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德银
摘 要:以生动的课堂实例、教学片段,用“三个坚持”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以此诠释新课改下语文教学的理念。
关键词:学生动;课堂活;新课改理念
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全面发展。即学生占主体地位,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为了实现这一新课程标准,我积极地投入新课程改革之中,认真学习钻研。通过这几年的改革、实践、尝试,我体会最深的一点就是:“三个坚持”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
一、为了让学生能“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坚持课堂“没有学生的自学就不新授”
在以往的教学中,老师在前台讲,学生被动地接受,学生的思维、行为完全都控制在教师手中,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都被老师禁锢死了,这是老师在动,而学生却是被动。现在要想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学习的主体,只有在课堂上让学生动起来,而且这个动,是学生先动,教师后动,这样学生的学习才能变被动为主动,学生的学习才能有效且是高效。
新课程改革后,我转变了以往的教学模式,转变了课堂教学结构。其课堂主线是:学生自学—学生做题(在习题的引导下自学课文,在自学中做完习题)—学生小组讨论—学生讲题—学生小组再讨论、反馈补救。就是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起引导作用。学生占主体地位,课堂上大部分时间由学生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例如,在教学《陈情表》时,我先让学生根据课文注释自学,由学生自己疏通文意;然后再让学生做题,做题是将原文印在卷子上,将重点的字加上点由学生解释,以检查学生自学的效果;接着分组讨论,找出哪些地方说明作者对祖母的孝情,作者对祖母的孝情为什么能感动人。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要求学生走进图书馆或上网查有关资料,找一找中国古代或现代还有哪些以孝感人的故事。每个学生都都积极地去做了,并且做得非常认真,接着就用一堂课来让学生交流有关以孝感人的故事,并谈谈对孝的看法。学生交流的内容丰富多彩,对孝的看法也是丰富多彩。我又趁热打铁,让学生立即把这些孝情故事和孝的看法整理出来,写一篇以“说孝”为题的论文。真是水到渠成,一篇800字左右的论文就这样诞生了。这次作文每个学生都写得很好,不但语句通顺且内容充实。
同样的文言文改变了课堂教学模式,改变了课堂结构,即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变成若干问题,先让学生自学,自己去解决问题,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再由小组讨论解决,最后由老师指导解决疑难问题。这样整个课堂先让学生动起来,让整个课堂活起来,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学生不但轻松掌握了课文中的文言知识,还轻松地写好了作文。真可谓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轻松。
二、为了让学生能“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坚持课堂“没有学生的独立思考就不交流”
学生交流的目的是为了对某个问题达成共识,解决这个问题。如果学生在交流之前,没有学生独立思考要解决的问题,交流时就不充分,心中无话可说,也就不能达成解决问题的共识,最终不能解决问题。因此,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自学后必须让学生独立地思考,这个问题你是怎样想的,应该怎样去回答,或是从哪些方面来答,要让每个学生有一个思维的过程,然后才让学生讨论,学生交流,最后形成共识,并解决问题。
比如,在教学《项链》时,鉴赏人物玛蒂尔德,提出了几个问题:(1)对玛蒂尔德追求奢华生活,梦想挤入上流社会,到底应该怎么看?(2)你对玛蒂尔德到底持什么态度?是批判,还是赞扬?(3)玛蒂尔德有没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4)畅想:假如项链没有丢掉,或者丢了以后立即得知项链是假的,玛蒂尔德的结局将会怎样?我就要求学生首先独立思考,或是将思考的答案写在本子上。思考完后才让学生讨论交流。
这些问题本身就能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学生也就积极地思考或是积极地在本子上写。有了这个思考的过程,学生讨论交流起来就相当的充分,也有话可说。于是学生在讨论交流时就非常的热烈,甚至出现学生之间争论不休的局面。当然讨论、争论的答案也是多种多样:有的说,玛蒂尔德是个爱虚荣的女人,有的说玛蒂尔德是个诚实守信的女人,有的说玛蒂尔德是勤劳、俭朴的女人,还有的说玛蒂尔德是个对爱情忠贞的女人等,当然畅想玛尔德的结局就更是丰富多彩了。
总之,在课堂上坚持没有学生的独立思考就不交流,那么学生的活动空间反而更广阔,思维能力反而更强,学生能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学生的知识学到了,想象力也培养了,创新的精神也就培养了。
三、为了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坚持课堂“没有发现学生问题就不点拨”
课堂上老师要善于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然后适时点拨,学生才能领悟,也才能最终解决问题。否则,老师怎么去引导学生呢?
比如,我在复习作文专题中的“话题作文的审题”时,首先让学生自己思考下面的一个作文:唐朝的刘禹锡写过一首《昏镜词》诗。诗的小引说:一位制镜的工匠在店铺里摆了十面铜镜花水月求售,其中只有一面磨制得清晰光亮,其余九面都昏暗模糊。有人不解地问:为什么镜的昏明如此悬殊?工匠解释说:并不是不能把所有的镜子都磨制得一样光亮,问题是买镜子的人十中有九喜欢昏镜而不喜欢明镜,因为清晰光亮的镜子能照见无论多么细小的瑕疵,绝大多数人用这样的镜子会感到不自在。
刘禹锡所说的镜似乎不是单指用来照脸面、照身影的日常用具。小至单个的人、一个家庭,大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人类,都离不开“镜”。“镜”也无处不在,有明镜,也有昏镜。
制镜、售镜自有目的,买镜、用镜大有讲究。请就“买镜”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学生看材料后,边思考边在作文纸上写出自己的构思,这个话题作文你拟的主题是什么,想写哪方面的内容等。学生构思完后,我检查学生写在纸上的构思及主题,发现很大一部分学生都偏题了,没有结合材料来思考,也没有明白材料中“昏镜”“明镜”的比喻义。结果发现学生还是对话题作文的审题上出现了问题。
于是进行点拨,让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审题:(1)材料中的人物映射生活中的什么人、什么事?(2)材料的主题是什么?(3)这则材料想表现什么?赞成什么?反对什么?(4)话题与材料是怎样的关系?(5)话题涉及哪些内容?涉及哪些关系?(6)在生活中、学习中、历史中有无类似的事例?点拨后再让学生重新构思,重新拟主题,并让学生交流讨论。这次学生就动了起来,讨论交流也就很积极热烈了:有的从“昏镜”的比喻义来写,为何人们都买了“昏镜”,那是人们不愿看到自己的缺点;有的联系生活中的“昏镜”现象,反映了“昏镜”给人们带来的危害;有的从揭露现象,是为了根治,即要根治“昏镜”现象,就要用“明镜”来治疗等。
因此,教师发现学生的问题非常重要,如果每堂课都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老师适时地点拨,学生的思路就大大打开,学生的思维也就随之活跃起来,那么通过自己的思考,小组交流讨论,学生存在的问题就会解决了。
总之,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应是通过师生互动、学生之间的互动,共同发展的课堂,也就是说课堂上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这既注重了知识的生成过程,又注重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能力的培养。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以提高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宗旨,这才是课改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朱杭宁.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考试周刊,2011.