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朗读教学

2014-11-20 10:44魏发兴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4年12期
关键词:桑娜感情文本

魏发兴

从事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经常在课后发现这样一明确要求:“有感情朗读课文”。也就是说,在语文教学应注意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每一篇文章都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并能在朗读中对作者的写作意图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享受到文本言语带给读者的阅读审美乐趣。因此,在语文教学中,作为教师要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朗读,在朗读感悟中培养语感,在朗读感悟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在朗读中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那么,如何进行朗读教学呢?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语文教学经验,谈谈自己几点浅显的看法。

一、创新式朗读

在我们的印象中,朗读是老师先领读一遍,接着是学生的跟读,教学时,首先教学生读生字、新词,让学生跟着朗读,再则就是上课讲解时又从文本中找出一些难写、少见的旧字也是由学生跟着朗读,使学生对生字、新词、旧字的认识或再认识有个渐进的掌握过程。而对于整篇课文的掌握,总是对一些长句、难读句、重点句,教师在课上要特别指导再范读,学生再跟读,有的段还要分小节,分层次进行带读,在让学生连成段落来朗读,一步一步地让学生练习朗读,这种传统的朗读教学虽然有助于学生对文本进行循序渐进的认知。但是这种朗读教学太死板,太没有创意,我觉得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了,因此,我在此基础上加以创新。比如:低年级的学生在朗读时总是缺乏感情,确切地说只达到了“朗读课文”的要求,并没有投入“感情”,为此,我让学生首先跟着教师的带读、跟读,使他们有序、有步骤地掌握朗读的基本方法,随后学会自己读。在学生能读准音、字,读通句子,读顺文章时,再进行有感情的朗读训练。这样,他们才能读得懂文本意图,读得懂教师对文本的析解。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在传统式的朗读教学基础上训练学生的朗读技巧和方法,不仅能让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基础,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语感,发展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达到了一举三得的目的。

二、指导式朗读

语文教学应该以“读”贯穿始终,对学生的朗读要求要严格,训练要到位,指导要细致。教师在教学朗读的指导作用至关重要。《新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要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也就是说,教师要把学生的掌握学习的方法放在第一位,要及时、认真准确地纠正、指导学生在朗读上的错误,激发学生朗读个性行为,应注意指导培养。有一些文中特殊的反问句、拟人句、夸张句等带有个别情绪的句子,教学时就要有意识地去指导,不能只是一笔带过。因为有的句子在文中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功效。比如:教学《穷人》一文中桑娜的心理描写,文中桑娜的心理变化较大,要有感情地朗读有一定的难度,因此,作为老师在课堂上要及时进行适当的指导,“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应指导学生读写桑娜 心神不安、紧张、害怕,害怕丈夫回来后责怪自己;“……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要读得强有力,体现出桑娜要收留两个孩子的坚定决心。在朗读中,做好学生学习的“向导”,引学生入文本,导学生找到与文本作者心灵沟通的渠道。导之有法,就能提高学生朗读的水平。

三、表演式朗读

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自然的生成的课堂,应该符合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应该带有文本的所有情感,应该跟着文本情感的潮涨而起,潮退而落。朗读教学上有时也应该把语文课堂当作一个大舞台,教师当导演,文本是剧本,演员就是学生。让学生在舞台上尽情表演,小到一个字、一个词的朗读都要恰到好处,让无声的肢体语言也跟随着有声的朗读旋律一同跟进,使一些文本在学生的表演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再现。如:教学《别饿坏了那匹马》时,我引导学生进行表演朗读,当学生朗读到“别打孩子!”时要指导学生自然地竭力想从轮椅上挣扎起来。又如朗读到“怎么不来看书了?”,表演“我”要抖抖手里的马草,无奈地摇摇头。朗读到“我自己提进去吧。”表演“我”要往残疾青年身后的木板房走去。这种有故事情节在要大胆指导学生进行模仿性的表演,就能让学生充分展现自我,增添学习的趣味性,又能提高学生理解文本和口头表达等能力。让学生在表演中朗读,融感情于文中。所以有的文本就要精心创设学生表演的舞台,让学生的朗读情绪跟着文本自然流露,感悟朗读的喜悦,在读中展示个性,在读中展示才艺,在读中展示智慧。

四、品读式朗读

语文教材的每一篇课文都是精巧的读物,应教会学生自己去品读。比如:在教学《山雨》一文时,如果单凭教师的讲析,一定枯躁无味,对于山雨前后美景的理解只能让学生停留在文字上。如何让学生体验那雨中的绿色?教学时,我就先让学生自己去品读,边读边展开联想,品味字、词、句中带给我们是什么样的景色?当学生流连其间,细细品读时,我就问:“这样文章的字会动吗?雨比是如何弹奏小曲的呢?雨是怎样改变山林的颜色?”这样一问,激起了学生的品读兴趣,学生越读越有味,越读越入境。在品读中悟出雨动态美和静态美。

语文朗读教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它的成败与否,关系着学生学习的效果,它不仅要关注某些环节,更应综合考虑,做全面安排,有时要“静”,听、思、悟;有时要“动”,讲、论、辩、演;有时要自己品读解出其中味;有时要点拨指导才能“牵一发而动全身”。朗读多样化,动静相生,快慢交替,疏密相间,自读自悟,或引或导,全面发挥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来解悟文本,从语文朗读中受到真、善、美的熏陶,才能达到教与学的目的。endprint

猜你喜欢
桑娜感情文本
穷人
《穷人》梗概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带着感情
带着感情
感情强烈的叹号
续写《穷人》
你永远等得起一份对的感情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