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芬芳
2013年1月17日厦门市教育局正式公布《关于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若干规定》,内容包括按时放学、严格控制作业量、保证学生睡眠、每学期只能考试两次等,被称为厦门史上最严“减负令”。在严格控制作业量方面,提出了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的要求。这个要求对一二年级的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也对课堂的增效提出了很大的挑战。40分钟何足珍贵!于是,为了40分钟的黄金时间,我们只能“舍得”。
一、舍得在课前充分预设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充分的课堂预设能够帮助年轻教师更快地拥有课堂教学机智。当我们能够静心研读文本,多方面多角度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并针对各种情况提出相应的策略的时候,我相信我们一定能够在课堂中游刃有余,并慢慢地形成教学机智。
1.关于核心问题的预设
小学数学课常常是围绕某一核心问题展开,因此关于核心问题的预设对教学重难点的突破具有重要作用。如我在教学《认识平面图形》时,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平行四边形,发现平行四边形边的特点,以便和梯形正确区分。我引入了不同大小的平行四边形,并引导学生通过测量发现边的特点,正是有了对学生容易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混淆的预设,才有了针对这一易混点所展开的探究活动。
2.关于课堂练习的预设
生活数学观提出:儿童常常是通过打了的实践活动来获得数学知识的,是在许许多多的问题解决过程中发展自己的数学认知能力的。数学课堂练习中的数学问题,对于学生数学认知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数学问题解决过程的预设可以帮助教师更快,更好地解开学生的“谜团”。如我在教学《平面图形的拼组和分割》一课时,对课堂练习进行预设,抓住了学生对于关键词“对面”的理解和学生对平面图形折叠成立体图形的抽象性难以理解进行了预设,并做了提前的准备,围绕“对面”一词的含义让会的同学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对面”的含义——“比如上面的对面就是下面,左面的对面就是右面,前面的对面就是后面。如果4在前面,那它的对面在后面。”围绕折叠的抽象性,我提前准备了教具,边说折的方法,边操作,让学生在说的过程中想象。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解题技巧。
写文章离不开积累,上课也离不开预设。预设的充分,课堂上自然能够准确拿捏、恰到好处地把握。教学机智就会在这样的预设中不断积累。
二、舍得在课中留心观察
由于教师与学生知识经验的差异,以及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教师的预设与学生的课堂生成总会出现一定的差异。而此部分的差异因在“意料之外”,所以常常被没有留心观察的老师白白地浪费,以致学生的学习丢失了一个很好的发展契机。所以,在课堂中留心观察学生中的“新”问题,及时收集并分析,可以帮助学生获得更大的发展。如我在教学《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练习课》时,在学生解答练习十一第3题时,我发现,很多学生无法准确地提取图中的数学信息,因此找不到解题的方法。因此,我请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图意,并根据图意说一说佳明和丁丁投球的比赛规则,经过这样的引导之后,很多同学便一下子明白了,刚才丁丁已经得了50分,现在是佳明在投球,篮子里的球都是他投的,因此,想求佳明投了多少分,只要把第一个篮子的分数和第二个篮子里的分数相加就可以了。
三、舍得在课后静心分析
由于教学经验的差异以及教学机智的发挥,教师在课堂中有时无法及时发现典型错例的错因,因而无法在课堂之内及时地帮助学生解决困惑。与其在此时隔靴捎痒地胡乱猜测一通不如先放一放。拿到课后静心地分析,或者通过访谈来获得真正的解释。因为,只有真正把握错因,才能以最高的效率来获得学生的发展。
如我在教学《认识图形(二)总复习》时,学生在解决小明摆了4个,一共用了多少个 时出现了理解错误。我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叫做摆了4个小火车,班里的一小部分同学明白了,可是仍有一部分孩子无法理解。于是我把这个问题带到了课后,我深感把4个小火车直观化对于学生理解的重要性,于是我制作了课件,并通过课件重新解释了“4个小火车”的含义,这一次同学们终于都理解了。
“生本”教我们心中有学生,“减负”教我们脑中有方法。当“生本”邂逅“减负”,我只能“舍得”,舍得花时间,把学生放在心中,舍得花时间在脑中积累方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