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春建
有的学生到初中甚至高中毕业时,还过不了语文关。他们听则不得要领,说则不知所云,读则磕磕绊绊,写则文理不通。这种情况,我们语文老师在平时教学中其实早就有所发现。于是有的老师就给这些学生补课,但是那种不得要领的补课,即使抓住某些知识点,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做了许多习题,老师和学生都下了许多工夫,结果成绩还是迟迟难见提高,那些学生依然是语文素质低下。
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在什么地方呢?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一番话给我们一定的启发。他认为,语文学习中存在差距的不仅是对教材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知识量,更为深层次的原因在于不同层级学生之间的智力背景差异,知识面掌握的程度存在明显差别。学生一旦缺乏丰富的知识面作为基础,是难以在语文学习中如鱼得水的。
事实正是这样,举个简单的例子。“江左”这个词,小学生和高中生都是认识的,但对其含义的理解就大不一样了。小学生或许把它只理解为“江的左边”,而高中生受到语文老师的教学或从课外阅读中,知道这是个地理名词,和“江东”、“江南”一样,是指长江东部即下游地区,两者可谓风马牛不相及吧!再如杜甫的《赠卫八处士》诗中有这样一句“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小学生也认得这几个字,但难解其义。读过这首诗并懂一点天文知识的人,就知道其中的“参shēn”与“商shāng”都是二十八星宿之一,两星在天上此出彼没,不会同时出现。这里比喻人处两地,相距遥远,不能相见。如果再了解杜甫写这首诗的时代背景,就可以进一步理解:那个时候,安史之乱已经给人民群众带来了极大的灾难,持续时间也较长,诗人与好友卫八重逢的时候,虽然两京已经收复,但叛军的活动远没有停止,局势仍然处于飘摇之中,这一首诗之中,诗人借此两星的自然现象,抒发的是对时局混乱担忧的慨叹。
这两个例子涉及的事物,看起来知识量很小,但都涉及了广阔的智力背景,其实就是文字后面的功夫,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广度和深度。如果进一步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那更可以看出智力背景所起的重要作用了。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证明,语文补差如果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那么学生往往是旧的差距还未填平,新的差距又冒了出来;而那些优等生广泛涉猎课本外的知识,随着阅读面越来越宽,“智力背景”越来越广阔,所接受、消化、运用的知识越来越左右逢源,他们所掌握的知识则像滚雪球一样会越来越多。因此,为差生补课,首先应帮他们补上“智力背景”的差距,从横向上扩大他们的知识面。这种“以攻为守”的策略要比那种狭隘的语文补习主动有效得多。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减轻负担并非完全要求对大纲规定范围内的知识进行缩减,更为重要的是要借助于学生的智力活动,广泛涉猎来丰富自己的知识面,以此为语文学习活动提供强劲支撑。那种禁止学生读课外书,一味地让学生死啃书本的做法与提高语文素质的初衷只能是南辕北辙,只能使差生永远落后于集体而不得翻身。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阅读课外书籍,并在阅读中仔细揣摩、认真分析,汲取其中的精华,这对于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以及写作能力等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对差生转化也有着重要的促进功能。
建立广阔的智力背景需要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基础,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养成坚持阅读的良好习惯,并在阅读过程中注意积累丰富的知识,日积月累提高自己的文学底蕴。鼓励那他们一天多读一篇课外文章,多做一页读书笔记,多查一次字典。这样长期坚持,阅读面就广阔了,就能做到厚积薄发。其次是教师要起好主导作用,给他们比较系统地开出文学作品和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方面的一些书目,让他们利用节假日等整块时间有系统地阅读,以形成自身板块。当然,我们在重视智力背景上下功夫的同时,教师必须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注视这部分学生,多亲近他们,促使他们克服焦虑和自卑感,增强自尊心。鼓励他们建立起较高的学习目标,老师要及时地表扬鼓励他们的进步。培养这部分学生对挫折的忍受性与意志力,建立广泛的兴趣、愉快的情绪和对事业的热情。这样,学生一旦实现了量的积累就能实现质的飞跃,语文上的许多问题不待老师教,他们也能迎刃而解,学习成绩的差距在不知不觉中就会缩小。
由此可见,在语文补差工作中,教师一定要全面分析其中的深层次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改进与优化,才能够实现尽快转变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