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跃农主任治疗崩漏特色浅析

2014-11-17 07:19李荣秀孙跃农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4年9期
关键词:蒲黄五灵脂血块

李荣秀, 胡 莺, 孙跃农

(云南省曲靖市中医医院, 云南 曲靖 655000)

崩漏属中医妇科常见多发病,常因崩与漏交替,因果相干,致使病情缠绵难愈,成为妇科的疑难重症。本病好发于青春期和绝经过渡期的妇女,但也可发生于生育期妇女。吾师从医30余年来,潜心研究,在论治妇科出血性疾病方面有独到的见解,对崩漏的论治亦颇有心得。笔者有幸侍诊于侧,现将吾师论治崩漏的经验介绍如下。

1 从瘀论治

中医学认为,胞宫生理是亦藏亦泄,藏泄有时。若气虚则运血无力,血行迟滞;或气虚无力统血,血溢脉外;或寒凝瘀血内阻;或热盛伤津耗液,血液黏稠;均可形成血瘀。进而冲任气血失调,胞脉瘀阻,恶血不去,新血难以归经,子宫藏泄失度,经血非时而妄行导致崩漏。正如唐容川《血证论》所云:“女子胞中之血,每月一换,除旧生新,旧血即瘀血,此血不去,便阻化机。”《普济方·妇人诸疾门》明确指出:“崩而淋漓不断,血瘀于内也。”因此,崩漏病机主要是瘀阻冲任、血不归经。瘀血导致出血,出血加重血瘀,血瘀既是崩漏的致病因素,又是各证型的共同病理产物。吾师认为,虽然崩漏证型较多,除了常见的脾虚、肾虚外,尤其要重视瘀血致病的重要性,尤其久漏不止者更应重视。胞宫乃奇恒之腑,经行之时,以通为用。活血化瘀,通因通用,祛除胞宫瘀滞,使旧血得去,新血得安,经行如常。如一味止涩,虽能获一时之效,但病因未除,易于复发。唐容川指出:“故凡血证总以祛瘀为要。”《傅青主女科》认为:崩漏“治法须行血以祛瘀”。吾师常说,血瘀是崩漏的病理基础,“瘀血内阻,血不归经”是崩漏的主要病机,故宜运用活血化瘀药清除体内瘀血,达到祛瘀止血生新的目的。因此,活血化瘀法应该贯穿于崩漏治疗的始终。临床多用失笑散随症加减,每获良效。

贾某,40岁,已婚。就诊时间:2013年7月28日。主诉:停经50 d,阴道少量出血2 d。现病史:患者自诉平素月经7~8/28~30 d,Lmp2013年6月7日,量中,色黯红,夹少许血块,无痛经。现阴道少量出血2天,量少,淋漓不畅,色黯,夹小碎血块,小腹胀痛,腰酸。平素带下量中,色白,无异味。舌淡紫,边有瘀点,苔薄黄,脉细滑涩。生育史:1-0-1-1(放环)。B超:宫腔分离(0.2cm),(内膜0.8cm)。诊断:月经过少。辨证:血瘀。立法:补肾调经,活血化瘀。方药如下:柴胡、白术、白芍、茯苓、蒲黄、五灵脂、益母草、牛膝、丹参、佛手、鸡血藤膏等。8月6日复诊:患者诉服药后月经仍未增多,淋漓不畅,色黯,夹小碎血块,小腹胀痛,腰酸,乳房胀痛。舌淡紫,边有瘀点,苔薄黄,脉细滑涩。柴胡、白术、白芍、茯苓、蒲黄、五灵脂、益母草、牛膝、丹参、佛手、鸡血藤膏等。8月17日复诊,患者诉服药后月经于8月7日开始增多,现量多10天未净,量多夹血块,每天用纸巾1包(10片),腰腹隐痛,头昏,乏力,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B超:宫颈纳氏囊肿声像。(内膜:1.3cm)。诊断:崩漏。辨证:血瘀。柴胡、白术、白芍、茯苓、蒲黄、五灵脂、益母草、生龙骨、生牡蛎、仙鹤草、旱莲草、黄芪、败酱草、贯众。2013年8月20日复诊:患者诉服药后阴道流血基本干净,现白带夹血丝,无腰腹疼痛,头昏,乏力。柴胡、白术、白芍、茯苓、蒲黄、五灵脂、黄芪、败酱草、仙鹤草、旱莲草、续断、寄生。2013年10月10日因带下病就诊,询及月经,已恢复正常。

2 从湿热论治

随着现代生活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多数崩漏患者皆因饮食或调护不当所致。或进食辛辣、生冷;暴饮暴食,损伤脾胃导致脾胃虚弱,运化失职,湿浊内生,流注胞宫与血搏结,湿瘀交阻,血海不宁导致崩漏;或经期、人工流产术后等调护不当,外界湿浊之邪乘虚入侵,浸淫于胞宫胞脉,损伤脉络,与离经之血搏结而成湿瘀,湿瘀互结,气机受阻,冲任胞宫失调,不能制约经血而成崩中或漏下不止。湿瘀互结,蕴久化热合而致病则胶结难解,缠绵难愈。因此,湿瘀胶结是本病的主要病机之一,更是病情缠绵难愈的主要原因,也是崩漏的病理转归。针对湿瘀互结的病机,临床上采用以祛湿化瘀为主,辅以或健脾补肾或疏肝行气,使湿化瘀除,固本培元,冲任调和收效满意。湿热崩漏:主要证候:骤然血崩或淋漓不断,血色鲜红或黯红,夹血块,腥臭;经前少腹疼痛拒按,有灼热感,腰骶胀痛,行经少腹疼痛加剧;伴见发热恶寒,或低热起伏,或身热不扬,面赤烘热,头沉而胀,精神郁闷,烦躁易怒,纳谷不馨,口腻或口苦或干,小便短赤,大便干结,或便溏臭秽,肛门灼热;平素白带量多,色黄质稠,味臭秽,舌质红或边尖红、苔黄腻或白腻少津,脉滑或弦或濡数。临床上吾师多采用验方四妙失笑散加减治疗。

陈某,37岁,已婚。就诊时间:2013年6月21日。主诉:阴道不规则流血21 d。现病史:患者自诉平素月经7~8/28~30 d,Lmp2013年6月1日,至今未干净,初如月经量,后淋沥不尽至今,量少,色黯红,腰腹隐痛。平素带下量多,色黄。舌红苔薄黄,脉细滑。生育史:2-0-1-2(结扎)。B超:宫腔分离(0.2 cm),(内膜0.5 cm)。诊断:崩漏。辨证:湿热。立法:清热除湿,化瘀止血。方用四妙失笑散加减。处方:黄柏、薏苡仁、败酱草、金荞麦、蒲黄、五灵脂、仙鹤草、旱莲草、乌梅、夏枯草、续断、寄生。7月1日复诊:患者诉服药后月经于6月24日干净。现感带下量多,色黄,质稠,腥臭,腰腹隐痛,大便干,小便黄,舌红苔薄黄,脉细滑。继以四妙失笑散加减调理善后而愈。

3 从肝论治

肝乃体阴用阳之脏,其用属阳而主疏泄,其体为阴而主藏血。木气冲和条达,则血脉得畅,藏血正常,进而肝气得濡,不致亢进。由此可见,肝血不足,肝气失濡,气郁化火,则迫血妄行而为崩漏。再则肝血不足,肝气亦虚,则收摄无力,正如朱丹溪《丹溪心法头眩》所云:“吐衄崩漏,肝家不能收摄荣气,使诸血失道妄行”。妇人崩漏,无论何种原因所致,最终必然导致阴血亏虚,功能失常。崩漏下血最终将损伤肝藏血功能,同样肝藏血功能失常也将导致崩漏。吾师认为崩漏为妇科血症,肝为血脏,冲脉隶属于肝,肝性刚,妇人经、孕、产、乳数伤于血、易使肝血不足,木火偏盛,疏泄失常,肝疏血失调,扰动血海,致经血妄行而致崩漏。尤以中年妇女经,产育耗血,工作节奏紧张,竞争激烈,易致郁伤肝,故临床上有相当一部分崩漏患者因肝失和调而致。吾师认为,肝气与崩漏互为因果,而肝为脏腑气血病变的关键。肝的生理功能在调节月经周期和经量上有着重要作用。在肝疏泄功能发生障碍时,全身气机及人的情绪、气血运行、脾胃运化功能都将发生障碍,而这些病理变化都可引发崩漏。同样,当出现崩漏时,由于各种致病机制的相互作用,将会导致患者情绪失常,进而引发肝疏泄功能失常。 肝藏血功能失常时可导致肝血不足,久则阴血亏虚,引发肝阳过亢,阳热血动,出现崩漏;而崩漏日久,由于失血过多,阴血不足,亦可引发肝阳过亢,进一步损伤其藏血功能。故而对肝藏血功能的调节就是治疗崩漏的根本方法之一。临床上吾师采用疏肝养血之四逆散为主方治疗崩漏。不论是肝气郁结或肝气横逆所致之崩漏都可灵活加减应用。

张某,50岁,已婚。就诊时间:203年5月10日。主诉:月经紊乱半年,阴道不规则流血13 d。现病史:患者自诉平素月经7~8/28~90 d,Lmp2013年4月27日,至今未干净,初量少,淋沥不畅,后量增多至今未尽,色黯红,夹血块,腰腹隐痛。平素带下量中,色偏黄。烦躁,易怒,舌红苔薄黄,脉细滑。生育史:2-0-1-2(结扎)。B超:子宫附件未见异常(内膜1.1cm)。诊断:崩漏。辨证:肝郁血瘀。立法:疏肝养血,化瘀止血。方用四逆失笑散加减。处方:柴胡、白芍、白术、生龙骨、茯苓、当归、蒲黄、生牡蛎、熟地、砂仁、寄生、五灵脂、续断、益母草、乌梅、淮枣皮、金荞麦、败酱草、黄芪等。6月3日复诊:患者诉服药后月经于5月14日干净。Lmp5、25~6、1日,量中,色黯红,现感带下量多,色黄,质稠,腥臭,阴道灼热,舌红苔薄黄,脉细滑。以四妙失笑散加减调理善后而愈。

猜你喜欢
蒲黄五灵脂血块
五灵脂的临床应用及其用量探究
人参不怕五灵脂
不同产地五灵脂质量评价研究
抢救呼吸系统急危重症患者中床边纤维支气管镜的应用
典中珍藏蒲黄方
蒲黄的使用方法
蒲黄泡水喝的禁忌
新型膀胱血块清除装置的研制
处方探秘:参脂共用之妙
蒲黄及其伪品的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