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淋巴细胞浸润症1例

2014-11-21 07:10
罕少疾病杂志 2014年6期
关键词:真皮皮肤科肉瘤

吴 琳 赖 维

中山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皮肤科 (广东 广州 510630)

1 病历摘要

患者女,38岁,因“发现左眉弓内上方肿物1年”于2013年12月31日到我科就诊。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眉弓内上方绿豆大小肿物,偶伴瘙痒,期间曾至多家医院就诊,但诊断不明确。皮损时好时坏,可自行消退,但数天后可再发,自觉与月经周期关系较密切,与日晒无明显关系。1年来皮损逐渐增大。起病以来,患者一般情况良好。否认蚊虫叮咬史,否认家族成员中类似疾病史。

体格检查:系统体查未见明显异常。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皮肤科专科检查:左侧眉弓上方可见1个约2.5cm×2.5cm大小的肿物,突出皮面,表面轻微发红,少许脱屑,周围可见环形浅褐色色素沉着(图1),质韧,活动度可,无明显触痛。

皮损组织病理检查:镜下可见表皮轻度角化不全,皮突变平。真皮全层及血管周围淋巴组织细胞浸润,伴少许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未见明显细胞异形性(图2-3)。PAS(-),抗酸染色(-)。

根据临床及组织病理检查结果诊断为皮肤淋巴细胞浸润症。

2 讨 论

皮肤淋巴细胞浸润症(lymphocytic infiltration of the skin,LIS)又称为Jessner-Kanof综合征或Jessner皮肤淋巴细胞浸润症,由Jessner和Kanof[1]于1953年首次报道。LIS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明确。本病在临床表现和组织病理学改变上与盘状红斑狼疮、多形性日光疹以及皮肤淋巴瘤有许多共同之处,因此有学者认为LIS是上述疾病的一个阶段或异型,但Toonstra[2]等分析了100例皮肤淋巴细胞浸润症并随访数月至14年,未发现向上述疾病转化,因此认为LIS为一独立疾病。光生物学作用、局部创伤、外界刺激、昆虫叮咬、药物、感染等因素均可诱发本病,但多数患者发病前无明确诱因。

本病多发于成年人,Lipsker[3]等对210例LIS进行分析,平均发病年龄42岁,无明显性别差异。本病好发于面部,特别是颊部、鼻部和眼睑,也可累及躯干和四肢,主要表现为紫红或黄红色丘疹、结节和浸润性斑块。皮损数量不定。一般无自觉症状,偶有瘙痒或轻微疼痛,部分患者日照后加重。皮疹可持续数周、数月甚至数年,常有自发性缓解和加剧交替,消退后不留瘢痕,但可复发。病程呈良性经过,患者通常无全身症状[4]。

本病典型的组织病理[4]表现为表皮正常,真皮大片致密淋巴细胞为主的浸润,伴有少量组织细胞和浆细胞,在血管及皮肤附属器周围明显,有时可深达皮下脂肪组织,无生发中心形成,网织细胞少见。真皮浅层胶原纤维呈嗜碱性变,黏蛋白沉积少见。

在鉴别诊断[5]中,LIS必须与盘状红斑狼疮(DLE)、多形日光疹(PLE)、网状红斑性黏蛋白病(REM)、假性淋巴瘤(pseudolymhpoma)相鉴别。从组织病理上来说:DLE有表皮角化过度,角栓形成,棘层变薄,表皮突消失,基底细胞液化性改变等表现;早期PLE皮损处真皮乳头水肿,而LIS皮损不具有这种改变;REM表现为真皮内有少量黏蛋白与单一核细胞浸润,通过阿新蓝特殊染色可以鉴别;假性淋巴瘤组织病理改变主要在真皮层上部有大量淋巴细胞浸润,还可见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浆细胞浸润,偶见生发中心,可见Tingble小体。

本例患者临床表现为脸部单发的皮下结节,组织病理显示真皮全层及血管周围淋巴组织细胞浸润,符合皮肤淋巴细胞浸润症诊断。

治疗上来说:避光措施是预防LIS加重的重要途径[6-7],外用物理或化学防光剂,有光敏感者可口服羟氯喹,一般治疗有效,但停药后易复发。局部用药主要包括外用糖皮质激素、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利多卡因和糖皮质激素局部封闭,其中0.03%或0.1%的他克莫司及1%吡美莫司可作为LIS外用药的较优选择[4],孟静[8]等对7例患者单纯外用0.03%他克莫司2次/d,观察4周,其中治愈2例,显效3例,好转2例,随访2~3月未见复发及反弹。针对LIS的免疫抑制剂治疗主要有糖皮质激素、沙利度胺、甲氨蝶呤、氨苯砜、雷公藤等。Guillaume[4]对28例LIS患者使用沙利度胺,观察其疗效,其中19例患者皮损完全消退,但6例患者停药20多天后复发;Laurinaviciene等[9]报道病例经甲氨蝶呤治疗后皮疹完全消退,随访2年未复发;袁姗等[10]报道1例口服雷公藤每天30mg,3个月皮疹全部消退,随访7个月未见复发。对于各种免疫抑制剂在LIS治疗中的疗效评价尚需进一步临床研究。

1.Jessner M,Kanof NB.Lymphocytic infiltration of the skin[J].Arch Dermatol,1953,68:447-449.

2.Toonstra J,Whildschut A,Boer J,et al.Jessner's lymphocytic infiltrationof the skin.A Clinical study of 100 patients[J].Arch Dematol,1989,125(11): 1525-1530.

3.Lipsker D,CMitschler A,Grosshans E,et al.Could Jessner'slymphocytic infiltrationof the skin bea dermal variant oflupus erymematosus? An analysis of 210 cases.Dermatology 2006,213(1): 15-22.

4.邵莉梅.皮肤淋巴细胞浸润症研究进展.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11,27(4): 259-261.

5.何泽生,安国芝,张久红.皮肤淋巴细胞浸润症.临床皮肤科杂志,2012,41(12): 192.727-729.

6.Weber F,Sehmuth M,Fritsch P,et al.Lymphocytic infiltration of the skin is a photosensitive variant of lupus erythematosus: evidence by phototesting.Br J Dermatol,2001,144(2):292-296.

7.Adamski H,Labmusse AL,Sparsa A,et al.Positive photobiologicalinvestigation in Jessner’s lymphocytic infiltration of the skin.Ann Dermato lVenereol,2002,129(12):1370-1373.

8.孟静,于建斌,张江安.他克莫司软膏治疗皮肤淋巴细胞浸润症疗效观察.中国皮肤病学杂志,2008,22(5):318.

9.Laurina-viciene R,Clemmensen O,Bygum A.Successful treatment of Jessner's lymphocytic infihration of the skin with methotrexate.ActaDennVenereol,2009,89(5):542-543.

10.袁珊,雷鹏程.带状疱疹后皮肤淋巴细胞浸润1例.临床皮肤科杂志,2004,33(7):425-426.

11.钟玉敏,朱铭,陈宝树,等.永存第五对主动脉弓[J].罕少疾病杂志,2007,7(1):1-2.

12.王成林,林贵.罕少病少见病的诊断与治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215-216.

发生于汉族男性的经典型卡波西肉瘤1例

图1 经典型卡波西肉瘤患者足部皮损。双足皮肤密集分布紫红色结节,部分呈疣状增生,中央可见黑色血痂。 图2 经典型卡波氏肉瘤患者双手皮损。双手紫红色斑块、皮下结节。图3-4 经典型卡波氏肉瘤患者皮损组织病理像(HE染色)。图3 被覆鳞状上皮轻度乳头状增生,真皮内见较多血管样腔隙(x40);图4 真皮层见病变由卵圆形或短梭形细胞构成,细胞有异型,核分裂像可见(>6个/10HPF),多量裂隙样结构,其内充满红细胞(x400)。 图5-8 经典型卡波氏肉瘤患者皮损免疫组化结果。图5 CD31(+);图6 CD34(+);图7 Ki-67(10%+);图8 Ⅷ因子(小灶+)

猜你喜欢
真皮皮肤科肉瘤
依托皮肤科独立病区开展皮肤科住院医师规范化教学查房探讨
原发性肾上腺平滑肌肉瘤1例
皮肤科医生6招教你抗“冬痒”
邢台市中医院皮肤科
烧伤变形脱细胞真皮基质用于烧伤创面修复的可行性研究
滑膜肉瘤的研究进展
侧脑室内罕见胶质肉瘤一例
生态环保让真皮标志产品更美丽
咽旁巨大平滑肌肉瘤一例MRI表现
“我与真皮标志”征文选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