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波
采用个案研究法,通过访谈重庆市经贸中等专业学校部分学生对社团活动与学生就业竞争力关系的看法,分析目前中职校社团活动对学生就业竞争力可能存在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议,让社团更好的服务学生,让社团活动在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社团活动就业竞争力个案研究一、引言
当今,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成为威胁社会和谐的不利因素之一。中职生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如经济条件差、文化素质差、行为习惯差等,导致其就业也存在问题。学校是学生走向社会的桥梁,社团活动在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方面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社团活动的开展能促进学生能力提高,如何能让社团更好地服务学生,这是本研究要解决的问题。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文以重庆市经贸中等专业学校为研究对象,在农林水利系2012级学生中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抽取出学生共八名,其中男女生各四名;四名男女生中社团核心与非核心成员各两名。
(二)研究方法
采用个案研究法,通过访谈与观察部分同学,了解他们对社团活动的参与情况、影响情况以及对社团活动的期望等,分析目前中职校社团活动对学生就业竞争力可能存在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议,让社团更好的服务学生。
(三)材料的收集
采用结构式访谈提纲访谈八名同学,同时在实际生活中观察学生,收集他们对以下几个问题的看法:(1)你参与了哪些社团?参与社团的哪些活动?为什么?(2)社团的哪些活动与角色对你影响更大?(3)社团活动与就业竞争力的关系?(4)目前你对社团的发展有哪些建议与看法?
三、结果与分析
(一)社团的作用
社团活动对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有正向作用,一定程度上能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间接增强其就业竞争力,影响程度随学生在社团中扮演角色的不同而变。另外,社团活动类型对就业竞争力也有影响,影响与性别有关。
1.社团活动中成员“三Q”能力得到增强。职校培养目标很明确,以就业为导向。中职校学生是“三差生”,通过学校,他们不仅要提高自己的操作技能,让自己在市场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同时还要在岗位中实现可持续发展。他们是用整个人从事一项工作,而不是单纯用一项技能工作。工作需要操作技能,但同时还需要技能之外的东西。目前社会对人才最强调的素质是“三Q”,即IQ、EQ、AQ。IQ指智商,主要包括专业知识、逻辑思考能力、学习能力,是衡量一个人思考和推理能力的一般方法。EQ即情商,泛指工作热情。但工作热情只是一方面,一个人对工作与生命是否充满热情,是否是个有“同情心”与“敏感度”的人确实重要,但情商的另一层意思也不可缺少,即是否能与他人互信,相互激荡出潜能。换言之,情商不仅指对工作与生活充满激情,同时还指能与他人相互合作。在全球工种分工越来越细的情况下,个人如果缺乏良好沟通与合作能力,再有才干也难以充分发挥。AQ指“逆境商数”,强调一个人毅力、魄力与耐力,面对逆境是否有正面积极的心态,面临困难是否不轻易放弃。成员通过积极参与社团活动,通过社团为他们搭建的平台,扩大了自己的人际交往,开阔了视野,活跃了思维,让自己在参与活动中有了更多的积极体验,团队意识与合作意识增强。
2.社团中的核心成员锻炼机会更多,其竞争力更强。绝大多数同学都谈到,社团的各类活动中,社团负责人即核心成员拥有更多的机会,他们负责社团活动的策划与组织,担负着社团的对外联络,因此,他们拥有的资源更广,提升的空间更大,选择的机会更多。
3.社团中男生与女生竞争力存在岗位差异。一般而言,男生倾向参与运动型、实践型等社团活动;女生更青睐文艺型、娱乐型社团,由此导致男生在操作性岗位方面竞争力大,女生的优势则体现在沟通能力方面。如我校农林水利系的建筑专业与学前教育专业,前者的男生更受用人单位青睐,后者的女生更受幼儿园欢迎。
(二)社团本身存在一定问题
1.社团的目标。目前高校社团的存在有一些特点:数量多;发展目标朦胧;活动范围以校园为主。我校社团的存在也具备以上特点,其中前两个特点尤为突出。从数量看,社团较多,从学习型、娱乐型到实践型等,应有尽有,但数量多与质量高不呈正比。相反,很多社团名存实亡。但存在即合理!
2.社团活动的内容。因目标定位不明确或者说缺失,导致的一个显著问题是社团的活动内容肤浅,没有质量,而这也直接导致很多同学对活动望而止步。要真正的提升学生能力,增强竞争力,要求活动的策划者积极的走出去,邀请一些规模较大的学校或者企业真正参与进来,充分利用他们的优势资源,给我们提供实践锻炼的机会。我们是中职校的学生,我们要就业,我们应多了解市场与企业的需求。在这方面,我个人认为晨曦创业协会做得比较好。
3.社团活动的组织实施。社团活动的组织实施问题突出表现在内与外两方面。首先,从内部看,由于社团的组织结构松散,成员之间联系少,情感淡,导致社团凝聚力不强,一有任务分配,推诿较多,成员的主动参与性不高,很多同学即使参加,也是冲着加分而去;其次,从外部看,社团与校园外的联系少,有时仅限于拉赞助的短暂行为,而活动一结束,与企业或者单位的关系也宣告结束。
四、建议
(一)学校方面
首先,针对学生对加分的敏感,可以给更多的活动赋予一定分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其次,严格“社团的校园准入制”。分数的吸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基于此,要让社团活动真正有效,提升活动本身质量是关键,这要求出现一批目标明确、定位清晰、对自身活动论证严密的社团。同时,在“社团的校园准入制”指导下,还要结合学校的重点专业,打造一些有专业特色的社团,让这些社团活动服务于专业发展,如结合我校的重点特色专业——茶学,可建立与茶学有关的社团。再次,从社团内部看,基于社团内部核心成员与非核心成员因角色不同而机会不同状况,为了让更多成员享受更多机会,可实施“核心成员轮流执政”,即社团内每次活动让不同成员扮演核心角色,策划该次活动。活动完成后召开成员大会,各成员分享对该次负责人的全程督导。最后,借鉴成功社团举办的成功活动,复制成功。比如说很多同学提到的晨曦创业协会,我们可请专家团对该社团进行综合分析,对该社团的活动进行全面解读,了解其然与其所以然,推广其经验。
(二)社会方面
就业高低不仅是衡量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参照之一,也是衡量社会和谐度的一大标准。这要求社会为学生能力提升创造更多条件。基于此,社会企业与相关机构要积极参与学生社团活动,并积极从短暂的提供赞助行为发展为长期的合作行为,从偶然性发展为常态。让双方共享优质资源,让学生在充分享受企业等提供的机会中锻炼自己,提升自己的就业竞争力,为以后顺利、快速就业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崔益军,高远.试谈高校学生社团活动与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关系[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15)
[2]郑晓燕,夏建国,张贝玉.高校学生社团在服务大学生就业中的功能研究[J].大众科学,2008,(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