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是搞企业的,教书匠肯定是教书的,但搞企业的并不都是企业家,教书匠并不都是只能教书。在今天的风云商界中,就有不少人是从教师职业变身成为业界大佬的。传统从不以师者谋利,他们却在授业之中,解惑财富,近渊而渔。他们是如何成功地从教师变身成企业家的?我们能从他们身上学到些什么?
目前身份: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
创业前身份: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英语和国际贸易专业讲师
教龄:7年
马云:逆势而为的勇气
《福布斯》的封面文章曾这样介绍他:凸出的颧骨,扭曲的头发,淘气的露齿而笑,拥有一副五英尺高,一百磅重的顽童模样,这个长相怪异的人有拿破仑一样的身材,同时也有拿破仑一样的伟大志向……
不用多想,这个人是马云。
众所周知,在进入互联网之前,马云的身份是一名英语教师。1988年,24岁的马云被分配到杭州电子工业学院教书,担任英语和国际贸易专业的讲师。1995年,马云给浙江省的一个企业做翻译,到了美国,发现互联网的妙处。之后,马云一头扎进了互联网。从需求中看到了创业的可能性,逆势而为,这也许是马云成功的一个因素。
如今,阿里巴巴集团涉足电子商务、金融、物流、大数据、云计算和数字娱乐,按照市值计算,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阿里巴巴集团是全世界最大的互联网公司之一。这是一家体量庞大的公司。
而今,对被称为万众瞩目的“神创业者”马云来说,依然很珍惜那几年高校任教生涯。提起当时在大学教书的日子,他还十分怀念。2004年,马云回到母校杭州师范学院演讲时,他对台下的学生讲:“很多人认为创业就是为了赚钱,可是我创建阿里巴巴却不仅仅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让自己以后有更多的经验教给学生。在大学教书的过程中我得到了很多东西,我爱教书。但是我想到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在20年以后,我马云是否还能继续站在讲台上教书?因为大学生的学习不光是学书本知识,还有社会实践,不论我创业成功与否,将来我再回到讲台的时候,至少我会比大学里其他老师多了一些经验。”
俞敏洪:快乐的“教书匠”
目前身份:新东方教育集团有限公司
董事长
创业前身份:北京大学教师
教龄:6年
他究竟是一个不错的教师,还是一个偶然成功的商人?如果让他自己选择,他一定会说,他是一个不错的老师。
1978年,俞敏洪高考失利后回到家里喂猪、种地。1980年,俞敏洪坚持考了三年后,最终考进了北京大学西语系。1985年,俞敏洪毕业留在北大成了一名教师。赴美留学的梦想在其努力了三年半后付诸东流,一起逝去的还有他所有的积蓄。为了谋生,俞敏洪走出北大兼课教书,后来又约几个同学一块儿办托福班,挣出国的学费。1990年秋天,俞敏洪的如意算盘被打碎了:因为打着学校的名头私自办学,北京大学在校园广播、有线电视和著名的三角地橱窗里高调宣布对俞敏洪的处分决定。
一介书生,就此迈进江湖。
俞敏洪用一张张电线杆广告贴出了新东方。教师出身的俞敏洪下海后渐渐显露出他的经商才能,只靠三招,就打下了自己的江山:一是价格战,二是推出核心产品,三是情感营销。2006年,新东方在美国上市,作为新东方的创始人和校董,俞敏洪的财富陡增,成为“中国最富有的老师”。
对事业的热爱是俞敏洪成功的重要因素。俞敏洪认为自己的成功与做过老师有关:“老师做企业家是比较容易成功的。因为我们理解人性,知道如何满足学生的要求。”确实,他对学生心理的理解是深刻的,并且充分利用了学生对老师的信任、崇拜心理,而获得别人的信任。俞敏洪现在也经常说:“其实我最想做的还是老师。到现在为止我还是老师。真正让我选身份的话,我想企业家的身份仍是放在第二位的。”
刘永好:把握时代的节拍
目前身份:新希望集团董事长
创业前身份:四川省机械工业管理
干部学校讲师
教龄:4年
生于1951年9月的刘永好,曾是四川省机械工业管理干部学校讲师。刘永好在教书的时候,他发现了中国经济正在发生变化,那时他问自己说:“我该做点什么?”1982年,刘永好放弃了每日与粉笔、黑板打交道的教师职业,跟着几个哥哥一起创业。到农村创业——养鹌鹑。
从自家阳台养鹌鹑,到变卖手表、自行车等值钱家当凑足1000元创办良种场,再发展到“希望”养殖场,刘永好与兄弟携手,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创造积累了千万元财富。1992年,经国家工商局批准,我国第一个私营企业集团——希望集团成立。
刘永好这样解释当年的动机:“1982年下海前,我是一个普通的教师。当时不敢奢望挣多少钱,只是想怎么做都会比我当时每月38元的收入高吧。”
1989年与“正大”的一场血战,刘永好开始惊动商界,这次争斗为他赢得了中国饲料大王的头衔。
“因为赶上了这个改革开放的时代,把握住了这个时代的节拍,所以我成功了。”人的一生通常只有几十年,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不同的活法。有的人喜欢生活得轻松一点,有的人把奋斗本身就当成一种快乐,而创业者就需要有这种精神。
刘积仁:教授走商途
目前身份:东软集团董事长
创业前身份:东北大学教授
教龄:不详
1987年,刘积仁获得东北大学计算机应用专业博士,并在1988年成为东北大学的教授,因此员工们也亲切地称呼他刘老师。
1988年,东北工学院计算机系软件与网络工程研究室成立,刚从国外回来的刘积仁满怀雄心加入研究室,但是经费一穷二白的现实令人绝望。这样的现状迫使刘积仁试图自己成立一家有长远理想的公司——东软集团,刘积仁把自己的技术转移给这家公司,然后慢慢做起来。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