅. 唐宋词词牌名的英译探究[J].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1(03):159-160.
[4]Dawkins, Richard. The Selfish Gene [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6.
[5] 何自然, 何雪林. 模因论与社会语用[J]. 现代外语, 2003(02): 202-209.
[6] 莫爱屏. 语用与翻译[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7] 尹剑波. 模因论视角下的宋词词牌名翻译策略研究[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2(07): 325-326.
[8] Venuti, Lawrence. 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A History of Translation [M].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5.
[9] 许渊冲. 宋词三百首[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作者简介:刘亚(1990—),女,湖南衡阳人,南华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文学翻译与修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