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语文教学到底该给学生什么?一直以来争执不定。语文教师要从本真的任务出发,教会学生识文断字,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言表达的技能,同时,教师还应准确地解读材料的内容,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关键词:基本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评价;语文课
应该说,自从改革开放以来,语文似乎从来没有清闲过,也没有清净过。语文总是被披上各色各样的外衣亮相出场,一会儿是这个“论”,那个“论”;一会儿又是这个“说”,那个“说”:说法越来越丰富。语文也被赋予了若干角色,一会儿这样做,一会儿那样做,似乎这样成绩也就上去了,但是实际结果是,家长埋怨,学生讨厌,同事嘲笑,领导批评:语文真的成了“爷爷不爱,姥姥不疼”的角色了。我们不禁要问,语文教学到底要给学生留下什么?
一、回归最初的本位
1.识文断字
过去孩子刚刚被送到学校,干什么?家长都有一个底线,那就是,能够认字读书,这是最起码的要求。这其实也是语文教学的第一起点。古人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九层之台,起于累土。这个认字读书还隐含了一个内容,那就是还要教会学生能够工整、清楚、准确地把这个字写出来。老师认认真真、扎扎实实地教会学生听说读写,应该是必须要完成的第一步,但是事实是什么样子呢?我们现在有的语文课堂,学生还没有学会读、写,也没有学会听和说,老师就忙不迭地开始讨论这个意义,那个意思?忙不迭地进行深度挖掘,而且非要挖掘出三五点来。似乎不这样就显示不出老师的高明,显示不出老师的能干。这岂不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长此下去,可以想象,学生的基础会越来越不扎实,问题也会越积越多,老师必然会越来越难以维持并完成正常的教学任务。
2.获得基本技能
语文到底要给学生什么技能?无非是认知和思维。
语言是学生认识自然与自我世界的最好介质和工具。人们对自然的认识、对历史的记载、对未来的思索、对他人和自我的内心关照,都要借助语言去了解、领悟并表达出来。学习语言,并运用语言(比如作文)既教会了学生对语言的运用,同时也教会了学生用语言对客观世界和内心的自我认知。
学生有了认知能力还是不够的,还得学会听出“弦外之音”,品味味外之旨,这就是思维。正如古人所云:学皆成性。有人说:读诗使人灵秀。诗歌阅读,首先是对语言的学习,再借助于句子的组织、意象的组合、意境的呈现,以及重点字词,学生就可以建构画面,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这就是思维的表现。学生把自己所理解到的内容,进行传播、交流,这也有思维的作用。经过长期的学习,内化为自己的涵养,同样离不开思维。
学生获得思维能力,绝不是只靠读诗就可以解决的。赫拉克利特得出“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两条相同的河流”的结论,法拉第经过大量的实验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鲁班被茅草划破手指从而发明锯子等等,无不是思维的功劳。在现实中,无论是现象陈述,还是归纳整理,思维无处不在,但思维的品质有优有劣,思维的结果有对有错。老师要借助语文教学指导学生正确的思维方式,善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学生获得了初步的认知和思维能力,还是远远不够的。老师还要教会学生认知的革新,发展思维能力。为什么呢?
语文是什么?说白了,就是一种交流思想,表情达意的工具。既然是工具,那么使用的方法、原则是什么?使用技巧、变化是什么?老师应该教给学生。范文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样板,但是学生怎样学会这个样板?这是语文教师要重点思考的问题。有人说,背住它。确实,语文中有一部分内容是必须要记忆的,而且在学生学习的开始,记忆是学会的必须的第一步,但是,仅仅记住就够了吗?没有科学有效的指导和示范,学生即使记得再多,也不过是一堆散乱的砖头瓦块,与建筑物不沾边。
过去的语文教学中,很多老师都喜欢“玩”一个保留节目,叫“给课文分段”。有的老师一上来就开始实行放羊式的要求:“这篇文章可以分几段?”既无方法指导,也没有内容的学习。课堂上就呈现出一窝蜂似的热闹,分段结果自然是五花八门。接着老师就来宣布权威答案,把段意写在黑板上,让学生抄下来。你看,这个搞得多么扎实,多么实在,甚至被某些人冠以“教学民主”的称号。结果呢?学生在进行段落分析时依然是一头雾水,不知南北东西。与其说是在教学生分析文章段落,不如说是老师让学生在集体猜谜。
语文教学要解决的是,在老师的示范引领下,学会理解、分析方法。以此类推,让学生能够准确听清楚别人的话,能够准确地传达自己的想法,进而更新学生的认知,发展学生的思维,这是语文课要重点习得的技能。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评价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
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做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这说明只学会了工具的使用还远远不够。《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尊重学生的个体体验。语文教学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评价的形成,这也是由语文的人文性决定的。教师在教学中借助于对一个个具体文本的解读,才能逐步领悟冰冷的文字之间表达出来的情感、态度,从而形成价值评价
标准。
学生要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评价,得益于老师对文本解读的适度引导和正确解理解。
以《项链》的主题分析为例。
《项链》是19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大师莫泊桑的经典之作,人们对其主题的看法也是众说纷纭。过去的主流看法是讽刺了小资产阶级虚荣心和追求享乐的思想,认为“玛蒂尔德的虚荣心并不是一种个别的现象,而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物,具有一定的典型性。”(《〈项链〉的思想和艺术》,见《高中语文课文分析集》,广东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这样理解,我们无法从情理上给学生解释清楚,也难以让人相信。因为这篇小说是世界名篇,这“世界”当然包括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也就是说这篇文章在西方也是深受读者喜欢的。
近年来,又有人提出了如下观点:
(一)小说告诉读者:人的命运是由意料不到的“造化”安排的。
(二)玛蒂尔德悲剧形象指明了妇女在以金钱为中心的资本主义社会里,唯一的出路只能是饰物。
(三)小说是一曲诚挚相爱的颂歌。
(四)小说通过玛蒂尔德这一人物形象告诉读者,在金钱至上的社会中,追求人格尊严是要付出巨大代价的。
这些看法都有一定的道理,教师应该如何应对?对文章的“权威”解读不是不可以进行批评和质疑,但是,理解编者的意图,引导学生正向解读,在解读时既要给学生一些方法和原则性的指导,又要让学生有自己的认识自由,才能真正形成对作品的有效认识和评价。忽视学生的思维和年龄特点来做学习指导,标新立异、哗众取宠必然会将学生引向歧途。
我们希望学生学习了语文后能够热爱唐诗宋词,崇拜《红楼梦》;我们更愿意看到学生去关心主人公的命运,与主人公同忧同喜;也愿意看到学生被一句平凡朴素的话深深触动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地方,长久地回味;夕阳西下时,与诗人一起体味断肠人在天涯的孤独和寂寞;旭日初升时,与作者一起共同感受朝阳的活力。我们最不愿意看到的是一个个学富五车,技能出众的人对于生命的漠视和冷酷,对于弱者的漫不经心。
据从台湾旅游回来的人讲,在台湾的街道漫步,是不需要担心天气变化的,更不需要准备雨伞。因为街道两边的屋檐非常宽阔,每当下雨的时候,游人移步于屋檐之下,继续饱览街景,那又是另外一番情趣。
我想,如果我们的学生将来也有这样的情怀和修养,我们的语文教育应该说是成功了吧。
参考文献:
康学英.在对话教学中回归语文阅读教学的本位[J].语文学刊,2006(18).
作者简介:王海,男,生于1969年3月,学历:本科,就职学校:四川省都江堰市青城山高级中学,研究方向:研究高三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高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