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企业调研 实现校企对接

2014-11-07 05:27陶静萍
科技资讯 2014年18期
关键词:经济增长就业校企合作

陶静萍

摘 要:通过调查获得第一手资料,使我们了解毕业生就业后在工作生活、岗位技能、环境适应等情况。经过采集、整理、分析相关信息及数据,从中归纳总结形成调研结论。通过深入企业进行调研活动,从中不难看出要实现校企对接必须走校企合作道路,而建立校企合作关系,要善于发现社会经济增长点,使学院的教育教学改革始终围绕这一中心进行。

关键词:就业 调研 经济增长 校企合作 校企对接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3(b)-0172-01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遭遇尴尬境地,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标准与高校毕业生择业价值取向出现偏差。一方面,企业要求“人尽其才”,即毕业生就业后能很快融入到企业生产、管理各个环节的工作当中,用最短的时间胜任岗位工作,为企业创造效益;另一方面,毕业生渴求“学以致用”,希望自己在校所学能够得以施展,实现自我价值并达到自我完善。由于教学滞后生产这一客观事实,使供需双方意愿难以契合,毕业生感到难以找到实现理想的就业岗位,而企业所招聘的毕业生又很难达到其期许目标,校企对接出现错位。

1 企业调研为校企双赢打开局面

如何满足企业和毕业生各自的诉求并解决好人才供需这一对矛盾是大多数地方高校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同时也是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打造全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为此,长期以来我们一直致力于找寻实现校企对接的有效途径,使企业获得合格、可再塑的应用型人才,同时使毕业生在企业中实现自我价值并逐步完善自我已成为业内共识。我们在这方面做了大量扎实、细致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从而使校企对接变得自然、顺畅。其中深入市场、企业调研及毕业生跟踪调查和信息反馈所形成的意见和建议,为学院人才培养模式建立的宏观决策和教育教学中课程微观调整起到至关重要作用,尤其为校企合作奠定基础。深入进行企业调研,使其程式化、科学化、系统化,是解决校企双方供需矛盾行之有效的重要方法之一。根据我院就业处出具的《考察企业暨跟踪2010届赴成都就业毕业生调研报告》所制定的校企合作战略并达成协议,已成为省内制造业中校企对接的成功案例。

2 企业调研为教学改革引领方向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特别关注毕业生在企业中的感受与感悟,这些是在校生无法感同身受的,也是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所欠缺和需要改进的。在对学院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与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签约的2010届620名毕业生进行的调查中,通过与车间走访、个别访谈、座谈会、书面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到先期赴成都工作的我院毕业生倍受企业重用,多数分布在技术、管理岗位上,学生普遍反映个人发展空间较大,对目前的工作环境与现状较为满意,能安心本职工作,绝大多数同学有在成都长远发展的打算。学生认为对其工作最有帮助的课程是:汽车电工电子、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CAD制图、机械加工实训等专业课;认为还要学习的知识有:汽车专业知识、电工知识、管理方面知识和德语。学生希望学院能增加的课程有:增加电工方面知识的讲授与实践。在与德国专家的交流中,感觉到德语在企业的重要性,希望学校能开设德语的选修课。建议学校多组织培养学生组织和管理能力的活动或开设相应课程。通过调查获得第一手资料,使我们了解毕业生在工作生活、岗位技能、环境适应等情况。经过采集、整理、分析相关信息及数据,从中归纳总结形成调研结论,为基础教学和专业教学方面修正课程科目设置、调整理论课程与实训操作比例分配提供了理论和数据支持依据。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企业管理层面人员大多来自企业基层,懂技术、善沟通、处理问题能力强、综合素质高是他们的共性。针对企业对学生的素质要求,我们开设就业指导课程以树立学生正确的择业观及培养学生对企业的适应能力;组织成立各种学生社团、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为毕业生在企业中快速成长、成为中坚和骨干力量打下坚实基础。

3 企业调研为校企对接奠定基础

在调研中,我们还着重关注和分析企业对毕业生的评价反馈信息,它不仅间接反映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可行性及效果,而且直接影响到校企对接的进程。把企业的意见和建议纳入教育教学改革之中,对打造人才培养模式和建立长期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不无益处。通过调查,了解到企业在选聘员工时,最看重的是敬业精神和道德修养,其次是再学习能力、专业技能、团队意识和表达沟通能力。因此,学院应更加注重学生职业道德的教育,培养学生的敬业意识和敬业精神。我院毕业生在企业中体现出“一高三强”特点,即个人素质高,时间意识强、动手能力强,适应能力强,深受用人单位认可。

通过调研,学院准确把握经济增长势头,和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形成了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我院2008届337名毕业生到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就业;2010届620名毕业生到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就业;2011届310名毕业生到一汽-大众汽车有限汽车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就业;2012届338名学生在一汽大众顶岗实习。高职高专类院校只有一汽高专和我校毕业生入职一汽大众与公司签订劳动合同,成为企业正式员工,其他都是通过劳务派遣方式进入企业。

按照企业人员调配计划,在2013年底之前,我院2010届毕业生分批次到成都三厂工作。2010年12月份,已有76名毕业生通过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技工考核选拔,作为车间骨干培养赴成都分公司工作。

通过深入企业进行调研活动,从中不难看出要实现校企对接必须走校企合作道路,而建立校企合作关系,要善于发现社会经济增长点,使学院的教育教学改革始终围绕这一中心进行。

企业调研为拓宽毕业生就业工作、开阔就业工作思路以及深化学院教育教学改革起到了促进作用。依托企业调研,实现校企对接为广大毕业生展现了良好的就业前景。

参考文献

[1] 李兵.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对策研究[EB/OL].阿尔法互动教育网,2010-5-11.endprint

猜你喜欢
经济增长就业校企合作
基于物流经济的区域经济增长研究
反腐与经济增长
人口结构与中国经济增长的经济分析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浅谈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力
如何指导大学生提高面试技能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