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有效互动策略探讨:以《生物圈中的人》为例

2014-11-21 08:55陈玉华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14年10期
关键词:胸廓同学教师

陈玉华

(尤溪县第一中学,福建 三明 365100)

师生互动是指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与合作关系[1]。新课程理念认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而初一的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并表现出强烈的意愿,喜欢学习他们认为有用的东西,喜欢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学习活动[2]。教师应很好地利用学生这一动机,挖掘《生物圈中的人》中的可利用资源,引导学生获得亲身体验,实现有效的互动。下面笔者就谈谈自己在本专题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一、活体“教具”,调动人的器官体验——能互动

在《生物圈中的人》这一主题的学习中,人既是学习者,也是学习对象,那么来自人身体的感受是最直接的体验,而且进入青春期的他们也已经对自己的身体有了自我意识,因此,模型、动画等方式都不如人体这一“活体教具”来得更直接,更具有说服力。教师在教学中要多了解学生的情感需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

例如,在学习呼吸道的作用时,教师可以请同学们比较用口呼吸与用鼻呼吸的区别。通过吸气比较,学生会体会到用口呼吸时,喉比较干,有点儿凉,感觉不舒服,教师再引导学生试说说“鼻这一器官的作用”。有了前面的体验基础,学生能够将新学习的内容与之相联系[3],很快同学们就会说出鼻具有湿润、温暖等作用,学习自然而轻松,并且同学们还懂得为了自己的健康,应用鼻呼吸,增加卫生保健意识。

再如《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这一内容,对于还没接触过压强的初一学生来说,这是相当难的一个问题,而生物课堂又不可能花大量时间去学习这一物理学问题。以往教学中大都采用教师讲解、学生记忆的方法,这样做不但课堂缺少互动,而且教学效果很差。笔者在教学中是这样处理的:上课伊始,先请同学测自己呼吸频率,学生很快就行动起来,为课堂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然后教师再请同学们做深吸气,并将双手放在肋骨两侧,体会它的移动与呼吸的关系,体会胸廓的变化与呼吸的关系。学生很快就得到答案:吸气时胸廓增大,肋骨外移。这时教师再让学生尝试难度大一点的活动:只让胸廓增大,不吸气和只吸气不让胸廓增大两种情况。他们从来没尝试过这样的呼吸,“这怎么做得到?”一脸疑惑的他们还是非常好奇地去尝试。没一会儿,不少同学反应说:老师,这好像很难做到。笔者要求他们再努力试试,哪一种情况更难做到。学生经过尝试之后说:只吸气不增大胸廓更难做到。这时笔者因势利导地提出,刚才如有捏鼻子只让胸廓增大的同学,请试着放松鼻子,体会空气是不是一下子就进去。“真的!”班级再次热闹起来,学生有求知欲,再通过模型演示,教师讲解,问题变得容易而有趣了。教师还可以教学生用手臂做一个很简单的活体模型:将两手摆成下图姿势,左面为呼气,右面为吸气,以帮助学生理解胸廓增大,膈顶部下降,胸廓缩小,膈顶部回升。

这样的教学也是完全符合新课程理念倡导的面向全体学生,力图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即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精神。

二、图像转化,降低识图难度——乐互动

每一册生物书都有大量的插图,这是生物学的学科特点,《生物圈中的人》这部分内容尤其突出,其中许多插图反映人体的结构或人的生理变化过程,通过分析图,能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信息处理能力以及分析和思维能力,学生识图能力也是生物学需要培养的一个重要能力。但反映生理过程的静态图对于初一学生来说,学习起来存在比较大的难度,最典型的图型是人体血液循环模式图[4],因为它的综合性强,需要将文字转换成图形的能力,还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笔者认为,如果教师在前面几节的教学中适当地做好铺垫,不但能降低学习难度,学习效果也会大大改观。在学习中学生经常会遇到下图,许多同学望而生畏。笔者在教学中是这样处理教材的。

在学习《血管》这一节时,在学生学完文字内容后,教师让学生完成:下列3个图例中的序号处表示的是哪种血管?理由是什么?图像线条具有形象生动、简洁的特点,对于儿童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因此他们就乐于思考这样的问题。(完成图1之后,教师还可以抛出一个问题:心脏真的是只连着一条动脉和一条静脉吗?这个问题将在下一节的学习得到解决,为下节课的学习图4——心脏的结构留下悬念)

有了前面的几个图的知识基础,再来学习《血液循环途径》,其实质就是将图2、图3、图4如何有序地连结成一个闭合的、有序的管道。同学开始思考并讨论,很快确定连结方式只有两种可能:左(心室)出左(心房)进、右(心室)出右(心房)进或左(心室)出右(心房)进、右(心室)出左(心房)进。这时教师提示:组织细胞需要什么?哪里可能获得氧气?学生认真思考之后,得出连接的方式只可能是左出的右进,右出的左进,这样才能将肺获得的氧气输送到组织细胞中。然后教师再辅以一个红细胞的运动路程的Flash动画,让学生尝试对红细胞经过的“景点”和沿途发生的“主要事件”作介绍,从而认识循环路线及血液循环的意义,原本相当费解难懂的内容,学生一样可以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尝试构建出本节课的知识体系(如下图)。通过课堂实践,发现学生构建知识能力还是挺不错的。

而《尿的形成》这一生理过程也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如果在观察尿的形成过程示意图时,教师引导生尝试,将尿的形成的动态生理过程逐步地转换成文字,如肾小球的过滤,转化成文字:除蛋白质等大分子外,其他物质经肾小球过滤后,到肾小囊的液体叫原尿,未过滤的部分由出球小动脉流出,没有提出气体交换,从图中可以获取信息:为什么叫出球小动脉?因为在肾小球只有过滤而没有进行气体交换。也知道了,原尿既不是尿也不是血液,是血液的过滤液;肾小管的重吸收,转化成文字: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部分无机盐被重新吸收到血液中,减少了葡萄糖等营养物质的流失,从而明白了重吸收有什么意义,吸收的物质到什么结构去。通过这些信息的转换训练,有利于培养图文转换能力。图文转化板书如下:

教师在教学中经常进行图文转化训练,不仅能降低学习难度,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还有利于突出知识的规律性与联系性,深化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

三、媒体辅助,微观问题直观化——促互动

在计算机未普及的过去,教师在授课时一般以文字、图片以及流程图的形式进行教学,对于生物中微观的、复杂的、动态的变化就显得缺少直观性、生动性,从而造成学习困难。而多媒体具有图文并茂、声色皆存、形象生动等优势,是以往教学中无法比拟的优势。教师可以在课堂中适时适量地利用媒体,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培养学习情感,形成学习动机[5]。

人都有寻根心理,几乎每一个孩子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曾好奇于“我是从哪里来的”。以前父母的回答不能让他们满意,他们早就盼望着老师能够在《人的生殖》中给予科学的阐述。笔者认为,虽然课本采用了大量的插图,但仍不能满足孩子们强烈的求知欲,如果教师播放《人卵受精到出生过程》的视频,画面中呈现出精子卵细胞产生的过程,精子如何才能与卵细胞相遇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开始发育,能看到胎儿的形状,还能听到胎儿强而有力的心脏跳动,学生自然地发出声音:哦,原来是这么一回事。然后再学习本节重要知识点,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前面提到了《人体血液循环模式图》,即使有了前文介绍的探究法,但如果没有适当地用动画辅助教学,学生还是难以想象血液循环到底是怎样进行,教学效果也是要大打折扣的。动画《肺内的气体交换》《毛细血管的物质交换》在这些生理过程的学习中,起到了很好的教学辅助作用。

在《生物圈中的人》这一主题中,还有许多的动手实验以及社会热点问题,如沙尘暴、青春期等都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教师在教学中如能巧妙地利用这些内容,那么,有效开展师生互动也绝非难事。

[1]郑杰.给老师的一百条建议[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美)威尔斯,邦迪著.徐学福,陈静译.课程开发:实践指南[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

[3](美)沃姆利著.池春燕,彭坚译.50种教与学的总结技巧[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

[4](美)古德,布罗菲著.陶志琼译.透视课堂[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

[5]马爱君,孙学海.科学解读插图复习效率[J].生物学教学,2011(36).

猜你喜欢
胸廓同学教师
“呼吸肌的运动和胸廓的变化与呼吸的关系”模型制作
最美教师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试论双簧管演奏中的呼吸方法
腹腔镜在儿童胸廓出口处疾病中的应用
64排螺旋CT对胸廓骨折的诊断意义探究
圆我教师梦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