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俊峰
一、案例背景
《再别康桥》仿佛一首优美轻柔的夜曲。诗人徐志摩用其独有的文笔,为我们展现了宁静悠远的离别情致。他那清新飘逸的风格和康桥优美静谧的自然美景在诗中融为一体。
《再别康桥》学习的重点是:根据诗歌的意象和手法对这首诗歌进行研究、分析。通过分析这首诗歌,通过师生的交流,体会现代诗歌的意境之美。本课的学习目标为:1.对《再别康桥》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理解,感知诗歌的意境之美、音乐之美、绘画之美和建筑之美。2.分析诗歌,运用多种鉴赏方法对诗歌进行鉴赏。可以课前欣赏配乐,在老师的指导下对这首诗歌有一个整体的把握。然后,在老师的帮助下对这首诗歌进行分析,从诗歌的意象着手,从诗歌的词语或者关键句子入手欣赏诗歌。
《再别康桥》作为中国现代诗歌的典范,对研究中国现代诗具有重要的意义。雕塑大师罗丹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语文教学亦是如此。诗歌作为一种表达诗人思想感情的方式,其所表达的内容是诗人情感的外化。但是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很难琢磨的,因此在诗歌鉴赏过程中往往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重点对诗歌的语句和含义加以分析。《再别康桥》这首诗歌比较含蓄,某些词语比较隐晦、难懂,学生理解比较费劲,因此要采取多种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比如可以采用知人论世的方法,根据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分析诗歌的思想感情;要利用诗歌所表达的意象帮助学生理解,作者往往是借物抒情,展开想象,根据事物来揣测作者的意图;要注重诗歌的表现形式和表达技巧等。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启发学生的灵性和悟性。
二、案例实录
在欣赏《再别康桥》过程中,课件以音乐、图片、朗诵等形式,从视觉、听觉上对学生产生冲击,有利于学生充分理解诗歌的魅力和意境,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这首诗歌。首先可以播放欣赏配乐朗读《再别康桥》,教师可以在播放前留下几个问题:这首诗歌它美在哪些地方?这首诗留给你最深的印象是什么?之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聆听,帮助学生领略诗歌的意境美、情感美和语言美。
片段一:
师:我们学了这么多关于离别的古诗,那么现代人又是如何理解离别的呢?今天我们学习《再别康桥》,有哪位能具体谈谈对这首诗歌的感受吗?
生1:诗歌中美妙的旋律仿佛暮春时节牧童那悠扬的歌声,让人伤感又让人欣喜。康桥的一草一木仿佛都是诗人歌声的伴奏,婉转的歌声仿佛他激动的心情,离去的钟声越来越近,他感到不舍,却又无奈。
师:从小学到初中我们学了很多古诗,其中关于离别的诗有哪些呢?
生2: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生3: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师:可见,诗歌感情都是跌宕起伏的,哪位同学可以谈谈自己的感受?
生4:诗歌从第一节到第五节感情逐渐惆怅渐渐到浓烈,诗歌在第五节感情发展到高潮。到第六节时,诗歌表达的感情给人一种陡然低落的感觉,文章变得寂然,诗人带着无限的难过与惆怅离别康桥。而这种感情的急剧变化,正是作者对康桥深厚爱恋的表现,而这种感情和爱使读者感到欣喜,又感到伤心。
片段二:
师:作者是直接抒发感情的吗?
生1:不是。
生2:文章是通过景物描写抒发感情的。
师:既然文章不是直接抒发感情的,那么文章是怎样抒发感情的呢?具体的语句又是哪些?
生3:诗歌表达的感情有的直接,有的比较委婉,但字里行间都充满了作者对母校、对康桥的留恋。
生4:作者通过种种意象来抒发自己的感情,作者使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将自己的感情充分融入到景物当中。作者通过康桥的种种熟悉的景物,注重景物的细节描写。比如“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愿做条水草”,作者用“水草”来比喻自己,将自己对康河的思念化作“水草”对“柔波”的思念。
片段三:
师:这首诗歌不仅词美、修辞美,而且景物也美,众多意象为读者创造了美妙的境象,给人一种韵律美,那么这些美是怎样展现的呢?表现在哪些地方的呢?
生1:“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中的“轻轻”用的十分巧妙,像恋人一样依依不舍地离开康桥,像风一样的来了,又悄无声息地离开,生怕惊扰康桥那静谧的环境,动作轻微让人心生同情。并且反复强调,表现了作者感情之深厚。
生2:作者正是由于不舍和难忘,才决定“轻轻的”离开,作者回想起自己曾经在这里的日日夜夜,曾经在母校的一点一滴,一树一叶总关情,作者忘不了母校给自己的所有,与其说是忘不了,不如说是不想忘记“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康桥的柔波”正好寄托了作者这样的情思,用一株水草、用“彩虹似的梦”来比喻自己对母校的思念与留恋。
师:同学们对文章的氛围有什么感想?
生3:全诗通过种种意象构筑了梦幻般的氛围,使读者完全沉浸在康河的思念之中。作者仿佛用一首思念的夜曲,将读者催眠,读者完全陶醉于康河的梦境中。
片段四:
师:文章中用景物表现的意象具体表现在哪里?诗歌中的哪些景物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原因又是什么?
生1:“云彩”本无声,在诗人眼中化作“传情的使者”,作者即将离开这片他深爱的热土,相隔万里,无法传递自己的思念,寄托云彩,希望母校能够看到。
生2:我认为“金柳”一词用得好。在古人的眼中是一种寄托相思、依恋不舍的象征。作者巧用“柳”来代表自己的不舍的情绪,用康桥上的细柳作为情感的依附,飘扬的细柳仿佛是告诉作者自己“不要离去”。
师:作者这里用“潭水”,同学们想到了哪句古诗?两者使用的方法有区别吗?
生3:是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王伦送我情”,一汪潭水纵然深千尺,但是也不及我跟友人王伦之间是友谊。两者用法相同。作者喜欢母校的一切,因为母校所有的一切都藏着他的记忆,琐碎的记忆无法忘记,难易忘怀,作者甘愿作一汪“潭水”留在母校身边,在“榆荫”下不是“清泉”,而是”潭水”。作者巧用“潭水”来比拟自己与康桥、与母校的情思,情之深,思之切。
生4:“青荇”依附“软泥”,在康河的水底摇晃,仿佛作者那颗跳动的心灵。康河的“柔波”里“水草”无数,可是却没有作者的那一棵,作者与其深切思念不如将自己化作一颗“水草”,永远留在康河,留在这篇自己曾爱的热土上。
师:对,同学们说的很对,同学们对“离别”有什么感触吗?
生5:离别,是一种无奈,是一种情绪,本应放声歌唱,但作者却害怕打破康河的静谧。作者用”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作者内心交织着诸多情绪,无奈、与惆怅涌上心间。与”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相对应,作者从激动到失落,感情的急剧变化,使读者深刻的理解作者的感情。作者从情感的高潮到低谷,想放歌一首,却有不舍打破这份寂静,作者复杂的感情溢于言表。
这节课结束了,但很多学生们依旧还沉浸在诗歌优美的意境之中,诗歌像抛向湖面的石子,在每个学生的心中激起了圈圈涟漪。
三、案例后记
《再别康桥》是一首比较晦涩的现代诗,一堂课的学习,同学们并不能充分理解这些这些知识,领悟诗歌中的精华,因此需要课后同学们多加巩固。我发现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案例的使用必须要符合教学目标,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要懂得删繁就简,同时也要避熟就新。要学会引导学生,让学生在学习中享受快乐,要学会激发学生的潜力,调动学生的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学习目标的落实,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发挥自己的想象,从而实现教学目标,达到教师预定的教学目标。同时,由于教学过程不是一成不变的,处于动态的变化过程,因此教师要学会对课堂进行有效的调控,重视对学生进行点拨和指导,从而推动鉴赏活动的顺利进行,达到教学的预期效果。教师可以采用“追问”的方式,通过提问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总而言之,案例的正确有效的运用,需要教师具有创新的理念,需要适当的方法,同时也需要把握课堂节奏、机智应变的能力。
四、案例分析
文学欣赏活动是一种主客体相呼应的活动。主体对客体要有欣赏能力,客体对主体要有吸引力。高二学生经过长时间的锻炼已经具备了这种自学能力,因此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较少。但是由于高二学生对内容有一个“粗知”的认识,往往造成他们学习兴趣降低,没有了原来那份强烈的求知欲。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职欲望。实用的方法就是将教学内容“陌生化”,使学生与课本之间的距离拉大,让学生对这些知识重获求知感和兴趣。让这种“陌生”的距离推动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使学生在鉴赏过程中发现课本独有的魅力。
本案例本着重在发现、重在自主和重在探究的教学理念开展教学活动。在开展教学过程中,首先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将学生自主鉴赏贯穿于教学整个过程。从预习开始,学生在对诗歌有整体把握的前提下,对文本意义的读解,对诗歌意境的感悟,都是通过自主学习得来的,而非教师告知和传递的。
在解析“意境和意象”问题时,老师发挥了很好的引导作用,老师没有以传统授课的方式传授知识,而是通过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对问题进行思考。课堂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在提问过程中可以畅所欲言,充分发挥自己的思考能力和想象空间,从而为主体“发现”创造了条件。鉴赏过程中,学生不单单是学习的主体,而是学习过程中实质意义上的主体,是学习过程中的主导者和领导者。同时,教师在欣赏过程中要做好指导工作,欣赏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帮助学生,要运用开放式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