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 源
(广西昭平县人民医院,昭平县 546800)
腰硬联合麻醉是一种新兴的麻醉方法,主要将脊麻和硬膜外麻醉相结合,能提高麻醉效果,减少麻醉药物用量,术后清醒快,镇痛效果确切,且操作简便[1]。我院于2012年6月至2013年10月将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中,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手术室实施人工髋关节置换的60例患者,其中男性 38例,女性 22例,年龄35~89岁,平均(66.8±1.2)岁。其中病理性缺血坏死患者23例,跌倒伤患者22例,外伤患者15例,体重45~70 kg,平均(56.8 ±8.2)kg,身高 150 ~175 cm,平均(166.8±3.2)cm。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入组患者均无精神性疾病,意识清楚,排除严重性心肝肾功能不全患者。
1.2 麻醉方法 所有患者术前半小时注射苯巴比妥钠100 mg、东莨菪碱0.3 mg。入手术室后连续监测心电图、脉搏、血压、心率、SpO2。对照组选用插管全麻,麻醉诱导为静脉推注0.1 mg/kg咪达唑仑、0.3 mg/kg依托咪酯、0.5 μg/kg 舒芬太尼、0.15 mg/kg 苯磺酸顺阿曲库铵(江苏恒瑞制药出产),诱导成功并充分给氧后予以插管。术中麻醉维持:持续静脉泵注舒芬太尼0.65 μg/kg·h加依托咪酯 0.5 mg/kg·h,视血压情况酌情加减剂量;间断性追加苯磺酸顺阿曲库铵10 mg/次,间隔大约30~40 min维持肌松。如血压控制不良,则予以3%七氟烷吸入加深麻醉。观察组患者选用腰硬联合麻醉,患者取左侧卧位以L3~4间隙作为穿刺点进行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应用AS-E/S型号16号穿刺针穿刺,向蛛网膜下间隙推注2 mL 0.75%的盐酸罗哌卡因,注射完后留置硬膜外导管,术中根据情况追加局麻药物,若血压下降20%以上则加快输液速度并给予15 mg麻黄碱静脉注射,使血压控制在110~90/70~55 mmHg之间,若心率在60次/min以下则追加0.5 mg阿托品。观察组无心肺功能障碍者均给予小剂量咪达唑仑加少量芬太尼镇静,以消除术中知晓。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后SBP(收缩压)、DBP(舒张压)、HR(心率)情况;记录患者麻醉药物种类、术后清醒时间以及术后不良反应等。术后疼痛(VAS评分)分为无痛(0分)、轻度疼痛(4分以下)、中度疼痛(5~6分)、重度疼痛(7~9分)、剧痛(10 分)5个等级[2]。
1.3 麻醉效果评价标准 优:术中无疼痛感,未使用辅助用药,无恶心呕吐感觉;良:有轻微疼痛感,未使用辅助用药,无明显恶心呕吐感;差:需使用辅助镇痛药,感觉明显疼痛,有恶心呕吐感[3]。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麻醉后血压及麻醉药物用量比较 观察组麻醉后SBP、DBP、HR 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1),且观察组麻醉药物应用种类,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 计学意义(P<0.01),见表1。
2.2 两组患者术后情况比较 观察组住院费用、术后VAS评分、麻醉效果优良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情况比较
2.3 术后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术后重度疼痛1例,恶心呕吐1例。对照组术后中度疼痛3例,恶心呕吐2例。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目前治疗髋关节疾病的主要治疗措施,现代高分子生物学迅速发展,假体设计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人工髋关节置换开始得到广泛应用。对于髋关节疾病者来说,髋关节置换能有效缓解病痛、恢复髋关节本身功能,该术式也是治疗髋关节晚期疾病的有效手段[4]。临床上髋关节置换术多为老年患者,术中良好的麻醉效果是手术成功的关键,部分老年患者手术及麻醉耐受力差,麻醉风险较高[5]。所以,临床髋关节置换术中要求谨慎选择麻醉方式。临床研究发现,腰硬联合麻醉能使肌肉完全放松,且麻醉起效快,阻滞完全,利于术中进行深部组织处理,减少术中暴力操作损伤邻近组织器官(大血管、神经等),同时术后患者清醒快。腰硬联合麻醉主要从腰椎第L2~3或腰椎L3~4位置的椎间隙处作为穿刺点,将腰针缓慢推入带腰椎硬膜外针中,达到麻醉目的。更重要的是腰硬联合麻醉不仅具有腰麻的优势,还能应手术时间需求在硬膜外导管注药延长麻醉时间、增加麻醉平面,临床麻醉效果较好[6]。此外,腰硬联合麻醉具有良好的肌松效果,能清晰暴露术野,手术操作者能更轻松完成深部组织处理,有效减少暴力操作,从而避免了对邻近组织及脏器的损伤,减少了术中出血,促进伤口愈合。腰硬联合麻醉主要优势在于:①麻醉药应用种类少,降低了麻醉风险,也大大降低了医疗费用;②麻醉药用量少,降低了麻醉药的毒性反应;③在保证麻醉效果满足手术要求的同时能将手术对生命体征影响降至最低;④麻醉效果较好,避免使用阿片类镇痛药物。而插管全麻术中药物用量较大,种类多,医疗成本相对较高,患者术后需要复苏,麻醉风险较大[7];⑤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疼痛剧烈,可以利用硬膜外导管施行术后镇痛,减轻病人痛苦;⑥腰硬联合麻醉血压控制良好,大大减少了因血压过高引起的术中出血量增加。本组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血压控制、药物用量、术后清醒时间、麻醉效果、术后疼痛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
总之,与全麻相比,腰硬联合麻醉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中麻醉效果较好,且明显减少了麻醉对患者生命体征的影响,减少了患者医疗费用和术后并发症,有利于术后早期康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1]沈学庆.全麻与腰硬联合麻醉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对比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2013,9(5):118-119.
[2]刘斌斌.全麻与腰硬联合麻醉方式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临床效果比较[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6):343-344.
[3]施伟肖.腰-硬联合麻醉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2,33(17):3744 -3745.
[4]金光浩.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患者行髋关节置换术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12,12(22):5082-5083.
[5]李广海,刘国乔.腰-硬联合麻醉用于老年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体会[J].实用预防医学,2011,18(4):698 -690.
[6]许 丽.全麻与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髋关节置换术中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2,(5):814 -816.
[7]赵燕敏,牟俊英,刘川鄂.全麻和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9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