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福勤 毕 胜 谢明川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任务是推进在职专业教育和大学后继续教育,培养和造就德才兼备的专门人才,属于专业教育。专业是专业教育的基本单位,专业的建设工作对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自学考试开考专业是根据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人才需求的科学预测和开考条件的实际可能设置的,各学历层次的要求在总体上与普通高等教育同学历层次的水平相一致。
下面以全国和北京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以下简称自学考试),以及其他高等教育形式(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成人高校招生考试和广播电视大学招生考试)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比较各种高等教育形式的专业数量与学习人数,研究它们开考专业的分布特点,来帮助确定自学考试在新的发展阶段中专业建设的方向。
近三年全国自学考试专业数量、专业层次比例变化基本稳定。2012年,全国自学考试共开考专业821个,其中专科层次专业427个,占专业总数的52%,本科层次专业394个,占专业总数的48%。2012年本科报考人数前十位专业为:会计、法律、行政管理学、护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工商企业管理、汉语言文学、英语、商务管理和市场营销;专科报考人数前十位的专业为:会计、护理、心理健康教育、行政管理、法律、学前教育、工商企业管理、汉语言文学、英语和企业管理。在报考人数前十的本、专科专业中,本科专业有270.5万人次,专科专业有105.2万人次,两者相加约占年度报考人数的46.7%。
以北京为例,北京自学考试近三年专业数量基本保持稳定,与全国总体情况相似。2012年北京自学考试报考同样是主要集中在少量专业上。在报考本科专业的考生中,超过50%的考生报考集中在7个专业(占同层次专业数量的13.46%)内,超过80%的考生报考集中在15个专业(占同层次专业数量的28.85%)内。
在报考专科专业的考生中,超过50%的考生报考集中在6个专业(占同层次专业数量的9.68%)内,超过80%的考生报考集中在17个专业(占同层次专业数量的27.42%)内。
对于考生集中的专业,北京与全国自学考试的情况基本类似,其中北京报考集中的本科专业覆盖了全国报考人数前十位专业中的90%,北京报考集中的专科专业覆盖了全国报考人数前十位专业中的60%。这些专业均为社会上就业面较宽、需求保持平稳的专业,同时基本均为名校主考。
从北京自学考试当前考生报考专业状况来看,不足20%的考生分散在超过70%的专业中,一些专业考生人数比较少,专业的发展极不均匀。自学考试是大规模社会化国家教育考试的性质决定了选择开考专业、控制专业数量,是保证专业开考质量的前提。下面,我们通过了解、分析其他形式高等教育专业分布的特点,为自学考试专业发展提供借鉴。
以下针对北京市普通高校招生、北京市成人高校招生和北京市广播电视大学2012年的招生计划数据(以下统计所基于的数字均来自公开渠道,数字经过简单处理、合并)进行统计分析。
在2012年北京市高考本科567个专业、专科319个专业中,招生计划主要集中在少量专业上。本科招生最多的前30个专业(占同层次专业数量的5.29%)的招生计划数合计占全部招生计划数的50.07%,招生最多的前100个专业(占同层次专业数量的17.64%)的招生计划数合计占全部招生计划数的80.25%。专科招生最多的前30个专业(占同层次专业数量的9.4%)的招生计划数合计占全部招生计划数的52.1%,招生最多的前100个专业(占同层次专业数量的31.35%)的招生计划数合计占全部招生计划的85.61%。
在成招专业中,高起专招生计划统计最多的前15个专业(占同层次专业数量的9.09%)的招生计划数合计占全部招生计划数的50.68%,统计计划最多的前50个专业(占同层次专业数量的30.30%)的招生计划数合计占全部招生计划数的82.85%。高起本招生最多的前4个专业(占同层次专业数量的11.11%)的招生计划数合计占全部招生计划数的53.84%,统计计划最多的前18个专业(占同层次专业数量的50.00%)招生计划数合计占全部招生计划的98.88%。专升本招生最多的前7个专业(占同层次专业数量的7.00%)的招生计划数合计占全部招生计划数的50.78%,统计招生计划最多的前23个专业(占同层次专业数量的23.00%)的招生计划数合计占全部招生计划的80.00%。
2012年北京广播电视大学招生计划也主要集中在少量专业上。统计专科招生最多的前3个专业(占同层次专业数量的11.11%)的招生计划数合计占全部招生计划数的50.54%,统计招生最多的前9个专业(占同层次专业数量的33.33%)招生计划数合计占全部招生计划数的81.29%。本科招生最多的前2个专业(占同层次专业数量的12.5%)的招生计划数合计占全部招生计划数的46.61%,招生最多的前5个专业(占同层次专业数量的31.25%)的招生计划数合计占全部招生计划数的79.23%。
结合全国和北京自学考试的报考情况以及北京市高招、成招和电大的招生计划情况,可以看出,各种教育形式中均有一些受学生欢迎的大众化专业,大量考生集中在以上专业之中。总的来说,10%左右的专业承载着50%左右的考生群体,30%左右的专业承载着80%左右的考生群体。高招、成招的办学管理模式与自学考试有很大的差别,一个普通高校或成人高校一个专业一般招收一个或多个自然班,它们的主要业务是教学与管理,经费来自国家支持和学生的学费,这样考试的费用就显得微不足道,并且校内考试的管理难度大大低于自学考试这种国家级教育考试。电视大学与自学考试有很多相似之处,但电大毕竟是所大学,是以教学培训带来收益的,并且考试规格并非国家级(绝密级),考试规范程度乃至管理难度自然远不及自学考试。即便如此,像北京、上海等开展电视大学较为先进的地区,专业数量一直控制在50个以内。
只有自学考试是以考养考的教育形式,从专业计划的制定到教材、大纲的编选,特别是题目的命制,考试的考务管理、试卷的评阅,成绩的公布,直到考籍乃至毕业的办理等,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而资金来源完全依靠微薄的报考费。如果所开专业考生报考数量太少,上述组织管理工作都很难达到良好的效果。同时,专业过多,专业管理成本就会过大,专业建设与管理将无法良性循环,专业质量将无法得到保证。
从上述自学考试与其他高等教育形式的对比来看,在自学考试中,开考适用范围宽、社会需求旺盛的优质专业,适当减少专业数量,降低管理成本,提升管理水平,提高管理效益,对发展自学考试事业十分必要。
下面就考生人数集中专业在各种高等教育形式与自学考试专业之间的关系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专业具有数量多、覆盖面广等特点。招生计划集中的本科专业覆盖了全国自学考试本科报考人数前十专业中的9个(会计、法律、护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工商企业管理、汉语言文学、英语、商务管理和市场营销),只有行政管理专业不在其中。招生计划集中的专科专业只覆盖了全国自学考试专科报考人数前十专业中的6个(会计、护理、法律、学前教育、工商企业管理、英语)。
表1和表2对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计划集中的专业和北京自学考试的情况做了对比。
综上,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招生计划集中的专业中有30%的专业为北京自学考试考生集中专业,16.67%的相同、相近专业考生人数较少,43.33%的专业未开考。普通高等学校专科招生计划集中的专业中有36.67%的专业为北京自学考试考生集中专业,43.33%的相同、相近专业考生人数相对较少,20%的相同、相近专业未开考。
通过以上比较可以看出,从专业分类上,自学考试的理工类专业发展与普通高等教育有显著差距。分析其原因,一方面是自学考试对理工类专业实验、实践课程的安排缺乏有效手段,考生学习、考试条件的硬件要求无法满足;另一方面是考生群体的学习基础差异和年龄差异造成的影响。从专业名称上看,普通高等学校专科专业名称正在向应用型转变;对比之下,我们自学考试的专业名称学科型的特点依然较明显。专业名称的问题,从另一个角度也反映出了课程陈旧的问题。
同时,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计划集中的专科专业,北京自学考试只有少数几个没有开考,但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计划集中的专科专业中的近一半北京自学考试开考人数都较少。分析原因,主要有:专业课程设置陈旧,宣传推广欠缺,主考学校定位不适合专科专业的发展,助学工作不到位等因素。
同时也可以看出,在北京自学考试专业中,本科的采购与供应管理、新闻学、行政管理、心理学,专科的日语、行政管理等几个专业相对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计划报考人数更为集中,这些专业的共同特点是主考学校都是知名高校,心理学、日语专业的主考院校为北京大学,不仅学校知名,而且院系在专业课程建设上下大功夫,从教材、大纲的编选到考试命题,指导性助学等工作一丝不苟,可见,主考学校在自学考试考试发展中的作用举足轻重。其次,自学考试所开专业的宣传推广也是自学考试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采购与供应管理专业在较短时间内取得较快的发展,其宣传推广、助学服务等工作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表1 2012年北京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招生计划集中专业与2012年北京自考本科专业统计
北京成人高校招生计划分为高起专、高起本、专升本三类,自学考试没有高起本形式,我们对应专科和本科专业综合比较此类形式。
招生计划集中的高起专专业覆盖了全国自学考试专科前十位的专业中的五个(会计、行政管理、学前教育、工商企业管理、英语),护理、心理健康教育、法律、汉语言文学、企业管理专业不在其中;招生计划集中的专升本专业覆盖了全国自学考试本科前十位专业中的五个(会计、法律、人力资源管理、工商企业管理、英语)。
表2 2012年北京普通高等学校专科招生计划集中专业与2012年北京自考专科专业统计
表3、表4和表5对成人高校招生计划集中的专业和北京自学考试的情况做了对比。
从以上数据分析可以看出,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计划相比,成人高校招生计划的专业数量不多,而且比较集中,特别是本科和高起点本科。北京自学考试专科专业覆盖了绝大多数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计划的集中专业,但考生人数与其差距很大。这和自学考试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计划的数据分析结论是一致的。成人高等学校的专业招生计划与自学考试基本相似,但是,从参加两种教育形式的人数来看,有明显差异,这说明自学考试课程设置、专业宣传推广、主考学校工作、助学管理等均与成人高校有差异,需要进一步加强。
表3 2012年成人高校招生计划高起专集中专业与2012年北京自考专科专业比较
表4 2012年成人高校招生计划高起本集中专业与2012年北京自考专、本科专业比较
表5 2012年成人高校招生计划专升本集中专业与2012年北京自考本科专业比较
北京广播电视大学专业具有数量较少、重点突出的特点,共开设专业43个,其中专科27个(包括经管类专业11个,理工农医类专业10个,文法类专业6个),本科16个(包括经管类专业6个,理工农医类专业5个,文法类专业5个)。
9个专科招生计划集中在工科和医药类就有3个。除这3个专业外,与全国自学考试考生人数前十位的专业基本吻合。5个本科招生计划集中的专业中只有金融学一个专业不在全国自学考试前十的专业中,其他专业基本吻合。
表6和表7对电大招生计划集中的专业和北京自学考试的情况做了对比。
北京广播电视大学的专科招生计划集中专业分类是经管类2个,理工农医类5个,文法类3个;本科招生计划集中专业分类是经管类3个,理工农医类1个,文法类1个。而北京自学考试专科考生报考集中专业比例是经管类8个,理工农医类3个,文法类6个;本科考生集中报考专业分类是经管类7个,理工农医类2个,文法类6个。两者相比较能够看出,专科比例差异主要表现在理工农医类专业发展电大优于自学考试,北京自学考试在此类专业建设上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本科比例差异主要反映在文法类专业发展自学考试优于电大的特点。
上述全国自学考试、特别是北京自学考试,在考生报考集中专业的分布上与不同形式的高等教育招生计划集中专业之间还是存在着一些差异的。各个省市级自考部门作为组织考试的实体,分析考生报考集中专业数据,结合自己的特点找出差距,完善工作,对发展自学考试事业、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显得尤为重要。
表6 2012年广播电视大学专科招生计划集中专业与2012年北京自考专科专业比较
表7 2012年广播电视大学本科招生计划集中专业与2012年北京自考本科专业比较
通过以上的比较、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当前自学考试的专业存在着数量较多,大多数专业考生人数相对较少或者非常少的特点,对于这些考生人数较少的专业,存在着如下一些问题:
一是专业课程不能快速反映出当前行业需求。以前,无论是全国自学考试专业委员会,还是各省市的专业委员会,专业课程主要以普通高校专家的意见为主,同时听取了行业专家的意见,当意见不一致时,多以普通高校的专家意见为主。这种构建专业的方法,能够较好地把握专业和课程设置的质量,与普通高校毕业生水平一致。但到现在,因为普通高校的发展定位与自学考试发展的定位不尽一致,普通高等学校的学科建设要求也不等同于继续教育,在社会转型,产业升级的新形势下,要求教育要快速反映,紧贴社会经济发展实践,更新专业和课程体系。因此我们需要建立一支行业专家队伍,充实我们的专业委员、课程委员队伍,解决专业课程内容与实际工作不够贴近的矛盾。如当前的电子商务专业,电子商务行业发展迅猛,行业人才需求持续短缺,而我们的专业却无人问津,问题显而易见,不是考生不愿意学这个专业,而是我们的专业课程太陈旧,跟不上实际需求。
二是对于受众面不大的部分专业,由于行业有需求,开考初期专业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当行业人群本身学历达标或行业教育发展战略发生变化,考试人数不能保持稳定,应该及时对相关专业关、停、并、转。自学考试是社会化考试,不仅要考虑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要发挥教育的社会化效益,一些社会有需求的边缘专业,要有国家的配套政策予以支持,自学考试的专业才能够真正地全面健康发展。例如,我们马上将要开考的农村经济与管理(合作社方向)专业,非常适合农村基层管理者学习的需求,它是对北京城近郊区新农村建设的有力支持,像这样的专业,就需要国家赋予政策支撑。
三是行业有需求,但自学考试没有充分调动主考学校专业建设、助学、助考的积极性,出现专业课程内容不能与时俱进,考生实习实践环境无法落实等问题。
四是随着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专业课程包含的内容已经发生了较大变化,而教材大纲没有做到及时调整;如计算机相关教材和大纲,传统教材已经不能满足行业发展的实际需求,要真正解决上述问题,就需要组织适合自学考试特点的电子教材、视频教学辅助材料等新型教材及大纲,通过网络等多种媒介进行助学助考。
五是这些年,我们国家的国情变了,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从自考开考初期的不足5%发展到今天的30%,自学考试的发展定位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从培养学科型人才转成培养应用型人才,将数以亿计的劳动者作为我们现在的培养目标。而我们之前的专业定位与现在的社会需求就出现了很大脱节,没能够根据考生群体的变化而及时改变;如,从高考专科的“专业法律实务”、“新闻采编”等专业名称可以看到,高职院校已然调整了人才培养目标,向着更加贴近应用和实操转型。而自考依然在沿用“法律”和“新闻学”这样的偏理论和学术专业名称。
六是宣传推广不到位。我们目前的宣传推广是以全国考办召集专业推介会,各省自行操作的方式。但面向考生的宣传不够,主要原因是整体的宣传推广投入不足,各省在具体实施和操作时水平又参差不齐,导致专业的推广既缺乏统一的步调,又缺少费用支持,从而推广效果差,专业信息不能及时被广大考生了解。
鉴于以上诸问题的存在,我们建议:
(1)积极借鉴普通高校、成人高校及电大的专业设置情况,建立自学考试核心专业群管理模式
一直以来,自学考试的专业开设与调整,有着自主、灵活,贴近社会发展变化的先天优势,在全国考委的统一领导下,学习、借鉴多种形式高等教育的专业构建、课程体系和推广模式,建立一个适合自学考试发展特点的精炼的核心应用型专业群,专业群覆盖各高等教育形式下的考生最集中的一些专业。在保留原有以普通高校专家为核心的专业委员会的模式外,建立一个行业专家队伍管理新模式,积极探索行业专家主导的部分专业及课程开发与日常助学服务兼职运行机制;同时,通过现代化手段把最优质、实用的资源展现给自考考生,积极引导,不断尝试以传授为主的教学向以指导为主的导学转变。努力研究探索自学考试从考知识为主转变为考能力为主,终结性考试与过程化考试相结合的新的考试模式。
各省市自学考试机构以全国核心专业群为主体,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情况灵活地增、改调整个别课程,以满足各区域的实际需要。同时,也为专业核心群不断提供调整借鉴依据,动态更新专业课程,避免专业课程调整不够及时等问题发生。此外,各省市可根据区域产业及产业集群特点,自主开考一些特色专业,与行业、企业紧密合作,真正为一线员工和就业服务提供应用型专业。这些专业既能保证考生群体数量,又能切实地为当地的产业发展及企事业单位服务,开拓自学考试市场,同时也为提高公民素质,建设学习型社会做出贡献。
要很好地控制自学考试的专业数量,保证专业的开考质量;同时,继承和发扬自学考试专业开设自主、灵活的特点,增添其新鲜与活力,持续发挥其竞争优势。
(2)建立专业良性循环长效机制,保障专业健康发展
1)加大宣传力度,切实做好专业推广工作
目前无论是全国开考专业,还是各省市自主开考专业,在开考初期都有相应的推介、宣传,但这是远远不够的。宣传推广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形成以全国为核心,以各省市为基点,各地市、区县、主考学校为具体实施单位的每次报考前的有效推广宣传工作,宣传推广到街道、行业和企事业单位、助学组织等实体,出台相应政策,激励自考队伍做好专业宣传推广工作。
2)积极推进主考学校工作,建立专业管理、课程管理责任制
每个专业以主考学校为核心,专业委员、课程委员各尽其职,责任到人,形成制度,从专业计划的制定、课程的选择、教材大纲的选编,到题目的命制、答卷的评定、考生答题情况的分析、听取助学组织、考生的意见建议等,形成管理的闭环运行,对专业课程中发现的不足,及时进行调整,有效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解决目前专业课程陈旧、教材陈旧、大纲内容不够明确、考试试题质量参差不齐、阅卷水平有待提高等一系列问题,建立专业课程的及时有效的调整机制,保证专业课程质量。
3)建立助学反馈机制,形成持续改进工作程序
大力发展各类助学,积极鼓励主考学校参与的网络助学模式,形成良好的助学反馈机制,教师、考生的意见、建议可以及时传达到考试主管部门和相应的主考院校,突破当前助学只是应对考试的局面,形成以社会需求为核心、关注考生学习过程,实时发现考生学习中的困难,及时有效为考生解决问题的助学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