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语文课堂培养同伴交往能力

2014-11-15 20:49孙丽娟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4年10期
关键词:示范合作游戏

[摘 要] 培养学生同伴交往能力,是教育中的细节,往往被忽视。语文课堂可以成为学生建立良好同伴关系的重要渠道。通过语文课堂,可以培养校学生合作、助人、友爱、谦让等良好的品质,同时在同伴关系中获得一定的社会技能。培养此能力,应从小抓起,时时培养,润物无声。

[关键词] 示范;合作;游戏

小学生正处于心理与行为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迫切需要更多的交往。[1]我们往往只注重成绩,造成学生终生的遗憾。研究者指出:在课堂上,学生之间的关系比任何其它的因素对学生的成绩、社会化和发展的影响都更强有力。因此,语文课堂,有必要变成唤醒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学生自信心,提高交往沟通技能的平台。

一、榜样示范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应当“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2]帮助学生掌握交往技巧,一定离不开榜样示范的作用。

1、教师的示范

如果教师的心中充满阳光与爱、宽容、平等,不把学生按成绩、家庭分成三六九等,不对学生的交往同伴横加干涉,那么学生通常不会有优柔寡断、唯唯诺诺、被同伴忽略、焦虑的不积极的交往心理状态。在平时教师应处处留心,身正为范,向学生传递对同伴的积极情感,除了教会学生通过言语表达对同伴互动情感的正能量,还可训练学生通过动作、表情、目光等媒介丰富沟通方式。人的表情、姿势有时比语言更能表情达意。

2、经典的引领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即自己不喜欢或做不到,不要强加于人。这是圣人孔子留给我们的换位思考的处世哲学。带领学生多多阅读相关的经典儿童读物。如《格林童话》、成语故事《知恩图报》、《三字经》就可丰富学生的精神内涵,增强孩子们的自信魅力。同时精读各学段的有关课文,也是有效培养孩子交往能力的方法。

二、小组合作

合作学习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的过程是促进学生社会化与人格培育的过程。合作学习中的同伴交往是促进学生社会化的重要条件。[3]

合作通常以同桌、小组为单位,通过课堂加强言行训练,培养交往学习能力,做到“五会”,即:会耐心倾听小组成员的发言;会组织好语言,有序表述自己的看法;会提出合理建议;会分析小组成员的建议,并接纳;会组织成员分工协作,并做好总结。教师在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时要考虑到学生的认识与理解水平,重视课堂的民主气氛,提高学生将心比心地理解他人的能力,选择自己的观点,尊重他人思考的成果。[4]

笔者曾在教学《乌鸦喝水》中,组织学生分小组做实验,理解“水渐渐升高”,并分小组讨论是否有其他办法。一个孩子代表小组讲了“用尖嘴啄破瓶子;尖嘴顶瓶子,倒着喝;用吸管吸”三种方法,笔者及时引导学生“你们发现他的优点了吗?”稍后,同学们真诚地说:“用吸管吸,和我想的一样。”这时,笔者又提醒学生赞美的话可当面说,受表扬的人也要有所表示。一方说:“你的声音真洪亮!”另一方说:“谢谢,你也棒!”你来我往中,听者发现他人闪光点;说者增强了表达自信,同时还促进了学生之间文明和谐的人际交往。

积极有效的合作学习真正把学习个体、小组、组际三种学习方法优化组合成一个整体,学生成了主人。坚持小组合作学习是一把金钥匙,在小组合作中,倾听、表达、讲述、复述、转述,学习兴趣高,协作精神强,学习目标达成度就高,价值观教育实现度就强。

三、游戏体验

正如“viviapaley”所说“游戏来自友谊,而友谊也来自游戏。”通常,能够进行高水平游戏的儿童会被评价为有社会能力、合群、具有亲和力的社会性。结合语文课堂这样的实践基地,教会儿童如何接纳他人,如何参与他人游戏,在游戏中改善与同伴关系,提高交往技能,是语文教师的特殊使命。

1、角色扮演法

利用分角色朗读,演课本情景剧,再现口语交际情境等语文课堂中丰富多彩的练习方式,让学生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小小评论家”“小医生”“小博士”“小小播音员”“金话筒”这些荣誉称号,对孩子来说特有吸引力。教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处理问题,了解他人需求,体验他人感受,能助于孩子理解他人、原谅他人,化解怨恨,融洽相处,减少儿童攻击性行为。

2、活动体验法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课内教学的延伸,要想达到本我、超我的最佳状态,教师可教学生一些活动体验策略,如学会如何礼貌地拒绝别人,如和他人意见保持一致,如为同伴提供有关活动的信息等均可提高同伴认可度。教师事先精心设计训练主题、要求、步骤,活动可以是教材中的:手抄报比赛、制作成長记录袋、写封信给老师并成功寄出、写留言条等,也可以是教师大胆创新孩子感兴趣的、有时代气息的,如给古诗词《如梦令》配上现代乐曲演唱。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融会多门学科,孩子动手、动脑、动口,互相学习,扩大了交往范围,获得了自我表现的机会,学会调节冲突和解决矛盾,从而积累积极情感,逐渐发展交往能力。[5]

总之,语文教师可改变重智商、轻情商的陈旧观念,以爱为根,以生为本,充分发挥语文课堂的多功能,挖掘课堂教学的时间、空间的黄金价值,循序渐进地培养孩子的同伴交往能力。孩子在友爱的课堂中,自由、主动、快乐地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积累大量交往经验,产生归属感、安全感,为今后建立“受欢迎”的社会角色,奠定良好的基础,并把情感体验内化为知识,共享、共进,成为学生终生的精神财富。

参考文献:

[1]小学生同伴交往能力的培养策略[EB/OL].百度文库,http://wenku.baidu.com/view/1624973583c4bb4cf7ecd194.html.

[2]翟莉.学生当众说话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J].考试周刊, 2010,(20).

[3]闫红梅. 初中生合作学习适应性研究[D].西南大学,2010.

[4]同上.

[5]赵运杰.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存在的心理障碍、成因及对策[J]. 才智,2008,(04).

作者简介:孙丽娟,女,中共党员,本科学历,小学高级教师。1997年踏上讲台,先在叶集区农村朱畈小学支教,后在六安市叶集试验区二小服务至今。一直从事小学语文一线教学和研究工作,将训练学生听、说、读、写能力落到实处,关心留守儿童,努力请孩子行动起来,爱上语文!

猜你喜欢
示范合作游戏
数独游戏
浅谈英语教学中的听力训练
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疯狂的游戏
初中体育多样化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
校地合作促进居民健身的探析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平行文本在旅游翻译中的示范作用
爆笑游戏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