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珍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继续教育(公开)学院,广东广州,510420)
任务型教学法在上世纪80年代兴起之后,研究任务型教学法的学者们为如何进行任务设计提供了可借鉴的框架,如Nunan的《交际课堂的任务设计》中所提出的任务框架,包括目标、输入、活动等,提高了任务教学法应用的可行性[1]。任务教学法在我国英语教学中推广开来,实践领域有听说读写单项技能教学,也有像大学英语这样的综合课程,都在理论框架的基础上开发了适合这些课程的任务设计模式。对于英语社会文化课程领域,许多教师一般沿用已有的任务设计模式。
社会文化课程包括“英语国家概况、英国社会与文化、美国社会与文化、西方文化入门、希腊、罗马神话、圣经”[2]。其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社会、经济、政治、教育等方面的情况及文化传统,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和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2]。可以看出,社会文化课程与单项技能和综合英语课程的教学相比,有其自身鲜明的特色,这也意味着,其任务也应该根据其特色来设计,而不应简单地将已有模式套用在英语社会文化课程教学中。
Ellis指出,提供任务模式对教学双方都是非常有用的,一方面给教学提供了清晰的结构,另一方面也为在各个阶段的设计中发挥创意、体现多样性留出了空间[3]。因此,笔者认为,将任务教学法应用于英语社会文化课程时,可在Ellis总的基本框架的基础上建构一种适合于此类型课程特点的任务模式,并且这一模式须清晰明确,以便教师操作,同时又不能过于细致而妨碍创造性。
Van den Branden总结出任务是“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从事的活动,活动的开展使语言的使用成为必需”[4](4)。而任务的一些显著特征是:① 学习者在课堂上所完成的任务和现实生活中的任务应该紧密相联。② 在使用语言的时候,意义的交流是首要的。③ 在有意义的活动语境中,创造关注语言形式的机会,即意义和形式相结合。④ 强调师生间互动,而非教师强迫下的活动。⑤ 强调学习者参与活动,需要学习者亲身达到某些目标,利用语言功能来完成任务[4](7)。社会文化课程注重的是语言所传达的信息内容,如通过学习《英语国家概况》,学生应当熟悉英语国家的地理、历史等,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与学习者都更加关注意义,同时教学以目标语为中介进行,因而意义与形式是相结合的。英语社会文化课程的这些特征与任务的显著特征十分吻合,适合采用任务教学法。
但选择任务教学法的教师,常常采取的方式是直接套用已有的课程任务设计模式。通常模式为:将教学内容分主题,学生分小组领取某个主题,通过分工合作的方式,就这一主题制作电子课件进行课堂陈述或表演。多项研究[5-7]显示,对英语技能型或综合型的课程来说,这种设计模式相当有效。但与其他类型课程不同,社会文化课程要达到的不仅是促进语言习得,更加注重了解与记忆诸如西方国家地理、历史、文艺、宗教等方面的知识,以获得理解、欣赏西方文化的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因而这些课程在进行任务设计时,不仅要使学生有使用语言的机会,还要有使用知识的机会,要同时运用语言和知识来做事。现有的任务设计模式无法满足这些要求。
任务教学法的“最大优势在于对动机的影响。给学生一个问题让其解决或一个任务让其完成,会使学生产生好奇心,问题解决或任务完成后会产生成功感”[8]。另外,Van den Branden认为,激发学生内在动机的任务,应该是“关于现实生活的真实的、经常会碰到的问题”,“能激发学习者兴趣的主题或想法”,以及有“以目标为导向的信息处理需求”[4](62-63)。同时,因为英语社会文化课程“语言+知识”的双重要求,在设计考虑任务的真实性、趣味性和目标性时,应该兼顾语言和知识两方面。综合以上几点,笔者提出一种应用于英语社会文化课程的任务设计模式:主题+问题式。
“主题”部分是任务的核心部分。英语社会文化课程一般每一章节都有明确的主题,主题性非常强,适合依照“主题式”来分配任务要求学生分组完成。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必须分工合作,搜集与主题相关的课本内以及其他来源的知识,并对所掌握的信息进行阅读、分析、讨论、筛选、对比、综合、概括、总结等工作,并在遇到困难时寻求教师或其他来源的帮助,最后在课堂上把这些经过处理的知识展现出来(如电子课件演示或辩论),这个过程必然帮助学生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问题”部分是任务的兴趣起点,驱动力量和终极目标。正如Long在描述“任务”时所说的一样,“任务”就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在工作娱乐时所做的事情”[9]。要使学生对陌生、枯燥、难懂、信息量大的课程保持长久动力和兴趣,不厌其烦地去完成“主题”部分的工作,就要使他们感觉完成这些任务就像生活中进行“粉刷篱笆、给小孩穿衣服、填表格、买鞋……”[9]等活动一样有用,能解决现实世界的问题。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教师应对学生所生活的环境进行深入观察,发掘这些主题知识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会与学生的生活发生关联(真实性),如看懂英语电影、文学、新闻,或解读某段有文化内涵的文字,或对英语国家社会热点事件提出自己的看法等,特别是那些能引起学生兴趣的事情(趣味性),将这些内容提炼成问题,要求学生运用主题知识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目标性)。同时,在完成任务时,学生所读所说是英语,要解决问题必须要运用到主题知识,因此兼顾了两方面的教学目标。
本文以英国议会制度教学内容为例,运用“主题+问题”模式作一任务设计。
主题:《英概》课程英国部分 Government and Administration(英国政府机构)一章第二节Parliament(议会)作为主题。学生需要充分理解和记忆英国的议会制度。
问题:播放视频,内容为英国议会正式开幕式(State Opening of Parliament),要求学生通过视频画面细节(如人物,建筑等)猜测视频的主题是英国议会在进行什么活动。具体任务设计步骤见表1。
表1 不同阶段任务设计步骤
前任务阶段,“主题”部分为学生明确了所要掌握的知识内容,“问题”部分则激发学生探究“主题”知识的动机;任务执行阶段,由于必然要使用到“主题”知识才能获得“问题”的答案,驱使学生带着目的去搜寻和获取知识,对答案的好奇心使学习者在这个过程中主动克服困难,如词汇和篇章难度,并寻求各种资源来解决困难;后任务阶段,“主题”知识得到概括总结,“问题”得到一个确定的答案,使学生感觉学有所得,获得成就感,在进一步的学习中获取更充沛的动力,形成良性循环。
在应用到具体课堂时,任务的形式可以尽可能的多样化。如程可拉[10]在总结任务型教学设计原则时所指出的“模式的弹性组合”,认为在进行任务设计时,教师要根据实际教学的需要进行灵活处理,对具体的环节适当取舍。
“主题+问题”的任务设计模式是在已有任务型教学法的设计研究基础上,特别针对英语社会文化课程的特色及教学目标而做出的尝试。此种模式在任务中融入语言习得和知识运用两方面内容,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学习和运用语言和知识的机会,有利于达到这一课程类型“语言+知识”双重教学目标。对于内容庞杂艰深的课程,通过强调任务的真实性、趣味性和目标性,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动力和兴趣。同时,这一模式既为英语社会文化课程任务设计建立了明确的框架,又为教师和学生双方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留出了空间。此任务设计模式在笔者的教学实践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如示例中对英国议会知识的任务设计,让学生对枯燥的政治知识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学生对课程的积极程度和知识掌握的牢固程度均有提高。总之,此模式拓宽了任务型教学法的应用范围并发展了其设计模式,是一个有益的尝试。
[1]Nunan,D. Designing Tasks for the Communicative Classroom[M]. Beijing:People’s Education Press,2000:48.
[2]英汉/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27.
[3]Ellis,R. The Methodology of Task-based Teaching[J].Asian EFL Journal,2006(8):19-45.
[4]Van den Branden K. Task-based Language Education:from Theory to Practice [M]. 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11.
[5]梁玉玲,夏纪梅. 实施任务型教学法的可行性和认同性及其问题研究[J]. 外国语言文学研究,2007,7(2):42-53.
[6]马平. 任务型教学法与英语专业基础英语教学[J]. 外国语文,2011,27(2):133-136.
[7]刘秀芝. 任务型教学法在英语专业本科生口译教学中的应用[J]. 中国英语教学,2008,31(2):28-35.
[8]岳守国. 任务语言教学法:概要、理据及运用[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34( 5):364-367.
[9]Nunan,D. Task-based Teaching in the Asian Context:Defining Task[J]. Asian EFL Journal,2006(8):12-18.
[10]程可拉. 任务型外语学习研究[M]. 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4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