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理工学院引企入校的教学形式分析与借鉴

2014-11-17 10:27成兵
企业导报 2014年18期
关键词:校企合作技能高职

成兵

摘 要:新加坡理工学院(Singapore Polytechnic)是一所非常重视学生实用技能培养的高职院校。在教学形式和条件方面,新加坡理工学院在校内建设了创意村和企业中心,在校外与企业建设了实训基地,甚至在海外也发展了不少实习合作单位。新加坡理工学院引企入校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企业优势,形成了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特色。

关键词:校企合作;高职;技能

新加坡理工学院以其较长的办学历史而著称,在职业教育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了促进学生对未来工作岗位技能的熟练掌握,新加坡理工学院构建了一些工学结合的教学形式和条件,其中创意村、企业中心和企业训练项目是引企入校的主要形式。通过这些形式师生能将所学的理论运用到企业实际问题中,对企业的工作有了清楚的认识,对于老师有了新的教学案例,对于学生积累了工作的经验。

一、新加坡理工学院引企入校的主要形式

(一)创意村。创意村是新加坡理工学院用于科研和创新发展的专门场地。在这个场地内学院的师生和校外企业共同开发最新的生产技术和策划最新的商业服务模式,把试验成功的技术和孵化成型的商业服务模式再应用到校外的企业中去。创意村展现了新加坡理工学院追求节能可持续发展和能源利用效率的理念,实施了可以降低能源消耗的环境友好标准。师生设计的产品包括可将阳光折射进入室内的阳光折射装置、有降温辅助作用的绿墙系统等。在清洁能源试验所,他们展示了太阳能面板、发电风轮转叶和东南亚第一座太阳能充电站,可以让来访者了解并体验绿色能源技术。由于在绿色能源和可持续技术的应用,新加坡理工学院获得了新加坡绿色标志金奖。创意村的80%建筑是用可循环材料建造,节约了400万新加坡元。

(二)企业中心。新加坡理工学院的企业中心是学院引进企业参与学生培养的一种形式。企业中心经常举办企业成功经验分享会。学生可以聆听和学习成功企业家关于创业和经营企业的感悟,在与企业家近距离见面交流时,能了解企业经营的第一手资料,并学习如何当好老板和做好经营。企业中心是新加坡理工学院学生进入企业的一条途径,培养了学生的商业理念并使他们成为创业者。

新加坡理工学院企业中心与企业家执行委员会、新加坡理工学院企业家社团都有密切联系,它在整合智慧和经验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学院聘请资深老师、商业领导和企业家组织商业咨询委员会,委员会成员相互合作,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凭着涉及多个行业领域的丰富经验,委员会为创业学生提供商业导师和人脉资源。

企业中心也以企业家执行委员会企业奖、企业家基金给予资助,最高额度50000新加坡元。针对新加坡理工学院不同学院的学生,新加坡学生企业家俱乐部经常组织活动。这些活动包括企业领导训练营、企业和商业工作实习、企业与行业论坛。通过培养企业家经营理念和投资创意,企业中心是新加坡理工学院整体教育促进的关键部分。

(三)企业训练项目。企业训练项目是工作准备。企业服务处给予在校生企业训练项目支持,其宗旨是为学生协调企业训练项目帮助他们在工作氛围中获得工作经验。1970年以来成千上万学生通过企业训练项目踏入了职场第一步。学生在第二学年末就开始他们的工作实习。

企业训练项目为公司和学生提供了双赢合作模式。来自不同专业的约4000名学生被安排到公司进行不少于6周的实习。学院希望公司成为合作伙伴为学生作好工作准备。这种合作模式给行业培养了训练有素的毕业生。

每位学生可获得的报酬是21新加坡元/天或450新加坡元/月。在训练项目下支付给学生的报酬是免除中央准备基金和技能提升基金。其他豁免还包括针对非公民的工作许可和工资部分交税。

海外企业训练项目的活动给学生机会获得工作经历并发挥他们的技能。约800多名学生被送到23个不同国家开展不同专业的海外企业训练项目。学生在新加坡公司、大学和研发机构的海外分支机构工作。

二、新加坡理工学院引企入校的教学形式中各参与方的作用

(一)政府给予政策支持与制度保障。新加坡政府研究了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各种因素,发现劳动者素质决定了发展速度和质量,提高劳动者素质就必须依靠职业教育与培训。新加坡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在1991年新加坡政府制定了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的文件《新的起点》,其中专门提出“工读双轨计划”。新加坡理工学院在同年7月开始实施,学生每周大部分时间在公司开展实际工作训练,只利用1天、1个晚上和周六上午到学校上课。学生不用缴纳学费,还可以获取报酬。这种工学结合的培训模式一直延用至今,使得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因有制度保障显得更加紧密。

(二)师生在企业项目中解决问题和提升技能。新加坡理工学院的教师都必须有企业工作经历,在入职时已有多年本行业工作的经验了。学院给与教师时间到企业兼职,让他们保持与行业的同步发展,及时从生产第一线获取最新的信息。在新加坡理工学院上课,教师上课的内容都与生产工作密切相关,学生不觉得有所学习的内容没有用处,同时教师带学生在校内的实验场所开展的实训项目也是企业的工作任务。

新加坡理工学院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直不离开企业的环境。在“工读双轨计划”中,学生有机会到企业中工作,积累工作经验,训练岗位技能,是很有实效的。另外,学生在校的学习环境也具有企业真实性。例如在化工与生命科学学院建有一个企业工艺操作实验室,安装了各种生产设备。学生可以亲自操作启动、关闭和各工艺流程控制。为创建这样有真实感的操作环境,学院装备了实验级综合泡罩蒸馏实验装置和分控制系统。其他实验设备还包括了筛板精馏装置、具有不同包装材料的填料塔吸收装置、升膜蒸发器、各种换热器(管壳式、双管式、平板式)等。

(三)校企之间形成双赢机制。政府制定鼓励政策要求新加坡高职院校与企业为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而积极开展合作。新加坡理工学院理事会就吸收了行业人士,共同讨论学校培养目标、开设专业和课程、师生实践项目等。在行业人士的指导下,新加坡理工学院制定的教学计划和开展的实训项目都能让学生学到岗位技能,因此学生的学习目标明确,学习态度也认真,教学效果也很好。

新加坡企业特别关注与高职院校合作,他们从中也可以得到不少好处。人力资源是企业的重要财富。企业跟新加坡理工学院合作可以有机会招收到所需的人才。企业把工业项目交给学校的师生来完成,也利用了师生的技术和时间,节约了资金投入和人力成本。新加坡理工学院通过合作机制把学生送到企业实习,学生实际上成为了企业的准员工,政府对吸纳学生实习的企业有优惠政策。企业从中可以选择优秀的学生成为正式员工,解决了人力资源问题。

三、我国高职院校切实完善校企合作机制的新思路

(一)政府出台职业技能培养促进政策。我国高职的校企合作虽然经过了多年的探索,取得了一些经验,但存在的问题也比较突出,如没有长效机制、合作深度有限、教学与实际脱节等。原因三于我们的校企合作外在推动力不强。我国在1996年出台了《职业教育法》,强调了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在具体操作层面没有进一步的实施细则,原则性强。无论高职院校还是企业都不能真正从中找到可行性条文,目前双方本着热情和各自需要进行合作,产生的问题也不能很好解决。

政府在国家人才战略的大背景下,要利用组织优势和资源优势,联合教育部、人社部和财政部等共同研讨职业技能人才的培养,总结已有的成绩和经验,借鉴新加坡校企合作的政策,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职业技能培养促进政策,明确在合作中各方的关系、权利与义务,落实企业优惠措施,依法监督和评估,保障学校实训场所建设的投入。

(二)教育部门监督和评估高职院校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建

设。从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水平评估和数据采集工作的结果来看,评估专家特别关注院校在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和使用情况。各院校或各专业会在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投入的设备和人力较大,从实际效果来讲,许多实训基地成为一种摆设,由于企业不在校内实训基地有所参与,也没有真正项目可做,只能是模拟。对于校外实训基地,企业不会按照学校的教学计划要求来培养学生,只是做为准员工来使用。

学校的上级部门可根据我国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校企合作的合格和优秀标准,用这项标准来检查学校的落实情况,使人才培养水平评估和数据采集工作的最终结果能与实际相吻合。

(三)高职院校制定支持并落实教师与学生参与企业实践

的保障措施。从提升自身能力和技能的目的来讲,高职院校师生都希望有机会参与真实的企业项目工作。而现实中我们高职院校师生可参与企业合作的机会少,参加的时间也不能保证,不能无后顾之忧地去开展校企合作。高职院校对老师有教学工作量要求,教师的大量时间是放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来讲有安全方面和经费方面要求,学校也尽量少让学生去真正企业实习,不太愿意支付学生的实习补贴或企业指导费用,从而影响了学生和企业的积极性。

高职院校强调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不仅要求引入企业配合教学,而也要树立以服务企业为中心的办学理念。高职院校以这种理念来制定可行的校企合作保障措施。一是构建利益机制。高职院校必须采取切实措施保证企业的几种核心利益:优先选择优秀的毕业生,利用高职院校资源对职工进行继续教育,依托高职院校的人才优势和智力优势,进行新产品的研制开发,新技术的引进,设备的技术改造。二是确定鼓励师生参与校企合作的保障机制。教师和学生参与企业实践的时间和经费要充分保证,同时也进行考核,真正让学生在做中学,教师在做中教。不能以传统的工作量来考核教师的教学任务,要以校企合作的成效来衡量师生的教学成果。

参考文献:

[1] http://www.sp.edu.sg/wps/portal/vp-spws/spws.i.innov

[2]周文玲 陈修焕 新加坡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特点及启示[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06

[3] 刘修泉、李艳红、渠川钰、卢飞跃. 借鉴新加坡职教先进理念 推动高职科研工作的开展[J]. 新疆职业教育研究, 2012年第3期

猜你喜欢
校企合作技能高职
高级技能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对实训教学体系改革进行的思考与探索
画唇技能轻松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