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职院校内部产学研结合及其运行机制研究

2014-11-14 21:46臧传昊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4年11期
关键词:运行机制结合产学研

[摘 要] 校企合作与工学结合在当前高职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各个高职院校已普遍认识到这一点。但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很多高职院校在产学研结合的调控机制、评价机制和保障机制方面不完善,因此企业没有合作动力,校企合作不能有效运行。很多企业不能积极参与校方专业对接合作,又由于高职院校缺乏竞争实力,因此校企合作中双方关系有待进一步加强,当前还没实现深层对接,没有形成良性循环。本文主要研究了高职院校内部产学研结合和运行机制在促进其产学研结合方面的意义。

[关键词] 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运行机制

高职院校当中存在的产学研结合是将教学要素、生产要素和科研要素结合在一起,以提高学生岗位素质和应用开发能力、就业竞争力为基础,发挥学校和社会两种不同形式的教学环境和资源优势。将学校教育中的课堂传授知识与可以直接得到生产实践经验和生产、技术开发和科技成果转化全面用于培养学生素质当中的一种开放式教育方式。

一、高职院校内部产学研结合的定义

当前高职院校中的产学研结合就是指高职院校全面结合生产要素、科研要素和教学要素,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中实现融合和纵向一体化发展。争取在高校内部实现教育产业化、产业教育化和科研成果现实化。完成产学研结合的内涵式发展。在提高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自我实现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生产要素则是指高职院校具备的培养技能型人才所应用的生产环境和资源,主要内容有校办企业、校内实验室、模拟车间、工厂等。高职院校拥有的生产要素应该是当前社会和行业的要求,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教学内容方面则需依据这些生产要素进行,有利于高职院校创建优秀的生产实践环境和工程教育环境,同时可以为高职教育引进具备行业背景和企业工作背景的教师。

高职院校为社会培养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主要就是指高职毕业生不但应该具备一定的职业道德和操作能力,还应该具备判断产品技术难点和改进方向的能力,可以将自己的认识应用于技术进步和产品改良当中。这里提到的“高级”就是指高职毕业生依据自己掌握的岗位技能,发挥所學知识和技能的作用,根据自身岗位需求不断掌握新知识新技能的能力。因此,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也要重视人才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一定要认识到科研要素在产学研结合中的重要性。实现高职院校内部三要素的结合就是将校办产业等生产要素应用于实际教学当中,加强实践性教学。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当前企业要求的岗位职业能力;将科研要素应用于实际教学当中,在教学当中引入科研成果,在日常教学的每一个步骤当中贯穿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这种教学模式有效整合了高校内部教学资源,将产学研有机结合在一起可以促进外部产学研结合的发展。

二、高职院校实现产学研结合的必要性

1、提高和巩固高职院校地位

当前,在高职教育产学研结合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实际操作还存在认识上的失误:产学研结合的运行机制一般情况下重视外部结合,而忽略了内部整合。高职院校的决策人员和理论研究者,只要提到产学研,首先想到的就是如何和企业合作和科研单位合作,而没有认识到高职院校在产学研结合教育中的重要地位。这种只重视外部结合的思想认识,大量浪费了高职院校内部的资源,使高职院校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使产学研只能粗放式发展。值得研究人员重视的是这种情况使高职院校在与企业、科研部门合作中落于被动地位,而无法保持产学研外部结合的良性发展,更谈不到整个产学研结合的质量和效果。为了加强高职院校内部产学研结合,高职院校一定要认识到外部产学研结合和内部产学研结合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在发展中重视结合教学、生产和科研,不但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而且注重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应用技术能力。在完成内部资源整合的前提下,不断提高高职院校在外产学研结合中的竞争实力,才能促进外部产学研结合的健康运行。

2、是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必要路径

当前的外部产学研结合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需求还有一定的距离,因此要大力发挥内部产学研结合的作用。一我国很多企业和行业、科研部门不能积极参与产学研结合,还不能做到自觉参与。只有少数企业、有限类型参与;二企业需求不能和学校教学安排协调进行。因此外部产学研结合要由企业的生产特点决定。学校教学具有严密的计划性,企业生产则完全决定于当前的市场需求,常常表现在企业在生产任务时,而学生的理论知识还没有掌握因此不能深入企业当中去;当学生掌握一定内容的理论知识需要实习时,企业可能生产处于淡季而不能满足学校的需要;三校企双方付出资源不平衡。企业可以将自身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传授给学生,因此学生获得的知识较多。

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只有依靠提高竞争实力才能在产学研结合中处于主动地位,才能满足企业和科研部门的要求,实现合作的共同获利从而促进产学研结合的发展。在实际教学当中,高职院校创办的实训基地、基于项目开发创办的产业,有利于学生掌握课堂知识与专业技能,在此所起的作用要高于实习工厂,如果只分析其和专业教学的关系,甚至具有更为重要的地位。实现高职院校内部产学研结合有利于产学研结合的进一步发展,在高职院校内部产学研结合的系统内,高职院校拥有更加充分的管理权,可以全面结合自身教学、生产和科研,在对这三个要素进行科学配置和整合过程中可以完全依据自身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不易受到外部环境因素的干扰,自身主动权更强更易于完成进一步合作,也就是教学、科研和开发三位一体的局面。

三、高职院校内部产学研结合运行机制的构建

所谓机制,原来指的是机器的构成和工作原理,一般情况下指的是工作方式,主要内容有机器结构组成的关系和运转的原理。换言之,机制指的就是某一事物不同组成要素之间互相联系和互相作用,从而完成此事物的合理运行。这些条件和功能可以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从而完成自我调节过程。高职院校内部产学研结合的运行机制就是指高职院校内部的教学要素、生产要素和科研要素以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为基础而实现全面融合。以此达到学校内部产学研结合运行的功能。主要有下面这些方面:

1、树立核心竞争力意识

企业在发展中一定要重视与高校的合作,才能实现自身持续性发展。中国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已经感觉到核心竞争力在巨大作用,这是由于企业要想得到发展和进步,只有依靠自身核心竞争力,不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是没有发展前景的企业。加强与高校合作可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与之对比如果企业建立科研部门、同时加强与高校的合作则是最为经济有效的手段。当前我国高校具备较高的科研能力和科研水平,可以帮助企业得到迅速发展。再有,企业也要为高校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为高校科研提供一定数量的科研经费。

2、动力调控机制

也就是发挥激励和调节作用,使高职院校在内部教学、生产和科研三个方面实现资源共享和合作共赢,从而完成进一步融合。高职院校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订与自身发展相适应的、特色鲜明的、可以进一步推动产学研结合发展的政策措施。有利于引导教学、生产和科研三要素融入产学研结合当中,完成三要素的合理流动与合理配置、大力应用。一发展成果要依据产学研三者对产学研结合贡献的比例实现资源共享,而且依据合理标准进行科学分配。二利用建立产学研结合专项基金、以及一些优惠政策,对积极参与产学研结合的教师和学生依据其对产学研结合贡献大小和比例分别给予一定的现金奖励;三利用制订“双师型”教师职称评聘制度,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四利用实行劳动就业准入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3、保障沟通机制

也就是使高职院校内部教学、生产和科研三要素做到协调发展从而完成产学研结合的制度,一建立由教学、生产和科研三方面参与的产学研结合指导委员会,主要职责就是全面负责学校产学研结合的发展,解决学校产学研结合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为产学研结合发展提供各种服务,同时建立交流合作制度;二學院应该设立专门负责产学研结合的院长,在学校的生产、教学、科研三方面也要设置专人负责,同时建立领导小组,主要责任就是协调系统内部、系统之间、系统与学院的关系,建立横向与纵向一体化发展的组织沟通方式;三建立职业技能鉴定工作领导小组,依据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岗位职责、任务,合理鉴定学生的职业能力,同时授予资格证书;四建立劳动力市场调查小组。高职院校内部产学研结合要依据当前市场变化和市场需求进行机制的随时调整。主要办法就是建立社会需求调查、决策、调整、适应制度。企业的需求利用劳动力市场反映到社会大众和职业教育部门。所以,高职院校要建立劳动力市场调查小组,依据当前企业需求情况确定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的选择,才能随时调整学校产学研结合的内容和方向。

4、规范约束机制

也就是合理规范产学研三要素结合的制度,学院要在发布文件时明确教学、生产、科研三部门在产学研结合中的地位和作用、所拥有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以及相互关系等;三者可以利用签订协议等方法确定各自的责任。校办企业要为实践教学服务,促进科研和科研成果转化。学校教学要为企业发展提供优秀员工,鼓励教师和学生参加科研活动。科研要为校办企业提供技术保障,在日常教学中应用最为先进的技术研究成果等。再有,三者都应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利用制度进一步约束各自的行为。学院的教学部门如教务处和系部要建立质量保证、质量监督和质量评价三者统一的教学质量监控系统。全面监控学院教学计划落实情况、课堂教学情况、校内实习秩序维护情况;校办企业要依据企业管理制度建立学生实习制度与管理制度;科研部门要利用科研管理制度,进一步培养教师和学生的科研能力,积极转化科研成果。

5、评价监督机制

也就是评价和监督产学研三者参与产学研结合的制度,产学研结合评价制度内容有:一评价学生利用产学研结合自身是否具备学院规定的职业岗位能力,也就是是否实现了人才培养目标;二评价高职院校毕业生是否与当前国家、社会和市场需求相符,也就是人才培养是否与社会需求一致。评价产学研结合的办法是利用全面收集和处理信息,科学判断产学研结合的发展价值,有“软”指标,如人才培养质量、科学是否科学等;也有“硬”指标,如人才培养数量和取得的效果,校办企业合作所产生的价值等;不但包括评价学生在产学研结合中的成绩,也包括评价教师和教育管理人员的内容,还涉及评价产学研结合的政策与方案等。只研究高职院校内部,要求学院必须建立产学研结合工作宏观评价系统,产学研结合才能健康发展,再有应该不断加大产学研结合评价中产、学、研三者的评价权重,将其引入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以此促进学校产学研结合工作的发展;各个专业都要制订开展产学研结合情况的详细评价指标,同时也要制订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产学研结合的评价指标,在对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中引入评价内容,以此不断提高教师和学生参与产学研结合的热情。

参考文献:

[1]徐丹.高职院校开展产学研合作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3(08).

[2]郭娟.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的困境与策略选择[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01).

[3]张晓缝.高职院校开展产学研合作的研究与探讨 [J].科技视界. 2013(30).

作者简介:臧传昊(1984—),男,民族:汉,籍贯:江苏连云港,职称:研究实习员,学历:本科,研究方向:职业教育管理。

猜你喜欢
运行机制结合产学研
精益求精产学研 继往开来朝阳人
网上公共服务平台运行机制评析
完善转化机制 推动产学研融合
纺织摘奖项目产学研居多
减刑、假释工作运行机制之重构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浅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技校生美术欣赏能力的培养
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带来的双面性效果分析
学前音乐教育专业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检察权透明运行机制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