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管理方法的应用机理探讨

2014-11-22 18:27谷兴荣罗灿
科学与管理 2014年5期
关键词:管理方法科学技术

谷兴荣+罗灿

摘要:本文讨论科技管理方法作用于管理对象后,引起管理对象的心理和行为变化的途径和过程。即用科学学等基础理论探讨科技管理方法的应用机制和管理效果的理论。主要内容有(1)从管理机理的角度界定管理、管理者、基础理论、桥梁学科等概念。(2)明确科技管理学的基础理论与管理方法的范围。(3)发掘科技管理方法的作用途径与过程。(4)阐析科技管理机理的学术新意和可能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科学技术;管理方法;应用机理;途径步骤

中图分类号:G3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3-8256.2014.05.004

科学技术管理方法有计划、组织、激励、控制等,这些方法实施于管理对象以后,引起管理对象的情绪态度的变化和行为方式变化的途径和过程。运用科学学等基础理论解释科技管理方法的应用引起的上述变化的机制和解释科技管理方法的实际效果。最后建立科技管理基础理论与科技管理方法的桥梁。对此可称为科学技术管理方法的应用机理理论,或叫科学技术管理机理学。

1 研究意义

科学技术管理方法的应用机理理论的探讨有以下几点意义。

首先,提出管理学的基础科学概念的范围(见研究内容)。这是学科建设的必明之理,因此,进行其研究很有理论意义。

其次,提出一个论点,即管理是管理者运用管理方法引导、干涉、控制管理对象的行为,使管理对象的行为朝着管理者设定的目标发展的过程。深入研究此题,对引导干涉控制机理的揭示,无疑是管理科学化的基础。

其三,本文提出的管理方法作用于管理对象后,导致管理对象行为改变,进而使其体系结构、运行机制、发展规律有哪些改变,变化过程,管理成败的因素与机制分析[1]。本文以科学技术为管理对象,科技管理学阐述的管理方法为内容,以科学学与心理学为原理性基础理论进行管理机理研究。由此架起管理学基础理论与管理方法学的桥梁[2]。有助于科技管理学理论水平的提升。

其四,本文研究成果能以明确的标准区分哪些学科是管理学基础理论,哪些是管理方法性学科,哪些是桥梁性学科,由此构划出科技管理学各学科的学科体系,明确该体系中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关系[3]。这种研究对于管理学领域的“解释现象、发现规律、指导实践”都是很有意义的。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科技管理理论是对科技管理实践所得出的管理经验和原则的总结与升华,是科技管理思想和管理知识的体系化。科技管理理论自诞生以来,历经了近一个世纪的演变,正视今天科技管理理论发展的动态,并对未来科技管理理论的发展进行展望,无疑对中国管理理论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一) 科学学理论与科学技术管理的研究,有清华大学、中科院管理所、大连理工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天津大学与天津科学学所等都进行了深入研究,出了大批高质量成果,值得学习。

(二)科学技术战略规划和计划方法对管理对象(科学技术体系)的影响机制,李霆(2005)等人探讨了战略规划与系统转型的机制,用框图明示了企业科学技术创新动态能力,战略转型要素和转型是否成功间的关系。[4]张文健等(2005)对行为控制方法与心理学原理的关系进行了研究[5]。莫寰(2009)探讨了计划方法对人的行为过程的改变,计划对人的行为结果、行为规范、行为控制的变化机制[6]。这些成果为研究计划规划管理方法的影响途径和过程研究提供了启发与指导作用。但未直接讨论本问题。

(三)科学技术的团队组织方法对管理科学技术的影响机制方面,张勉、张德(2003)对组织文化的传播机制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看法[7]、朱小妹等(2005)研究了知识型员工的心理契约结构[8] 。国外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不少[9]。这些研究重在方法与效果的关系研究,没有阐明这些方法实施在管理对象中的作用环节与步骤。

(四)制度设计与社会规范系统控制等管理方法的作用机制,对科技人员与科技团队活动的影响关系,有不少的研究成果。张文健、孙绍荣(2005)探讨了基于行为控制的要求而如何进行制度设计的问题。包括制度怎样控制科技人员的行为;行为控制的研究成果如何用于到制度设计,得出制度设计的基本原则等[5]。邢怀斌等(2006)探讨了权力结构与政策方法的关系[10]。吴伟伟(2009)等探讨了技术管理系统越来越向内在原因及复杂程度的测量方法,认为复杂化来源于知识、参与者、工具和个人四个要素,每个要素来源于自身的关系状况等。盛绍瀚、李煜、唐方成、刘景江(2006)等人作了类似研究,提出了很好的看法。杨剑(2007)等探讨了系统动力等方法对区域创新的运行机制,通过建立区域创新的基本结构模型,研究创新系统中人才、知识和资金的运行机制等等。这些方法在管理对象中的反应过程如何,缺乏讨论。

(五)文化引导方法、激励方法、交流协调方法等对科技人员的活动的影响途径、过程等问题。陈加州等(2003)研究企业员工心理契约的结构维度[11]。王道平(2008)等探讨了激励方法对供应链动作的影响,主要研究敏捷供应链的知识服务主体交互影响及激励模型问题。施培智、顾有方(2011)探讨了协调方法对人才劳动作为的影响机制,提出以“和”为导向构建高层次人力资源的激励机制问题。这些方法对不同人群的针对性分析不够。

科学技术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相结合,管理方法与管理理论逐步融合,融合的主要特征是管理方法的作用机制逐步得到揭示,这方面的成果越来越多。使管理学从管理经验管理方法的概括,逐步向理论性学科发展。

3 研究的主要内容

3.1 建立假设条件

本项研究是把一个假设作为前提条件进行研究。即假设每个管理对象在没有被管理的自然状态下,经过各自系统内的各部分之间、自身系统与外界之间的互动中,能自然形成各自的体系统结构、运动机理和发展规律。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等是探讨其运动机制与发展规律的科学。管理是用管理方法改变管理对象的自然状态,改变其自行发展的活动。

3.2 从新的视角提出与界定几个主要概念

管理:管理是管理者运用管理方法引导、干涉、控制管理对象行为的活动,使其朝着管理者设定的目标运行发展的过程。

管理者:一个地方和单位的发展战略、规划、计划及发展措施的制定、实施监督和评价者。在管理系统中占有主导地位。

管理对象:包括人和事两方面,作为管理对象的人是地方和单位的某项工作的具体执行者,如工厂里的工人,学校的老师与工人,农村的农民等。作为管理对象的事,是指一项任务,一个工程等具体事务。

管理学基础理论: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原理性基础理论,即研究管理对象的体系结构、运行机制、发展规律的理论。不同行业的管理学有不同的基础理论,如科技管理的基础理论是科学学与心理学等。二是工具性基础理论,即各自管理都要掌握的方法性工具性知识技巧,如数学、逻辑学、计算机知识等。三是相关性基础理论,如科技管理人员要学习科技政治学、科技教育学等。

管理方法:管理实践中所使用的手段。如计划方法、沟通方法、激励方法等。

桥梁学科:管理学基础理论学科与实践方法学科之间的过渡性学科。如何用基础理论解释管理实践中的客观现象,管理学基础原理如何应用到实践活动,实践方法如何概括出规律性的理论等几门学科。

3.3 框定科技管理学基础理论的范围和管理方法的范围

科技管理学的基础理论、桥梁学科、管理方法性学科各包括哪些内容,三者之间是什么关系,这对于管理学专业的学历教育和进修培训的课程设置,都是大有益处的。本文要详细探讨此问题。对其学科体系的初步认识如图1。

3.4 发掘科技管理方法的作用过程,即科技管理机理研究

管理机理学是研究管理者运用管理方法,作用于管理对象以后,这理对象行为变化的同时有管理对象的体系结构、运行机制、发展规律的哪些改变。关于这种方法作用与对象改变的过程、途径、机制的理论叫管理机理学,如图2所示。

管理机理学重点研究后三步的变化机制,以及反馈过程。

3.5 运用管理学原理,对管理活动的成败结果、意外现象进行管理机理视角上的解释

比如现在很多的管理案例,我们将之提升到基础原理的角度进行分析,必定能使管理学前进一步。

3.6 发掘管理学相关基础理论对科技管理方法的新启示

包括从中推导出新的管理机制,管理方法,管理规则等。

4 创新之处与拟能解决的问题

4.1 创新之处

(一)明确科学学(原理性)、科技经济学、科技教育学等(相关性)、逻辑学、数学(方法性)等为科技管理的基础科学,计划、激励等为科技管理的方法,科技机构、科技人才、科技项目等为管理对象。在此基础上,运用基础理论,研究管理方法实施后管理对象体系中的作用途径和过程,用以提升科技管理学的理论化、系统化,是一种新的尝试。

(二)通过上述思路的研究,对科技管理学从基础科学、桥梁科学、应用方法的三门类(见图1),进行学科体系的构建也有新意。

(三)通过深入详细地研究各种管理方法实施在管理对象体系中的影响途径和作用的各环节以及前后各步骤,解释管理方法的应用机制和管理效果,是科技管理学理论研究的新视角,对于解释现象、发现规律、预测未来都是有效方法。

4.2 拟能解决的问题

运用管理学基础理论阐析管理方法实施后的影响途径与影响过程,是十分复杂难度很大的问题。因而容易带来质疑,研究中,必须明确回答如下三个问题,或叫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不同部门的管理不同内容的管理涉及到不同的基础理论、影响途径和影响过程。如农业计划管理和学校教育管理就不一样。运用系统科学方法,分析揭示管理机制的层次结构。有普通意义上的管理方法实施的影响途径与过程研究,也可以有工业管理、农业管理、科学技术管理等部门管理方法的影响途径与过程研究,还可以有第三层次的如科学技术部门的基础科技、工业科技、农业科技等管理方法的影响途径过程研究等等(图3)。

(二)在管理实践中,运用行为科学的分析方法,发现一个机构的管理、一个项目的管理、一个问题的管理,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管理方法。一种管理方法可以运用到不同的管理对象与管理项目。并且同一种管理方法运用在不同的管理对象和问题上,往往会得到不同的应用效果,这是正常现象,可以从管理对象的本质特征上去解答管理方法的应用效果问题。如民众参与管理的方法在欧美运用的特征效果与台湾是不同的,我们可从台湾与欧美的传统文化差异去分析问题提出新的技术性微观管理办法。

(三)系统管理方法运用中的影响途径、过程与效果的不确定性问题。管理方法在实践运用中,其影响途径、过程和效果,有时会发生预想不到的变化,存在的严重的不确定性问题。仔细分析便会发现,这种不确定性大多是来源于研究对象之外的管理者不了解的环境性影响和环境的变化性影响,也有一部分不确定性是由管理对象导致的,这往往是对其内在结构、运行机制、发展规律的了解不够所导致。

以上三个需要质疑、需要解决的问题,并不减弱研究管理方法实施的影响途径、过程和效果的意义。并不减弱建立管理学基础理论与应用方法的桥梁的意义。这项研究能加深管理方法应用机制的了解,加深管理方法与管理效果联系的了解,提高管理的科学化、理论化水平。

参考文献:

[1] 罗宾斯(美). 管理学[M]. 孙健敏, 黄卫伟等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2] 梅西亚等(美). 管理学——原理案例与实践[M]. 詹正茂等译,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9.

[3] 黄速健, 黄群慧. 管理科学化与管理学方法论[M]. 北京: 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5.

[4] 李霆等. 社会规范对技术接收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J]. 科学学研究, 2005, (3).

[5] 张文健, 孙绍荣. 基于行为控制的制度设计研究[J]. 科学学研究, 2005, (1).

[6] 莫寰. 中国文化背景下的创业意愿路径图——基于“计划行为理论”[J]. 科研管理, 2009, (6).

[7] 张勉, 张德: 组织文化的影响和传播机制研究述译[J]. 科学学研究, 2003,(增).

[8] 朱晓妹, 王重鸣. 中国背景下知识型员工的心理契约结构研究[J]. 科学学研究, 2005, (1).

[9] Todorova. G and B. Durisin. “Absorptive Capacity: Valuing a reconceptualization”[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007. 32(3):774-785.

[10]邢怀滨, 苏峻. 全球科技治理的权力结构、困境及政策含义[J]. 科学学研究, 2006, (3):368.

[11]陈加州, 凌文辁, 方俐落. 企业员工心理契约的结构维度[J]. 心理学报, 2003, 35(3):404-410.

(责任编辑:王保宁)

Abstract: The thesis focus on the psychological and behavioral changes produced by the application of scientific management measures. That is the basic theory of science of scienc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mechanism and the effect of scientific management.The primary contents are as follows (1)Define the concept of management, managers, basic theory, bridges and other subjec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nagement mechanism. (2)Make clear the basic theory of scientific management and the range of management methods. (3)Explore the application mechanism of scientific management.(4) Analyse innovative scientific management mechanism and possible solutions.

Keywords: Science and technology;Management method;Application mechanism;Pathway and steps

[5] 张文健, 孙绍荣. 基于行为控制的制度设计研究[J]. 科学学研究, 2005, (1).

[6] 莫寰. 中国文化背景下的创业意愿路径图——基于“计划行为理论”[J]. 科研管理, 2009, (6).

[7] 张勉, 张德: 组织文化的影响和传播机制研究述译[J]. 科学学研究, 2003,(增).

[8] 朱晓妹, 王重鸣. 中国背景下知识型员工的心理契约结构研究[J]. 科学学研究, 2005, (1).

[9] Todorova. G and B. Durisin. “Absorptive Capacity: Valuing a reconceptualization”[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007. 32(3):774-785.

[10]邢怀滨, 苏峻. 全球科技治理的权力结构、困境及政策含义[J]. 科学学研究, 2006, (3):368.

[11]陈加州, 凌文辁, 方俐落. 企业员工心理契约的结构维度[J]. 心理学报, 2003, 35(3):404-410.

(责任编辑:王保宁)

Abstract: The thesis focus on the psychological and behavioral changes produced by the application of scientific management measures. That is the basic theory of science of scienc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mechanism and the effect of scientific management.The primary contents are as follows (1)Define the concept of management, managers, basic theory, bridges and other subjec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nagement mechanism. (2)Make clear the basic theory of scientific management and the range of management methods. (3)Explore the application mechanism of scientific management.(4) Analyse innovative scientific management mechanism and possible solutions.

Keywords: Science and technology;Management method;Application mechanism;Pathway and steps

[5] 张文健, 孙绍荣. 基于行为控制的制度设计研究[J]. 科学学研究, 2005, (1).

[6] 莫寰. 中国文化背景下的创业意愿路径图——基于“计划行为理论”[J]. 科研管理, 2009, (6).

[7] 张勉, 张德: 组织文化的影响和传播机制研究述译[J]. 科学学研究, 2003,(增).

[8] 朱晓妹, 王重鸣. 中国背景下知识型员工的心理契约结构研究[J]. 科学学研究, 2005, (1).

[9] Todorova. G and B. Durisin. “Absorptive Capacity: Valuing a reconceptualization”[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007. 32(3):774-785.

[10]邢怀滨, 苏峻. 全球科技治理的权力结构、困境及政策含义[J]. 科学学研究, 2006, (3):368.

[11]陈加州, 凌文辁, 方俐落. 企业员工心理契约的结构维度[J]. 心理学报, 2003, 35(3):404-410.

(责任编辑:王保宁)

Abstract: The thesis focus on the psychological and behavioral changes produced by the application of scientific management measures. That is the basic theory of science of scienc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mechanism and the effect of scientific management.The primary contents are as follows (1)Define the concept of management, managers, basic theory, bridges and other subjec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nagement mechanism. (2)Make clear the basic theory of scientific management and the range of management methods. (3)Explore the application mechanism of scientific management.(4) Analyse innovative scientific management mechanism and possible solutions.

Keywords: Science and technology;Management method;Application mechanism;Pathway and steps

猜你喜欢
管理方法科学技术
教育部科学技术司更名为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
科学技术部令第19号 科学技术活动违规行为处理暂行规定
科学技术活动违规行为处理暂行规定
今天让科学做什么?
中小学实验教学管理方法的优化策略研究
高中班主任如何开展班级管理工作
煤矿机械制造中合理设计及管理方法研究
加强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思路与对策
历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新闻背景:我国五大国家科学技术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