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华泽
摘 要: 语法是培养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语法教学效果直接影响整个外语教学效果。但是,学习语法的目的不只是掌握语言形式,更应使语言学习者在特定的场合及情景中通过语言进行交际。英语语法教学与社会接轨,与实际生活紧密融为一体,活化英语课堂教学,将调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语言的交际功能。
关键词: 英语课堂 语法教学 生活资源
语法是英语学习中必不可少的内容。我国传统的语法教学习惯于对学生进行满堂灌式的教学,忽视营造好的习得环境,让学生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来运用自身认知能力获得语言能力。传统的语法教学主要是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掌握语言知识上,而不是形成语言运用能力上。
一、与时代接轨,寻找热点,围绕话题,运用语法。
一位教育家曾经说:无新意的教学手段,不会给学生“兴奋点”,长期下来学生思维呆滞,甚至僵化。教师可以借助时代热点进行英语教学。在英语时态教学中,老师可以围绕热门的“爸爸去哪儿”进行一般现在时态、一般过去时态和一般将来时态的教学,这样课堂气氛会很好。老师可以用动听的歌曲导入本节课的目标语言结构——三种时态,使学生通过听、看,自我发现并关注动词的三种形式和用法,同时在一开始就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那欢快活泼的歌曲,把学生带进一个语言美与音乐美交相辉映的美妙境界,在那里学生得到美的享受,受到语言氛围的熏陶,既可锻炼学生的口语,又可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
在被动语态的教学中,在学生对被动语态有很深的了解和正确的运用之后,教师可以“马航事件”这一热门话题为突破和拓展,虚构一篇短文,以改错形式,继续强化和巩固对被动语态的掌握。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既可在课堂上学习英语,又可听歌曲,了解时事,扩大知识面,开阔眼界。
二、巧用生活资源,活化英语课堂教学。
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教师要巧用生活资源,在课堂上尽量创造生活化的语言环境,提供生活化的语言材料,活化英语课堂教学,使英语教学与实际生活紧密地融为一体,让学生感到他们学即为用,从而觉得学得有意义。
我们所使用的英语教材特别注重课堂活动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在每一个单元的教学中都设计了大量与学生日常生活相关的活动。教师要将教学内容和生活联系起来,注重利用生活资源展开教学。
教学内容是教学的根本,从学生的生活经验中选取教学内容,能使学生感到亲切、自然,充满人情味,使学生适应生活、丰富经验,进而得到发展。事实证明,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身边一切学生感兴趣的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把枯燥无味的语法变成鲜活的、形象的东西,即知识生活化,生活知识化,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语法教学活动化,体现语言交际。
语法教学活动化是指教师把语法规则化为活动,把教学过程化为交际活动,在活动中操练和运用语法。在语法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语法规则的内容设计不同类型的活动,运用任务型教学,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优化英语语法教学,使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实践,使枯燥的语法学习变得生动活泼,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如采用同桌互学、小组讨论、大组辩论、自由发言及游戏等形式,营造“生生”、“师生”间自由平等的氛围,通过学生之间的互相提问、互相帮助,让学生学会思考、解决问题、发展思维,使学生的注意力和精力都集中在活动上,从而实现学习目标。
英语教学过程本身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它必须通过教师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采取不同的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语言的学习,大胆地用英语表达自己,最终形成运用语言的能力,从而有效地完成教学,达到Learning by doing,learning by using,即“在用中学,学以致用”的目的。
四、善用竞争机制,给力英语语法教学。
在课堂上开展小组竞赛活动,将竞争机制引入英语课堂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好胜心,增强他们的学习热情;活跃课堂气氛,同时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增强学生的競争意识,为将来适应社会奠定心理基础。在课堂上开展丰富多彩的竞赛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英语教学活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是一种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有效形式。通过竞争机制的引入,可以帮助学生确立学好英语的心理优势,充分调动各种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同时也可以使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课堂上适当竞赛,学生乐于参与、乐于争先、乐于学习,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上语法教学课同样可以在轻松愉快、充满趣味的学习氛围中达到学习目的。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寻找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方式和话题,选择具有挑战性的话题,使学生有话可说。爱因斯坦说:“把学生的热情激发起来。那么学校规定的功课就会被当做一种礼物来接受。”教师要尽力创造更多的方法让学生练习说英语,这将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对英语不再望而生畏,而是以一种愉快的心情接受。只要教师在语法教学上多想办法,大胆创新,英语语法教学将会更有效、有意义。
参考文献:
[1]朱明仁.把竞争机制引进课堂的尝试[J].福建外语,2000年(增刊).
[2]周序,彭勤露.英语教学“生活化”浅析.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20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