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杜甫草堂古代碑刻续考

2014-11-14 10:54李霞锋
杜甫研究学刊 2014年3期
关键词:刻石第一版碑刻

李霞锋

作者:李霞锋,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副研究馆员,610072。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对外展示的古代碑刻尚存二十五通,它们是研究四川历史文化,特别是成都杜甫草堂的重要资料,不仅具有珍贵的文物价值,同时还具有一定的文学和艺术欣赏价值。拙文《成都杜甫草堂古代碑刻初考》(《杜甫研究学刊》2013年第4期)已对其中15通碑刻进行了简略考述,本文拟对其余5通碑刻再作一简略考述。在这5通古代碑刻中,部分碑刻因年久风化,已有剥蚀,致使一些碑文残缺不全。对碑刻剥落阙文处,如无文献对其补录,则用方框“□”代之,有则在该字外加方框□。字迹无法辨识者,则用“?”表示。而文献所录碑文与碑刻实物有不符处,则以碑刻实物为准,也不再加注。本文以建碑时代先后排序。文中不当之处,尚望方家指正。

一、清陆文杰撰、王承志书《五言排律一首,七律二首并跋刻石》

《五言排律一首,七律二首并跋刻石》,现陈列于工部祠门外西侧,保存较好。此碑刻于清道光辛巳(1821年)。碑文40行,满行14字,隶书。清陆文杰撰,王承志书。碑文移录如下:

一代骚人宅,千秋诗史祠。潭花红濯锦,溪柳绿垂丝。舍北轩临水,桥西路绕篱。林塘多种竹,蓬户半遮桤。新燕仍巢此,斯人不在兹。低徊怀往哲,辗转忆当时。赋羡呈三礼,官怜拜拾遗。悲歌增感慨,季世值艰危。褊躁情偏笃,贫穷志岂卑。思乡频对月,忧国每吟诗。最是秦州苦,都因关辅饥。有薪皆自负,无米亦难炊。未遂幽栖愿,弥深广厦思。终身何落拓,远道独奔驰。流寓来巴蜀,浮踪半梓夔。依人蚕市外,结屋锦江湄。僻静堪招隐,经营望寄赀。秋风苔径扫,春雨药栏移。小艇三篙涨,疏帘一局棋。烹鱼银切脍,煮稻雪翻匙。归梦云山阻,闲盟鸥鸟知。平生多著作,大笔极淋漓。习俗能全矫,风骚可力追。余波成丽句,豪气铸宏词。我为趋庭至,公缘作客羁。蓉城同眺望,锦里共栖迟。遗像于今仰,高名亘古垂。敬焚香一瓣,聊奠酒盈卮。言岂挥毫罄,讥甘弄斧贻。登堂空景慕,安得执鞭随。

道光辛巳仲春游少陵先生草堂,花径蓬门遗踪宛在,慨然想见其为人,低徊久之,爰成五排三十韵,镌石以志景仰,弄斧之讥知不免耳。

草堂蘋藻荐芳辰,异代诗龛自有真。流寓同为西蜀客,忧怀应配杜陵人。长镵貌古馨香久,团扇风高俎豆新。我是裔孙爱吟咏,频年浪迹锦江滨。

海棠颠号最风流,白发还家卧一丘。快阁卷帘山气爽,镜湖摇艇月明秋。渭南书卷留千古,剑外诗篇傲五侯。若忆浣花溪畔路,吟魂好伴少陵游。

放翁先生,文杰二十一代祖也,后人配飨工部草堂,敬题七律二章附刻于此。

山阴陆文杰敬撰,阆中王承志书石。

撰文者陆文杰,生卒年不详,据碑文可知他当为清朝道光时期之人,其自言为宋代诗人陆游二十一世孙。据《清人室名别称字号索引》下集:陆文杰,山阴人,字敏斋,室名松月山庄。据成都杜甫草堂所存陆文杰题识、杨子灵摹刻《放翁先生遗像刻石》(详见下文)记载可知,陆文杰还曾任震泽(今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震泽镇)丞。此外,清王培荀在《听雨楼随笔》卷六《放翁二十一世孙》条中也有其生平的简约记载:“山阴陆敏斋(文杰),放翁二十一世孙。幼随父宦蜀,游边徼,有《松月山庄诗集》。以放翁像刻石,配享浣花草堂祠,作五排记事,刻石嵌壁。”但此记载中“以放翁像刻石,配享浣花草堂祠,作五排记事,刻石嵌壁”一句有误。因为陆文杰刻立“放翁像刻石,配享浣花草堂祠”之事,是在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且为诗并跋以识其事(详见下文《放翁先生遗像刻石》条)。而陆文杰“作五排记事,刻石嵌壁”之事,是在清道光辛巳(1821)。因此,陆文杰作此五排诗,不可能缘于他作此诗21年之后的刻立放翁像之事。而应该是缘于他作此诗之前的清嘉庆十六年(1811)至十七年(1812)重修草堂之时在草堂工部祠中增设陆游塑像以配祀杜甫之事。书丹者王承志,生卒年不详。据清代诗人和学者孙桐生《国朝全蜀诗钞》记载,王承志,“字藕船,阆中人,嘉庆癸酉(1813年)拔贡”。

此诗碑上的诗歌作品是陆文杰于道光辛巳(1821)仲春游览成都杜甫草堂后创作的,其中的排律是一首长达三十韵六十句的五言长律,描写了草堂景物,颂扬了杜甫一生及其诗歌,表达了对杜甫的景仰之情,全诗对仗工整,文辞典雅。另外两首七律作品,则对配享在草堂工部祠中的宋代大诗人陆游,即作者的先祖,给予了高度评价。

二、清陆文杰撰书、杨子灵摹刻《放翁先生遗像刻石》

《放翁先生遗像刻石》,现陈列于工部祠内西侧。此碑刻于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碑中画像为杨子灵摹刻,诗及题跋为陆文杰撰书。此碑右下、中下及左部已起层剥落,阙文较多,其阙文现据《杜甫草堂史略》油印本和草堂博物馆上世纪八十年代所翻刻的该石碑木刻板予以补录。诗作碑文移录如下:

放翁先生遗像

一龛配享少陵祠,遗 像镌成供奉宜。此日瓣香新俎豆,当年团 扇旧丰 姿。醉酣霜叶千锺酒,笑咏梅花万首诗。好为 草堂添故事,称觞人拜岁寒时。

以上诗作题于石碑之右下方,诗后还有两枚印章,一枚为阳文“放翁二十一世孙”,一枚为阴文“上下千古”。

左下侧题跋后也有印章两枚,一枚为阴文“文杰”,一枚为阳文“敏斋”。此处碑文也残缺不全,现据翻刻之刻板补录如下:

此二十一代祖务观公遗像也,江苏王君之佐刻笠屐图供“思陆龛”中。文杰补官震泽丞时,曾以拓本见贻。藏之行箧,日久失去。今晤赵君桂生于成都,亦有是拓。前谒少陵祠,见公配享在侧,少陵有塑刻诸像,而公独无,意殊歉然。喜得此本,属杨君子灵重摹镌石,于公生辰供奉草堂,并志一律,较之“思陆龛”,似更亲切耳。

道光壬寅冬日裔孙文杰谨识。此碑中的陆游像摹刻者杨子灵,生平不详。其所刻陆游像为线刻全身坐像,线条流畅,笔力工致。碑刻题跋者陆文杰的生平,详见前文之介绍。陆文杰在题跋中记述了所刻陆游像的来源,及其镌刻经过,并赋七言律诗一首,以表达对先祖陆游配享工部祠后的欣喜之情。关于此碑的刻立时间,《杜甫草堂史略》谓:“至道光十七年(一八三七)陆文杰复刻陆游遗像于石以配杜甫,且为诗并跋以识其事。”道光十七年为道光丁酉(1837),但该书所录陆文杰的题跋则写为“道光壬寅冬日裔孙文杰谨识”,道光壬寅为道光二十二年(1842),二者相差五年,故建碑时间当以所录题跋为准,即此碑当刻于道光二十二年(1842)。

三、清刘沅书《少陵草堂题壁刻石》

《少陵草堂题壁刻石》,现陈列于柴门东侧,刻于清咸丰甲寅(1854年)。清刘沅、刘濖撰,刘沅书,李夏题跋。行书。上半部分剥落,阙文据刘沅《槐轩全书·埙篪集》补录。碑文移录如下:

曾闻删后更无诗,又见先生绝妙辞。陶写性情风雅意,忧劳君国圣贤思。干戈世路空悲泣,弟妹天涯竟别离。惟有草堂千古在,花溪流水去迟迟。

少陵草堂题咏者,多未免贻弄斧般门之诮。然愚老矣,竟无一言,亦抱不 安。爰题近体一首塞 责,以博一噱。

造化岂是文章补,少陵忠义足千古。我无先生之雄才,亦无先生之愁苦。阳春二月草堂深,四海无尘莺燕舞。座有桃李之新阴,又有芝兰之旧谱。埙篪奏罢五云高,酒篆茶烟熏卓午。君不见长安杜曲两萧条,年年社日椎村鼓。又不见岷山东下海涛深,烟月茫茫非故主。酌君新酿之酴醿,开我嫏嬛之册府,二难四美及芳时,且须烂醉桃花坞。

嘉庆壬申,先生兄芳皋服阙将赴都,饯于草堂,先生为此诗亦四十三年矣,人与诗如新,亦一盛事□附录而并泐于石。咸丰甲寅李夏槐轩门人识。

第一首诗的作者为刘沅。刘沅(1768-1855),四川双流人,字止唐,一字讷如,号清阳居士。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乡试中举,后三次会试均落榜,遂设馆授徒,毕生从事儒家经典的研究和教学,其思想广泛传播,被称为“槐轩之学”。一生跨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四朝,享年八十八岁。“为四川清代研究经学最有成就的作者之一”,“是继文翁之后,四川最有成就的教育家”,“是清代四川继李调元之后又一多产作家”。一生著作宏富,“著述达数十种,整理编辑为《槐轩全书》。兼工书法”。今人肖萐父、李学勤等都对刘沅的学术有过关注。当代学者段渝在其《一代大儒刘沅及其〈槐轩全书〉》一文中评价道:“刘沅的《槐轩全书》,是传统文化中罕见之会通儒释道三家精要并具完整学术体系的珍贵文献,而刘沅可谓历代学者中以至善、纯一和天人合一等哲学范畴来阐扬儒释道三家本原,尤其是儒家元典精神的‘大儒’。”清《国史馆本传》有《刘沅传》,《双流县志》也有其传。第二首诗的作者为刘濖。刘濖(1766-1837)字芳皋,刘沅胞兄。乾隆甲寅(1794)中乡试,嘉庆丙辰(1796)进士,入翰林院。后改授工部屯田司主事,迁刑部河南司、陝西司主政,广西直隶郁林州知州。工书,善诗,然其诗随作随弃,散失颇多,其弟刘沅收存其诗数十首,编为《弃余集》四卷。刘濖之诗“古今兼能,但似以七律七绝最佳”。《双流县志》卷三《乡贤》有刘濖传。双流刘沅家族“以诗礼传家,门中俊才迭出,或依学术立身,或因书画扬名,不一而足”。其后人有近代著名历史学家和目录学家刘咸炘(1896-1932),社会活动家、书法家、清末民初成都“五老七贤”之一刘咸荥(1856-1949),书法家刘咸焌(1870-1935),现代诗人、书画家、教育家刘东父(1902-1980),当代书法家刘奇晋等。一门风雅,至今不绝。草堂恰受航轩现有一幅对联:“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鹗先生骨。草堂三五里,春水群鸥野老心”,即为刘咸荥撰,刘东父补书。

刘沅之诗作于嘉庆十七壬申年(1812年),时刘沅之兄刘濖(芳皋)将赴都服阙,兄弟二人饯别于草堂。诗成43年后,即咸丰四年甲寅(1854年),刘沅已87岁高龄时才书就其诗,并由其门人李夏刻石于草堂。诗碑文字用笔遒劲圆润,间架结构与铺陈起落稳健灵动有致,颇具俊丽,取法甚古。此外,刘沅还作有《上元日同彭井南刺史卓海帆太史张渔璜汪少海两孝廉家兄雨庄游少陵草堂 时新葺草堂》、《友人赋工部草堂戏赠》二首咏成都草堂的诗歌。

四、清黄锡焘书《五律二首刻石》

《五律二首刻石》,陈列于柴门东侧。此碑刻于清光绪四年戊寅(1878年),行书。黄锡焘撰书。保存较好。碑文移录如下:

浣花溪水碧,春到草堂深。欢宴逢人日,题诗自古今。千秋存故宅,三代有遗音。太息思严武,空怀好士心。

年少周公瑾,能军此秀才。存身百战后,为我一樽开。爱国常师杜,寻春且看梅。独惭人老大,只是觅诗来。

林小敏走前,留下了那个塑料袋。袋里装的,是两条中华烟和一张纸条。卢一平掂着礼品,心里一阵酸楚。毕竟有人看到我了,毕竟有人想起我了,毕竟有人求到我了!尽管林小敏的表现,已经引起卢一平的警觉了,但是,有一点是做对了——她让卢一平多少找回了一些当年的感觉!

光绪戊寅初至成都,云昆观察招游草堂寺,即席二首。翰仙黄锡焘。黄锡焘,清末湖南善化(今长沙)人。碑文落款所署“翰仙”二字当是其字号。其生平,见诸王先谦《葵园四种·王先谦自定年谱》:“先生(黄锡焘)善化人,后以丁巳补壬子乙卯科举人,官兵部主事,改四川候补道。”王先谦于咸丰六年(1856),十五岁时,曾经“从黄翰仙先生锡焘学”。另据陈泽珲主编的《长沙野史类钞》下部《耆旧文存》记载:“肃顺盛时,(李)寿蓉与王闿运、邓弥之、葆之兄弟及严咸、黄翰仙号为肃门六子,皆在京,自寿蓉以铸钱事被捕,5人皆惧,相率仓皇南遁。”“肃门六子”之一王闿运(1833—1916)是晚清经学家、文学家,光绪六年(1880)入川,主持成都尊经书院。其《湘绮楼日记》中尚有多处他在成都时与黄锡焘、周云昆等人交游的记载。其《湘绮楼诗文集·笺启·黄翰仙一启》,收录了一封他致黄锡焘的信笺,在此信笺中,王闿运称黄锡焘为“瀚兄姻长”,则二人当有亲戚关系。另据清代王韬《花国剧谈》记载:蜀妓李玉桂,“湘江黄翰仙为《烈妓传》以志之”。则黄锡焘还著有《烈妓传》。此碑文所言“云昆观察”,“云昆”当为周云昆,其生平不详,“观察”是清代对道员的尊称,道员(道台)是省(巡抚、总督)与府(知府)之间的地方长官。王闿运《湘绮楼日记》、《湘绮楼诗文集》曾言及此人,称其为周道台,故此人当担任过四川地方官员。

黄锡焘此诗作于光绪四年(1878年)正月初七之人日,描绘了草堂初春景色,表达了对先贤杜甫的崇敬之情,赞誉了周云昆的军功,并寄托了自己的人生感慨。

五、清崔瑛撰书《浣花草堂怀古并约同人赏梅诗碑》

清崔瑛撰书《浣花草堂怀古并约同人赏梅诗碑》,现陈列于柴门西侧,保存较好。此碑刻于清光绪辛丑(1901年)。行书。碑文移录如下:

浣花草堂怀古并约同人赏梅

通幽小径夹修篁,曲曲清流绕草堂。萍梗浮踪劳宦客,梅花低首拜诗王。声名一代跻供奉,俎豆千秋媲武乡。如此谿山堪啸傲,放怀独立咏苍茫。

同谷来游两鬓皤,栖迟辟地为干戈。许身稷契遭逢少,憎命文章感慨多。慕府奇才难大用,园林小筑且高歌。只今空仰诗人宅,月白风清賸绿萝。

愿从香海坐春风,日在名花诗酒丛。伴食骚坛皆俊杰(今以黄山谷、陆放翁两先生配享,赖耘之方伯颜之曰“诗中三杰”),比邻簉室也英雄(堂之左为崔宁妾任氏冀国夫人祠)。公偏流寓输秋鹗,我亦参军感雪鸿。谁訾少微云雾里,野亭几见到元戎。

酒杯宽处数谁家,香雪纷霏满座花。雅集何须问宾主,狂吟遑敢斗尖叉。群鸥有约柴门逐,啅雀多情桤树譁。诗卷长留元气在,锦江春色两无涯。

光绪辛丑腊八日,桂平崔瑛瑶斋甫稿并书。

崔瑛(1852-1920?),字瑶斋,号匏叟,广西桂平(今广西桂平市)人。身历咸丰、同治、光绪三朝。因科场不利,于是先后在桂林、广东、四川、江西等地为幕僚。晚年随其子崔肇琳住陕西。辛亥革命后避乱江西,后回到故里桂平安享晚年。有《琼笙吟馆诗余》词集存世。

注释:

①李霞锋:《成都杜甫草堂古代碑刻初考》,《杜甫研究学刊》2013年第4期,第87-101页。

②杨廷福,杨同甫:《清人室名别称字号索引》下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1393页。

③王培荀著,魏尧西点校:《听雨楼随笔》,巴蜀书社,1987年10月版,第377页。

④孙桐生:《国朝全蜀诗钞》卷四十,光绪五年长沙刻本。

⑤成都杜甫草堂、四川文史馆编:《杜甫草堂史略》,1959年油印本,第66-67页。

⑥刘沅著:《槐轩全书·埙篪集》,巴蜀书社,2006年9月第一版,第3824页。

⑦张力著:《清代四川文化拾零》,中国国际出版社2009年1月第一版,第34、39、40页。

⑧何崝主编:《近现代百家书法赏析》,四川大学出版社,1996年4月第一版,第275页。

⑨段渝:《一代大儒刘沅及其〈槐轩全书〉》,刘沅著《槐轩全书》前言,巴蜀书社,2006年9月第一版,前言第15页。

⑩杨世明著:《巴蜀文学史》,巴蜀书社,2003年9月第一版,第500页。

⑪ 殷鲁等修:《双流县志》,《中国方志丛书·华中地方·第373号》,台湾成文出版社,1976年版,第372页。

⑫何崝主编:《近现代百家书法赏析》,四川大学出版社,1996年4月第一版,第276-277页。

⑬成都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成都市志·文物志》,四川辞书出版社,2000年,第231页。

⑭刘沅著:《槐轩全书》卷九《埙篪集》,巴蜀书社,2006年9月第一版,第3804页。

⑮刘沅著:《槐轩全书》卷十《埙篪集》,巴蜀书社,2006年9月第一版,第3817页。

⑯ 王先谦著:《葵园四种》,岳麓书社,1986年9月第1版,第684页。

⑰陈泽珲主编:《长沙野史类钞》下部《耆旧文存》,岳麓书社,2011年 4月第一版,第3页。

⑱王闿运著,马积高主编:《湘绮楼诗文集·笺启》,岳麓书社,1996年 9月第一版,第882页。

⑲王韬著:《花国剧谈》,(清) 虫天子编《中国香艳全书》第4册,团结出版社,,2005年1月第一版,第2284页。

⑳王闿运著,马积高主编:《湘绮楼诗文集·笺启》,岳麓书社,1996年 9月第一版,第889页。

㉑ 兰旻:《崔瑛〈琼笙吟馆诗余〉校注》,广西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

猜你喜欢
刻石第一版碑刻
篆书的演变(二)
人见人爱“一版币”
谈秦七刻石
Close Critical Analysis of Integration of the Immigrants and Destruction of the Differencein Under the Skin(Glazer 2013)
秦始皇刻石还剩多少
对《资本论》第一版序言和跋的初步研究
从碑刻看清水江流域民间生态行为
欲访汉碑游齐鲁 致尚宽厚遗绪新
著作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