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利用发散思维开展学科整合教学的尝试

2014-11-22 18:50刘秀玲
新课程·上旬 2014年9期
关键词:学科整合发散思维问题

摘 要: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地理与其他学科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从地理与数学、语文、物理和音乐等方面阐述了学科整合的有关方法和体会。

关键词:发散思维;学科整合;问题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构建开放性地理课堂,充分利用发散思维,加强地理学科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间的整合,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具有重要意义。下面我结合地理教学中的几点体会,从以下方面进行阐述。

一、利用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学习地理

数学作为学习和生产的重要工具学科对学习地理有很大帮助。在阅读和绘制气候和降水等气候图时,常用到数学知识进行分析。在学习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等经济部门的发展时,也会用一些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利用数学知识和方法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1.巧用数学辅助线理解并解决地理问题

范例:读经纬网图1,写出A点的经纬度——

分析:利用添加辅助线的知识,如图2。在两条160°经线之间添上180°经线,根据经度的划分可知,向东不断增加的是东经,不断减小的是西经,可判断A点的经度是160°E。另外,在两条20°纬线之间添上0°纬线(即赤道)根据纬度的划分,向北增加为北纬,向南增加为南纬,可判断A点的纬度是20°N。这样就很容易准确地判断出A点的经纬度是160°E、20°N。

2.利用数学化归思想解决地理问题

化归思想指将有待解决或未解决的问题通过转化过程,归结为一类已经解决或较易解决的问题中去,以求得解决的思想。客观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事物之间相互联系和转化,是现实世界的普遍规律。利用化归思想可将一些看似陌生的地理问题转化为用已学的地理知识去解决。例如,英国居民养成了一个出门带伞的习惯,你能用所学地理知识加以解释吗?虽然初中地理没有学习英国这个国家,但我们知道英国位于欧洲西部,欧洲西部是初一世界区域地理学习的重点之一。仔细分析便知,英国居民出门带伞应和当地气候有关,欧洲西部沿海地区主要气候类型是温带海洋性气候,气候特点是终年降水均匀,每天都可能有阴雨天气。因此,这个题目其实考查的是欧洲西部的气候。利用化归思想进行分析,就可实现问题由未知到已知,由困难到容易的转化。

二、利用诗词、谚语、对联等语文知识丰富地理教学

地理教学内容广泛性的特点给了我们充分的机会使用比喻、诗歌、谚语、对联等文学知识。教学中,充分利用语文教学资源能够营造愉快的学习氛围,活跃课堂气氛。

在学习地球方面的知识时,引用《敕勒歌》中的诗句:“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来说明古时人们对地球“天圆地方”这种形状的认识。讲赤道的周长时,可引用毛主席的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来帮助学生记忆。

在学习我国的地形时,可引用诗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来说明内蒙古高原地面坦荡的地形特点;在讲述我国地势特点时,可引用李白的七言绝句《望天门山》中的诗句“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词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李煜《虞美人》中的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等,来说明“我国地势西高东低”的特点。

学习我国的河流时,引用宋代赵师秀《约客》中的诗句:“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明代解缙的“春雨贵如油”等诗句,说明我国降水的季节分布规律是“夏秋多,冬春少”。学习长江时,可引用李白的诗句“长江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让学生来体会长江从源头至宜宾河段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的特点。

另外,对联也能反映各省区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八百里洞庭凭岳阳壮阔,两千年赤壁览黄鹤风流”反映的是湖南和湖北;“苍松雪岭,沃野龙江稻谷香;碧草毡房,春风马肥牛羊壮”反映的是黑龙江和内蒙古;“三海九门、京华迎奥运”,“一江两岸、世博靓申城” 反映的是北京和上海。由此结合教学,使学生置身于浪漫的诗情氛围中,就能极大地激发他们探究地理知识奥秘的欲望。

三、利用物理知识解决地理问题

地理教学也离不开物理学知识,如讲海陆分布对气候的影响时,指出海陆热力性质不同,对气温的影响也不同。海洋吸热慢,放热也慢,陆地吸热快,放热也快。因此,夏季海洋的气温比陆地低,冬季海洋的气温比陆地高。

四、利用音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要增加地理课的趣味色彩,不仅可以引入语文优美的诗词,而且还可适当引入动听的歌曲或优美的音乐。例如,讲亚洲时,可播放歌曲《亚洲雄风》;讲我国的民族时,可播放歌曲《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讲我国的疆域时,在教学任务结束后,可为学生播放中国好声音歌手平安演唱的《我爱你,中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讲西北地区时,可播放歌曲《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讲青藏地区时,可让学生听一曲《天路》;讲台湾地区时,可让学生听一曲《阿里山的姑娘》等等。在展示自然和人文景观图时,可播放一段轻松和缓的音乐。因此,在教学中适时适当地引入歌曲或音乐,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心理学家认为,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最主要特点,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充分利用发散思维,加强地理教学与其他学科间的学科渗透和整合,紧紧联系并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点,满足初中学生求新求异、扩展知识面的要求,是推进实施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率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朱梅光.地理教学中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培养初探.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8(11).

作者简介:刘秀玲,女,1977年3月出生,山东省宁阳县乡饮乡人,汉族,中学一级教师,乡饮中心学校地理教研组长,主要从事初中地理教学和研究工作。

摘 要: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地理与其他学科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从地理与数学、语文、物理和音乐等方面阐述了学科整合的有关方法和体会。

关键词:发散思维;学科整合;问题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构建开放性地理课堂,充分利用发散思维,加强地理学科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间的整合,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具有重要意义。下面我结合地理教学中的几点体会,从以下方面进行阐述。

一、利用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学习地理

数学作为学习和生产的重要工具学科对学习地理有很大帮助。在阅读和绘制气候和降水等气候图时,常用到数学知识进行分析。在学习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等经济部门的发展时,也会用一些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利用数学知识和方法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1.巧用数学辅助线理解并解决地理问题

范例:读经纬网图1,写出A点的经纬度——

分析:利用添加辅助线的知识,如图2。在两条160°经线之间添上180°经线,根据经度的划分可知,向东不断增加的是东经,不断减小的是西经,可判断A点的经度是160°E。另外,在两条20°纬线之间添上0°纬线(即赤道)根据纬度的划分,向北增加为北纬,向南增加为南纬,可判断A点的纬度是20°N。这样就很容易准确地判断出A点的经纬度是160°E、20°N。

2.利用数学化归思想解决地理问题

化归思想指将有待解决或未解决的问题通过转化过程,归结为一类已经解决或较易解决的问题中去,以求得解决的思想。客观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事物之间相互联系和转化,是现实世界的普遍规律。利用化归思想可将一些看似陌生的地理问题转化为用已学的地理知识去解决。例如,英国居民养成了一个出门带伞的习惯,你能用所学地理知识加以解释吗?虽然初中地理没有学习英国这个国家,但我们知道英国位于欧洲西部,欧洲西部是初一世界区域地理学习的重点之一。仔细分析便知,英国居民出门带伞应和当地气候有关,欧洲西部沿海地区主要气候类型是温带海洋性气候,气候特点是终年降水均匀,每天都可能有阴雨天气。因此,这个题目其实考查的是欧洲西部的气候。利用化归思想进行分析,就可实现问题由未知到已知,由困难到容易的转化。

二、利用诗词、谚语、对联等语文知识丰富地理教学

地理教学内容广泛性的特点给了我们充分的机会使用比喻、诗歌、谚语、对联等文学知识。教学中,充分利用语文教学资源能够营造愉快的学习氛围,活跃课堂气氛。

在学习地球方面的知识时,引用《敕勒歌》中的诗句:“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来说明古时人们对地球“天圆地方”这种形状的认识。讲赤道的周长时,可引用毛主席的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来帮助学生记忆。

在学习我国的地形时,可引用诗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来说明内蒙古高原地面坦荡的地形特点;在讲述我国地势特点时,可引用李白的七言绝句《望天门山》中的诗句“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词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李煜《虞美人》中的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等,来说明“我国地势西高东低”的特点。

学习我国的河流时,引用宋代赵师秀《约客》中的诗句:“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明代解缙的“春雨贵如油”等诗句,说明我国降水的季节分布规律是“夏秋多,冬春少”。学习长江时,可引用李白的诗句“长江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让学生来体会长江从源头至宜宾河段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的特点。

另外,对联也能反映各省区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八百里洞庭凭岳阳壮阔,两千年赤壁览黄鹤风流”反映的是湖南和湖北;“苍松雪岭,沃野龙江稻谷香;碧草毡房,春风马肥牛羊壮”反映的是黑龙江和内蒙古;“三海九门、京华迎奥运”,“一江两岸、世博靓申城” 反映的是北京和上海。由此结合教学,使学生置身于浪漫的诗情氛围中,就能极大地激发他们探究地理知识奥秘的欲望。

三、利用物理知识解决地理问题

地理教学也离不开物理学知识,如讲海陆分布对气候的影响时,指出海陆热力性质不同,对气温的影响也不同。海洋吸热慢,放热也慢,陆地吸热快,放热也快。因此,夏季海洋的气温比陆地低,冬季海洋的气温比陆地高。

四、利用音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要增加地理课的趣味色彩,不仅可以引入语文优美的诗词,而且还可适当引入动听的歌曲或优美的音乐。例如,讲亚洲时,可播放歌曲《亚洲雄风》;讲我国的民族时,可播放歌曲《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讲我国的疆域时,在教学任务结束后,可为学生播放中国好声音歌手平安演唱的《我爱你,中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讲西北地区时,可播放歌曲《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讲青藏地区时,可让学生听一曲《天路》;讲台湾地区时,可让学生听一曲《阿里山的姑娘》等等。在展示自然和人文景观图时,可播放一段轻松和缓的音乐。因此,在教学中适时适当地引入歌曲或音乐,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心理学家认为,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最主要特点,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充分利用发散思维,加强地理教学与其他学科间的学科渗透和整合,紧紧联系并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点,满足初中学生求新求异、扩展知识面的要求,是推进实施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率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朱梅光.地理教学中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培养初探.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8(11).

作者简介:刘秀玲,女,1977年3月出生,山东省宁阳县乡饮乡人,汉族,中学一级教师,乡饮中心学校地理教研组长,主要从事初中地理教学和研究工作。

摘 要: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地理与其他学科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从地理与数学、语文、物理和音乐等方面阐述了学科整合的有关方法和体会。

关键词:发散思维;学科整合;问题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构建开放性地理课堂,充分利用发散思维,加强地理学科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间的整合,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具有重要意义。下面我结合地理教学中的几点体会,从以下方面进行阐述。

一、利用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学习地理

数学作为学习和生产的重要工具学科对学习地理有很大帮助。在阅读和绘制气候和降水等气候图时,常用到数学知识进行分析。在学习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等经济部门的发展时,也会用一些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利用数学知识和方法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1.巧用数学辅助线理解并解决地理问题

范例:读经纬网图1,写出A点的经纬度——

分析:利用添加辅助线的知识,如图2。在两条160°经线之间添上180°经线,根据经度的划分可知,向东不断增加的是东经,不断减小的是西经,可判断A点的经度是160°E。另外,在两条20°纬线之间添上0°纬线(即赤道)根据纬度的划分,向北增加为北纬,向南增加为南纬,可判断A点的纬度是20°N。这样就很容易准确地判断出A点的经纬度是160°E、20°N。

2.利用数学化归思想解决地理问题

化归思想指将有待解决或未解决的问题通过转化过程,归结为一类已经解决或较易解决的问题中去,以求得解决的思想。客观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事物之间相互联系和转化,是现实世界的普遍规律。利用化归思想可将一些看似陌生的地理问题转化为用已学的地理知识去解决。例如,英国居民养成了一个出门带伞的习惯,你能用所学地理知识加以解释吗?虽然初中地理没有学习英国这个国家,但我们知道英国位于欧洲西部,欧洲西部是初一世界区域地理学习的重点之一。仔细分析便知,英国居民出门带伞应和当地气候有关,欧洲西部沿海地区主要气候类型是温带海洋性气候,气候特点是终年降水均匀,每天都可能有阴雨天气。因此,这个题目其实考查的是欧洲西部的气候。利用化归思想进行分析,就可实现问题由未知到已知,由困难到容易的转化。

二、利用诗词、谚语、对联等语文知识丰富地理教学

地理教学内容广泛性的特点给了我们充分的机会使用比喻、诗歌、谚语、对联等文学知识。教学中,充分利用语文教学资源能够营造愉快的学习氛围,活跃课堂气氛。

在学习地球方面的知识时,引用《敕勒歌》中的诗句:“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来说明古时人们对地球“天圆地方”这种形状的认识。讲赤道的周长时,可引用毛主席的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来帮助学生记忆。

在学习我国的地形时,可引用诗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来说明内蒙古高原地面坦荡的地形特点;在讲述我国地势特点时,可引用李白的七言绝句《望天门山》中的诗句“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词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李煜《虞美人》中的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等,来说明“我国地势西高东低”的特点。

学习我国的河流时,引用宋代赵师秀《约客》中的诗句:“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明代解缙的“春雨贵如油”等诗句,说明我国降水的季节分布规律是“夏秋多,冬春少”。学习长江时,可引用李白的诗句“长江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让学生来体会长江从源头至宜宾河段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的特点。

另外,对联也能反映各省区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八百里洞庭凭岳阳壮阔,两千年赤壁览黄鹤风流”反映的是湖南和湖北;“苍松雪岭,沃野龙江稻谷香;碧草毡房,春风马肥牛羊壮”反映的是黑龙江和内蒙古;“三海九门、京华迎奥运”,“一江两岸、世博靓申城” 反映的是北京和上海。由此结合教学,使学生置身于浪漫的诗情氛围中,就能极大地激发他们探究地理知识奥秘的欲望。

三、利用物理知识解决地理问题

地理教学也离不开物理学知识,如讲海陆分布对气候的影响时,指出海陆热力性质不同,对气温的影响也不同。海洋吸热慢,放热也慢,陆地吸热快,放热也快。因此,夏季海洋的气温比陆地低,冬季海洋的气温比陆地高。

四、利用音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要增加地理课的趣味色彩,不仅可以引入语文优美的诗词,而且还可适当引入动听的歌曲或优美的音乐。例如,讲亚洲时,可播放歌曲《亚洲雄风》;讲我国的民族时,可播放歌曲《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讲我国的疆域时,在教学任务结束后,可为学生播放中国好声音歌手平安演唱的《我爱你,中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讲西北地区时,可播放歌曲《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讲青藏地区时,可让学生听一曲《天路》;讲台湾地区时,可让学生听一曲《阿里山的姑娘》等等。在展示自然和人文景观图时,可播放一段轻松和缓的音乐。因此,在教学中适时适当地引入歌曲或音乐,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心理学家认为,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最主要特点,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充分利用发散思维,加强地理教学与其他学科间的学科渗透和整合,紧紧联系并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点,满足初中学生求新求异、扩展知识面的要求,是推进实施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率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朱梅光.地理教学中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培养初探.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8(11).

作者简介:刘秀玲,女,1977年3月出生,山东省宁阳县乡饮乡人,汉族,中学一级教师,乡饮中心学校地理教研组长,主要从事初中地理教学和研究工作。

猜你喜欢
学科整合发散思维问题
运用信息技术优化物理教学
深化课改的五个着力点
例谈发散性思维训练
金融新晋军的“发散思维”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