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种鸡生产中的分栏技术

2014-11-18 00:33陈合强
今日畜牧兽医 2014年8期
关键词:分界点均匀度周龄

陈合强

(江苏京海禽业集团有限公司,江苏海门226103)

肉鸡生产性状如生长速度、料肉比、采食速度等的提高如表1,而肉种鸡需要限制这些性状以获得最佳生产性能如表2,从而造成竞争,导致鸡群内的个体差异。同时肉鸡育种公司继续以肉鸡性状作为选育的主要目标,种鸡要获得高水平的生产性能具有一定的挑战,竞争形成差异,其中鸡群均匀度非常重要,种鸡生产管理人员必须尽可能提高鸡群的均匀度以获得最佳的生产性能。再者管理因素影响鸡群个体间的差异如提供舒适的环境、饲喂和饮水管理、鸡群饲养密度、提供适当的营养、合理的通风、确保鸡群健康等,将鸡群的个体差异减少到最小程度。因此,通过分栏饲养有助于提高均匀度,目标是开产时获得较高的性成熟、体况、骨架和体重均匀度,以取得较好的生产性能。

表1 不同年份28日龄肉鸡的性能

表2 不同年代种鸡4周龄的体重变化

1 分栏的目标

如3~4周龄分群,使所有各栏鸡群在9~10周龄时平均体重达到标准体重,10~12周龄之前尽可能将鸡群的均匀度保持在80%以上或8%以下的变异系数。

2 分栏的原则

动物群体间的差异可通过变异系数(%)来测定,变异系数可在称重时自动计算(变异系数=标准差÷平均体重×100)或由人工根据称重记录计算(变异系数=体重范围即最大与最小的差值×100÷平均体重×F值,F为计算变异系数时不同样本大小对应的数值如表3)。雏鸡入舍时,鸡群的体重应呈正态分布,差异较小。即使一日龄在一个群体内也存在自然的差异,随鸡群的生长,由于群体内的个体鸡对于管理因素如免疫、疾病、采食竞争能力不同,应答也不尽一致,鸡群的差异性也会随之增加,21日龄会达到10%~19%,如不进行分栏,产蛋开始时鸡群的变异系数将达到15%以上。鸡群差异性较大会影响整个鸡群的生产性能且整个鸡群的管理也更为困难。一般来说,鸡群差异性的增加主要是由于群体内体重较小的鸡只数量增加而造成,为使整个鸡群达到比较好的均匀度,小的、体重轻的鸡只应挑选出来进行分栏饲养和分别管理(分成2个栏);有时鸡群的变异系数会大于12%,这就需要在分栏的同时把体重小和大的鸡只分别挑选出来进行分栏饲养(分成3个栏)。通过分栏和分栏管理,所有的鸡只对饲养管理如光照刺激及饲喂量的增加应答都比较一致,整个鸡群的均匀度会提高且整个鸡群更易管理。

表3 抽样规模和F值

3 分栏的周龄

均匀度良好的鸡群比均匀度较差的鸡群更易管理,鸡群中绝大多数鸡只均处于相似的生理发育状态,对于饲养管理的应答会更加一致。分栏的目的是将整个鸡群根据不同的平均体重分成2~3个群体,对每个群体进行分别饲养管理,使整个鸡群在开产时达到非常好的均匀度。骨架均匀度应从早期开始,尽可能早地进行分群如7~10日龄;分栏的最佳时机是在3~4周龄,此时鸡群的变异系数通常在10%~14%;如分栏太晚,鸡群恢复均匀度的有效时间会明显不足(理想的时间是63日龄)且分栏效果也差。为达到此目的,简单的分栏方法是在雏鸡入舍时就准备好将来分栏所用的空栏或空鸡舍。为防止特殊情况如变异系数大于12%,饲养种公母鸡的面积必须能够分为2~3个小栏。如舍内整群鸡需在本栋鸡舍内分栏,舍内应留有1~2个可以调整的小栏以隔开不同的鸡群。一般3~4周龄、6~7周龄进行全群分群,根据需要11~12周龄可再次进行分群。

4 分栏的方法

4.1 分栏前准备

随机抽样称重,计算平均体重、变异系数或均匀度,确定各栏体重分界点,然后全群称重与分群。

4.2 分栏后

重新计算各栏鸡群数量、平均体重及变异系数或均匀度以确保分栏的准确性,分栏后各栏的变异系数应小于8%或大于80%的均匀度。饲养密度、采食位置、饲料分配及其他管理因素应满足鸡群的要求,逐渐地使小或大鸡栏的平均体重恢复到标准体重。

4.3 转群前分栏

在分栋舍饲养的鸡舍可在转群时将小、中与大体重鸡群分别转到不同的鸡舍,小体重鸡群一般比较胆小,很难与体重大、比较凶的大体重鸡群竞争,同一鸡舍内体重相似的鸡群对于饲喂及加光的反应也较一致。

5 分栏的步骤

实际分栏步骤取决于鸡场或鸡舍的设计和管理方法(各栏的安排和饲喂系统的灵活性)及鸡群28日龄时的均匀度,根据鸡群的均匀度分栏时各栏体重分界点即分栏后各栏鸡数的百分比如表4。生产实践中通常有隔离栏可调整和固定隔离栏两种分栏方法。不论采用何种分栏方式,分栏前变异系数小于12%采用两栏方式分群,变异系数大于12%采用三栏方式分群;称重时要进行圈鸡,所有被圈在栏内的鸡都须称重,为避免出现选择性误差,每个栏至少抽样2%的鸡数或不少于50只鸡,取数量多者。分栏后应对建立好的每个小栏鸡群重新抽样称重,计算各小栏鸡群的平均体重、变异系数及实际鸡数;分栏后整个鸡群的变异系数没有变化,小体重鸡群和中等体重鸡群的变异系数都会得到改善;中等体重的各栏鸡群平均体重较相似,这些栏可作为同一个群体来对待。管理人员须了解每一栏鸡群的平均体重,出现任何与计划目标偏离的现象应立即进行调查分析;从小体重鸡群到中等体重鸡群,各栏的体重应以图表的形式与标准体重进行比较,必要时重新制定各栏的体重增长曲线使各栏鸡群的体重在63日龄时达到标准体重。根据鸡群实际与标准体重的偏离程度调整饲喂量。注意分栏后小体重鸡群也许不必立即增加饲喂量;小体重鸡群因为和大体重鸡群的竞争减少,体重会增加,所以没有必要一开始就增加饲喂量。

表4 分栏时的体重分界点

5.1 隔离栏可调整的分栏方法

两栏方式分群,如在分栏前整个鸡群饲养在4个不同的小栏内,另留一个空栏在雏鸡入舍时准备好为将来分栏时使用。每个栏随机抽取一部分鸡只进行称重并记录数据。建议使用可记录个体体重和计数、自动计算鸡群标准差和变异系数的电子称,这些电子称计算出的结果可作为分栏时确定体重的分界点。如没有自动电子称,可靠人工记录体重并计算。将整群鸡分成小和中等体重两个群体,两个群体的大概鸡数比例依次为20%和80%。随机抽样确定最小体重的分界点,然后整个鸡群的每一只鸡都逐一称重,挑选出小体重鸡只转到空栏内,据各栏鸡数的变化调整每一个栏的饲养面积。三栏方式分群,如将鸡舍分成5个小栏,分栏前鸡群分别饲养在4个小栏内,雏鸡入舍时留有一个空栏为将来的分栏做准备。每个栏随机抽取一部分鸡只进行称重并记录数据,计算称重结果作为分栏时确定体重的分界点。将整群鸡分成小、中和大体重三个群体,三个群体的大概鸡数比例依次为29%、57%和14%。然后确定小、中和大体重鸡群的分界点,一旦确定了分栏体重分界点,鸡群内所有的鸡只都要逐一称重,挑选出小体重和大体重鸡只进行分栏饲养。由于分栏后不同体重的鸡群数量差异很大,各栏的大小应重新调整以适应分栏后各栏新的鸡数、饲养密度及采食与饮水位置。

5.2 固定隔离栏的分栏方法

有些鸡舍的分隔栏不能调整或改变,各栏的大小是固定的。两栏方式分群,如将鸡舍被分隔成4个大小一样的小栏,分栏前鸡群分别饲养在3个小栏内,雏鸡入舍时留一个空栏为将来分栏做准备。每个栏随机抽取一部分鸡只进行称重并记录数据。在隔离栏可调整的情况下,分栏后各栏的鸡群比例分别为小体重鸡群占20%,中等体重鸡群占80%;但在固定隔离栏的鸡舍,各个小栏是被均匀分隔且大小一致,如将鸡舍分成4个大小相同的小栏,每栏鸡群占到总数的25%;因此分栏后小体重鸡群占到总数的25%,中等体重的鸡群占到总数的75%。一旦确定了分栏体重分界点,鸡群内所有的鸡只都要逐一称重,将小体重鸡只挑选到空栏内进行分栏饲养。三栏方式分群,如将鸡舍分成4个大小均等的小栏,其中的一个空栏为将来分群准备。每个栏随机抽取一部分鸡只进行称重并记录数据。在隔离栏可调整的鸡舍,分栏后各栏的鸡群比例分别为小体重鸡群占29%,中等体重鸡群占57%,大体重鸡群占14%;但在固定隔离栏的鸡舍,各个小栏被均匀分隔且大小一致,鸡群应被均匀分配到各个小栏内,每栏鸡群应占到总数的25%;因此分栏后小、中、大体重鸡群占总数的比例依次为25%、50%和25%。然后确定小、中和大体重鸡群的分界点,一旦确定了分栏体重分界点,鸡群内所有的鸡只都要重新称重,将小体重鸡和大体重鸡分别挑选到空栏内进行分栏饲养。

6 分栏后鸡群管理

28日龄分栏后鸡群的管理必须使各栏鸡群均匀协调达到标准体重。

7 分栏后体重管理(63日龄前)

分栏时据鸡群原有的变异系数将鸡群分成2~3个群体;28日龄后继续关注各栏鸡群的周增重;调整饲喂量以满足目标体重的要求,目标是使每一栏鸡群在骨架生长发育阶段(63日龄前)均匀地达到目标体重。

7.1 体重低于标准

分栏后鸡群平均体重小于标准体重100克以上,目标是使鸡群在63日龄达到标准体重。重新制定体重增长曲线使鸡群在63日龄时恢复到标准体重;分栏后第一周,小体重鸡群应维持分栏前的饲喂量,不要增加饲喂量;由于减少了与大体重鸡群的竞争行为,体重仍会增加;之后应据鸡群实际与目标体重的偏离程度增加饲喂量。

7.2 体重与标准一致

目标是使鸡群的体重继续沿标准增长。

7.3 体重超过标准

鸡群的平均体重超过标准100克以上,应重新制定体重增长曲线,使其在63日龄时体重回归到标准。为使鸡群达到重新制定的体重增长曲线,饲喂量可少增加或推迟增加但绝不允许减少饲喂量。

8 分栏后体重管理(63日龄后)

在63日龄时应重新评估各栏鸡群的实际和标准体重的差异情况,体重和饲喂量相似的鸡群可以在此时合并,差异较大的应重绘体重增长曲线。

8.1 鸡群小于目标体重

如鸡群在63日龄时体重仍小于标准,应重新制定目标体重增长曲线使鸡群的体重沿着新制定的曲线在105日龄时逐渐达到标准,通过提前增加饲喂量达到这一目标,目标是继续保持体重与标准一致。

8.2 中等体重鸡群

目标是继续保持鸡群的体重与标准一致。

8.3 鸡群体重大于标准

如鸡群体重在63日龄仍超标,应重新绘制目标体重增长曲线使之与标准体重曲线平行;试图把鸡群的体重拉回到标准体重,将会降低高峰产蛋率。鸡群对饲喂量的要求应达到重新制定的目标体重曲线,需注意种母鸡在这个阶段保持超重会使性成熟提前;在与标准体重一致的种公鸡进行混群时可能会因种公母鸡性成熟不同步而造成很多问题,这时各栏鸡群应按不同的体重增长曲线进行生长发育,从此时起超重的鸡群应保持超重,此阶段不建议将各栏鸡群进行互换。

9 减少体重问题的措施

如鸡群育成期的平均与标准体重相差100克左右或以上,应重新抽样称重,如体重确实如此,则应考虑下列情况。

9.1 在105日龄之前体重小于标准体重

对于当前的鸡群可将下一次加料提前,必要时可考虑增加饲喂量,直到鸡群的体重逐渐恢复到标准。对于将来的鸡群可延长育雏料的使用时间;饲喂营养浓度水平较高的育雏料;21日龄前提供较长的光照时间等,有助于刺激鸡群的采食量及提高增重。

9.2 在105日龄之前超重

不要将饲喂量降低到当前水平以下;减少下一次饲料增加量,如每只鸡增加2克而不是4克;推迟下一次加料;检查饲料能量水平是否高于预期等。

10 小结

28日龄时对种鸡进行分栏,有效的分栏能使各栏鸡群的变异系数达到8%以下。为确定鸡群的目标体重与饲喂计划,分栏后对各栏鸡群重新称重和计数以确认分栏后各鸡群的平均体重和均匀度。如分栏后各栏鸡数不准确会造成饲喂量不正确;每一栏鸡群都应有各自独立的饲喂系统,如无法做到这一点,补充饲喂时须保证饲喂系统能够均匀地分配饲料及足够的采食位置。分栏后的管理很重要,应使各栏鸡群在预期转群时的体重达到同一个目标;确保鸡群的饲养密度、采食及饮水位置与推荐的标准保持一致特别是在分栏期间隔离栏作了调整以后。分栏后继续观察每周体重,从63日龄起停止各栏鸡群互换;任何体重低于标准的鸡群都应重新制定目标体重使之在105日龄时达到标准体重;如鸡群在63日龄时体重仍然超标,应重新制定目标体重使之高于并平行于标准体重;不要试图将超重的鸡群体重拉回标准,这将推迟鸡群的性成熟及降低高峰产蛋率。如产蛋期鸡数大于育成期鸡数,在转群时需合并鸡群;合并鸡群时,必须确保体重和饲喂量相近。建议使用自动称重系统以获得正确的称重结果。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生产成绩。

猜你喜欢
分界点均匀度周龄
渝州白鹅剩余采食量测定及其与饲料利用效率相关性状的相关分析
申鸿七彩雉血液生化指标和肌内脂肪含量的测定及其相关性分析
关注特殊值,巧解一类导数压轴题
怎样确定含参二次函数问题中分类讨论的“分界点”
均匀度控制不佳可致肉种鸡晚产
宁都黄公鸡睾丸质量与不同周龄第二性征的回归与主成分分析
洛伦兹力磁轴承磁密均匀度设计与分析
找分界点思想在一类导数题中的应用
褐壳蛋鸡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愈创维林那敏片的含量和含量均匀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