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汉文学会2014年夏季国际学术大会:东亚视野中的杜甫诗学”综述

2014-11-14 10:54四川省杜甫学会秘书组李霞锋执笔
杜甫研究学刊 2014年3期
关键词:杜诗高丽草堂

四川省杜甫学会秘书组 李霞锋执笔

作者:李霞锋,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副研究员,610072。

2014年7月21日上午,由韩国汉文学学会,中国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四川省杜甫学会,四川师范大学韩国研究中心主办的“韩国汉文学会2014年夏季国际学术大会:东亚细亚视野中的杜甫诗学”在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召开,来自中国四川、陕西、江苏、台湾地区,以及韩国和日本三国四地的八十余名专家学者,以“杜诗在东亚的传播与影响,东亚地区杜诗研究的现况和展望”为主题进行了学术研讨。开幕式由韩国高丽大学林濬哲教授主持,韩国汉文学会会长、高丽大学教授尹在敏,四川省杜甫学会会长、四川大学教授张志烈分别致开幕辞,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馆长贾兰研究员致欢迎辞。开幕式后,代表们在大雅堂前合影留念。

大会主题发言中,尹在敏(韩国高丽大学)、郑载喆(韩国檀国大学)、张志烈(中国四川大学)、长谷部刚(日本关西大学)、廖美玉(台湾逢甲大学)、南基守(韩国大邱韩医大学)、李义康(韩国圆光大学)、祁和晖(中国西南民族大学)、郑墡谟(中国南京大学)、吴明贤(中国四川师范大学)、海村惟一(日本福冈国际大学)、彭燕(中国《杜甫研究学刊》)分别作了大会发言。随后的互动环节,气氛是非常的热烈和轻松。下午,代表们分成五个小组进行研讨。此次会议,与会代表们围绕杜诗在东亚的传播与影响,东亚地区杜诗研究的现况和展望、东亚文学交流、文献流通和文化比较研究等专题各抒己见,展开了深入的学术研讨,讨论热烈,论辩精彩。在闭幕式上,韩国汉文学会会长尹在敏对此次学术研讨会进行了总评。现对本次国际学术大会研讨内容综述如下。

一、杜甫及其诗歌研究

吴明贤(中国四川师范大学)《杜甫是中国“乡愁”诗人的鼻祖吗》针对杜甫是中国“乡愁”诗人的鼻祖的观点进行了反驳,认为“乡愁”一词并非杜甫首创,杜甫及其诗歌并不是因为将“乡愁”二字“集中地抒写到这种人生情常与悲剧主题”而留传后世,影响深广的,杜甫也不是一生皆言愁,其蜀中诗歌也并未多言乡愁。“乡愁”是中国古代诗歌的题材之一,古已有之,而且佳作甚多。廖美玉(中国台湾逢甲大学)《杜甫对寒燠异常的感知——兼论建构东方人文的思考径路》从杜甫对寒燠异常的感知着手,认为杜甫借由寒燠感知与书写所映现的天人关系,能够尊重、珍惜并撙节使用自然资源,则春荣秋芜,自在流行;懂得爱物惜福、知足常乐,乃得与天地万物同顺其时,同遂其性,同乐其生。并认为在西方的自由、民主、法治与人权等普世价值之外,东方人文的同情、知足、分享与爱物等核心价值,显然更有助于建构生生不息的永续生存环境。潘殊闲(中国西华大学)《论杜甫的“幽人”情怀》考证了杜诗中“幽人”一词的出处,并对杜诗中有关“幽人”的十首作品逐一进行了疏解阐释。黄慧娟(中国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冯唐虽晚达,终觊在皇都——出夔前后杜诗述评》通过对杜甫在大历元年至三年前后所作的相关诗作的梳理,结合心理学有关动机分析的理论,讨论了杜甫为何离开夔州等相关问题。潘玥(中国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试论宋人对“诗史”说的反思》对宋代两种非“诗史”论进行了讨论,认为非“诗史”说的形成与宋人的理性精神、政治斗争带给文人的压力以及指导后学如何更好地学习杜诗等因素密切相关。王朋(中国四川大学)《江花与史笔:宋代“诗史”视域下的杜甫及杜诗的阐释研究》阐释了宋代“诗史”说影响下的杜甫形象,在“诗人”与“史家”及杜诗在“诗歌”与“史作”之间的迁移现象,探讨了在“诗史”观念影响下宋代注解杜诗的方式与“诗史”说全面建构的关系。申东城(中国四川乐山师范学院)《论杜甫巴蜀诗与唐宋诗歌嬗变》认为杜甫的巴蜀诗不仅集大成,而且对唐宋诗变和走向影响深远。

彭燕(中国《杜甫研究学刊》)的《师古注杜诗》就宋代蜀中眉州眉山注杜名家师古的生平以及注杜情况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探讨,综合运用各种资料文献对师古的生平行事作了详细的考查和讨论,并得出了令人信服的结论。并认为师古的《杜诗详说》真伪参半,其作伪的部分极有可能是当时商贾托其名而为之。张宗福(中国四川阿坝师专)《〈诗林广记>杜诗选述评》认为蔡正孙的《诗林广记》是一部晋、唐、宋诗选,其选杜诗最多,诗后附录的诗话资料不仅阐释了杜诗的深刻内涵,而且对杜诗艺术亦进行了细品。王红霞、李强(中国四川师范大学)《宋诗话中的杜诗材料统计与用字艺术论析》通过对宋诗话中的杜诗材料统计来把握杜诗在宋代被接受和传播的大致情况,并对宋诗话中关于杜诗用字技巧和特征的材料进行了讨论,认为宋代诗话对杜甫及其诗歌给予了极大地关注,其在宋诗话中所占的比重是诸多文学大家不可企及的。

徐希平(中国西南民族大学)《清代夔州诗人傅作楫〈锦江秋怀八首>及其崇杜情怀简论》比较和分析了清代夔州诗人傅作楫与杜甫的紧密关系。刘晓凤(中国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元曲作家对杜甫及其诗歌的认知和接受——从马致远〈汉宫秋>与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三的比较谈起》通过比较杜甫的《咏怀古迹五首》其三和元曲作家马致远的杂剧《汉宫秋》,分析了马致远《汉宫秋》对杜甫思想及其诗歌艺术的认知和接受,进而就元曲作家对杜甫的学习、继承发扬进行了浅析。沈如泉(中国西南交通大学)《李刘骈文与杜诗》以南宋骈文名家李刘的《四六标准》为例,讨论了杜诗对宋代骈文创作的影响。商拓(中国西南交通大学)《试论杜甫与司马相如》讨论了司马相如的诗和赋对杜甫的接受问题。

郑墡谟(中国南京大学)《高丽朝接受杜诗的硏究》认为,高丽对杜诗的接受始于北宋中期文学的东传,特别是和苏东坡诗文在高丽文坛的流行有着密切的关联。高丽朝对杜诗的这种接受情形,虽受中国影响,但却迥异于中国,这也凸显出高丽一朝对杜甫接受的特殊现象。张海(中国四川师范大学)《简论韩国古代文人对杜诗“诗史”特征的接受》根据现存韩国古代诗话和文集,讨论了韩国古代文人对杜诗“诗史”特征的接受,认为韩国古代文人高度推崇和评价杜甫及其诗歌,认同和接受了杜诗的“诗史”特征,并以此来阅读、阐释和分析杜诗。刘志峰(中国西安外国语大学)《论杜甫对高丽汉诗之影响——以李穑汉诗为中心》以14世纪后半期高丽末期的文学大家李穑的汉诗为中心,通过杜诗传入高丽、高丽时代的杜诗接受、李穑的杜诗接受等,探讨了杜诗在高丽的传播和影响。

房锐(中国四川师范大学)《山川早水笔下的成都杜甫草堂》对日本学者山川早水于1909年出版的游记《巴蜀》(2005年该书由四川人民出版社以《巴蜀旧影——一百年前一个日本人眼中的巴蜀风情》为名出版)中所记载的与成都杜甫草堂相关的内容进行了简略的介绍。张宏(中国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成都杜甫草堂馆藏杜集珍品—— 〈草堂先生杜工部诗集>述略》介绍了成都杜甫草堂馆藏杜集珍品《草堂先生杜工部诗集》的有关情况。李霞锋(中国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成都杜甫草堂古代碑刻续考》对成都杜甫草堂现存的五通古代碑刻进行了考察。

二、域外杜学研究

尹在敏(韩国高丽大学)《东亚视野中的杜甫诗学》认为近体诗的“完成者”杜甫也是汉诗的集大成者,不论从何种角度来看杜甫以后的东亚汉诗史,都无法否定杜甫独一无二、名符其实的诗圣地位。同时,作者还介绍了本次学术会议发表论文的情况。郑载喆(韩国檀国大学)《朝鲜中期道学家对杜甫诗学的理解——以李滉与李珥为中心》以朝鲜中期著名学者李滉和李珥为中心,分别讨论了二人对杜诗的不同接受,认为二人接受杜诗的不同面向,体现出在朝鲜中期接受朱熹性理学而确立自己独特的立场观点,并由此建构独具道学家文艺美学风格的文学特征。李义康(韩国圆光大学)《有关杜甫诗的密度》从用典、比喻、对比和双关等四个方面对杜甫《江南逢李龟年》等作品进行了细致的分析,认为杜甫在创作作品的过程中综合运用了多种多样的修辞手法,以此增强了诗作的密度。申斗焕(韩国安东大学)《石北申光洙的汉诗对杜甫的诗受容样相硏究:以“关山戎马”为中心》通过对朝鲜著名诗人石北申光洙的《关山戎马》诗的研究,分析了石北申光洙及其汉诗对中国大诗人杜甫的学习继承和接受情况。南基守(韩国大邱韩医大学)《最近韩国杜甫诗研究的情况》认为,目前杜诗依然是韩国学者的研究重点,自2000年以来,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专著约20部。作者从杜甫的思想和生平、诗歌内容及风格、接受史、比较研究四个方面对这一时期韩国的杜诗研究情况作了介绍说明和简单的述评。长谷部刚(日本关西大学)《简论唐钞本杜甫集在日本的流传情况》认为,在唐代,如“六十卷”杜甫全集广泛流传的可能性很低;各种各样的小版本杜集钞本独立地、分别地流行着。这种小规模的杜集钞本(或收录杜诗的唐诗选集)流传到日本,并在平安时代被接受。海村惟一(日本福冈国际大学)《初探日本五山文学的“杜甫受容”的特点——以〈翰林五凤集〉为例》以日本汉诗集《翰林五凤集》的主体部分(汉诗)为具体考察对象,分析了五山文学(日本汉文学)的“杜甫受容”的一个侧面。认为《翰林五凤集》中“中国性”的第一个特点是唐代以“杜甫受容”为主,宋代则以“东坡受容”为主,并且“杜甫受容”中的“蜀地意象”极为显著。

三、其它研究

张志烈(中国四川大学)《“游子去游多不归”——论唐诗与成都文化》从“总体风貌”、“自然景色”、“都市繁华”、“人文胜迹”四个方面论说了唐诗吟唱中映射的成都文化。罗宁(中国西南交通大学)《从汉唐诗中的雁描写和雁诗看诗歌演变中的继承与新变》通过汉唐诗中的雁描写和雁诗的梳理与分析,认为中国古典诗歌中有关雁的典故、辞藻乃至意象,是一个流动变化的过程,诗歌总是在对前代写作的继承与创新中演变发展的。段莉萍(中国西南交通大学)《宋代学者郑厚及其真诗论考》对宋代学者郑厚的生平事迹及其在诗学上的真诗论、天籁自然说进行考证分析。赵聃(中国四川师范大学)《从刻书角度谈宋代〈楚辞〉的传播》梳理了宋代《楚辞》刻书的地域及其传播情况。牟歆(中国四川师范大学)《今本〈楚辞〉失韵处考辨两则》对今本《楚辞》中《离骚》和《思美人》的两处失韵或用韵存在疑问之处进行了梳理考证。邹定霞(中国四川大学)《谢榛阐释学思想新论》主要探讨了谢榛的阐释学思想——诗“不必解”。

汪舒旋(中国四川大学)《两晋南北朝礼乐文化研究的一个视角——儒家礼乐文献研究》从梳理儒学的经、史、论三大类文献的角度,从传统儒家整体的经史思路出发,对两晋南北朝的儒家礼乐文化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钟雅琼(中国四川大学)《从〈论语〉文献看宋代儒学的嬗变》将视线集中于宋代儒学与《论语》文献的交点,梳理了宋代儒学发生嬗变的线索及其历程。刘郝霞(中国四川大学)《古人对敦煌俗文献的修补、修复与再利用》对古人关于敦煌俗文献的修补、修复与再利用情况进行了考察。郑伟(中国四川大学)《20世纪以来廖平经学文献整理研究之回顾与新构想》认为20世纪以来的关于中国经学大师廖平的研究成果多为微观、静态、定性式的研究,而文献整理与研究、微观与宏观、静态与动态、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整合研究,将是学界今后的期待。此类相关文章还有石振峰(中国四川大学)《宋代籍家述论》,惠翔宇(中国四川大学)《汉代少吏的仕宦生态与国家治理》,颜文强(中国四川大学)《当代养生误区新探》等。

严泰植(韩国朝鲜大学)《〈剪灯新语〉对〈龙宫赴宴录〉的影响及其之间的区别》讨论了韩国《龙宫赴宴录》对《剪灯新话》的接受及其叙事性意味的形成过程。李锺虎(韩国安东大学)《李汉中的生平和文学》介绍了朝鲜诗人李汉中的生平及其文学创作。金彦锺(韩国高丽大学)《云冈郑鸿的生涯与著述》介绍了朝鲜后期诗人、学者、文艺理论家郑江庆的生平与著述。张丹(韩国朝鲜大学)《徐令寿閣与商景兰的汉诗比较硏究》以朝鲜后期的徐令寿閣与中国明末清初的商景兰这两位女诗人为比较对象,对她们的诗歌创作活动及其诗的特征进行了观察。林濬哲(韩国高丽大学)《从自挽诗的系谱上看朝鲜自挽诗的特征》讨论了朝鲜自挽诗的特征。张浩重(韩国安东大学)《海隐姜必孝的九曲诗硏究》讨论了朝鲜儒学家姜必考的几首“九曲诗”的特征及其在文学史上的意义。金顺永、朴世仁(韩国全南大学)《试论无等山游山记中“游”的意识》以韩国湖南地区中现存最多的无等山游记作为研究对象,考察其中所蕴含的作者们“游”的意识,以此来研究朝鲜时期文人们对“游”的意识。李瀚荣(韩国成均馆大学)《白云沈大允的实践价值观——以〈齐物论篇论〉的分析为中心》选取《齐物论篇论》这一被认为浓缩了19世纪韩国大学者沈大允的价值观的散文为对象进行分析。朴瑞琏(韩国成均馆大学)《以万德为素材的作家群的比较研究》通过对以朝鲜后期妓女万德为素材的作家群的比较研究,考察了《万德故事》的形成,并重点研究了沈鲁崇的《万德传》。此类相关文章还有丁瓓煐(韩国东国大学)《手抄本〈花郎世纪〉刻画人物的模式——人物布局和其目的为中心》,洪珍瑛(韩国东国大学)《关于19世纪“野谈”类里的风水说法之样相》,宋素婼(韩国高丽大学)《电影视角解析板索里及其变化过程》,梁承睦(韩国东国大学)《再谈关于〈皮生冥梦录〉之性格》。

陈颖(中国四川师范大学)《试论韩国〈汉语会话书〉的语料价值——以〈华语教范〉和〈汉语大成〉为例》认为朝鲜时代汉语会话教材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清末民初北京话语音、词汇、语法的面貌,但与其他语料所反映的北京话面貌有一定差距,特别是和京味小说相比,朝鲜教材的北京话成分不够纯粹,它的语料特征更接近日本汉语教材。黄晓冬(中国四川师范大学)《框架视域的汉语动词词义分立的动因初探》探讨了框架视域的汉语动词词义分立的动因。崔镐哲(韩国高丽大学)《关于韩国语吐(助词/词尾)分类方式的史的考察——以〈历代韩国文法大系〉为中心》,对韩国语吐分类方式等进行了考察。金王奎(韩国敎员大学)《汉字语汇意把握经路》对《汉文》、《国语》教科书中收录之汉字语汇意义的提示方式进行了深入分析。白光镐(韩国全州大学)《在2009汉文科改定敎育课程中学校汉文敎科书的诸样相》分析了2009汉文科改定敎育课程中学校汉文敎科书的情况。此外,相关文章还有崔圭钵(韩国高丽大学)《韩汉使动表现对比试探》,金圣中(韩国启明大学)《文法分析对象的扩张:从句子到段落》,金基浩(韩国高丽大学)《深藏在语言与书籍里的秘密》。

祁和晖(中国西南民族大学)《中华与朝鲜半岛——四千年唇齿相依的族群与文化关系》论述了中韩之间四千多年的交往史,并重点梳理了唐朝与新罗的亲厚关系,认为四千年结成的中韩血肉相关,唇齿相依,荣损与共的情谊关系,超越了一般“友谊”,而是有如同胞兄弟,后人须倍加珍惜。王红霞(中国四川师范大学)、任利荣(中国四川大学)《车天辂〈五山说林〉解李白诸条辨析》通过对朝鲜学者车天辂《五山说林》中九则李白诗文解的辨析,认为其解皆合情合理,议论精到,与中国后来众多李白诗歌注解者不谋而合,颇具启发意义。刘婧(韩国南首尔大学)《19-20世纪初清人对朝鲜汉诗文献的编纂及批评研究》对19-20世纪初清人编纂朝鲜汉诗文献的类型和批评进行了分析考察。金垠廷(韩国弘益大学)《〈夹注名贤十抄诗〉夹注引用文献与典故使用状况》对高丽末期《夹注名贤十抄诗》夹注引用文献与典故的使用状况进行了考察。金秀炅(韩国高丽大学)《退溪〈诗释义〉的〈诗经〉解析空间》从翻译学的角度考察了退溪《诗释义》在翻译学上的特点。林侑毅(韩国高丽大学)《朝鲜正祖朱子选本的编纂与中国文献的关系:以〈朱子选统〉为中心》以《朱子选统》为中心考察了朝鲜正祖朱子选本的编纂与中国文献的关系。宋秉烈(韩国岭南大学)《〈论语〉的叙述方式与修辞的关联硏究》对《论语》原文的成篇叙述方式和《论语》原文使用的多样的修辞进行阐述。杨沅锡(韩国古典翻译院)《“哀而不伤”考——以茶山丁若镛的解释为中心》以众家衍释孔子评说《诗经·关睢》之语“哀而不伤”的内容为主要探讨对象,并佐以朝鲜后期大儒茶山丁若镛的阐释,借以解析茶山先生以此为释之意图源由,及其背后所代表的意义。陈亦伶(韩国高丽大学)《〈大学衍义〉· 〈大学衍义补〉在朝鲜的接受与再生——以〈琼屑糕〉等相关文献为中心》从朝鲜《琼屑糕》等相关文献,讨论了《大学衍义》与《大学衍义补》在朝鲜的接受与再生及其相互关系。钱念纯(韩国高丽大学)《韩国汉诗中玄都观之形象与意义》以源于刘禹锡诗作的“玄都观”为中心,考察了韩国汉诗中玄都观的形象与意义。程小花(韩国高丽大学)《中国西南彝族创世诗〈勒俄特衣〉里的 洪水谈硏究》分析比较了中国西南彝族创世诗《勒俄特衣》中的《洪水漫天地》与韩国洪水神话《木道令和洪水》的异同,认为两部作品虽然都是围绕人类再创造展开的,但前者在凸显“圣”和“俗”不可逾越的鸿沟,而后者旨在凸显“善”和“恶”的对立。此类文章还有王飞燕(韩国高丽大学)《试论京剧〈春香传〉的改编过程及底本问题——兼与越剧〈春香传〉比较》,金惠庆(韩国成均馆大学)《紫霞申纬的跨文化交流——以诗·书·画为中心》,金荣镇(韩国成均馆大学)《对明代所编纂的朝鲜诗选与“燕岩学派”的讨论》。

此次会议论文有以下特点:宏观与微观的结合,理论探讨与史料辨析相结合,文献与文物兼顾。

会议期间,与会代表们还参观了成都杜甫草堂,感受到了草堂浓浓的诗情画意。

猜你喜欢
杜诗高丽草堂
看牙记
《简易方程》思维导图
绝句漫兴九首(其三)
高丽莉作品赏析
遣怀
杜诗学文献研究的重要创获
——评王新芳、孙微《杜诗文献学史研究》
宋代杜诗旧注整理与研究
——以宋代蜀人三家杜诗注辑录为例
贫困无田杜太守
拜谒杜甫草堂
由对立走向友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