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麟
摘 要: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信息技术不断冲击着人们的生活。同时在社会的各个行业当中信息技术都有所应用,信息技术也被逐渐地关注和重视。因此,在初中开设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具有重要的意义,要做好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提高教学有效性,教师就要认真做好新课改,将全面的教育理念与教学观念运用于教学中。本文针对新课改的环境下初中信息课程有效的教学进行研究,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新课改 初中信息技术 教学初探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20-00-02
1 前言
在初中开设信息技术相关课程,是为今后的信息技术的发展奠定一定的基础。并且是适应未来发展形式的重要的教学课程,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信息技术人才。在网络化逐渐普及的今天,对于新课改形势下加入信息技术课程是重要的改革方式。但是在实际的课程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面对相应的问题应该提出具体实施措施,推动我国信息技术水平的提升。
2 新课改下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存在的问题
在新课改的形势下,信息技术教学在实际的实施当中还是具有一定的问题。具体实施当中的主体面临以下的困难,下面我们进行详细的分析。[1]
2.1 学生自身的重视程度
为了适应新时代的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课程在中学当中开设。但是对于这门新的课程,学生缺乏相应的重视程度。并且现代的城乡发展的差距较大,在进行信息技术教育当中,农村学生对于其不了解,同时也没有相应的设备支持,导致教学得不到重视。在新课改的推动下,每一个学校都拥有了自身的信息技术教育课程。但中学是较为关键的学习阶段,受到一些客观原因的影响,导致信息技术在实际课程教育当中进行操作少之又少。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学生对于计算机技术的了解程度得不到提升,教师缺乏教学热情,导致信息技术课程的开展面临困难。因此,在实际的课程实施当中应该健全学校的课程体系,完善管理水平,提升学生的重视程度。[2]
2.2 学校硬件设施普及程度
虽然在新课改的实际推动下,每一个中小学校都进行了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但是在进行计算机技术实际操作当中还是面临学校硬件设施普及不全面的问题。对于我们的城乡差异,政府及教育部门已经进行了改善和发展。但是对于云南及贵州的偏远山区,没有网络和计算机实际操作,这就导致信息技术的普及受到限制,只能够依靠教材进行片面的了解。学生得不到资源,学校得不到硬件的支撑,使得实际的信息技术的普及面临严峻的考验。因此,提升计算机硬件设施在学校当中的普及程度至关重要。[3]
2.3 教学模式问题
对于教学模式,同样是影响信息技术有效教学的重要因素。信息技术教学具有直观并且操作性强的特点。教师在实际的课程讲解过程中只是通过演示进行简单的教学,有利于自身在课程实施的简便性,不重视运用新的教学模式进行实际教学。不能够利用信息技术的相关特点进行教学,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丧失,导致实际课程效率不高。因此,要重视教学的模式更新,使得教学模式能够更加新颖,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4]
2.4 教学方法问题
我国的教育事业不断发展,新思想和新形势不断涌现,导致在传统教学方法和现代的教学思想出现相应的矛盾,教学方式上也出现问题。教师在实际教学当中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对于课程讲解只是以自我为中心,忽视学生在课堂教学当中的主体地位。不能够和学生进行交流,一味地进行知识的传授。导致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不透彻,总是死记硬背,忽视对知识深层次的理解。导致实际的教学方法出现问题,致使学习效率下降。[5]
2.5 缺乏理论实践相结合
信息技术的教育主要分为两种方式——理论和实践。理论指的是对于信息技术知识的传授,实践指的是对于信息技术的实际操作。但是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当中,教师在进行教学时理论和实践脱节,造成了教学效率低下。很多教师在现代新课改的条件下,过分地重视实践教学,忽视了理论知识的重要性,使得学生在进行课程理解时不能掌握知识的内涵。
3 新课改下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解决对策
3.1 因材施教
在进行信息技术教学时,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个人能力,因材施教。科学合理地开展实际教学课程,提升课程的实际教学质量。在学生升入初中的初级阶段,教师应该通过了解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的看法,同时明确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的使用和熟练程度。对于学生的素质不同的情况,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能力、智力水平进行实际教学活动,确保每一个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的理解能够全面。可以在实际的课程教育当中将熟练掌握信息技术的学生和没接触过信息技术的学生进行分组,让学习优秀的学生带动其他学生共同发展,制订相应的学习计划。初中时期正是学生的叛逆期,并且每一个学生的性格也不相同,这就会造成管理上的问题。因此,教师应该理解现阶段学生的性格,进行耐心的教育工作,促进其对知识的有效掌握。真正做到因材施教。[6]
3.2 激发学习兴趣
初中学生的教育工作,对于教师而言,应该在实际课程教育过程中抓住这一时期学生的好奇心理。全面地开展新形式的教育模式,将学生作为信息技术教学当中的主导者,重视学生自身发展。提高学生善于思考善于动脑的能力,转变主体形式,使得自身成为控制教学的主线。将一些信息技术当中的枯燥的问题进行形式转变,使信息技术教育工作更具生动形象的特点。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积极引导学生对于信息技术课程的理解,充分地了解这一门学科。[7]
例如,在实际的教学当中,对于计算机技术的讲解,应该在其他方面进行引导。上课时,教师提出了计算机有什么用的问题。学生回答非常踊跃,如看电视、听歌、玩游戏、查资料以及学习等。对于回答正确和积极的学生,教师应该给予表扬和物质奖励,并为了提升学习的兴趣播放相应的影片进行娱乐,使学生对于计算机技术产生浓厚的兴趣。在这样的条件下,教师再提出计算机课程的内容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endprint
3.3 提升硬件设施普及度
信息技术普及过程中教育落后的原因与学校的硬件设施紧密相关。在新课改的环境下,国家应该对山区学校给予相应的重视,提供先进的计算机设备,并进行网络的普及,这样才能够在信息技术实际教学当中使学生能够实际操作,了解信息技术的先进,并有效的掌握;这样才能够使信息技术教育在全国开展,为我国未来的信息化发展做出相应贡献。提升学校硬件设施的普及度对于教学的开展至关重要,能确保我国教育事业的全面化发展。
3.4 转变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的转变也十分重要,教师是整个教育过程中的主导部分,在进行教育当中,应该重视学生的发展和对课程的理解程度,传统的教学模式显然不能够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开展高效的教学模式能够促进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掌握。教师应该努力地借鉴新的教学体系,借鉴高效的教学经验进行教育工作的开展,结合学生实际的理解能力,制定适合学生自身学习的教学模式,使信息技术能够被更好地掌握。
4 结论
综上所述,新课改下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有效教学,能够提升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的掌握,同时对于我国未来的信息化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只有提升学生和教师的重视程度,改变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方法,并迅速普及学校的硬件设施,才能够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
(南京市第一中学,江苏 南京210001)
参考文献:
[1]王亮.浅析新课改下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学模式[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0,12(5):105—108.
[2]田传伟.挑战——新课改下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如何提高教学质量[J].教育教学论坛,2010,12(21):222—225.
[3]黄玉瑜.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学案导学的有效教学研究[J].中小学电教(下),2012,11(1):101—103.
[4]曹登银.浅析新课改下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学模式[J].电子制作,2013,11(20):92—95.
[5]宋雁群.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有效教学方法探讨[J].考试周刊,2013,10(11):119—120.
[6]戴会.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初探[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3,12(3):134—135.
[7]金哲.新课改下的初中信息技术课的教学[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09,11(16):122—12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