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与肝肾相关性探讨

2014-11-17 07:19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4年9期
关键词:肾精视物五脏

李 娟

(四川省什邡市第二人民医院, 四川 什邡 618400)

眼视万物,为人的视觉器官。祖国医学从整体观念出发,认为眼为人体的局部器官,其与五脏息息相关,尤其与肝肾的关系密切,如《素问·金匮真言论篇》曰:“东方色青,入通于肝,开窍于目,藏精于肝”。古代医家又发现目珠的发育、视觉的功能与肾精关系密切,由此又提出“眼虽属五脏,而五脏之中肾最为贵”。为此本文试就目与肝肾的生理病理关系,及目疾从肝肾论治,作一粗浅认识。

1 肝肾与目的生理联系

1.1 肝开窍于目

1.1.1 肝藏血,上濡于目 肝藏血,肝中之血在气的推动下上行于目,使目受血而能视,故《审视瑶函·目为至宝论》云:“肝中升运于目,轻清之血,乃滋目经络之血也。此血非比肌肉间混浊易行之血,因其轻清上升于高而难得,故谓之真也。”

1.1.2 肝之经脉,上连于目 《灵枢·经脉第十》云:“肝足厥阴之脉……连目系,上出额。”《审视瑶函·内外二障论》云:“眼乃五脏六腑之精华,上注于目而为明,如屋之有天窗也;皆从肝胆发源,内有脉道孔窍,上通于目,而为光明。”可见,肝与目在经络上直接连属,且脏腑之精气通过肝经上行以濡眼。

1.1.3 肝主疏泄,肝气通于目 目为肝之窍,肝主疏泄,气机调畅,升降有序,出入有节,五脏六腑之精源源不断地上濡于目,目得精血的濡养,才能视物辨色,如《灵枢·脉度第十七》云:“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中医眼科六经法要·眼科开卷明义篇》指出:“肝经的玄府通畅,肝气即能上升,肝气上升,则目中即有主宰,五脏之精,各展其用,就能分辨五色”。

1.2 肾为目之主

1.2.1 肾藏精,影响目的形成与发育 肾藏先后天之精,先天之精上聚形成目,如《审视瑶函·目为至宝论》记载:“大哉目之为体,乃先天之空窍,肇始之元明”;同时“肾为封藏之本”,藏五脏六腑水谷之精气,肾中精气的盛衰影响视觉的形成和发育,《灵枢·大惑论第八十》云:“目者,五脏六府之精也。”,五脏六腑之精上聚,上注于目,不断推动目的形成与完善。

1.2.2 肾精生髓,脑充目明 肾精生髓通于脑,影响目的功能,《医林改错·脑髓说》云:“灵机记性在脑者,因饮食生气血,长肌肉,精汁之清者化而为髓,由脊骨上行入脑,名曰脑髓……两目系如线,长于脑,所见之物归于脑。”可见,脑为髓海,赖肾精充养,目为脑之余,故目与脑的关系密切,精充髓满,脑充目明,而能视万物。

1.2.3 肾气充盛,神光充沛 《审视瑶函·目为至宝论》曰:“外有二窍,以通其气,内包诸液,液出则为泪。中有神膏、神水、神光,真血、真气、真精,皆滋目之液也。……神光者,谓目中自然能视之精华也。”《审视瑶函·内外二障论》云:“五脏之中,惟肾水神光,深居于中,最灵最贵,辨析万物,明察秋毫。”其中神光指视觉功能。目位最高,须依靠肾气的蒸腾气化作用将其津液输布到眼中。肾气由肾精所化生,肾精充足,肾气充盛,则双目精彩内含,神光充沛,视物清晰。

1.2.4 肾主津液,润泽目珠 肾为水脏,津液上输于目,赖肾中精气的推动、蒸腾、气化作用,在外化为泪液以润泽目珠,在内濡养瞳神。《中医眼科全书·精津学说》引《秘传眼科龙木论》云:“眼为水晶之宫,眼中之珠借水以养……肾气衰则五脏皆病,攻于眼目之病,其系首重。”可见,津液在目无论外与内均与肾精、肾气的作用密不可分。

2 肝肾与目的病理联系

2.1 肝与目的病理关系 《审视瑶函·内外二障论》云:“夫目属肝,肝之怒,怒则火动生痰,痰火阻隔肝胆脉道,则通光之窍遂蔽,是以二目昏蒙,如烟如雾;目一昏花,愈生郁闷。”情志不遂,而致火动生痰,蒙蔽清窍,视物昏花。因此,肝脏的病理变化可以从眼所表现出来,进而推知肝脏内在变化。

2.1.1 肝体不足之肝血不足、目失濡养 《银海精微·迎风洒泪症》云:“目乃肝之外候。”目为肝之窍,肝气条达,肝血濡养,使之维持正常视觉。若肝血不足,出现两目干涩、视物不清、视瞻昏渺等症状,如清·江涵暾《笔花医镜·肝部》云:“肝之虚,肾水不能涵木而血少也。脉左关必弱,或空大。其症为胁痛、为头眩、为目干、为眉棱骨眼眶痛、为心悸、为口渴、为烦躁发热。”《审视瑶函·开导之后宜辛补论》亦载:“夫目之有血,为养目之源。充和则有发生长养之功,而目不病;少有亏滞,目病生矣”。

2.1.2 肝用偏亢之肝火上炎、肝阳上亢 肝气偏盛,“气有余便是火”,出现肝火上炎,肝阳上亢等,其临床表现为双目红肿痒痛,羞明流泪,头目眩晕、暴盲等症,如《银海精微·花翳白陷》云:“人之患眼生翳如萝卜花,或鱼鳞子,入陷如碎米者,此肝经热毒入脑,致眼中突然肿痛,赤涩泪出不明……。”近代张育三《眼科捷要·心兼肝》云:“满眼通红,因属心家,而大角红筋胀起,名为兼肝,是肝木能生心火,用平肝之药,以去肝火,则心火自退,即扬汤止沸,不如灶底抽薪之意也。”故在临床中肝经之病均可导致目疾,可从肝论治。

2.2 肾与目的病理关系 肝与肾为乙癸同源,母子之脏,精血互生,且肾脉上行与肝相连,同气相求,故目病虽在肝,而关乎肾;肾藏精,主宰一身之精气,精虚不荣引起各种目病的发生。

2.2.1 肾精亏虚,视物昏蒙 肾精亏虚,不能生髓充脑,出现两目昏花、目失神彩,《眼科金镜·目昏症》曰:“人若年越五旬,两目昏花者,犹月之过望,天真日衰。”《四诊抉微·察目部》也云:“肾水枯涸,故目无精华,不能朗照。”因此,老年人肾精亏虚,阴精耗损致精血不能上充于目,则视物不清,甚至出现暴盲等疾。赵献可在《医贯·眼目论》中记载:“经曰:足少阴之脉,是动则病坐而欲起,目慌慌如无所见。又曰:少阴所谓起则目慌慌无所见者,阴内夺,故目慌慌无所见也,此盖房劳目昏也。”

2.2.2 肾阴不足,阴虚火动现两目干涩作痛 眼为上窍,功能独特,内有滋目之真血、真精、神膏、神水,富含阴液。肾阴虚,肝木失于肾水之涵养,虚火上炎,侵袭上窍,伤阴耗液,故目病阴虚火旺者多见,如《景岳全书·卷之二十七·眼目》云:“凡病目者,非火有余则阴不足耳。”临床可见眼目干涩、视物昏花、眼睛痒涩、眵多泪少、眼前如有云雾飘荡、白睛淡红或暗红而有结节等。

3 目疾从肝肾论治

目为肝之窍,肾为目之主,故肝肾疾病可累及于目,故在治疗时,应予以重视肝肾脏。外障疾患多实,则以清肝泻火、祛风清热、养阴生津为上策,内障疾患多虚,宜以补肾调肝、益气补血、疏肝活络之法而收功。近年来,临床从肝肾治眼的范围逐渐扩大,张济南[1]治疗中心性视网膜脉络膜炎、视网膜色素转性、视神经姜缩、老年性白内障、屈光不正等均从肝肾论治;罗丹[2]认为肝肾阴虚型为视网膜色素变性常见证型,以滋补肝肾,活血明目为主要治法。吴利龙[3]认为干眼的发生,其主要病机为肝肾阴虚,因此采取补养肝肾,生津润目法治疗等等。这些都丰富发展了目疾从肝肾论治学说的内容,完善和丰富中医眼科理论体系,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

4 小结

诚然,“肝开窍于目”,所以在强调目病与肝的关系同时,必须重视肾与目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仁斋直指方·眼目方论》:“肝肾之气充,则精彩光明;肝肾之气乏,则昏蒙晕眩。”因此临床中必须重视肝肾与目之间的相互关系,以便更好的指导临床,以期获得满意疗效。

参考文献:

[1]张济南.补益肝臂法治疗内障目病初探[J].成都中医学院学报,1980,6:50-53.

[2]罗丹.明目地黄汤加减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肝肾阴虚型的临床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5):4-5.

[3]吴利龙.养肝润目方治疗肝肾阴虚型干眼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眼科杂志,2013,23(1):55-57.

猜你喜欢
肾精视物五脏
穆志明:“产品+服务”提升生活品质
失眠与五脏
春天哪来这么多怪病?
哪些眼病会引起视物变形
五色入五脏一年更健康
不可思议的奇人异事
视疲劳当以养肝为主
五子衍宗丸改善肾精亏虚证大鼠精液质量及机制研究
看电视别摘老花镜
《黄帝内经》的五脏俞穴与消渴相关性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