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校图书资料室转型研究

2014-11-22 02:57佟少武李悦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4年9期
关键词:资料室党校馆藏

佟少武+李悦

在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下,基层党校图书资料室的发展状况十分缓慢,无法在教学、科研活动中起到其相应的作用。因此,本文在分析基层党校图书资料室现状的基础上,从提高认识、丰富馆藏、信息化建设、加强服务四个方面提出了基层党校资料室的转型途径。

基层党校图书资料室转型途径《中国共产党党校图书馆工作规程》指出:“党校图书馆是党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为党校教学、科研和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领导提供文献信息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党校的教学科研部门。”然而,自21世纪进入高科技知识经济时代以来,计算机、信息和通讯等高科技技术迅速发展,以信息高速公路和多媒体技术为标志的信息技术革命,逐渐改变着人们日常学习和阅读习惯,基层党校由于多方面原因自动化、电子化和数字化的发展非常缓慢,越来越无法在党校的教学、科研活动中起到其相应的作用。因此,分析党校图书资料室现状,找出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寻找行之有效的转型方式,充分发挥党校图书资料室的作用十分紧迫。

一、基层党校图书资料室的现状

北京市朝阳区委党校图书资料室建立于1954年。建成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图书资料室为教学、科研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近年来随着社会快速发展,图书资料室的服务管理方式越来越不能满足读者的使用需求。首先,是硬件方面,由于经费不足,致使文献资料更新速度缓慢,目前图书资料室有图书3万余册,其中10年以上的旧书占90%,基本上是以纸张为载体的印刷型文献。其次,是图书管理方面,目前仅有一名非专业的图书管理员,处于看门、守摊、等读者上门的被动服务方式,管理模式方面处于“重藏轻用”“以书为本”的状态。

二、基层党校图书资料室转型的途径

如果基层党校图书资料室想要在教学、科研活动中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就必须有效利用资源,由传统馆藏向传统与数字化馆藏相结合转变,从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从事务型管理向研究型管理转变,从有限范围服务向无限范围服务转变。进而全面提高为读者服务的水平,实现全方位的转型。具体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正确的观念和认识是成功的先导,没有正确的认识,就不可能把事情办好。同样,图书资料室成功转型,也应有正确的思想认识。首先要转变观念,认清信息化大潮中图书馆发展的大趋势,进一步树立图书资料室是党校教学、科研活动的信息中心的观念。摒弃传统的、低效的、封闭的和被动的藏书室观念,从思想上确立图书资料室应建开放的、多功能的现代化信息中心观念。只有这样,才能在未来的信息化进程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才能更好地为教学、科研服务。

(二)加强建设,实现信息化

《中共中央关于面向21世纪加强和改进党校工作的决定》指出:要“积极推进各级党校信息化建设”。要搞好党的干部教育,为党培养好21世纪的干部队伍,必须重视党校信息化建设,而图书资料室的信息化建设,又是这其中的重要的一环,是关系到整个党校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图书资料室信息化建设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让读者尽可能用最少的时间与精力,获取最多、最新的有效信息”。要达到这个目的,图书资料室就必须加快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为此,应把图书资料室信息化建设纳入议事日程,科学地制订出规划,积极筹措资金,逐步实施图书资料室的信息化建设,并尽快建成投入使用,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三)拓宽渠道,丰富馆藏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仅仅依靠单个图书资料室进行文献收集、整理、存储、开发是很不够的。通过资源共享的方式实现馆藏量的增加已经成为图书资料室建设的发展方向。区县级基层党校图书资料室受到财力、物力、人力的制约,普遍存在发展规模小、信息存储量有限的问题,这就造成了有限的信息量与读者巨大的信息需求之间的差距。要改变这种现状,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与区域内的相关部门和单位通过交换、借阅等形式实现对传统馆藏的补充,让传统馆藏实现有效流动,满足读者的读书需求。二是探索与高级别党校、高校及大型图书馆进行数字图书资源进行联接,形成数字图书网络,使读者获得高质量的数字信息,推动基层党校教学、科研质量的提高。三是与互联网实现联接,互联网上拥有丰富的信息资源,用户可以检索到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个图书馆和400多个专业机构的馆藏目录,并通过该网络获得各种数据的相关全文资料,从而弥补数字资源的不足。

(四)加强服务,助力教研

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保存和借阅是图书资料室的基础职能,但在信息化环境下这种单一职能已经不能满足读者的需求。读者需要的是提供深层次的、全方位的信息服务。因此,图书资料室应把开发信息资源,提供深层次全方位的服务作为基本职能,寻求读者服务的新途径。首先,要应用信息化技术和设备为读者提供广泛的多层次的文献信息服务,使图书资料室成为获取知识、加工知识、配置知识资源的基础产业,成为传播信息、培养人才的场所。千方百计快速、准确、大量地获取、存储和传递信息,并进行科学管理,要就用计算技术、通讯技术,采用计算机检索、声像资料服务等信息化服务手段,广泛开展读者服务工作。其次,要注重提供深层次的信息服务,通过信息化手段,深层次开发和利用文献信息,这是图书资料室实现服务提升的必然选择。应充分利用信息化的服务手段,对文献进行深层次的研究、加工,使之成为新的信息产品,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将收藏到的文献资料中的最新知识情报、理论动态、经济信息等及时编辑加工成二、三次文献,编制信息快讯、专题文摘、资料汇编等,为教研人员及学员提供信息咨询服务。第三,要认真转变信息服务方式,丰富服务内容。在信息化环境下,图书资料室应树立以服务信息用户为核心,以信息用户需求为出发点的新观念,从传统的服务方式向信息化的服务方式转变,变过去的静态服务为动态服务,充分利用信息网络即时、快速的特点,尽快传递更多的信息,真正实现图书资料室服务现代化。

三、小结

图书馆作为搜集、整理、收藏图书资料,以供人们学习和参考研究的文化机构,其建设的数量、专业的类型与藏书的多寡,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文明程度和一个民族文化素质的标准。作为广大干部教育培训主阵地的各级党校更应该加强自身图书资料室的建设,特别是基层党校,更应该全方面地对图书资料室进行升级建设,不断向信息化、自动化、电子化和数字化的方向发展,持续不断地为党校的教育、科研提供能量。

参考文献:

[1]陈天伦.21世纪区县党校图书资料室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情报资料工作,2001,(S1).

[2]刘志远.浅议基层党校图书资料室的特点、任务和改革的设想[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8).

[3]张颖.党校图书馆问题现状与变革之路[J].商,2013,(4).endprint

猜你喜欢
资料室党校馆藏
馆藏
高校二级学院资料室的建设与管理
央企党校党性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博物馆的生存之道:馆藏能否变卖?
知还印馆藏印选——古印篇
高校院系图书馆资料室的管理模式研究
信息化背景下体育院校资料室发挥主要作用方式的探讨①
——以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中共第一所党校成立于何年何地?
介绍两件馆藏青铜器
党校网站创新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