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凤杰
摘 要: 在中职德育教育中,隐性教育具有显性教育无法实现的作用。如今,中职德育教育已经无法满足我国经济发展和中职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为了使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顺利开展,中职学校要在德育教育中结合隐性教育方法,使得隐性教育在中职德育教育中彰显力量。
关键词: 隐形教育 中职 德育教育 显性教育
1.引言
在中职学校中,传统的德育教育着重强调的是学生思想政治方面的显性教育,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对象进行深入研究,而忽视在学生思想政治方面潜移默化的影响力,对学生大脑中无意识的教育或是隐形教育的研究相对较少。在这样的情况下,在中职学校德育教育中开展隐形教育非常有必要。
2.隐性教育的涵义及特点
2.1隐形教育的涵义
所谓“隐形教育”,就是在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让人们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的方法。隐性教育是一九六八年由美国教育学家杰克逊提出的一种与显性教育相对存在的教育方法。
2.2隐性教育的特点
隐性教育具有多样性。隐形教育的教育内容包括多个方面,涵盖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内容,同时涉及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中职德育教育运用隐形教育能够显著提高学生自身文化素养;德育教育的多样性可以丰富思政教育内容,提升中职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准[1]。
隐形教育具有渗透性。隐性教育与传统的显性教育相比,隐形教育具有渗透性特点,隐性教育在学生潜意识中逐渐渗透,是属于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学习的过程。隐形教育的主要教育方式是把德育教育的内容融入学校的各项活动中,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
隐性教育具有间接性。与显性教育直接性相比,隐性教育更注重的是无意识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间接性教育的特点[2]。在对教育内容的要求上,隐性教育没有确切要求,是学生在自然状态下自我体会和自我进步的过程。
隐性教育具有永久性。隐形教育是根据学生的思想政治变化而发挥作用的,这样的作用会在学生由内到外的具体行为中体现出来,并且学生的行为能够得到长久延续。由此看来,隐性教育具有永久性的特点,可以使保持良好的思想道德观。
3.隐性教育在中职德育教育中彰显力量
3.1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拥有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能为隐性教育的有效开展建立良好基础。中职学校在校园环境建设方面,应该从学校的卫生环境、公共资源的建设入手,做好校园卫生保洁,树立爱护校园环境的意识,创造富有学校特色的校园人文环境,为隐形教育的有效开展奠定良好基础[3]。学生在这样优美迷人的校园环境下学习和生活,潜移默化中接受隐性教育,思想道德得到提高。例如认真抓好学生黑板报、壁报、橱窗、广播、图书室、荣誉室、德育活动室、文体艺术等多种公共资源的建设,创造良好的德育环境。
3.2注重校园文化的构建
校园文化建设是中职学校进行隐形教育的关键部分,校园文化建设的暗示性及渗透性能够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起到引导作用[4]。校园文化建设作为隐形教育的一部分,与课堂讲授式的显性教育互相结合,有利于促进学校德育教育的传承和发展。校园文化熏陶能够达到课堂教学无法达到的效果,校园文化也是学校精神文化内涵的体现。例如组织学生对本校校训、学风进行学习,让学生了解校园文化,以校园文化激励学生思想品德发展。
3.3利用网络进行教育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网络资源已经覆盖每一个角落,对处于时代发展最前沿的学生来说,网络文化具有无可抵挡的魅力。针对这种情况,中职学校要运用网络作为宣传隐形教育的媒介,利用网络的生动性和便捷性特点,在中职学校开展隐形教育,一方面能够保证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另一方面能够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中职学校通过网络的形式宣传积极健康的思想,使德育教育在不知不觉中变成网络上的主流文化。另外,为了确保校园网络安全,学校还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规章制度。
3.4重视榜样教育
榜样教育是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校园学习生活中,榜样随处可见,教师、学生、名人都有机会成为学生的榜样。德育教育的最有效方法不在“说”,关键是在“做”,只有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领悟和感知德育的内涵,才能提升自身的道德涵养。对隐形教育而言,高度重视榜样教育的作用,能够使学生向榜样学习,从榜样身上获得道德力量,实现自我提升。
4.结语
与传统的显性教育相比,隐性教育在我国中职德育教育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当今教育充满个性的时代,隐形教育被运用得更加广泛,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中职德育教育工作必须坚持以显性教育为主、隐性教育为辅的理念开展,二者相互配合,从而促进中职德育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孙钦泉.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及实现途径研究[J].科技信息,2010,9(08):122-124.
[2]刘鹏飞.论隐性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4(05):99-101.
[3]官巧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与和谐校园建设的思考[J].中国西部科技,2010,10(33):82-84.
[4]李晓波,范叶静.隐性教育在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3(03):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