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辅导员职业压力及对策研究

2014-11-15 07:18杨兆宇
文教资料 2014年20期
关键词:职业压力民办高校辅导员

杨兆宇

摘 要: 本研究结合辅导员日常工作实际,针对民办高校辅导员职业压力采用访谈法、调查法进行研究,通过数据分析得知民办院校辅导员在工作待遇和工作条件、竞争机制、与领导的关系、工作制度和社会评价五个方面普遍存在较大的职业压力,据此从辅导员自身努力、学校管理和考评制度、建立合理的社会期望三方面提出应对策略,以缓解日常工作中的职业压力。

关键词: 民办高校 辅导员 职业压力

一、引言

高校辅导员曾经是让人羡慕不已的职业,相对稳定的工作环境、满足温饱的生活待遇、人间净土般的生活条件……其较高的社会地位被津津乐道。然而,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高校工作环境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这一职业已不像人们想象得那样轻松,来自科研、教学、行政、管理等方方面面的压力,不利于高校辅导员日常工作的开展。全面掌握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压力情况及应对策略对于增进辅导员身心健康、提高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和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现状

赵海丰、王珊、王井云对辽宁省10所高校的141名辅导员的调查显示:96.1%的辅导员认为职业压力大,工作强度大,69%的辅导员认为该职业晋升机制不完善、薪酬不合理[1]。高校教师面临不同层次的教学、科研和经济压力。在教师职业生涯轨迹中,40岁以下为高压期,41岁~45岁为缓压期,50岁以后为低压期。压力的膨胀不仅不能有效促进教师的学术产出,反而会导致教师产生职业怠倦[2]。高校辅导员作为高校教师中的特殊职业群体,导致其压力产生的原因有别于其他社会群体。周源源的研究表明,在工作负荷、角色冲突、职业发展需要和学校管理评价等方面辅导员承受着较高压力,尤其工作负荷较高[3]。刘翀、马世超对黑龙江、辽宁共11所高校302名辅导员进行调查研究,高校辅导员职业压力来源5因子:工作琐碎、学生间的人际关系处理、自身人际关系处理、突发性学生工作和工作胜任力[4]。赵云昌、肖淑侠对吉林农业大学辅导员的调查结果显示,辅导员普遍有压力,而感到压力比较大的因素依次是:工作负荷因素、辅导员成长因素、学校民主人文关怀因素、社会学生因素和辅导员自身因素[5]。

三、民办高校辅导员职业压力分析

本研究探讨性别、年龄、单位性质、学生年级、评职、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管理模式、人际关系、工作能力、社会角色、社会声誉等12个因素对辅导员职业压力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各种压力表现中,如做事必须反复检查、工作热情逐渐减退、忘性大、因工作问题夜不能眠、容易烦恼和激动等五项负荷值较高;在压力源方面,辅导员日常工作繁杂且责任大、各级各类评奖评优活动、频繁迎接各种检查评定、经常利用休息时间加班、家长及社会对辅导员期望过高等五项具体项目压力比较突出;工作待遇和工作条件、竞争机制、与领导之间的关系、工作制度、社会评价等五项压力源比较突出。

(一)个人因素对职业压力的影响

1.性别因素。

男辅导员在实际工作中在身体素质和劳动强度上具有一定优势,而且男辅导员对个人价值体现和社会评价更注重,在职务晋升、工作业绩、人际关系等方面有更高的要求。在日常工作中,男辅导员更注重量的积累。另外,作为家庭的顶梁柱,在做好辅导员日常工作的同时还要兼顾家庭,承担经济、教育的重担,这间接增加男辅导员的工作压力。而女辅导员在工作质量上更稳定,对学生的变化更敏感,但是女辅导员的情绪波动较大,容易因工作琐事影响情绪,对于家庭和子女的付出更看重,这些都会间接影响辅导员的本职工作,带来一定的工作压力。

2.年龄因素。

年轻的辅导员大多刚参加工作,从学校到学校,缺少必要的社会经验和坚实的经济基础,一方面要努力工作,尽早掌握工作流程,尽快做出一定的工作成绩,另一方面要面对生活和家庭,结婚、生子等一系列问题都摆在眼前,迫在眉睫。这些都给年轻辅导员提出新的考验,给辅导员的本职工作带来潜在的压力。而老辅导员在思想、工作方法上墨守成规,缺少创新,在职称、职务晋升方面急于突破,取得相应的资格,所以他们和年轻辅导员一样,在工作中迫切需要得到认可,为自己的升职做好必要的准备。另外,他们还要面对家庭的重担、子女的教育、老人的赡养等一系列问题,所以老辅导员的工作压力整体较大。

3.学生年级因素。

对于专科学校来说,大一、大四两个年级是工作比较集中的年级,要求辅导员在固定时间内完成任务,大一入校,大四离校,均是时间紧、任务重的难题,所以大一、大四辅导员感受到的工作压力较大。与之相比跨年级辅导员的工作压力更大,由于学生所在年级不同,管理方式和管理内容各不相同,经常出现需要在单位时间内完成两项或几项不同任务的尴尬局面,这样的工作状态势必影响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给辅导员工作带来相当大的职业压力。

4.评职因素。

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改革,辅导员的定位非常模糊,导致辅导员在评职称的时候出现真空地带。辅导员按专业教师晋升职称还是按行政人员晋升职称没有定论,导致辅导员在评职过程中非常迷茫。对于专业教师评职,辅导员缺少科研项目、讲课经验,作为行政人员评职又缺少工作成绩。尽管对辅导员在职称晋升上已经有很大的倾斜,但是由于辅导员整天忙于事务性工作,很难有时间和精力达到职称晋升的相关要求,给辅导员工作带来较大的职业压力。

5.教育程度因素。

因为大专生掌握的知识技能有限,很难满足辅导学生的要求,所以具有大专学历的辅导员急于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努力深造。而具有本科学历的辅导员有继续学习的愿望,但是纠结在考取在职研究生还是全日制研究生。在职研究生学费相对较贵,而且有的学校不重视在职学历;全日制研究生有一定的难度,即使考试通过,也没时间和精力完成学习任务,所以学历深造问题给具有专科、本科学历的辅导员带来一定的职业压力。

6.婚姻状况因素。

婚姻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随着剩男剩女的出现,年轻辅导员尤其其家长对婚姻问题更看重。由于辅导员的工作特点决定辅导员工作比较繁琐,经常占用休息时间完成工作,作息时间不规律,因此未婚辅导员在婚姻问题上有一定的压力。而结婚之后,又涉及生子、养老等一系列不可回避的问题,家人势必会分散一部分精力,所以辅导员的婚姻状况间接影响辅导员工作效率,间接带来一定的工作压力。

(二)高校对辅导员职业压力的影响

1.单位性质。

民办院校的辅导员在各项压力源上感受到的压力明显高于公办院校,其中竞争机制、个人价值体现、家庭、社会评价等选项压力明显偏高。公办院校有着较长的发展历程,各项工作有序进行,辅导员的各项工作职责清晰明确,工资收入稳定,工作压力整体较小。而民办院校是随着我国高考扩招如雨后春笋般快速发展起来的,但是在建校过程中,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有待完善,工作环境和薪酬待遇有待提高,科研项目和职务晋升有待加强,这些都给辅导员工作带来巨大的挑战。由于民办院校普遍录取分数较低、学费较高,导致民办学校的学生更加难管理,在民办院校为了生存和发展追求的办学特色下,辅导员的日常工作被无限延展,在完成辅导员本职工作的同时还要完成其他行政任务、教保任务、保卫任务……在付出时间和辛劳的同时,民办高校辅导员的待遇却没有得到很好的保障,每天工作10小时以上与每月不足3000元的工资待遇严重不成比例,面对家庭、子女的责任缺失、工作制度导致的恶性竞争、工作能力不被学校认可的工作现状,某些辅导员感到自己的发展前景黯淡,纷纷选择另谋高就,民办院校辅导员的工作压力急待关注和解决。

2.管理模式。

根据学校规模和学生数量,民办高校采取一级管理或二级管理模式。相比之下,一级管理模式中的辅导员压力大于二级管理模式中的辅导员。因为二级管理可以根据专业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生工作,而一级管理往往是学校正处于起步阶段,学生较少采用的管理模式。在一级管理模式中,学校大多会实行量化考核制度,但是部分学校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不高,从辅导员每天的工作日志到年终总结,从学生宿舍管理到跟班听课,从学生干部管理到党员发展对象考核,从贫困生工作到学生谈心工作、从重点人帮带到和家长联系……甚至学校统一规定辅导员要做好“十大工作记录”,试想辅导员每天应对种种评比检查,哪有时间和精力完成种种记录、和学生谈心、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呢?辅导员的工作性质和学生的专业特点决定了有些东西是很难量化的,非得将量化考核不断地“充实和完善”,辅导员的工作压力自然会越来越大。

3.人际关系。

在日常工作中,辅导员要处理好与领导、同事、学生、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辅导员工作压力大,情绪易波动,很容易造成人际关系紧张,人际交往障碍,甚至导致人际冲突加剧,进而导致家庭关系破裂。同时,学校的人际关系直接影响辅导员的工作心态,更加重辅导员的工作压力。学校的人际关系包括与领导、同事之间的关系,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影响领导关系的因素是领导对自己的期望和重任,影响同事关系的因素是相互信任和支持,这些因素在日常工作中很难达到和谐,随着学校内部的各种竞争,如评优、晋级等进一步加剧与领导和同事之间的紧张关系。影响学生关系的因素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面对“90后”大学生自信张扬、思维敏捷、创造力强、抗压能力差等新特点,如何让学生合理规划学习生活、提升综合素质成为辅导员工作的难题,日常教育管理过程给辅导员造成很大的压力。

4.工作能力。

学习是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辅导员工作也一样。只有不断地学习提高,才能使辅导员工作更行之有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仅有极少数学校长远考虑辅导员队伍建设问题,大部分学校只是一味强调辅导员的日常量化考核,尽量节省辅导员外出学习的开支,使辅导员处在极其被动的发展局面。一方面要学习提高,另一方面没时间、也没机会,结果可想而知。辅导员为了尽快达到职称晋升的基本要求,不得不自掏腰包进修学习、搞科研,这样的恶性循环势必给辅导员的职业发展带来相当大的压力。

(三)社会对辅导员职业压力的影响

1.丰富的社会角色。

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深化改革,高校与社会的联系日益紧密,越来越多的社会角色都要由高校辅导员承担。角色的多重性直接导致辅导员工作责任巨大,辅导员的日常工作除了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外,还包括种种与学生相关的工作,千头万绪、琐事繁多。学风建设、校园文化、学生党建、安全稳定、心理健康教育、就业指导、贫困生工作、社会实践、宿舍管理等,工作范围越来越广,工作任务越来越多,多重角色相互交叉,使辅导员在每天琐碎的工作中身心俱疲、心力交瘁,给辅导员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和心理压力。

2.社会声誉。

辅导员长期以来在人们的心目中一直是灵魂工程师,具有很高的社会声誉,但是高等教育改革后,辅导员扮演“打工者”的角色,不辞辛苦,全身心投入日常工作中,既劳身又劳心更劳神,却往往得不到学生的认可,更别说理解,这种尴尬的局面使辅导员对自己的工作既伤心又无奈。而学生的心态发生明显变化,作为付出高昂学费的受益者,他们认为自己的索取是理所当然,这对传统师生关系是一场前所未有的颠覆,给辅导员工作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和心理压力。虽然角色颠覆保持着进行时,但社会对高校辅导员的期望却更苛刻。社会要求辅导员敬业、奉献,只讲耕耘,不讲享受,恪守为师之道……这些职业道德要求和价值观念长期积淀,形成我国传统文化价值对辅导员的职业期待和要求。

四、民办高校辅导员职业压力的应对策略

从前面的分析可知,导致辅导员产生职业压力的因素很多,因此,光靠辅导员自身调节压力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学校、社会等各方面一起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共同解决辅导员的职业压力问题。

(一)辅导员自身的努力

1.建立立体化的健康意识。

首先,可以通过浏览报纸杂志、请教医生或收看健康教育节目等形式适当学习卫生常识和养生保健知识;其次,对自己的健康状况随时清楚地了解,不能凭主观感觉,必须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再次,根据身体健康和疾病情况在医生的指导下制定切实可行的保健方案;最后,患有慢性病需要治疗或身体虚弱需要调养,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2.正确认识压力。

对工作中面临的职业压力要有正确的认识,合理接受压力的挑战,压力是每个正常人都体验到的正常心理现象,并不是个别人个性的弱点和能力不足。辅导员要采取积极的心态面对压力,根据实际情况,自觉调整工作态度,主动迎接压力的挑战,把情绪定向应付转向问题定向应付,把消极的压力转化为积极的压力。

3.合理调节情绪,保持心理平衡。

通过适当的方式方法调节自身情绪,让自己的情绪始终处于良好状态,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学生,合理优化个人因素,客观分析自己,正确定位。当不良情绪已经产生时,辅导员可以通过参加活动、外出旅游等方式转移注意力,产生积极暗示,加以调控。

4.提高综合素质。

辅导员应结合本职工作,积极提高综合素质,以此掌握应对职业压力的方式和方法。另外辅导员还要注重学历水平的提高,确立科研方向,认真做好相关领域的科研工作,为自己职称晋升及今后发展创造更广阔的平台。

(二)学校的管理和考评制度

1.单位性质。

针对民办高校辅导员职业压力普遍偏高的现状,各高校管理部门要对辅导员职业压力问题给予足够重视,并且设身处地地为辅导员着想,采取有效措施千方百计地降低辅导员的工作负荷。各高校要严格按照教育部要求的“1∶200”的标准配备辅导员,保证辅导员队伍的人员配备。同时根据辅导员的所学专业、个性特点、特长爱好等对辅导员队伍进行合理的人力资源配置,实现人职的完美匹配,充分发挥每个辅导员的工作能力。

2.管理模式。

高校应尽快完善学生工作管理模式,避免因辅导员角色定位不准确,导致辅导员角色模糊、岗位职责不清晰、管理体制不顺畅,角色冲突现象,使本不轻松的辅导员工作更雪上加霜。各高校一定要减轻辅导员过重的角色负担,逐步确立辅导员专业工作者的角色,同时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对辅导员岗位进行准确定位,规范工作程序,明确岗位职责和工作目标,在制度上减轻辅导员的工作压力,提高辅导员的综合素质和管理水平,发挥辅导员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应有作用。另外,学校还应当健全激励机制和保障制度有效缓解辅导员的工作负荷,进一步建立健全辅导员队伍的管理与考核制度,将考核结果作为评奖评优、外派学习、晋升职称的重要依据。充分保障辅导员的工资待遇,让辅导员每天付出的辛劳得到应有的回报,尽可能地减轻生活上的压力,以更饱满的精神状态迎接新的挑战。

3.人际关系。

针对民办高校辅导员存在的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压力,高校应该努力营造轻松愉快的工作氛围,积极开展文化体育活动,搭建形式多样的交流平台,使辅导员劳逸结合,切实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辅导员日常工作的压力负荷,切实增强辅导员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同时学校还可以组织辅导员走出去,与其他兄弟院校交流互动,让辅导员增长见识、开阔眼界、取长补短,提升辅导员自身综合素质,更好地完成工作。另外各高校应当加大辅导员岗前培训力度,积极为辅导员的学习、提高创造有利条件,学校还可以采取以会代训的形式经常组织辅导员参加业务培训,不断增强高校辅导员的人际交往能力,减轻其工作压力。

4.工作能力。

民办高校应重视辅导员工作能力的提高,给辅导员广阔的发展空间,对于业务强、表现佳的辅导员应该重点培养,积极推荐其参加学习进修,将最新的教育理念和工作方法渗透到日常工作中,提高辅导员的理论水平和自身综合素质,减轻因琐碎的日常工作带来的职业压力。对于各方面表现都比较突出的辅导员可以单独列入干部培养计划,发展辅导员队伍。

(三)建立合理的社会期望

1.社会角色。

社会各界对高校辅导员职业道德要求的过分拔高,给辅导员工作增加压力。我们要通过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呼吁全体社会成员关注、支持辅导员工作,倡导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树立正确的辅导员公众形象,为辅导员提供被理解、被尊重的氛围,提高辅导员的工作绩效。另外我们还应当按照教育教学的客观规律制定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标准,科学、有效地评价辅导员的教育教学工作,突破以往评价单一、片面的局限,充分调动广大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辅导员的工作业绩,让辅导员看到自己的发展前景,并为之努力奋斗。

2.社会声誉。

首先社会对辅导员工作应有理性的认识,并给予必要的支持和关注;其次政府部门应制定并完善相关法规,努力促进辅导员职业专业化建设,同时加大执法力度,严格教师资格制度和辅导员上岗制度,树立辅导员的社会地位,维护辅导员的合法权益;再次政府应加大教育投入,缩小辅导员和专业教师之间的收入差距,促进辅导员对自我价值的认可,提高工作热情;最后应改善高校辅导员住房、医疗等物质待遇,解除高校辅导员的后顾之忧,让辅导员全身心投入学生工作。

总之,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和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使得民办高校辅导员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以上缓解辅导员工作压力的措施表明,辅导员、学校和社会必须共同努力、互相配合,从而解决这一难题。只有将辅导员的工作压力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高等教育才能发挥其真正本色,学生的学习才能得到最有效的保证和最大限度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赵海丰,王珊,王井云.高校辅导员职业价值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分析[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3(2).

[2]鲍威,王嘉颖.象牙塔里的压力[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2(1).

[3]周源源.高校辅导员心理压力分析及其调适[J].江苏高教,2010(4).

[4]刘翀,马世超.高校辅导员职业压力来源结构探索、特点及应对策略[J].继续教育研究,2012(6).

[5]赵云昌,肖淑侠.普通高校辅导员职业压力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以吉林农业大学辅导员调查为例[J].中国成人教育,2011(10).

辽宁省民办教育协会2013年教育科研立项课题成果(课题编号LMJX13027)

猜你喜欢
职业压力民办高校辅导员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山东体育学院术科教师职业压力的调查研究
关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
独立学院青年教师职业压力问题浅析
浅谈民办高校中的人才培养模式
民办高校“脱困”要多从自身找原因
民办高校大学生人际关系与自我概念的研究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
数年如一日的义务辅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