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彩莲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11-000-01
摘 要 本文首先阐述现代信息技术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意义,然后分析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最后提出现代信息技术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 现代信息技术 高校体育教学 应用对策
随着我国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已应用于社会的各行各业。在体育教学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是高校体育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信息技术也是当代社会发展的一种主要形式,因此,现代信息技术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现代信息技术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一般来说,体育不仅有竞技性,更兼备了趣味性,然后,在传统高校的体育教学中,往往忽视了体育应有的趣味性。很多学生面对枯燥而无味的体育训练,经常会出现一些厌烦情绪,从而丧失了学习体育的兴趣。所以,为了能够解决这个问题,高校体育教师可以充分运用信息技术,让体育教学的内容更加丰富,不断提升学生的兴趣。而体育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方式也多种多样,高校体育教师可以就实际情况而定。比如,学生在体育训练过后,会感到十分疲惫,此刻为学生插播一段趣味的体育节目,通过展示有趣的图片、文字或视频,给学生展现一个多姿多彩的体育世界,激发学生探知体育世界的欲望,这样不仅能够有效缓解学生的疲惫,更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对于体育学习的兴趣。
二、现代信息技术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应用的现状
(一)教学信息化素质不高
由于受到学历、年龄、职务等方面的影响,高校体育教师的素质表现不一[1]。就目前来看,大部分高校体育教学师资力量十分薄弱,体育教师的数量不仅稀少、学历偏低,而且在体育教学能力上也有所不足,信息化素质还有待提高。当前,师生比例的严重失调和信息化素质的偏低,将直接影响体育教学的质量,表现在体育教学效果差,学生兴趣下降等方面,这样会丧失高校体育教育的功能,成为一种摆设。不仅如此,还因为高校专职体育教师数量的缺乏,并且盲目的开展现代信息化教学方式,这样很难确保体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教学内容安排不合理
当前很多高校仍将竞技作为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这样会直接产生一些严重的后果。比如学生将无法继承中华体育精神,发扬中华体育文化。其实竞技体育只是体育中的一小部分,其文化和传统体育不一样,并不能代表我国的传统文化。一方面,国内各大高校体育教学内容比较单一,训练起来也比较困难,而且高校体育教学也有很多竞技项目,这对学生自身的协调能力有着极高的要求。而另一方面,学生学习起来也感到很吃力,打击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虽然有些高校在体育教学中应用了现代信息技术,但是在教学内容上安排的不合理,教学效果得不到应有的提升。
三、现代信息技术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应用的对策
(一)建立信息技术教学平台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有效促进大量的网络资源被学生学习和共享,可以让高校体育教师获得足够的体育知识和素材[2]。高校体育老师可以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建立起校园体育网站,把有利于学生训练和学校的资料上传到网站内,实现资源共享。同时,也可以建立起师生互动平台,让学生反馈体育训练中的问题,以便教师可以针对实际问题进行解决。比如,体育教师可以拍摄学生训练时的视频,然后通过多媒体播放,针对学生的运动细节进行分析,找出不足,并对每一个细节动作进行讲解,保证其他学生在体育训练中能够有所注意,不在犯错,最后可将视频做成课件,传至校园体育网站上共享。
(二)制作动态体育教学课件
在动作教学上,高校体育教师往往都很重视动作的要领,所以如果能运用信息技术,便能够大大提升体育基础教学的质量。因此,高校体育教师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制动作态的体育教学课件,然后给学生播放,可以采用慢镜头回放或者定格等方式,为学生讲解和演示其中较复杂的动作,让学生能够很容易就能领会。比如,体操的后空翻是一个比较难的动作,要求力量与技能结合的非常完美,由于该动作是一次性完成的,所以在一般情况下,体育教师都很难做到讲解与示范同时进行,同学也难以明白其中的要领,如果教师能够将后空翻录制成动态的课件,并在课堂中播放,然后在进行讲解,将收到很好的效果。
(三)提高体育教学硬件条件
一方面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着力改善计算机硬件,为高校体育教学提供先进的设备,以此满足教学的需求。另一方面可以在体育部门建立一个信息工作室,按照具体的教学要求,加强对体育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同时高校也可以增设体育计算机专业,培养一批具有专业能力的计算机人才,促进高校体育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发展。
总之,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合理使用,将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主动参与到体育训练中去,并能快速掌握运动的技巧,现代信息技术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正发挥着关键作用。
参考文献:
[1] 吕文静.现代信息技术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4(11):50-60.
[2] 耿聪.现代信息技术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商场现代化.2012(27):238-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