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云艳,周人杰(.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肿瘤科肿瘤科一病区,重庆 400037;.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肿瘤科,重庆 400038)
肺癌是目前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绝大多数起源于支气管黏膜上皮,故亦称支气管肺癌。血管内介入治疗是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肺癌介入治疗是肺支气管动脉插管化疗术,属于微创手术,操作较简单,创伤小重复性强,能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痛苦,延长患者生存期。整体护理是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核心,将临床护理和护理管理的各个环节系统化的工作模式。不仅加强对患者的关注,也关注患者心理状态、所处环境、物理等因素对疾病康复的影响[1-2]。咳嗽、咯血是肺癌常见的伴随症状,本研究旨在探讨整体护理对肺癌介入术患者咳嗽、咯血等并发症的影响,并观察其生活质量状况,为肺癌介入术患者整体护理提供临床依据。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本院肺癌患者89例,均经病理组织学确诊且进行介入治疗,其中男46例,女43例,年龄42~74岁,平均(57.62±3.94)岁。TNM 分期Ⅲ期52例,Ⅳ期37例。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男21例,女19例,平均年龄(57.38±3.20)岁,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49例,男25例,女24例,平均年龄(57.69±4.05)岁,采用整体护理方法。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肺癌类型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和指标[3-4]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整体护理,具体方法如下。(1)为患者创建良好的就医环境,减少影响患者的因素。(2)制定护理计划和程序,及时发现可能存在或潜在的护理问题,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3)加强患者术前、术中和术后心理干预和健康评估。(4)针对术后并发症较多,及时观察病情变化,发现或预防并发症的发生。通过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观察患者焦虑和抑郁状况;应用生活质量评定简表评估患者总体健康、生理功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精神健康和活力等方面。所有调查均采用不记名方式,患者或家属独立完成问卷,当场收回问卷。
1.3 统计学处理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5.0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干预后咳嗽、咯血等不良反应和SAS、SDS 评分比较观察组咳嗽、咯血、恶心呕吐和骨髓抑制比例分别为53.06%(26/49)、6.12%(3/49)、57.14%(28/49)、55.10%(27/49),均低于对照组的80.00%(32/40)、22.50%(9/40)、85.00%(34/40)、75.00%(3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AS、SDS 评分分别为(56.20±1.63)、(54.17±1.64)分,均低于对照组的(65.62±1.24)、(60.36±1.8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观察组患者生理功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精神健康、活力及总体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比较(,分)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比较(,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大部分肺癌患者就诊时已经失去外科手术机会,常需进行放化疗或靶向治疗。肺癌介入治疗是在影像引导下,从股动脉至肺支气管动脉将导管插入,将化疗药物直接注入病变肿瘤内,使局部肿瘤组织接受高浓度的化疗药物,以杀死肿瘤细胞。整体护理作为新兴的一种护理工作模式,以人为中心,以护理程序为基础框架,把护理程序系统化地运用到临床护理和护理管理中去。目的是根据人的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精神等多方面需要,提供最佳护理[5-6]。
刺激性咳嗽是肺癌患者最早和常见的症状,大咯血是晚期肺癌常见死亡原因之一,主要源于支气管动脉的破裂,中晚期肺癌由于组织内小血管较多,癌组织易坏死,从而患者易发生大咯血,介入术后肿瘤组织坏死脱落致瘤体血管破裂而引起大咯血症状。肺癌合并咯血者通过灌注和栓塞术,能够达到抗肿瘤和止血的双重疗效。介入术中高浓度化疗药物对骨髓有抑制作用,可刺激胃肠道,出现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7-8]。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咳嗽、咯血、恶心呕吐和骨髓抑制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整体护理可降低患者并发症,改善患者症状。由于肺癌介入术后可出现并发症,通过建立规范化护理程序,提高护理观察和预见性,做到早发现、早治疗[9]。术后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加强口腔护理,减轻不良刺激,对呕吐频繁者注意补充水、电解质、营养液支持疗法。一旦出现大咯血,稳定患者情绪,立即通知医生,积极配合医生抢救。使患者头偏向一侧,去枕平卧,头低脚高位;保持呼吸道通畅,迅速建立呼吸、静脉通道,避免窒息的发生。肺癌介入患者易产生绝望、恐惧等负性心理,从SAS、SDS 评分可看出,观察组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均好于对照组,进一步提示整体护理通过高度的责任感和同情心,使患者情绪稳定,改善其不良心理状态,增强其治疗信心。针对患者术后存在焦虑、恐惧、紧张、悲观等情绪,明显影响睡眠质量、进食及配合治疗,加强心理护理可增加患者对疾病及治疗方法的认识并配合治疗,减轻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增强患者治疗疾病信心,提高对治疗配合度。因此,整体护理重视患者的生物、心理和社会方面对人的健康影响。按照护理程序,有计划积极主动的护理,并向家庭延伸。全面、整体的身心护理,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10-12]。
综上所述,整体护理对肺癌介入术患者咳嗽、咯血症状及并发症具有明显地改善作用,并可促进患者日常生活质量的提高,影响着疾病的结局和预后。
[1]金涛,胡伯年,胡国明.急诊介入栓塞术治疗晚期肺癌大咯血7例观察[J/CD].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2010,3(4):253-255.
[2]刘丹,黄东,陈艳,等.循证护理在肺癌患者介入治疗术后康复过程中的对照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36):124-129.
[3]栾明霞.肺癌介入治疗210例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5):51-52.
[4]康凤英,杨辉,周卫,等.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的发展回顾与实施现状的误区分析[J].全科护理,2011,9(32):2964-2966.
[5]杨春颖,陈颖,梁曼.整体护理在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西部医学,2012,24(6):1190-1192.
[6]黄扬,朱宇峰,张兴仕.中晚期肺癌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1,9(22):124-125.
[7]文亚兰.肺癌介入治疗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J].全科护理,2010,8(12):1083-1084.
[8]王东禹,姜楠,李佳慧.康复干预对肺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作用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21):2012-2013.
[9]向春玉,陈贵华.肺癌介入术的护理[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3):362-363.
[10]刘爱华,马萍.376例肺癌介入治疗病人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J].全科护理,2009,7(34):3151-3152.
[11]杜凤兰.整体护理模式在肺癌患者中的应用[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2,23(4):484-485.
[12]张娟,翁向群,李美端.80岁以上肺癌43例术后肺部并发症原因分析与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35):8703-8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