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市社科联课题组
(乐山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四川乐山614400)
郭沫若对中国科学院组建、发展的贡献
乐山市社科联课题组
(乐山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四川乐山614400)
郭沫若对中国科学院的组建和发展做出的贡献为:一、不断壮大中科院的研究机构,二、设置四个学部,三、明确中科院的四项任务。在组建和发展中国科学院的过程中,郭沫若在人才建设方面的贡献为:一、千方百计挖回流失国外的中国科技人才,二、建立科技人才建设体系,三、“左”倾路线时期极力保护科技人才。
郭沫若;中国科学院;组建;发展;人才建设
1949年10月19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命郭沫若为第一任中科院院长;1949年11月1日,中国科学院在北京开始办公。这是中国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机构,也是中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的综合研究与发展中心。郭沫若不但担任了中国科学院第一任院长,并且是迄今为止在位时间最长的院长(1949年10月-1978年6月)。在中国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我们有必要回顾一下郭沫若对组建、发展中国科学院的贡献。
中国科学院的创建,虽说有国家领导人的指示和支持,有科学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但是毫无疑问,作为中国科学院的最主要创始人和在位时间最长的院长,郭沫若对中国科学院的创建与发展,有非常突出的贡献。
一是不断壮大中科院的研究机构。中国科学院成立时,战争刚刚结束,百废待兴,郭沫若不但无法得到像今天这样国家在人力、财力、物力等方面的全方位支持,而且所有工作的开展必须随时配合中央的决策,以达到发展生产力的目的。在他和中科院领导班子的共同筹划和领导下,众多科技同仁围绕调整研究机构、调集科技力量、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制定科学规划等方面做了许多工作,让科学技术为恢复战争创伤和经济建设服务。在接收原属国民政府的中央研究院、北平研究院和独立的24个研究机构后,改变过去机构重叠、人力分散的现象,重新调整组合;新筹建了4个研究单位,最终完成了中国科学院的创建任务。1950年,中国科学院有17个研究所(台、馆、室);到60年代末,已经发展为79个研究所(台、馆、室)。即使在文革期间,中国科学院也没有停止发展,到1977年底,共有85个研究所(台、馆、室)。
二是设置四个学部。1955年中国科学院设置了物理学数学化学部、生物学地学部、技术科学部和哲学社会科学部,分工进行科学工作的具体领导,选出了233位学部委员。学部的成立是中国科学院历史上的一件大事。
三是明确中科院的四项任务。1957年,郭沫若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结合中国科学院成立七年来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将中国科学院的任务清晰地概括为四条:“第一、面向全国,加强学术领导;第二、发扬民主,贯彻百家争鸣;第三、加强协调,团结科学力量;第四、学习先进,加强国际合作。”这为中国科学院今后发展的方向定下了基调,成为中国科学院开展所有工作的总纲领。
发展科学技术需要人才。郭沫若采取网罗精英和培养新人并举的策略,建立健全科技人才培养体系,并且在“左”倾路线时期竭力保护科技人才的安全。
(一)千方百计挖回流失国外的中国科技人才
新中国成立前,许多优秀科学家由于各种不同的原因,远赴海外寻求发展。中国科学院成立后,为解决人才匮乏,郭沫若在调集国内科学家的同时,积极争取栖身海外的知名科学家回国工作。他表示,要将尚在国外的中国科学家,千方百计挖回来。这里仅以营救钱学森等人为例。
1949年底,郭沫若主持筹备成立中国科学院之初,就致信时任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古根海姆喷气推进研究中心主任的钱学森教授,邀请他回国共同领导祖国的科学事业。钱学森收到郭沫若的信后,即决定以探亲的名义回国,但是美国当局于1950年9月7日将钱学森非法逮捕。核物理学家赵忠尧,生物学家物学家沈善炯和钱学森指导的博士生罗时钧三人,从美国返回中国途径日本横滨时,也被驻日美军无理扣押。郭沫若非常愤慨,于1950年9月25日,以中国保卫世界和平大会委员会主席的名义,致电世界和平大会主席居里,呼吁全世界科学家谴责这种“蹂躏人权,摧残科学家的暴行”。在外交部和中科院组织营救的过程中,郭沫若主持院务会议,经讨论决定,认定赵忠尧是近代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从9月1日起,按中科院一级研究员的工资标准,给其家属按月发放;从10月份起,聘任钱学森为中科院研究员,也按一级研究员的标准发薪。
这项决定的重要意义,不只是给蒙难的科学家送去温暖,更在于表明新中国是海外学子的坚强后盾,这对于留居海外的中国科学家们产生了强大的感召力。通过中国政府的出面、郭沫若的呼吁以及海外中国科学家自身坚决要求回国的不屈斗争,赵忠尧、沈善炯、罗时钧三位于1950年11月15日获得释放,月底回到了祖国怀抱。这一年回国的还有著名科学家华罗庚、李四光等,陆续回国的海外留学生达一千多人。钱学森被扣押的时间最长,至1955年10月28日才终于抵京。次日,郭沫若举行盛大宴会,隆重欢迎,并且决定由钱学森组建中科院力学研究所,之后又邀请钱学森全家到自己家里做客。
(二)建立科技人才建设体系
郭沫若在四大学部成立大会上提出五点建议:一、加强科学工作的计划性;二、充分发挥科学家力量,积极培养新生力量;三、建立学位制度、职称制度、院士制度和学术奖励制度;四、加强国际间的科学合作;五、加强学术领导。
应该说,这五点都与培养科技人才相关。其中第二点中“积极培养新生力量”方面,郭沫若借鉴了苏联的成功经验。早在1955年他就提出在科研机构和高等学校内建立健全研究生制度。1958年,从苏联考察回国后,郭沫若更加明确地提出学习苏联的研究生制度。“在严格的要求下,按照周密的计划,在各方面给以较好的条件,在三、四年的比较短的时期内,对具有相当科学水平的青年进行基本训练,使他们掌握某一门学科研究的最基本的资料、研究方法和进行实验的技术,这要比在职培养快得多。”这在当时来说,应该是一项富有远见的积极措施。此外,他还强调“青年科学工作人员的研究成果必须加以重视,各种学术会议应该尽可能吸收青年科学工作人员参加。高等学校最优秀的毕业生应尽可能让他们从事科学研究工作。要按照科学发展的需要有计划地、大量地派遣留学生到苏联等国家学习。”
对于他建议的第三点,1955年7月,郭沫若在中国科学院学部成立大会上建议我国设立学位制度、职称制度、院士制度和学术奖励制度,认为这样可以激励我国科学工作者,便于国际科学界交流。随后的8月,国务院即通过《中国科学院科学奖金暂行条例》,学术奖励轰轰烈烈地展开。1956年下半年,中国科学院各学部组织学部委员对各部委科研机构、各高等院校推荐的419个自然科学奖金候选项目,进行评审并报院审核。1957年1月郭沫若亲自公布了“1956年中国科学院科学奖金”(即首届国家自然科学奖)获奖项目。1957年5月,在中国科学院第二次学部委员大会闭幕式上举行了颁奖仪式。其他如学位制度、职称制度和院士制度,也很快被国务院采纳实施,当时的学部委员后来改称院士。这些制度,对于培养科技人才、调动全国科技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青少年投身科技事业的热情,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郭沫若重视对科技人才研究兴趣的引导。中科院刚刚成立时,一些重要部门研究工作很薄弱,甚至一片空白。部分科学家被安置去从事国家急需但不符合其研究自主性的课题,导致一些科学家的研究兴趣与国家的需要之间产生了矛盾,有的甚至采取不合作的消极态度。对此,郭沫若谆谆善诱。1951年,他在一次总结会议上强调:“科学家的兴趣自然也应该照顾。没有兴趣,任何工作都是做不好的,何况是科学的研究工作?但祖国建设的利益,人民的利益更应该照顾。如果两者不可兼得,我想,我们爱国的科学家必然会为了祖国与人民的需要而放弃个人兴趣的满足的。”
(三)“左”倾路线时期极力保护科技人才
1957年开始的反右斗争中,不少知识分子受到了不应有的批斗。郭沫若依照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精神,领导中国科学院对科技人员和其他知识分子采取了保护政策。凡归国不久的,不参加运动;对于思想问题与政治问题一时难以区别的,先作为思想问题来处理。对于一些著名科学家,即使有错误的认识,均通过谈话方式而不是批斗方式来解决。在郭沫若的努力下,这些政策得到了党中央的同意,并下发了有关自然科学界反右派斗争策略的文件。1959年庐山会议后,全国开展反右倾斗争,科学院采取了只在党内进行,而对广大科技人员以正面教育为主的原则,避免“左”倾错误。在当时的大环境下,能做到这些实属不易。这些保护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减轻了对自然科学界知识分子的伤害。
针对文化大革命期间“四人帮”制造了许多摧残科技人才的冤假错案,1978年3月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作出了一系列尊重科技人才,发展科技事业的新决定。3月31日,郭沫若在全国科学大会闭幕式上发表了《科学的春天》的激动人心的讲话,宣称“我们民族历史上最灿烂的科学的春天到来了”。在他生命即将终结时刻,为我国知识分子重新赢得地位和尊严,发出了他最后的强劲呼声。
综上所述,在新中国刚刚成立这一百废待举的情况下,首任院长郭沫若在党的领导下,与科学界其他人士一道,成立了符合当时中国情况的中国科学院,为后来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在随后的岁月里,郭沫若狠抓科技人才建设,致使中国科学院的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为新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责任编辑:廖久明)
[1]郭沫若.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开幕词[N].人民日报,1957-05-24.
[2]王文华.“艺术是科学创造的亲密伙伴”——郭沫若与钱学森的友谊[J].郭沫若学刊,2013(2).
[3]郭沫若.加强中苏科学合作为促进科学事业的大跃进而战斗——访苏科学技术代表团总结报告(摘要)[J].科学通报,1958(7).
[4]郭沫若.在中国科学院学部成立大会上的报告[J].科学通报,1955(7).
[5]郭沫若.为人民科学的发展与祖国建设的胜利而奋斗——中国科学院第二次院务会议总结[J].科学通报,1952(Z1).
C912.1
A
1003-7225(2014)04-0010-03
*本文为四川郭沫若研究中心课题“郭沫若对中国科技发展的贡献研究”(课题编号:GY2013A09)系列成果之一。
2014-09-15
课题组组长:王素英(1966—),女,四川乐山人,乐山市社科联主席,主要研究方向:经济文化。课题组成员:魏奕雄(1946—),福建平潭人,乐山市社科联顾问,主要研究方向:人文历史;张曦(1973—),男,四川乐山人,乐山市社科联副主席,主要研究方向:行政管理;潘思印(1983—),男,四川犍为人,乐山市社科联规划评奖办主任,主要研究方向:公共管理;郭菲(1981—),男,四川乐山人,乐山职业技术学院基础公共课程部思政教研室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公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