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思宇
摘 要:“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新课改将教学评价方式改革为多元化评价,本文就如何设计与实现评教系统以符合新课改理念谈了自己的做法,从设计依据、合理设计及具体实现三个角度进行了概括性介绍。
关键词:新课改理念 评教系统 多元化评价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3(a)-0015-02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新课改,已历时四年,其理念已为每一个职业学校的教师所熟悉,几乎人人都认真地学习、研究并实践了它,逐渐形成了“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观、行动导向的教学观”和“多元化的评价观”。在此过程中,“如何依据新理念上好课”一直被职业学校视为重中之重,对“如何来评价教学工作”却重视不够、研究不够。而这一问题却关乎到能否巩固课改成果并深化课改工作,关乎到能否确保新课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因此绝不容忽视。为此,我设计并开发了多元化评教系统。
1 多元化评教系统的设计依据
评教系统应该发挥六大功能:
导向功能:合理的教学评价就像一根“指挥棒”,对教学质量的提高,起着“定标导航”作用。
诊断功能:通过教学评价可以发现教学活动或被评价对象有哪些方面欠缺或偏离目标的要求,使被评价对象发扬成绩,改进不足。评价过程与如同看病,只有经过科学的诊断才能“对症下药”。
鉴定功能:通过教学评价,可以认定、判断被评价对象合格与否、优劣程度、水平高低等。评价者只有通过评价,才能给与被评价对象恰如其分的不同对待,进行有针对性的正确指导,以促进工作的进步;被评价对象也只有通过评价,才能确切地了解自己与评价目标的差距,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
改进功能:教学评价可以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反馈信息,促使被评价对象不断完善与优化。
激励功能:合理有效的教学评价,对于先进者说,评价的结果是对自己过去成绩的肯定与表扬,会对成功的经验起强化作用,使被评价对象更加努力、主动,以保持或取得更大的成绩;对于落后者则是一种有力的鞭策,如仍不努力就会被落下得更远。
监控功能:教学评价能够促使被评价对象与评价目标相比较,以确定自己是否达到目标,以及达到目标的程度;找出自身与目标的差距,明确以后努力的方向和途径,朝着评价目标前进。
2 多元化评教系统的合理设计
评教系统的合理设计,包括六个方面:一是要具有上述六大功能;二是要符合新课改理念;三是能存取大量无垃圾数据且快速;四是统计结果科学;五是要易用、安全、稳定、可靠;六是能够继续发展以满足新的用户需求。据此,我做了如下精心设计。
2.1 评价主体设计
为实现多元化评价,我设计了三个评价主体:学生、同行、教师本人。不同的主体使用不同的评价指标和评价内容,以满足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全方位地对教师的教学工作加以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作为评优定先的主要依据。(各主体的评教表祥见附件)
2.2 评价结果处理
分别处理学生评价、同行评价及教师自评的成绩,得到各类评价主体给每位教师的总分、平均分和最低得分项。再按照AHP层次分析法,确定不同评价主体的所占权重得出最后成绩。可以按照教师最终获得的有效总分或有效平均分进行教学质量排名,依据最低得分项,改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3 评教系统设计
系统分为前台和后台,分别供两类用户使用。
前台:用户是评价主体。评价主体通过身份选择和输入登录密码、验证码后,进入评价页面,依次选择年级、班级、科目、教师,对各项评价内容进行评价,完成后提交即可。
后台:用户是系统管理员。管理员输入用户名、密码和验证码后,可进入后台管理系统相关数据,包括评价教师(被评价对象)、评价信息和评价结果的管理。通过“评价教师管理”,可以对“年级、班级、科目”和“教师”进行“增、删、改”等操作;通过“评价信息管理”能够对“评价内容”和“分值”进行“增、删、改”等操作;通过“评价结果管理”,可以分别按教师、按科目、按班级、按年级查看和删除评价结果,可将评价结果导入到Excel中,以满足其它需要。
3 多元化评教系统的具体实现
3.1 关键技术
(1)选择SQL Server 2005+ASP.net技术。理由之一是能够从两方面减少过程冗余,避免同时大量访问数据库所引起的系统反应迟钝,甚至瘫痪。一是利用ASP.net本身的编译特性,系统除第一次运行需要编译使得执行稍慢外,以后都是直接执行;二是系统中凡是访问数据库的地方,一律使用SQL存储过程,只需分析、编译和优化一次。这会显著提高数据库驱动的网站的性能。
(2)采用基于Web的三层架构(即表示层、业务处理层和数据层)。大大降低了应用系统开发和维护的成本;将数据访问和逻辑操作都集中到组件中,增强了系统的复用性;模块化使得系统很容易在纵向和水平两个方向拓展:一方面可以将系统升级为更大、更有力的平台,同时也可以适当增加规模来增强系统的网络应用。
(3)安全性保证。所有密码都用MD5算法进行加密;每个用户对一位教师只能进行一次评价;利用session和cookies对象,实现对用户的跟踪,保证每类用户只能在自己的评价页面进行操作。
3.2 部分系统界面
(1)前台登录界面,如图1所示。
(2)学生评价界面,如图2所示。同行评价及教师自评界面与此类。
(3)后台登录界面,如图3所示。
(4)后台管理界面,如图4和图5所示。
4 结语
我的评教系统已经使用了近两年,它可以高效地对每位教师的教学工作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有效地深化了课改工作、巩固了课改成果,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和专业发展也起到了积极作用,还为学校合理配置师资资源及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提供了可靠保障。
参考文献
[1] 教育评价功能[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1115643.htm.endprint
摘 要:“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新课改将教学评价方式改革为多元化评价,本文就如何设计与实现评教系统以符合新课改理念谈了自己的做法,从设计依据、合理设计及具体实现三个角度进行了概括性介绍。
关键词:新课改理念 评教系统 多元化评价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3(a)-0015-02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新课改,已历时四年,其理念已为每一个职业学校的教师所熟悉,几乎人人都认真地学习、研究并实践了它,逐渐形成了“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观、行动导向的教学观”和“多元化的评价观”。在此过程中,“如何依据新理念上好课”一直被职业学校视为重中之重,对“如何来评价教学工作”却重视不够、研究不够。而这一问题却关乎到能否巩固课改成果并深化课改工作,关乎到能否确保新课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因此绝不容忽视。为此,我设计并开发了多元化评教系统。
1 多元化评教系统的设计依据
评教系统应该发挥六大功能:
导向功能:合理的教学评价就像一根“指挥棒”,对教学质量的提高,起着“定标导航”作用。
诊断功能:通过教学评价可以发现教学活动或被评价对象有哪些方面欠缺或偏离目标的要求,使被评价对象发扬成绩,改进不足。评价过程与如同看病,只有经过科学的诊断才能“对症下药”。
鉴定功能:通过教学评价,可以认定、判断被评价对象合格与否、优劣程度、水平高低等。评价者只有通过评价,才能给与被评价对象恰如其分的不同对待,进行有针对性的正确指导,以促进工作的进步;被评价对象也只有通过评价,才能确切地了解自己与评价目标的差距,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
改进功能:教学评价可以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反馈信息,促使被评价对象不断完善与优化。
激励功能:合理有效的教学评价,对于先进者说,评价的结果是对自己过去成绩的肯定与表扬,会对成功的经验起强化作用,使被评价对象更加努力、主动,以保持或取得更大的成绩;对于落后者则是一种有力的鞭策,如仍不努力就会被落下得更远。
监控功能:教学评价能够促使被评价对象与评价目标相比较,以确定自己是否达到目标,以及达到目标的程度;找出自身与目标的差距,明确以后努力的方向和途径,朝着评价目标前进。
2 多元化评教系统的合理设计
评教系统的合理设计,包括六个方面:一是要具有上述六大功能;二是要符合新课改理念;三是能存取大量无垃圾数据且快速;四是统计结果科学;五是要易用、安全、稳定、可靠;六是能够继续发展以满足新的用户需求。据此,我做了如下精心设计。
2.1 评价主体设计
为实现多元化评价,我设计了三个评价主体:学生、同行、教师本人。不同的主体使用不同的评价指标和评价内容,以满足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全方位地对教师的教学工作加以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作为评优定先的主要依据。(各主体的评教表祥见附件)
2.2 评价结果处理
分别处理学生评价、同行评价及教师自评的成绩,得到各类评价主体给每位教师的总分、平均分和最低得分项。再按照AHP层次分析法,确定不同评价主体的所占权重得出最后成绩。可以按照教师最终获得的有效总分或有效平均分进行教学质量排名,依据最低得分项,改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3 评教系统设计
系统分为前台和后台,分别供两类用户使用。
前台:用户是评价主体。评价主体通过身份选择和输入登录密码、验证码后,进入评价页面,依次选择年级、班级、科目、教师,对各项评价内容进行评价,完成后提交即可。
后台:用户是系统管理员。管理员输入用户名、密码和验证码后,可进入后台管理系统相关数据,包括评价教师(被评价对象)、评价信息和评价结果的管理。通过“评价教师管理”,可以对“年级、班级、科目”和“教师”进行“增、删、改”等操作;通过“评价信息管理”能够对“评价内容”和“分值”进行“增、删、改”等操作;通过“评价结果管理”,可以分别按教师、按科目、按班级、按年级查看和删除评价结果,可将评价结果导入到Excel中,以满足其它需要。
3 多元化评教系统的具体实现
3.1 关键技术
(1)选择SQL Server 2005+ASP.net技术。理由之一是能够从两方面减少过程冗余,避免同时大量访问数据库所引起的系统反应迟钝,甚至瘫痪。一是利用ASP.net本身的编译特性,系统除第一次运行需要编译使得执行稍慢外,以后都是直接执行;二是系统中凡是访问数据库的地方,一律使用SQL存储过程,只需分析、编译和优化一次。这会显著提高数据库驱动的网站的性能。
(2)采用基于Web的三层架构(即表示层、业务处理层和数据层)。大大降低了应用系统开发和维护的成本;将数据访问和逻辑操作都集中到组件中,增强了系统的复用性;模块化使得系统很容易在纵向和水平两个方向拓展:一方面可以将系统升级为更大、更有力的平台,同时也可以适当增加规模来增强系统的网络应用。
(3)安全性保证。所有密码都用MD5算法进行加密;每个用户对一位教师只能进行一次评价;利用session和cookies对象,实现对用户的跟踪,保证每类用户只能在自己的评价页面进行操作。
3.2 部分系统界面
(1)前台登录界面,如图1所示。
(2)学生评价界面,如图2所示。同行评价及教师自评界面与此类。
(3)后台登录界面,如图3所示。
(4)后台管理界面,如图4和图5所示。
4 结语
我的评教系统已经使用了近两年,它可以高效地对每位教师的教学工作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有效地深化了课改工作、巩固了课改成果,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和专业发展也起到了积极作用,还为学校合理配置师资资源及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提供了可靠保障。
参考文献
[1] 教育评价功能[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1115643.htm.endprint
摘 要:“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新课改将教学评价方式改革为多元化评价,本文就如何设计与实现评教系统以符合新课改理念谈了自己的做法,从设计依据、合理设计及具体实现三个角度进行了概括性介绍。
关键词:新课改理念 评教系统 多元化评价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3(a)-0015-02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新课改,已历时四年,其理念已为每一个职业学校的教师所熟悉,几乎人人都认真地学习、研究并实践了它,逐渐形成了“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观、行动导向的教学观”和“多元化的评价观”。在此过程中,“如何依据新理念上好课”一直被职业学校视为重中之重,对“如何来评价教学工作”却重视不够、研究不够。而这一问题却关乎到能否巩固课改成果并深化课改工作,关乎到能否确保新课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因此绝不容忽视。为此,我设计并开发了多元化评教系统。
1 多元化评教系统的设计依据
评教系统应该发挥六大功能:
导向功能:合理的教学评价就像一根“指挥棒”,对教学质量的提高,起着“定标导航”作用。
诊断功能:通过教学评价可以发现教学活动或被评价对象有哪些方面欠缺或偏离目标的要求,使被评价对象发扬成绩,改进不足。评价过程与如同看病,只有经过科学的诊断才能“对症下药”。
鉴定功能:通过教学评价,可以认定、判断被评价对象合格与否、优劣程度、水平高低等。评价者只有通过评价,才能给与被评价对象恰如其分的不同对待,进行有针对性的正确指导,以促进工作的进步;被评价对象也只有通过评价,才能确切地了解自己与评价目标的差距,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
改进功能:教学评价可以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反馈信息,促使被评价对象不断完善与优化。
激励功能:合理有效的教学评价,对于先进者说,评价的结果是对自己过去成绩的肯定与表扬,会对成功的经验起强化作用,使被评价对象更加努力、主动,以保持或取得更大的成绩;对于落后者则是一种有力的鞭策,如仍不努力就会被落下得更远。
监控功能:教学评价能够促使被评价对象与评价目标相比较,以确定自己是否达到目标,以及达到目标的程度;找出自身与目标的差距,明确以后努力的方向和途径,朝着评价目标前进。
2 多元化评教系统的合理设计
评教系统的合理设计,包括六个方面:一是要具有上述六大功能;二是要符合新课改理念;三是能存取大量无垃圾数据且快速;四是统计结果科学;五是要易用、安全、稳定、可靠;六是能够继续发展以满足新的用户需求。据此,我做了如下精心设计。
2.1 评价主体设计
为实现多元化评价,我设计了三个评价主体:学生、同行、教师本人。不同的主体使用不同的评价指标和评价内容,以满足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全方位地对教师的教学工作加以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作为评优定先的主要依据。(各主体的评教表祥见附件)
2.2 评价结果处理
分别处理学生评价、同行评价及教师自评的成绩,得到各类评价主体给每位教师的总分、平均分和最低得分项。再按照AHP层次分析法,确定不同评价主体的所占权重得出最后成绩。可以按照教师最终获得的有效总分或有效平均分进行教学质量排名,依据最低得分项,改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3 评教系统设计
系统分为前台和后台,分别供两类用户使用。
前台:用户是评价主体。评价主体通过身份选择和输入登录密码、验证码后,进入评价页面,依次选择年级、班级、科目、教师,对各项评价内容进行评价,完成后提交即可。
后台:用户是系统管理员。管理员输入用户名、密码和验证码后,可进入后台管理系统相关数据,包括评价教师(被评价对象)、评价信息和评价结果的管理。通过“评价教师管理”,可以对“年级、班级、科目”和“教师”进行“增、删、改”等操作;通过“评价信息管理”能够对“评价内容”和“分值”进行“增、删、改”等操作;通过“评价结果管理”,可以分别按教师、按科目、按班级、按年级查看和删除评价结果,可将评价结果导入到Excel中,以满足其它需要。
3 多元化评教系统的具体实现
3.1 关键技术
(1)选择SQL Server 2005+ASP.net技术。理由之一是能够从两方面减少过程冗余,避免同时大量访问数据库所引起的系统反应迟钝,甚至瘫痪。一是利用ASP.net本身的编译特性,系统除第一次运行需要编译使得执行稍慢外,以后都是直接执行;二是系统中凡是访问数据库的地方,一律使用SQL存储过程,只需分析、编译和优化一次。这会显著提高数据库驱动的网站的性能。
(2)采用基于Web的三层架构(即表示层、业务处理层和数据层)。大大降低了应用系统开发和维护的成本;将数据访问和逻辑操作都集中到组件中,增强了系统的复用性;模块化使得系统很容易在纵向和水平两个方向拓展:一方面可以将系统升级为更大、更有力的平台,同时也可以适当增加规模来增强系统的网络应用。
(3)安全性保证。所有密码都用MD5算法进行加密;每个用户对一位教师只能进行一次评价;利用session和cookies对象,实现对用户的跟踪,保证每类用户只能在自己的评价页面进行操作。
3.2 部分系统界面
(1)前台登录界面,如图1所示。
(2)学生评价界面,如图2所示。同行评价及教师自评界面与此类。
(3)后台登录界面,如图3所示。
(4)后台管理界面,如图4和图5所示。
4 结语
我的评教系统已经使用了近两年,它可以高效地对每位教师的教学工作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有效地深化了课改工作、巩固了课改成果,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和专业发展也起到了积极作用,还为学校合理配置师资资源及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提供了可靠保障。
参考文献
[1] 教育评价功能[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1115643.htm.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