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王荣生在《语文科课程论基础》中,将语文教材中的选文鉴别出“定篇”、“例文”、“样本”和“用件”四种类型。其中“例文”类型的选文,对于例证语文知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对语文教材中的“例文”进行举例、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语文教材;例文;选文;语文知识
长期以来,我们对于语文教材的编纂,常常选用一些文质兼美的文章,但这些文章并不是完全适合语文教学内容。因此语文教材的选文问题应该重新考虑。王荣生提出了将语文教材的选文类型分为“定篇”、“例文”、“样本”、“用件”四类,为选文类型鉴别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王荣生根据课程内容产生的方式,将语文教材的选文类型分为以下四类:一、产生于诗文本身、权威专家的“定篇”,二、产生于选文之外的概念、方法、知识、原理的“例文”,三、产生于课堂现场、师生互动的“样本”,四、产生于选文本身提供的信息、介绍资料的“用件”。而本文主要就语文教材中“例文”类型的选文进行分析研究。
一、“例文”类型选文的界定
所谓“例文”,简单地说就是例子,例证。“例文”要例证的是有关语文学习的概念、方法、知识以及原理等内容。夏丏尊认为对于语文课程的内容,是一个个的词句以及整篇的文字所体现的词法、句法、章法等“共同的法则”和“共通的样式”。在语文教学中“选文”主要是为了说明“共同的法则”和“共通的样式”所举的“例子”。
“例文”本身不能构成语文课程内容,它属于“用什么去教”的语文“教材内容”。“例文”的实质是将本来含有无限可能性的诗文,限制在一个特定的侧面、特定的点,作为例子。因此它的选择可以不是全篇文章,只要能通过特定的侧面、特定的点体现出所要教给学生的语文学习的知识即可。换句话说,我们所选的“例文”类似于理科教学中的直观教具,目的是通过教具,使学生更快速、更深入的理解与掌握所要学习的知识。
在进行“例文”片段的选择时,不要因为此片段“精彩”就选择编入教材,而要考虑所选的这部分内容是否足以说明问题。要避免所选篇章的其他部分对所要说明的问题产生干扰,偏离了所要例证的主题内容,这样就失去了“例文”类型选文的作用。因此,“例文”类型的选文要恰当,要足以例证知识,同时能够避开无关紧要的部分直接对准所要“例”的主题。
二、语文教材中的“例文”
(一)民国时期的语文教材——《国文百八课》
《国文百八课》是叶圣陶和夏丏尊两位著名的语文教育家共同编写的一部颇具特色的初中语文课本。它以课为单位,每课为一个单元。每个单元包含四部分内容:文话、文选、文法或修辞、习问。所谓“文话”就是文章作法的常识,它是全书的纲领。文选则配合文话,为了例证文话所讲的内容,文法修辞取材于文选,习问是相应的练习题,用以巩固知识,这样的编排使全书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叶圣陶在《谈语文教材》一文中说:“语文教本只是些例子,从青年现在或将来需要的同类中举出来的例子;其意是说你如果能够了解语文教本里的这些篇章,也就大概能阅读同类的书的,不至于摸不着头脑。”[1]也就是说选入教材中的文章必须是“样品”、“范例”,可以让学生据以“反三”,可见叶圣陶强调了语文教材的选文要具有例证性和典范性的特点。将选文看作例文,是《国文百八课》关于语文教材的基本理念。正如上文所说,选文就是用来说明“共同的法则”和“共通的样式”的例子。《国文百八课》一共四册,共有七十二课,其中选文144篇,包括语体文86篇,文言文58篇。从总体上来讲,《国文百八课》是以例文的处置为主。
1、记叙文选文
教材中所选的鲁迅作品有《风筝》、《秋夜》、《孔乙己》、《鸭的喜剧》等。其中要例证“事物与心情”时,教材编者便选取了《秋夜》作为例文,来说明所要讲解的知识“事物与心情”。练习也紧紧围绕这一点提出问题:“(1)把文章中掺杂作者心情的部分都指出来;(2)文章中有许多地方用着拟人法,试逐一找出来。”[2]要例证“随笔”相关的知识时,同样选取了《风筝》作为例文加以配合,来例证、解释“随笔”的知识。练习就围绕这一知识来出题:“(2)文选五、六,在那一点上有着新鲜味?在那一点上关联着当前的生活?从前读过的各篇随笔呢?(3)试就读过的文中找寻例句,或自己造句,其中原含有下列各种名词语。一、在原来的名词上加着限制的;二、他动词带被动词;三、整个文句。”[2]由此可见,叶圣陶、夏丏尊是将鲁迅的作品当作某一特定的读写知识点来呈现的,是将这些作品作为例文,再加上练习题的巩固配合,最终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相关的读写知识。
2、说明文选文
教材中所选的《机器人》、《雕刻》目的是要例证文话中说明方法的有关知识,最后在练习中提出了问题,加以巩固。“(1)试依说明文最简单的形式造五句句子。(2)试定一个题目,应用文话十一所说的六项条件做一篇说明文。(3)就从前读过的说明文,依照六项条件,各举出一段文句来。”[2]教材编者要例证说明文中关于类型的事物这一知识点时,便选取了《梅》、《蝗螂》两篇例文。加以这样两道练习题:“(1)什么叫“类型”?和“类型”相对待的是什么?(2)为什么文选二十三和二十四所讲的是类型的事物?”[2]充分体现出了“例文”的功能,即使特定的知识以感性的形式呈现出来。
3、文言选文
教材中所选《红楼梦》中的《林黛玉的死》,编者是要例证文话中背景这一知识的,在练习中提出了:“(1)文选三十五里,那些是写背景的部分?其中有属于反衬的吗?”[2]这样一个问题了解学生对此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例文恰当,习题精准。教材编者处理议论文的知识点:推理方式——演绎时,选取了苏轼的《留侯论》和《左传》中的《宫之奇谏假道》进行合理的例证与说明。最后在习题中提出以下三个问题:“(1)什么叫演绎法?有什么规律?(2)演绎法由三个命题构成,这三个命题各叫什么?(3)试将下列各文,补足成完整的演绎论式,并指出错误所在。晋,吾宗也,岂害我哉?吾享祀丰洁,神必据我。”[2]加以补充、完善所要例证的知识。总之,叶圣陶和夏丏尊所选的“例文”全部都是为主题(让学生掌握的相关知识)服务的,所选例文可以不是全篇文章,节选部分内容就可以,只要能够准确说明问题即可。
(二)现代的语文教材——《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五四学制)
对于我们现在所使用的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五四学制),虽然没能按照王荣生先生提出的四类选文类型进行综合选编与分类,但这种将语文教材选文分为“定篇”、“例文”、“样本”、“用件”的分类方式,为教师在讲授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时提供了新的思路与借鉴。教师可以为了方便讲解某一种文体,自己将教材中的课文进行分类处理,已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下面将教材中几篇适合作为例文的选文进行举例说明,以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五四学制)为例。
1、记叙文选文
朱自清的《背影》,可谓是人人称颂有关父爱的名篇了。但是如果教师只想对“随笔”的相关知识进行讲解,那完全可以将其作为例证“随笔”知识的例文进行处理,再配上几道与“随笔”相关的练习题即可。同样,如果教师想对“抒情表达”方面的知识进行说明,便可以把《背影》当作“抒情”例文进行讲解,带领学生重点分析文章中作者是如何运用抒情方式来传达对父亲深深的爱的,然后再设置相关的课后习题加以全面的巩固和训练。如果教师要讲解文章“叙述”方面的知识,也就可以将《背影》用作“叙述”的例文进行教学。因此,对于这些具有不同身份与用途的例文,有关例文中的字、词、句、篇、语、修、逻、常就不需要教师面面俱到的讲解了,只需抓住例文所要例证的主题与中心就好。
鲁迅的《阿长与<山海经>》,是语文教材中需要学生重点学习的课文之一,对这样一篇重要的课文,大多数语文教师会按教参的要求,以中考为指挥棒,按部就班、面面俱到的尽量将全部的知识点教给学生。但如果教师想重点讲述关于“人物描写”的知识,可将这篇课文作为“人物描写”的例文进行应用,所选的未必是文章的全部内容,只要能够突出“人物描写”的相关知识即可。再从课后习题中筛选出一些为主题服务的题目:“(1)从描写阿长这些事情中,可以看出阿长是一个怎样的人?(2)在你的童年生活中,有没有像阿长这样的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普通人?你怎样看待他们?请用一二百字写下来。”[3]这样将《阿长与<山海经>》处理成例文的形式,更有利于教师抓住教学的重点,更易于学生系统、有条理的学习。
当然对于朱自清、鲁迅这样名作家的名篇,同样也可以将其作为“定篇”进行处理。因选取的角度不同,选文的类型也可适当变化,并没有固定的类型选取标准。也就是说,对于同一篇文章我们也许既可作为“定篇”,也可当作“例文”,或“样本”和“用件”。
2、说明文选文
茅以升的《中国石拱桥》,编排在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的第三单元,整个单元所选的都是说明文。可以将这些说明文进行例文的分类处理,方便说明文有关知识的学习。如想例证“说明顺序”的知识,教师可以将《中国石拱桥》作为“说明顺序”的例文展示给学生,加上课后习题的第二题:“(2)作者分别介绍赵州桥、卢沟桥,说明的顺序基本相同,请具体说一说。”[3]等题目进行集中使用。再如,将叶圣陶的《苏州园林》当作“说明方法”的例文也是可以的,有针对性的例证“说明方法”的知识,再适当提出一些相关内容的习题加以补充。
3、文言选文
文言选文以郦道元的《三峡》进行举例说明。如果除了需要掌握基本的文言知识外,还想重点讲述“景物描写”的知识,就同样可以将《三峡》作为例文使用,来例证“景物描写”。习题可以围绕此部分知识进行设计:“(1)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2)找出文中写景的句子,体会它们的语言特点。”[3]这样,将其作为例文处理后,更有利于学生掌握重点知识,引导学生扎扎实实的学会读写知识。
三、启示
语文教材选文类型的鉴别,为教师的教学设计提供了有效的指导思路。使教师的教学理念得以更新,使教师的思维领域得以扩充,加强了教师将教材中的选文进行分类处理的意识。对于以上四类选文,按照不同功能进行选择使用,有区别的进行语文教学,为改善现阶段的语文教学模式提供了有效途径。
通过以上关于“例文”类型选文的分析与探讨,可见“例文”可以使学生清晰、深入地学习包括诗文以及怎样读写的观念、原理、技能、方法、策略等语文知识,真正完成了作为“例子”的使命。如果教师想要将一篇文章作为选文处理,那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就不需要对选文的各个方面进行细致入微的讲解,要将学生关注点全部转移到“例”的局部,集中精力解决所“例”的相关知识就可以了。
现如今课程改革倡导的是“以教材为凭借,创造性地使用教材”。[4]那么王荣生关于语文教材中选文类型的鉴别与分类,正好迎合了这样一个倡导方向。为教师的语文教学提供了一个合理的分类标准,我们可以以此作为借鉴,充分利用选文类型鉴别的方法,真正的做到活用教材,让文本的不同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让学生获得全方位的发展,让课堂产生不竭的创新力。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2]夏丏尊、叶绍钧:《国文百八课》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
[3]《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五四学制)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4]王丰、郝玲:《对语文教材“选文”的思考与定位》教学与管理2009
作者简介:亓妍(1989-),女,黑龙江省哈尔滨人,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学科教学(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