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教学中教师角色定位的思考

2014-11-12 05:51汪明
关键词:和谐思考

汪明

摘 要:面对新的化学课程,教师必须要打破传统教学的思维模式,重新构建新的课堂。用新的教学理念引领教学,创立适应于和谐的新课堂形态的策略,然后再通过精心的预设实现精彩的生成,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与建构。

关键词:和谐;生成;思考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22-005-1

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就生成教学的理解与实践谈些粗浅认识:生成教学突出教学中的个性化建构,追求学生的生命成长,是一种开放的、互动的、动态的、多元的教学形式。在师生互动过程中,通过教育者对学生的需要和感兴趣的事物的价值判断,不断调整活动,以促进学生进行有效学习,是一个师生共同学习,共同构建对世界、对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认识的动态的过程。

和谐的化学课堂要求教师始终把学生置于教学的出发点和核心地位,应学生而动,应情境而变,这样的课堂才能焕发勃勃生机,才能呈现鲜活的活力。在生成教学的实施中,教师应努力扮演好以下几种角色:

一、平等的对话者

和谐的化学课堂意味着平等的交往,意味着平等的对话,意味着合作性意义建构。它需要一种弥漫、充盈于师生之间的宽松、和谐的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围。记得在一节化学课上,笔者问如何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同学们根据二者性质的差异讲了很多方法,其中一位学生这样回答:捉两只老鼠,分别放到两种气体中,哪只老鼠死了,说明此瓶气体是二氧化碳,因为二氧化碳不能提供呼吸。他的回答立刻引起其他同学哄堂大笑。面对这种怪异的回答,作为老师是严厉批评还是加以引导呢?如果批评必定会大大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必被扼杀。反之,给予赞许,给予鼓励,加以引导,这位学生一定倍受鼓舞,信心大增,学习将会更加积极,更加主动。面对学生课堂上的种种表现,我们老师应学会宽容,学会接纳,用欣赏,赞许的目光去关注每位学生,用科学的讲解去引导去学生,用善意的指正和批评去帮助学生,“教育,这首先是人学。”现代课堂需要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

二、互动的引导者

无论是传统意义的课堂教学还是新的课堂形态,教师的主导地位是不争的事实,在生成教学中,教师的引导行为同样至关重要。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借用直观演示、实验操作、组织游戏、故事导入等形式,营造富有情趣的教学氛围,尽量给学生动手、动脑、动口以及合作的机会。

导学手段要体现新、趣,形式要丰富多样,如导入新课,应做到短、新、精、平、奇。另一方面,以丰富的情境推进课堂教学的深入,也非常重要,问题情境的创设可以借助实验、影象资料、最新的科技知识报道、学科之间的交叉点、自然与社会中的真实场景等。例如,在进行CO2的性质复习教学时,笔者设计这样的实验,在锥形瓶中倒入“雪碧”和滴入石蕊试液,然后向锥形瓶中加入NaOH固体,立即塞上带有瘪气球的单孔橡皮塞,让学生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及气球的膨胀,从而自然展开CO2与碱反应的性质的教学。在平时化学教学中,教师始终要扮演好课程资源开发者的角色,引导学生进行研究式、体验式的学习。如现行的上教版九年级初中化学教材,提供了丰富的生活素材,有大量精美的图片,情景交融,有很多的化学实验和学生活动,虽然教材已经很“完美”和“精致”,但是和教学实际仍然存在着距离,需要教师进行教材的再度开发,努力使之“校本化”、“生本化”。

三、课程的设计者

一堂具体的化学课,就是一个个真实的情境衔接、转换和推进的过程,生成教学不是学生无目的的,随意的,自发的活动,预设和生成没有直接的矛盾,相反,生成教学的特征决定了课程设计的高水平,高难度,只有精心的设计才会催生精彩的生成。教师在进行课程设计时要有结构意识和弹性意识,要为学生的主动参与留出时间和空间,为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创设条件。从教学内容设计的角度来理解,在化学教学中,“点”的切入显得至关重要,这个“点”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引入点,而是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的起点,是整个教学过程的深化点。如在元素化合物的教学中,由于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可以选择物质的组成和结构进行切入。例如讲CO2和CO时可以把二者分子构成不同作为探索的起点,逐步展开。总之,立足学生已有的经验,通过“点”的有效切入,充分调动学生的感知和思维,并在学生的主动探究之下催生精彩的生成。

四、教学智慧的创造者

动态生成的课堂还原了课堂复杂的本来面目,要求教师运用自身的全部智慧应对来自于课堂的各种挑战,在复杂多变的课堂教学情景中不断生成出新的教育教学机智。教师应注重培养捕捉信息、果断决策的智慧,因势利导、巧妙点拨的智慧,随机应变、化解矛盾的智慧,在复杂多变教学情景中不断锤炼自己,努力成为教学智慧的创造者。例如在讲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时,我给学生介绍了道尔顿的近代原子学说,并亮出他的观点。结果有学生指出,道尔顿的观点在现在看来大都不科学。我觉得这是一个对学生进行探究价值观教育的契机,并又例举了空气成分研究的化学史,使同学们深刻体悟到科学探究的过程是艰辛的,每跨进一步都要经历多次的失败,只有锲而不舍的努力才能揭示科学的奥秘,同学们深受感染。教学实践证明,错误也是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是学生建构自身知识和能力体系螺旋上升中的一个插曲。我们要巧妙地利用和发挥好“错误”这一教学资源,真正挖掘出蕴藏在错误背后的“故事”,化错误为神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与建构。

[参考文献]

[1]郑金洲主编.生成教学.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04).

[2]夏俊生主编.新课堂创新教法与经典案例评析.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08).

[3]广东佛山中学课题组.“线索引探”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化学教学,2005(04).endprint

猜你喜欢
和谐思考
新课改下如何建立高效和有效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
对于少儿英语教育的几点思考
构建社会主义新型和谐劳动关系实证研究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对班主任管理的几点看法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