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钗
摘 要:当今社会,信息技术突飞猛进,已经被广泛运用到各个领域,在日常生活、工作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基本技能学科,纳入到中小学日常教学中。高中阶段的信息技术教学,旨在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在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作为一名高中信息技术教师,笔者就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阐述,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教学 存在问题 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5(c)-0179-01
高中阶段的信息技术教学是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基础上进行较深入的学习,也是为以后进入大学学习的一个铺垫。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宗旨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让学生学会使用各种信息技术工具来解决问题、掌握数字化生存的本领。但是,由于学生初中信息技术水平和各种客观条件的差异,导致了高中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不同,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难免会存在各种问题。
问题一:学生的知识水平存在差异问题。
应对策略:教师必须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分层次教学。
例1:教科版必修《信息技术基础》的第4章第1节《文本信息加工》。
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过WORD软件,所以如果这一节课再进行单纯的软件学习,则失去了提高信息素养的初衷。本节课程目标是根据需要围绕主题加工文本信息,由于学生初中的知识水平存在差异,所以这一节课可以非常灵活地设置不同需要来分层次教学,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得到很好的提高,课堂效果非常好。
课堂练习:根据样例所示进行古诗《春晓》的排版,所用图片素材可以用老师所给的,也可以自行网上下载不同的图片。(见图1)
通过设置这一练习,可以看出不同知识水平层次的学生的创作能力,我将他们分为A、B、C三组学生。
A组学生:依葫芦画瓢,依据初中所学,也能基本完成任务,但是,图片跟文字的环绕方式还是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老师的指导。
B组学生:可以从网上下载不同的图片素材,图文混排的处理基本和样例一致。
C组学生:图片素材从网上下载,文字的样式及与图片的环绕方式比样例更好。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来不同层次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每个学生都能在完成练习的过程中分享成功的喜悦,在教学实践中,通过类似的例子进行分层次教学,最后给予学生适当的鼓励,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获。
问题二:现实中,学生缺乏信息意识,“学”与“用”脱离。
应对策略:教学中应多结合实际生活中的具体案例,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小组合作,通过学生的自主思考与探索,及教师的适当点拨,提高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课程下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注重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技术常用的一些工具只是用来获取信息、加工信息的,但是学习信息技术并不仅仅是为了学习这些常用工具,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自主地发现问题,并会利用常用工具来解决问题。比如,教科版第2章第2节的《因特网信息的查找》,很多同学在初中学习时都知道可以用百度、Google等进行查找。但是,对于搜索技巧的使用,大部分同学都没有一个完整的知识系统。在本节课中,可以采用布置一个个任务的方法,把各个搜索技巧知识要点巧妙地隐含在每个教学任务中。
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得出一个经验,相对于课堂中设置的个个小任务而言,我认为可以多设计一些针对性强、可操作性强的中型或大型的任务更容易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的主观学习意识更强。通过一次学校的样本课程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对自己组装电脑的兴趣之浓超乎我的想象,于是,在学习《因特网信息的查找》这一节课时,我设计这样一个任务:设计一个自己组装电脑的具体方案。在学习《文本信息加工》时,联系平时出黑板报的相似之处,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个电子报刊。
这样通过一个个中型或大型任务的完成,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体验到自己获取信息、加工信息、发布信息的乐趣,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以提高。同时,通过小组合作,也使学生体会到与人共事的快乐,学到什么是“协作”精神,在快乐学习的过程中,也提高了学生的信息素养。
问题三:学生对信息技术这门课的认识不够,自身的知识体系不全面。
应对策略:可以适当给予引导,发挥其专项特长,更好地为学习服务。
日常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都抱怨现在的学生怎么学习都是这么被动,上信息课如果没有网络教室的广播教学,学生根本不可能自觉听课。其实,不是我们的学生不想学,而是现在学生面临的诱惑太多,而学生本身的信息技术知识结构有限,他们所接触到就几乎是一些常见的游戏软件、聊天工具、以及网络购物。但是,如果一个老师能够深入地了解自己的学生,不难发现其实他们当中很多可能都是游戏高手、论坛版主,当然偶尔还有一些可能是编程高手等。
因为学生自身的知识体系不全面,对网络资源的应用的认识有限,不懂得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来更好地学习。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发挥其专长,充分利用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会学得比教师都得都好很多。比如,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的电脑作品制作比赛,通过比赛,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潜能,尤其是平时那些爱玩游戏的学生。在2012年的莆田市中小学生电脑作品制作大赛中,当时由于大赛通知的时间紧,笔者所指导的一个平时比较爱玩的学生仅仅利用一个晚上的时间就制作出一个作品出来,创意很好,虽然只得了三等奖,但是对于学生来说已经是非常的成功了。
总之,高中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不仅是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相关技能知识,还要让学生形成个性化发展,学会与人团结合作交流,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所谓“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信息技术的教学实践还处不断探索阶段,实践中难免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在教学教程过,我们也要自己善于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同时,也要时时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众所周知,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更应该与时俱进,只有不断地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才能不断优化自己的课堂,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能。
参考文献
[1]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S].人民教育出版社.
[2]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信息技术基础》(必修)[S].教育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