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德育在小学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德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石。而在教育工作者进行教学实践时,往往得不到德育的效果,这说明开展德育不应只重视思想上的教育,还应多方面、多角度入手,且将重心放在思想德育理论与行为实践的融合上,重视实践的教学创新,设计新型德育教学环境。教师应配合学生,在优化师生关系的基础上进行德育。
关键词:小学德育;行为养成;实践创新
德育是学生成长道路上重要的一环,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比上课教学更重要的;在德育的过程中,重在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形成学生基本的人生观、价值观,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一、日常生活习惯的培养
在小学学习生活的过程中,除了学习能力的养成,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能够锻炼基本的生活能力、基本德育
素质,并最终形成行为习惯。例如,小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没有理清他们来学校的目的,没有弄清楚学习的目的时,就会出现一些学生在学校的生活中不参与班级中的集体活动、基本义务,例如,打扫卫生等;教师在遇到这种情况时,应主动去积极地教育学生,使学生明确在学校有基本的义务需要每个学生承担。这个过程需要教师进行教育中的情境设计,例如,将学生叫到一旁,并让学生观察课间时其他学生在教室打扫的情况,观察一段时间后,教师可以在这个时候主动诱导学生,进行对话,如,“你看,那个同学在打扫她的座位吗?”“那为什么她要打扫班级里大家共用的教室呢?”在学生思考的同时,进行德育;使学生明白在学校的生活中,每个学生都要主动承担打扫教室的义务和责任,明白学校与家的区别,而不是用惩罚的方式使学生去劳动。在使学生明白基本的道理后,教导他们去承担义务,帮助其他同学打扫。
二、多种方式促进行为养成
1.重视理念,把握实践
教师在进行德育的同时,应将自己的身份放于学生中间,了解学生的思想行为,才能更好地进行实践,才能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如,《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可以使学生规范自己在校的行为,懂得在学校作为学生应尽的义务;而在进行理论教育的同时,将实践带入教学中,改变以往德育中枯燥死板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认识到不止在课堂中有德育。
2.运用媒介,进行教学
在当代的课堂上,教师可以运用创新信息技术对学生进行德育;在课堂及课间利用多媒体手段,播放有利于德育的视频或动画,尤其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动画视频,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进行德育,默默地影响学生的行为,达到教育的目的。
小学生的德育是需要有人引导正确的方向的,教师通过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创新实践方式,使学生获得行为习惯的培养,并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得到锻炼。
参考文献:
薛建男,王袆.小学生创新精神培养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1(05):77-79.
作者简介:王芳,女,1970年3月出生,大专,就职于吉林省长春市双阳区长岭中心小学,研究方向: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