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长顺
论述类文本能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信息筛选能力、推理判断能力。在今天这个信息爆炸的年代,人们为了生存,必须具备这个能力。正因为如此,多年来,各地的高考试题都出现论述类文本阅读的考查。
认真研究近年来多地的高考试题,从论述类文本阅读考查来看,大部分试题都出得很好,文本难易合适,设题科学严谨。但也有少量题目,不符合教学实际,超出高中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这样的考查其实是一种伤害。
就拿2013年安徽高考语文试题来说,绝大多数学生在论述类文本阅读上耗时太多,导致最终仓促完卷或无法完卷。2013年6月7日上午,在考点接学生时,十几个平时很好的学生见到我,都说论述类文章太难,读了好长时间都未读懂,答案是胡乱选的。满怀疑惑,回家后,我急着上网看看2013年安徽高考试题。果如学生所言,文段晦涩难懂。现列举几句如下:
1.“科学的思维方式还有另一个特征。它为建立它的贯彻一致的体系所用到的概念是不表达什么感情的。”句中的“它”应该承前指“科学的思维方式”,后一个句子是说“科学的思维方式为建立科学的思维方式的贯彻一致的体系所用到的概念是不表达什么情感的”,绕来绕去,学生如何理解?
2.“关于事实和关系的科学陈述,固然不能产生伦理的准则,但是逻辑思维和经验知识却能够使伦理准则合乎理性,并且联贯一致。”这句话中涉及“事实”“关系”“陈述”“伦理准则”“逻辑思维”“经验知识”等许多概念,连在一起,实在不好理解!
3.“只有由有灵感的人所体现的人类的道德天才,才有幸能提出应用如此广泛而且根基如此扎实的一些伦理公理,从而人们会把它们作为自己在大量个人感情经验方面打好基础的东西而接受下来。”该句中“所体现的人类的道德天才”是什么人?最后用一个长句还是不好理解!
类似的句子还有许多。这篇文章选自许良英等编译的《爱因斯坦文集》。高考后有人撰文说考名人作品,是一个亮点。但并不是所有名人作品都可考。请不要人云亦云,认为凡是高考考的都是好的!
高中生的生活阅历尚浅,阅读理解能力有限,不应该用一篇语言不规范、内容不科学的文章来考我们学生。命题者要有一颗仁慈之心,命题时要体现以人为本。
要体现以人为本,就要联系高中语文教学实际。以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为例,5本教材共收录作品72篇,其中属于论述类文本以及实用类文本共28篇。这些文章的共同特点是:内容浅显,结构明晰。稍难一点的,如《咬文嚼字》、《说“木叶”》、《谈中国诗》,除了枯燥外,也不至于让学生看不懂。高考论述类文本应该与中学课文难度基本一致。
要体现以人为本,就要了解高中生的理解能力。多年来,我国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学生的综合素质在逐步提高。但就语文单科来讲,由于教学难度的降低,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相对也在降低。再加上许多学校对语文的歧视,学生对语文普遍不感兴趣,许多教师对学生的阅读引导不够,学生的阅读视野不够宽广,没有形成好的语言感知能力,对较难的论述类文本阅读自然不适应。所以,高考论述类文本的内容难易一定要适度。
要体现以人为本,就要做到设题的科学严谨。再拿2014年安徽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来说,文章选自2013年第23期的《新华文摘》,谈的是艺术与科技的关系,选材很好,内容也不难懂。但从阅卷的结果来看,这一大题学生得分还是偏低。究其原因,是设题上还缺乏科学严谨。如第2题的C项:“④段与②③两段形成递进关系,先指出光怪陆离的外观往往掩盖了内容的苍白,接着通过一些娱乐现象表明由技术主打的娱乐节目主题贫乏,技术游离了艺术的初衷。”从第4段内容可知,C项错的原因是“④段与②③两段形成递进关系”。我认真研究了原文,②③两段以古代艺术创作为例强调技术服从于艺术的道理,④段论述的是“当下”重技术轻艺术的现状,除了对比之外,说“层进”、“递进”都可以。命题人为命题而命题,从自己的理解角度命题,导致了学生考场的无奈。像这样的例子,在有些省份的高考试题中也存在。所以,命题人在论述类文本阅读设题时务必慎重,做到科学严谨。
2014年高考之后,老师们在一起议论,有老师建议要在下一年的复习中加大难度,我哭笑不得。看着学生每天在题海中疲惫的身影,我呼吁命题专家对考生多一点人文关怀,选文难易适度,设题科学严谨,让高考试题真正实现为国家选拔人才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