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家庭教育作为三大教育合力之一,是不能回避的一个重要角色。家庭教育作为孩子通向社会的第一座桥梁,对孩子的个性、品质和健康成长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小学生所走的每一步对他们以后的人生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家庭教育;家长;规律
家庭教育是教育的一个分支,它也具有教育的一般规律。
一、家长是关键
孩子首先进入的是家庭,模仿的第一个对象就是父母。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入学后,孩子的生活园地还是家庭。由于经济上的关系,生活上的依赖,学习的场所,使学生与家长形成了密切的关系。此时,孩子也容易接受家庭的教育和影响。所以,家长的政治态度和对问题的看法,甚至思想作风、爱好特长,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生。有人说孩子身上有父母的影子,这句话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二、家长对孩子的感染
感染性谈的就是情感。良好的情感是在童年时期形成的,情感教育必须从小抓起,因此,每一个家庭必须高度重视幼儿情感的健康发展,用心学习,提高并树立科学的育儿观念,从小给孩子上好家庭情感教育这一课。然而,当今社会普遍存在着追求高效率、高速度,使得人与人之间缺少情感交流,中华民族传统的互相关心、团结友爱等品质也趋于淡化。这种社会现象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下一代。现代家庭教育普遍重视的是对孩子的知识技能和智力的培养,而对孩子品德、情感方面的付出,相对要少得多。父母问得最多的是:“这个你会不会?”“今天你学到了什么?”至于情感上的需求,父母则往往忽视,或者认为孩子根本还不懂得情感。一家一个独生子女的现状,使得孩子被众多长辈们捧在手掌上,在孩子中间经常出现因为一件小事引发矛盾,表现出较强的占有欲,不懂得关爱他人,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个性,这些问题的产生与我们的社会和家庭情感教育有很大的关系。家长在教育子女的时候,要晓之以理,又要动之以情,才会有难以置信的教育力量。
三、家长的权威性
权威,是一种社会关系,是以意志服从为特征。现今社会,对孩子的德育要处理好“听话”和“有主见”这对矛盾。作为家长要拿得准,对孩子一生有影响的事,必须要孩子听父母的。但,比如,孩子放学回家,要先做作业,不允许先玩,对长辈必须尊重。还比如,自己的手绢、袜子等,自己能洗的自己洗。像这方面的教育就不允许自行其是,因为一个好习惯是一个人一生的财富。家长越是有权威,对子女的要求和教育越有可接受性,教育的效果就越具有深刻性和持久性。
四、家长对孩子的针对性
教育工作要从实际出发,有的放矢,而不是想当然,也不是一般化的说教。有的家长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对孩子没有任何要求,很少过问孩子的教育问题。认为小孩子,要顺其自然,能学就学,实在学不了,只好随他去。其实大部分孩子都离不开正确的引导。放任自流是不可取的。
不过也有比较适当的教育。这些家长虽然把孩子的学习强度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大部分家长只关心成绩,忽视其他更为重要的影响学习的因素。在教育孩子之前,没有全面分析孩子学习困难的深层原因在哪里,教育效果就会受到限制。所以,作为家长要从孩子的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对症下药”,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五、家长对孩子的终生教育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家庭中,家长与孩子朝夕相处,情感上最依恋,所以,家长的影响最直接也最强烈。如今又有许多年轻父母外出打工、经商,把孩子都交给爷爷奶奶或亲戚带着。有的父母一年回来才两三次,与孩子缺少联系。试问:这种教育如何成为孩子的表率?这样一来,孩子就会因心理与教育出现问题,而构成社会治安不稳定的因素。
家庭教育除了以上这些规律外,家庭的文化程度对学生也有一定的影响。
就拿我校来说,部分家庭文化程度较低,家长属文盲或半文盲的教育水平。家长一门心思地扑在生产和创收上,每天起早贪黑,没有时间和精力去照顾、教育孩子,更谈不上什么家庭教育。至于孩子学得怎样,全靠他自己,靠老师,没有什么明确的要求。这些家长对子女的教育培养热情不高,对孩子的升学持无所谓的态度。这样,孩子接受的家庭教育又是个什么样的概念?
最后,学生要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不光是教师,最重要的是家长。为了共同的目标,教师和家长必须“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我们的教育才有效益和希望。
参考文献:
牛海霞.家庭教育和谐对孩子的影响[J].新课程学习,2011(02).
作者简介:李清峰,男,1984年2月出生,大专,就职于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黄羊镇渠中小学,研究方向: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