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体育教学前做准备活动有重要作用,学生要在生理、心理上加强对准备活动内容的认识,加强对组织教学和教学安排的认识。讲述了进行高中体育教学准备活动的目标和任务,探讨了进行准备活动应该注意的地方,分析了准备活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措施。
关键词:准备活动;重要意义;解决措施
准备活动是教学生进行身体练习和肢体放松,它是人体由静态转向动态的过渡过程。学生能在合理的准备活动中舒缓肌肉和韧带,能在准备活动中掌握运动技术和提高身体素质。好的准备活动能直接提高体育课教学质量。体育教师忽视准备活动,学生感到厌烦,阻碍了教学过程。教师应督促学生加强热身运动,帮助他们舒展身体关节和肌肉。准备活动教学内容简单枯燥,重复性大,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传统准备活动教学有稳固特点,体育教学体制的改革要求体育教学更新观念,深化体育课课堂结构,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尊重他们的个性发展。传统的体育课教学模式不再适应现代体育教学改革的需求,我们要不断优化体育课准备活动,提高准备活动质量。
一、准备活动的目标和任务
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构成体育课主体,准备部分是体育课的基础和保障。各构成要素互相联系配合,密不可分。准备部分能调试学生的心理和生理,使学生的生理和心理能真正融入体育教学过程,准备活动对学生的调试做好了,会使学生大脑更加清醒,反应更加灵敏,动作更加果断,学生有可能超常发挥,取得优异成绩,这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能提高学生体育技能。
二、进行准备活动应该注意的事项
1.准备活动的主要内容
按体育教学的性质和目标,可以把准备活动分为组织教学所需要的教学常规活动,它一般包括专门的准备活动和一般性的准备活动。比如,田径短跑教学的准备活动要使学生髋膝踝和大腿周围肌肉群做充足的互动,增加关节润滑液,这样学生关节和肌肉不容易受到损伤。比如,学生在进行滚翻的学习时要做好对腰颈的防护。
2.准备活动的积极意义
体育课、体育训练或体育比赛之前进行有意识的身体练习能提高肌肉的兴奋性,能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适应性,为课堂基本运动过程做好生理和心理上的调节。进行充足准备活动能提高中枢神经的灵敏度,消除神经系统的疲劳状态,能提高大脑的兴奋性,提高大脑分析、判断事物的能力。充足的准备活动还可以克服生理惰性,使体温保持适合稳定,促进血液循环,提高人的免疫能力。充足的准备活动能使血液分解大量的血红蛋白,为肌肉运动提供更多氧气,增加肌肉的弹性和灵活性,防止肌肉拉伤。身体练习能使身心由静态转向动态,能消除畏惧心理,做好心理准备能提高学习新知识和技能的效率,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加深对教学内容的认识。
三、体育教学的准备活动存在的问题和应对措施
1.学生对准备活动认识不足,组织形式和编排方式不够完善
部分学生了解准备活动的重要性,了解准备活动内容、运动量和体育课教材内容的关系。但有些学生却对准备活动认识不清,有的学生认为准备活动可有可无,有的学生认为准备活动太消耗体力,影响基本内容的学习。这些都不是科学的思想认知。教师管得严就认真做准备活动,不严就敷衍了事,这使准备活动作用没有真正发挥,流于形式。教师带练的组织练习形式使学生自主运动意识淡薄,学生会认为练习形式单一,枯燥乏味。内容的单一和形式的死板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应对措施:帮助学生了解准备活动的内容和重要性,了解准备活动和基本学习过程之间正确的因果关系。教师要对学生认真负责,统一要求学生进行准备活动,引导那些敷衍应付的学生重视准备活动,教师要在准备活动中多和学生互动,优化组织练习形式,以提高准备活动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2.教学过程忽视专门性准备活动,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
很多人觉得准备活动只是些游戏,其实准备活动有许多专门性练习。学生要端正学习态度,加强对肌肉和韧带的运动,目的是保证学生后续体育活动更加顺利和安全。采用动作相似和结构与教材类似的专门性练习的优势是一般性练习无法替代的,要合理安排两者比重,才能保证体育课顺利完成。
应对措施:要把一般性准备活动和专门性准备活动相结合,合理规划场地和发放器材,把模仿性、诱导性和辅助性练习融入准备活动中,这样能增加准备活动的教学内容,提高体育课质量。另外,准备活动的内容还要不断创新,准备活动的练习形式还要更加多样化。
进行准备活动是高中体育教学过程的基础和保障,准备活动不能局限在简单的练习和动作上,应根据时代需求改变和融合动作,这样准备活动才更加合理。体育教学改革使课堂结构发生巨变,高中体育教学的准备部分内容不再单一,形式不再死板,良好的准备活动有利于学生智能的培养,个性品质的发挥。合理安排准备活动能提高教学质量,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教师要把良好的准备活动落到实处,并不断更新观念和知识,突出重点,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准备活动朝着个性化、韵律化、多样化发展。
参考文献:
任常科,陈爱君.浅谈体育教学中的准备活动[J].山西体育科技,2012(2).
作者简介:孙敏芳,女,出生年月:1978.11.21,大学本科,就职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附属高级中学,研究方向:高中体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