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思路造就新作文

2014-11-22 23:05杨敏
新课程·小学 2014年9期
关键词:积累小学作文

摘 要:从小学生如何作文谈起,尝试在新课程的理念下,通过理论和实践的分析,探索学生作文的方式和方法。对以往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有针对性的反思。以求运用新的教学理念使老大难的作文教学有一个新的突破。

关键词:小学;作文;积累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作文教学既是语言文字的训练,也是认识水平的训练。作文水平的高低,直接体现着学生整体素质的高低。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应调动一切有利因素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写作空间和氛围,激发他们作文的积极性,从而能动地去反映他们多彩的生活。

一、从重视教师的习作方法指导向重视学生的习作感悟转变

过去,我们语文教师非常重视习作方法的指导,作文的模式化非常重要,导致学生的习作往往千篇一律。学生的个性化容易受到压抑,自然在习作中不会流露自我的情感。

1.有感而发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作文教学应当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个体要求,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很显然,要求给我们语文教师的启示就是:作文课堂教学应是以张扬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目标的新的有效教学方式,从而让学生习作时变被动为主动,从“要我写”向“我要写”转变。因此,我们教师在习作教学过程中,从指导与培养学生习作感悟比对学生只进行习作方法指导更为重要。

2.以读促写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例如,在上《草船借箭》一课时,教师可提前先让学生读儿童版的《三国演义》,学生对整个故事

的背景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上课组织讨论交流,让学生在交流过程中体会人物的不同性格,如文中诸葛亮为什么会让鲁肃帮忙?借箭时为什么让鲁肃一同前往,经过课外读古典的经历和积累,此时的学生一定会头头是道。通过读古典,学生不但了解了人物的不同性格,在学生的习作中,也会逐一将不同人物的不同性格渗透到习作中,学生自己感悟到的总比教师一味传授写作技巧的效果好得多。

二、从重视学生习作的结果性向重视学生习作的发展性过程转变

1.阅读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是作文成功的最近通道

阅读能力是指学生积极涉猎书海,不断接受文化熏陶,主动培养审美情趣,为作文大量储备知识的能力。实践告诉我们,大量阅读古今中外文学名著,阅读其他相关书籍。既可以开阔学生的生活视野,拓宽知识面,又可以引发学生的写作欲望,还可以逐步丰富他们的语言、词汇、写作素材,领会和掌握一些基本的写作规律。

2.利用身边的教学资源是作文训练的有效途径

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应认真运用好每篇课文的写作方法,指导学生利用身边的教学资源学会仿写,从而帮助学生打开写作思路。仿写是指仿其文,仿其格,仿其法。学生经过反复多次的仿写练习,掌握了一定的基本方法后,就要鼓励他们采取不同的表现手法反映同一中心的题材,发展求异思维。

三、注重平时积累

1.根据课文内容来积累

“重视文本”也是新课标的要求,而且很多课文的思考练习中都出现“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摘抄好词、佳句”这样的练习,让学生在背诵时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摘抄中积累材料。如果学生能掌握一些好词佳句就为写作做好了铺垫,能够让他们有词可用、有话可说。

2.通过写日记来积累

坚持写日记是积累材料的是最好方式,也是练笔的最佳途径。由于日记的内容很广,可写听到的、可写看到的、也可写想到的,让学生有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也能够写真实的事情。

3.通过修改作文来提高

每个人都渴望被赞扬、被关注。学生经过自己之手写好作文后,总喜欢得到老师的表扬和赞许,在很短的时间内,印象很深,应给予及时的评价,并提出修改意见,学生很容易接受,让学生自己修改自己的作文,或别人的,或轮流交换互阅等。在这样的评论中,可以对后进生产生极大的鼓励,增强他们作文的信心。

总之,作文教学可以培养、训练学生多方面的素质,激发他们创作的热情,帮助学生克服畏惧作文的心理和厌烦作文的情绪,学生能自觉主动地视作文为需要,视作文为乐趣,作文教学就真正达到了目的。

参考文献:

邵玉琴.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小学时代:教师,2011(12).

作者简介:杨敏,女,1967年出生,大专,现就职于宁夏平罗县高庄中心小学,研究方向:作文教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积累小学作文
浅谈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素材的积累
小学经典诗文诵读与积累的实践与思考
镉在旱柳(Salix matsudana Koidz)植株各器官中的积累及对其它营养元素吸收和利用的影响
积累,为学生写作增光添彩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