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教职业教育中引入高职校企合作教育模式的思考

2014-11-13 11:53璐,孔锦,王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特教校企职业

孙 璐,孔 锦,王 琦

(1.扬州职业大学,江苏扬州 225009;2.扬州市特殊教育学校,江苏扬州 225002)

职业教育能够提高国民的技能素质,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及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残疾人的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1994年,国务院颁布实施的《残疾人教育条例》指出:“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残疾人职业教育纳入职业教育发展的总体规划,建立残疾人职业教育体系,统筹安排实施。”[1]

大力推进特殊学校的职业教育工作,也是从残疾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体现“以残疾学生发展为本”的特殊教育理念的一项重要工作。残疾学生的特殊性决定了特教教育具有双重使命:既要向残疾学生传授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又要使他们具备一定的劳动技能、职业技能,使其能够顺利地融入社会,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这两个方面不可分开,缺一不可。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规定,“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2]校企合作指学校与企业利用各自的资源优势通过合作方式达到利益共享的一种经营模式,学校与企业在人才培养、实践教学、就业、招生、科研、技术服务、培训、文化建设等环节或领域开展的合作,通过校企合作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从而为双方创造更大的社会与经济效益。[3]

特教职业教育应充分利用高职教育资源,将高职教育的理念介入特教职业教育,让职业教育“面向企业、面向工作、面向岗位”的教育理念,贯穿于特教职业教育过程的始终,以全面发展为目标,全面开展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一、高职的校企合作教育模式

校企合作是一种注重在校学习与企业实践、学校与企业资源信息共享的“双赢”模式。这是一种将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教育模式,方式多种多样,有工学交替模式、订单合作模式、教学见习模式、顶岗实习模式、产学研合作模式、共建实训基地模式、共建产业园区模式、合作建立职工培训基地等等。

首先,校企合作适应社会与市场需要。学校通过企业反馈与需要,有针对性培养人才,结合市场导向,注重学生实践技能,更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

再次,校企合作是一种“双赢”模式。它做到了学校与企业信息、资源共享,学校利用企业提供设备,企业也不必为培养人才担心场地问题,实现了让学生在校所学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让学校和企业的设备、技术实现优势互补,节约了教育与企业成本。

世界上有较大影响的美国国立聋人技术学院是罗彻斯特理工大学附属学院,其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在特教职业教育中坚持校企合作。该学院地处美国电子工业基地硅谷,并与著名的博士伦隐形眼镜公司、柯达胶卷公司和施乐复印机公司为邻,以期为聋人技术学院毕业生提供很好的就业市场。由此,在开展特教职业教育过程中,学院特别注重与企业的合作,学校聘请企业人员作顾问,以帮助学校进行课程设置和更新培训计划。企业向学校提供劳动力就业市场和向学校捐赠设备,还为残疾学生和教师提供实习实训的场所。每年学校都派教师去企业工作一段时间,以增加实践经验,并同企业人员一起研制实用的教学模型,使教学和实践紧密结合,保证学校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手段能反映生产部门的需要。

日本筑波技术大学是日本唯一一所以听觉和视觉障碍人群为教授对象的国立大学。筑波技术大学的校企合作主要体现在课程设置强调以专业为核心,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课程设置从内容上分为基础课和专业课,从性质上划分为理论课和实践课。理论课的内容含量以“够用”为原则,内容不深,大多以掌握基础和入门为主,都是为了在实践中能够更好地掌握技术作准备。而实践课所占比重则相当大,有的专业中,实践课的学分甚至达到了专业必修课程的51.1%,其目的主要在于培养残疾学生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各种专业技能和能力。整个教学过程中,注重加强学校与企业的联系,日本筑波短期技术大学与东芝、松下、日立、三菱等大型企业建立了联系,为残疾人高等职业教育提供了优质的职前培训。相对而言他们更注重实用性,立足于残疾学生社会生存能力的培养。[4]

可以看出,国外的特教职业教育在校企合作方面都强调课程设置中的能力本位要求,都强调实践技能的训练,都重视与企业的联系,都立足于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都紧密结合残疾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二、特教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教育模式的思考

(一)专业设置坚持因地制宜、因生制宜

特殊学校的职业教育是为身体残疾学生将来立足社会、参与社会竞争打基础,是为给社会输送残而有为的劳动者。残疾学生一般因需要家庭帮助,往往选择在本地就业,因此,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教育内容选择等必须从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发,所设置的专业必须服从于社会的需要,适应当地经济的发展。同时考虑学生毕业后能学有所用,缩小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间存在的差距。在设置专业前,首先要了解当地的经济和人才需求状况,了解政府发展的重点产业和支持产业,了解当地紧缺或急需人才的岗位需求情况。有就业市场,培养的人才才会“有用”。例如,扬州工艺美术行业虽较为发达,但由于不少企业的人员老化,企业负担加重,传统工艺品生产企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传统工艺保护与发展工作也面临着极为严峻的形势。部分传统工艺后继无人,有的甚至可能艺绝人亡,后备力量严重不足,人才青黄不接。传统工艺中的如玉器、漆器、剪纸等设计和制作工作比较适合残疾学生,他们往往由于一个感觉器官或几种功能发生障碍,其他方面可能是超常的,如听觉障碍者通常视觉敏锐,视觉表象丰富,不受听觉干扰,他们的观察模仿能力更强。目前,扬州特殊学校开设了玉器雕刻、书画装裱等高雅的适合听觉障碍学生学习的专业。扬州传统工艺门类丰富,剪纸、免(吹)塑,通草花卉制作等也适合听觉障碍学生学习,从而可对濒临失传的工艺进行抢救,尝试承担部分传承责任。

(二)校企共建生产设计中心,探索教学做一体化培养的新模式

由于劳动能力受到诸多限制,与高职院校相比,特殊学校的学生相对处于劣势。企业具有营利性属性,与特殊学校进行校企合作,这是个很大的难题。笔者认为,可以校企共建生产设计中心,探索教学做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建立校企生产设计中心,承接企业生产设计任务,请企业的师傅到生产设计中心来,与学生一起完成相关任务。学校以任务为中心,根据任务性质,分类组织学生,在生产设计中心实施教学,同时完成生产设计任务。

企业将生产任务放到学校来,既可以完成生产设计任务,又可以获得学校科技力量,学校还为企业生产提供了免费的场地空间、廉价的流动人力资源库等较好的条件。当然作为企业需考虑生产设计任务的性质要符合残疾学生的特点,要使他们力所能及,他们以参与个性化生产设计产品的任务为宜,这样确保生产设计任务的完成,并且能用其所长,激发他们的潜能。

学校获得生产设计真实环境,实现相关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以项目开发为引导、以真实任务为载体,实现在做中教,打破教室、实验室、实践基地相互独立的界限,搭建了校企相互融合、相互补充,深度融合的“生产设计中心”的学做合一教学平台,进而实现学生到生产设计人员角色的转变,通过企业工程师参与教学,让学生得到企业生产规范的训练、企业文化的熏陶。

建立校企生产设计中心,可以实现企业利益、学生利益和学校利益的三方共赢(表1)。

表1 校企生产设计中心三方利益表

(三)促进特教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新模式下的教学改革

1.教学角色变化

校企共建的生产设计中心是一个真实的企业生产环境和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情景。教师和学生置身于真实的生产设计环境中,做到“学生即员工”、“车间即教室”、“教师即师傅”,实现高技能人才的培养。

学生即员工:学生是以员工的身份来进行学习,在职业岗位和真实的生产设计环境中,按照企业管理制度接受管理,形成现代企业理念,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应变能力、创新能力、团队精神以及综合素质。

车间即教室:学生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是在一个真实的生产设计环境中进行的,学生学习与工作环境,教室与车间混为一体,学习过程涵盖了生产设计的主要流程。

教师即师傅:在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中,教师是以项目经理的身份组织教学,教师先要对项目进行分析并制定项目计划(项目任务、项目进度计划、项目成果形式、项目环境、项目组成员、项目培训计划、产品检测、质量保证等)。按照项目计划来组织教学,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根据项目计划要求,完成项目开发,做到“教师即师傅”。

2.教学环境改革

在特教职业教育课程中,同样专业核心课程也是体现相关技术和专业特色的最重要的课程。专业核心课程承担了相关专业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都在具有真实环境的生产设计中心中实施教学,教室与车间混为一体。通过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实践能力、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这个环境让学生得到企业生产规范的训练、企业文化的熏陶,企业化的6S管理(现代工厂行之有效的现场管理理念和方法,包括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可以在校内实施,使学生养成职业行为习惯。同时使企业文化进一步在校内渗透,实现校企文化的有机融合。

3.教学内容改革

每门专业核心课程都是以一个(或多个)真实的项目来展开,并分解为若干个子项目。教学内容是“鲜活”的生产设计项目,学习的内容直接是来自社会,突出“鲜活性”,不是教科书上所设计的孤立范例,不带有人工修琢的痕迹。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内容是以项目为逻辑主线而不是以知识为逻辑主线来组织课程内容;注重过程性知识的教学,突出职业核心能力的系统训练与培养。当然在内容的选择和教学要求上,要因生制宜,考虑残疾学生的可接受性、可操作性,不能超越学生能力进行。

4.教学方式改革

空间上,淡化班级,以项目组为单位组织教学。时间上,学生学习的学期将依照项目周期和项目要求而改变。

5.评价方式改革

建立多元化、科学的课程评价体系,要突出评价的诊断功能、激励功能和导向功能,评价的内容要有助于特教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应根据残疾学生的实际情况,整体设计社会性与情感、认知、语言、自理和运动等多方面的评价内容,重视对学生学习潜能的评价。在评价主体上,应该改变评价主体的单一性,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建立由学生、家长、社会、学校和教师等共同参与的评价机制,促进学校评价与社会评价有机结合。在评价方法上,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和方法,实行多次评价和随时性评价,突出过程性,注重成长性评价,重视评价的差异性和层次性,促进学生都在“最近发展区”上获得充分的发展。课程采用企业化考核方式,加强过程考核,取消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对学生完成的多个子项目或分阶段对学生学习成绩给予评定。按照企业生产规范,每天及每周需有自我评价、主管评价,将多次评价综合起来,得到学生成绩。

6.师资队伍建设改革

依托生产设计中心这个平台,教师可直接参与企业的科研、技术和产品开发,以培养工程化、项目化的师资队伍,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同时通过引进能工巧匠和逐步加大兼职教师的比例等途径,造就一支具备理论教学、实训指导、生产设计能力为一体的“三维复合型”的教学团队。

三、结语

校企共建生产设计中心,对企业营利负面影响小,对特殊学校而言,可以构建教学做一体化平台,提高特殊教育的教育质量,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当然特教职业教育是新兴课题,值得研究探索的领域很多,任重而道远。

[1]任登峰.我国特殊教育与职业教育合作问题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1(6):138 -139.

[2]任成高,宁朝阳,朱岱力,等.高职机械类专业推行工学结合与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探讨[J].装备制造技术,2008(11):177-178.

[3]钟汉华.浅析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J].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49-52.

[4]王得义.残疾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置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0.

猜你喜欢
特教校企职业
“南京特教师范招待所”饭盆
一只普通的食堂饭盆与一段独特的特教历史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做好特教学校班主任工作的几点思考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同样的阳光雨露——特教教师践行者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机械制造专业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