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论述了新课程理论下情境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并就如何创设恰当的教学情景提出建议。
关键词:新课程;情境教学;途径
新课程、新教材、新理念对教师角色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已有几轮教学实践经验的教师,是一种新的挑战。面对在教学中充当的角色越来越多元化,为了更好地融入和适应新课程改革,中学化学教师必须重新定位自己。《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化学学习的主体,而化学教师则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促进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变教学方式,变换自己的角色。当前,情境教学是促动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最好方法。
一、情境教学法的概念和作用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化学学科知识具有微观性和抽象性的特点,在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法可以使抽象的理论和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有助于学生的感性知识的形成;使学生身临其境,从形象的感知达到抽象性的感悟。情境教学法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自主学习,使他们对化学乐学、善学、会学、学而不厌,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二、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途径
1.再现生活情境,引发本质探究。化学和生活联系紧密,生活中处处涉及化学。教师从化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入手来创设情境,为化学学习提供了一定的感性材料,既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化学知识学习的意义、作用,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又有助于学生利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对新知识的理解和体会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例如,讲授《胶体》凝聚现象时,可创设这样一个情境:平时喝的豆浆加入糖没什么变化而误加食盐,豆浆中就有絮状浑浊产生,原因何在?这样的情境,在生活中经常发生,学生也有此类的经验,却可能没有考虑过其中的原因。教师的引导使学生对生活现象产生了一个“为什么”的好奇心,满足了他试图解决问题的欲望。同时,这样的引入,简单直观,为知识创造了良好的认知起点。在此基础上,使学生逐渐能够学以致用最终能够独立地应用学到的理论知识解释日常生活现象,解决化学问题。
2.利用实验情境,激发创造性思维。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精心设计富有启发性的实验情境,让学生全方位参与知识的内化过程,既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又能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动脑的能力以及探索新知的精神;既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学生知识,启发学生的思维,又可以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从而达到预期的效果。通过实验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可以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并使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挥。
3.穿插化学史例,启迪学生智慧。在教学过程中,若能结合教材穿插一些生动有趣、引人入胜的历史故事或科学家的生活片段,让学生去追踪科学家的思维轨迹,去体验创造发明的境界,可使其自然地进入学习知识、发展智力的良好情境之中、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增添记忆效果。
4.利用认知矛盾,创设教学情境。新旧知识的矛盾,日常概念与科学概念的矛盾,直觉与客观事实的情感、行为等方面矛盾等等都可以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学习愿望,形成积极的认知氛围和情感氛围,因而都是用于设置教学情境的好素材。通过引导学生分析错误的原因,积极地进行思维、探究、讨论,不但可以使他们达到新的认知水平,而且可以促进他们在情感、行为等方面的进一步发展。
5.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化学学科是一门宏观现象后面蕴藏着微观奥秘的自然科学,宏观现象是它的特点,微观抽象是它的难点。利用多媒体技术集文字、图像、声音、数据、动画和视频等信息于一体,模拟微观的运动,使微观世界宏观化,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变静态为动态,对瞬间定格分析;展示感性材料,缩短时空距离;模拟实验室中不易完成的实验,使实验更加完整,能让学生亲自体验和感受知识,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效率。
三、创设教学情境应注意的问题
1.情境内容要有明确性、具体性。不要过于繁杂和开放,可控制在一个点或一个面上,便于学生读懂情境所提供的信息,激活新知。
2.教师在结束一个情境进入下一话题时,应注意引导学生的同步,避免学生依然停留在过去的情境中,或偏离课堂内容而讨论情境以外的某些内容。
总之,面对新课程带来的新理念,教学手段和方法都发生了重大改变。情境教学是教学方法改变的关键,以至越来越受人们的重视。因此,在教学中只有不断的深入分析教材,结合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努力创设有价值的教学情境,才能优化课堂结构,使得学生的主动性得到有意义的发挥。
参考文献:
[1]白军巧.多媒体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17).
[2]阿依努尔.化学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2).
作者简介:黄晓秋,女,1973年8月出生,本科,就职学校:福建省宁化一中,研究方向:高中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