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秋君
结合多年任教经验,我深感小学教学模式很不利于发现和培养优秀人才。如何让小学师生从困境中解脱出来,已经迫在眉睫。说明小学教学改革已经到了究竟该何去何从的关键时刻。关于如何制订今后的教学计划,我认为应从如何挖掘和培养学生的能力、智力和潜力入手。多年来大而全的教学规划与对学生的求全责备是相辅相成的,是很不实用的,至于如何改革小学教育,我有几点设想,未必成熟和精确,故此称为简论。
一、减负
幼儿每天除了起早贪黑接受课堂上填鸭式的“满堂灌”教育外,回家还要做大量作业,是对其天真无邪心灵的无尽高压,在这种高压境况下,即便神童资质的少儿也很难做到方方面面都很优秀。长时间地疲于应付只能令他们身心疲惫,智慧无法释放。久而久之,许多具备奇特资质的幼苗只能被扼杀在启蒙过程中,更有甚者,因为平时考试综合成绩不及格或期末考试不合格,长期备受老师、家长乃至同学们的嘲笑、训斥或另眼相看,往往会在其幼小心灵上造成创伤,就像植物幼苗一样,温度过高,终究会枯萎的。在已经投入了十二分努力,却依然不能令老师和家长满意的情况下,相当一部分少儿选择破罐子破摔,这种状况比比皆是、举不胜举,令人心痛。据此,适当减轻学生负担,让其有足够的睡眠时间,有适合茁壮成长的环境才是最重要的。
在课堂教学中开展愉快教学法能够最大限度地减轻学生负担。
(一)和谐氛围是实施愉快教学的窗口。
1.建立平等、民主、亲密的师生关系。平等、民主、亲密的师生关系是营造和谐愉快课堂气氛的基础。这种关系应用于课堂,应建立于平时。所以,教师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必须首先爱学生,才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我下课后喜欢坐在教室门口,一是预防学生出事故,二是让学生感觉老师和他们在一起,在一起说说话、交流感情。
2.把微笑带进课堂。“微笑是教师职业的需要”。教师推门走向讲台,就像演员出幕走向舞台一样,应立即进入角色。无论在生活中遇到什么不愉快的事情,决不能将情绪带入教室,若将不愉快的情绪传染给学生,则这节课注定失败无疑。教师微笑的面容、亲切的目光可以消除师生间的鸿沟,缩短师生间的情感距离,给课堂定下一个愉快而安详的基调,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心理环境。
3.充分利用风趣和幽默。恰当的风趣幽默能活跃课堂气氛,起到组织教学的作用,可能我天生乐观,课堂上发生小插曲时我总会说句笑话让学生捧腹大笑,如有次邹建民上课时得意忘形,屁股不停地动,突然外面飘来阵阵香味,说实在的,第二节课的时候大家肚子都有些饿了,只见邹建民立马站起来,嗅了一下鼻子,就和胡成真来了一段快板,我正在上课,同学们哄堂大笑,我的恼火可想而知,我告诉自己,冷静冷静再冷静,深吸一口气,转了一下眼珠,拍了拍手说:“厉害,你太有才了。”问同学们:“邹建民同学的快板怎么样?你们觉得他像小品演员吗?”同学们开始交流,我突然嘘的一声,同学们正说得起劲,突然停止了下来,都诧异地看着我,这时我说:“谁来告诉我现在什么时间?”我装作恍然大悟样,说:“原来是上课啊,差点连正事忘了,我们先上课好不好,下课再来研究小品问题。”学生立马回到课堂上了。教学《认识钟表》时,为了让学生巧妙而快速地区分时针和分针,我把矮个子大哥叫时针,高个子弟弟叫分针,然后让学生观察时针和分针是怎样转动的,他们发现:时针走一大格,分针走一圈。我引导:“时针大哥不爱运动,转得慢,所以又矮又胖;分针弟弟喜爱运动,转得快,所以长得又高又苗条。”这样生动形象的比喻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区分了分针和时针。
(二)游戏是愉快教学生成的催化剂。
“游戏”是儿童最感兴趣的活动,通过游戏获得知识轻松愉快、感受深刻。一堂课的开头,学生精神还处于高度兴奋阶段,人虽进了课堂,但心里还想着课间活动,这时把游戏引进课堂,可以给学生一个强刺激,引起他们兴奋中心的转移,把学生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从而进入最佳状态。例如:在教学第一册数学“8减几”的减法时,开始上课时让学生玩拍手游戏,小朋友拍手的次数与老师拍手的次数合起来等于8,老师拍7下,小朋友拍1下,老师拍6下,小朋友拍2下……要是谁拍错了,谁就得把这道题算一遍给大家听。游戏结束,学生兴趣盎然,这时教师水到渠成地导入新课,游戏就起到了组织教学的作用。
(三)儿歌是愉快教学升华的阶梯。
低年级学生特别喜欢唱歌、跳舞,如果把一些教学内容改编成教学歌曲,则是一种很好的辅导学习方法,因为歌曲能加深记忆,减轻学生负担。
1.凑十歌:初入学的一年级小朋友的学习重点是掌握10以内数的组成,如果编成儿歌进行记忆,效果就非常好。如“一九一九好朋友,二八二八手拉手,三七三七真亲密,四六四六一起走,五五凑成一双手,十的朋友全记牢”。
2.手指歌: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特别喜欢动手动脚,我教乘法口诀时,运用十个手指做文章,编了一首儿歌“十个手指作用大,乘法口诀在手上,借助手指背口诀非常有效”,乘法口诀学生都比较熟练了。再如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时,我就一指自己的眼睛,学生就会边做动作边说:“向前看,向前看,老师是个大神探。”在进一步引导学生开动脑筋时,我便用双手在太阳穴两边一画圈,学生就又对上了:“小脑瓜,转转转。”学生的学习劲头更足,我再提问,学生就会争着说。
低年级的作业基本都是当堂完成的,回家没有书面作业,课业负担减轻了,孩子在家的空余时间就多了,相当一批不能自觉安排时间的孩子有空就看电视、玩游戏。针对这一情况,学校提出不应只注重形式上量的减少,“减”与“加”应是辩证统一的。在减轻孩子过重课业负担的同时,考虑为孩子增加一些合理的负担,使孩子主动、和谐地发展。一可为孩子安排适量的课外阅读,多读书,读好书,努力提高孩子的人文素养。我很注重教室的图书角,每个月都让孩子们带两本图书过来,交换着看,有时我坐在门口时还会问问他们看了些什么,一段时间后给看书多的小朋友加星,现在我班的看书氛围很好。
总体来看,愉快教学是实施有效教学的最重要、最有效的手段。它能迅速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
二、解索
小学老师担当的是启蒙教育任务,所谓启蒙教育,就是敦品和启智育灵,然而在过去二十几年中,小学教师却一直被某些条条框框束缚和捆绑着。这些条条框框虽然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像紧箍咒一样令人难以逾越和洒脱。在这些条条框框中,最令人头痛的就是论分数和排名次。不论环境,不论基础,只论分数。名次,使得大多数小学老师或顾此失彼,或无所适从。大家明知道某些学生是文科尖子生,如果培养得当,将来就很可能在政坛或文坛有所造就,却不得不为了总分数而苛求其数学也要跟上;大家明知道某些学子是算学奇才,如果培养得当,那么将来在科学界会登堂入室,却不得不为了总分数而苛求其文科也要得高分;大家明知道某个学生道德品质出了问题,应该循序渐进地给予引导,却因为总分数不容忽略而分身之术。凡此种种,小学老师似乎只有招架之功,哪里有尽善尽美之力?据此,适当和适时地解索是小学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
三、分标
学生的综合素质好,当然是无可非议。但是多年来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偏科的学生往往是奇才,会成为对社会颇有贡献的专家,这是令人可喜可贺的事实。既然如此,我们在平时和期末考试时,为什么非要用综合分数衡量一个学生呢?祖国和家乡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难道从启蒙就一直挖掘、发现和培养专业人才和特殊人才不更有利于他们成长吗?这样长期下去,对任教老师和学校管理人员也是有据可评的。分学科树立标杆,不也很能说明问题吗?不仅祖国花朵可以按需要吸取营养而茁壮成长,而且学校管理层和任教老师也不再承受南辕北辙之苦恼。
综上所述,小学教学改革中,减负、解索、分标至关重要。能够抓好以上三个环节,小学校园一定会满园春色,祖国花朵一定会多姿多彩,教职人员一定会光辉灿烂。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