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组合作学习是新的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小组合作学习就是师生共同协作、共同参与、共同探究的教学方式。如何在数学课堂中建立学习小组,发挥学习小组在课堂中的作用,利用小组学习改变学习方式和提高课堂的高效性,是每位数学老师要思考的问题,就如何发挥小组学习策略,小组学习提高课堂效率做一简单阐述。
关键词:三环五学;课堂教学;合作学习
为推进博乐市第二小学新课改的步伐,全面提升博乐市第二小学教育教学质量,构建高效课堂,博乐市第二小学数学组以“主动学习,和谐互帮、快乐成长”为模式目标,在准确把握有效教学核心理念,创新工作思路和实验途径的基础上,数学组结合博乐市第二小学工作实际和数学学科特点,形成了博乐市第二小学特有的“三环五学”课堂教学模式,这为促进博乐市第二小学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提升教研水平,提高教学效率迈出了巨大的一步。
“三环五学”教学模式:“三环”:即口语展示、五学融汇、当堂检测,五学是指预学、对学、导学、组学、评学。这三个环节五种学习方法,合并起来称之为“三环五学”教学模式。小组合作学习是“三环五学”教学模式所倡导的主要学习方式之一。在“三环五学”教学模式试验之初,几乎所有的课堂教学都有小组讨论式的合作学习,说明教师已经开始关注这种学习方式。然而,多数讨论仅仅停留在形式上,小组并没有真正的合作,讨论浮在表面,每个小组中总是几个优秀学生在发言,其他人无动于衷,充当看客,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失去了合作研讨、共同提高的真正意义。应当如何发挥小组合作在“三环五学”高效课堂中的作用呢?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往往不是贯穿于整节课的始末,它常常和其他教学組织形式,如教师的演示、讲述、观察等等相结合,只有根据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时机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一、合理分组,分工明确
合理地安排合作学习小组是成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学习小组的科学组合非常重要。每个小组成员按照成绩、能力倾向、个性特征等等分成若干个小组,这样既可以增加小组合作成员的多样性,同时又可以增加合作学习小组的竞争性。每组每人都有分工,由小组长安排谁记录、谁发言、谁补充等等。总之,小组成员明白自己应承担的角色,但角色也可以适当轮换,这样让小组成员有机会担任不同的角色,为学生创造多种尝试的机会,以此来增强合作者的合作意识和责任感,形成一个有战斗力的小
群体。
二、选择合作时机
合作时机如果选择得当,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在新课程的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为了追求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不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实际盲目地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这样的结果只会因条件、时机不当,收效甚微。在教学中需选择合适的时机,如当个人操作无法完成时、在个人探索有困难时或在解答开放性问题时或是在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处进行小组合作,不仅能培养学生全面考虑问题和善于从别人身上取长补短的好习惯,也能培养学生间团结协作的精神,能有效地让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学会倾听,清晰表达
开始合作,很多学生在其他学生发言时,有的是因为没有轮到自己发言而丧失了刚才的那份热情;有的是还在等着发言,在思考着自己的想法;也有的是因为没轮到他而觉得无所事事……很少去关注同学的发言。因此,要着重培养学生静下心来,让学生学会“倾听”:在“听”的过程中学会“挑刺”,发现其他小组存在的问题;更要在听的过程中吸收其他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在“听”的过程中学会如何规范、清晰地表达,提高“说”的质量。
四、正确评价,培养良好品质
小组合作学习“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使每一个参与者不仅充分表现自我,而且在与他人相处中学会接受他人、欣赏他人、取长补短。在评价他人的同时,也接受他人的评价,有利于形成正确的评价观,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
小组合作学习使“三环五学”教学在形式上成为有别于传统教学的一个最显著的特征。它打破了教师“单一单向”的模式,同时也在课堂上给了学生自主探究、相互合作的机会,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发展交往与审美能力,强调合作动机和个人责任。但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实效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要通过不断地指导,长期地熏陶,通过相互探讨,不断反思,不断纠正,才能逐步走向成熟。
参考文献:
王坦.合作学习的理念与实施[M].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07.
作者简介:芦平,女,1979年12月出生,本科,就职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乐市第二小学,研究方向:小学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